自怨自艾
自怨自艾
核心提示: 歡迎訪問古典文學網,古典文學網提供成語自怨自艾的詳細解釋、讀音以及自怨自艾的出處、成語典故等。
成語名字: 自怨自艾 成語發音: zì yuàn zì yì 成語解釋: 原指自己悔恨;自己改正。現形容悔恨交加。怨:悔恨;艾:割草;改正。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萬章上》:“太甲悔過,自怨自艾,于桐處仁遷義。” 常用程度: 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 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狀語、定語;含貶義 成語結構: 聯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 艾,不能讀作“ài”。 近義詞: 悔不當初  引咎自責  查看更多自怨自艾的近義詞>> 反義詞: 怨天尤人  查看更多自怨自艾的反義詞>> 成語例句: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6回:“終日愁眉不展,自怨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