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韓一·觀鞅謂春申文言文翻譯
戰國策·韓一·觀鞅謂春申
《觀鞅謂春申》是創作于戰國時期的文言文,出自西漢·劉向編著的《戰國策》。以下是文言文之家整理的《觀鞅謂春申》文言文原文及翻譯,歡迎閱讀。
文言文
觀鞅謂春申曰:“人皆以楚為強,而君用之弱,其於鞅也不然。先君者,二十余年未嘗見攻。今奉欲逾兵于澠隘之塞,不使;假道兩周倍韓以攻楚,不可。今則不然,魏且旦暮亡矣,不能愛其許、鄢陵與梧,割以予秦,去百六十里。臣之所見者,秦、楚斗之日也已。”
翻譯
觀津人朱英對春申君說:“人們都認為楚國原來很強大,而您執政以后才衰弱了,我對于這件事不這樣看.在您之前的執政者,三十多年來楚國沒有遭到進攻。當時秦國想越過澠隘險塞,不方便,向兩周假道,背對韓國來進攻楚國,更不行。如今就不是刃騎祥了,魏國旦夕之間就將被滅亡,不可能吝惜他們的許地、鄢陵和梧地,會把這些地方割讓給秦國,這樣秦國軍隊距離楚國的陣地只有一百六十里,臣下所看到的,是秦國、楚國搏斗的日子不會太久遠了。
作品出處
《戰國策》是西漢·劉向編訂的國別體史書。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縱橫家(游說之士)的政治主張和策略,展示了戰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歷史的重要典籍。作者并非一人,成書并非一時,書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誰。西漢末劉向編訂為三十三篇,書名亦為劉向所擬定。《戰國策》善于述事明理,大量運用寓言、譬喻,語言生動,富于文采。雖然書中所記史實和說辭不可盡信,但其仍是研究戰國社會的重要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