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投石文言文翻譯及注釋 扁鵲投石文言文啟示
【文言文】
醫扁鵲見秦武王①,武王示之?、冢怡o請除③。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將使耳不聰,目不明?!?君以告扁鵲。扁鵲怒而投其石④,曰:“君與知之者謀⑤之,而與不知者敗之。使此⑥知秦國之政也,則君一舉而亡國矣⑦!”
【翻譯】
從前有一天醫生扁鵲拜訪秦武王,武王給扁鵲看了他的病情,扁鵲請求自己給秦武王治療,可是左右大臣提出異議:“君王的病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未必能治好,弄不好反而會使耳朵聽不清,眼睛看不清楚。”武王把這話告訴了扁鵲,扁鵲聽了很生氣,把治病的石針一丟,說:“君王同懂醫術的人商量(怎么治病),又同不懂醫術的人(一起討論)而破壞這件事,干擾治療,假使像這樣掌管秦國的內政,如此下去,君王的一個舉動隨時都有亡國的危險?!?/p>
【注釋】
1.扁鵲:戰國時名醫,姓秦名緩,字越人,勃???在今河北任丘市)人。學醫于長桑君,醫療經驗豐富,擅長各科,反對巫術治病。入秦后,太醫令李醯自知不如,派人將他刺死。
2.示:給......看。
3.除:治療。
4.石:治病用的石針。古人用石頭磨成針,用以治療癰瘍,出除膿血。
5.謀:商量。
6.此:這。
7.矣:啊。
8.聰:聽力好。
9.已:停止,引申為把(病)完全治好。
10.君:指秦武王。
11.之:的。
12.使此:假使像這樣。
13:知:掌管。
14.見:拜見
【啟示】
扁鵲為秦武王治病時發生的一段故事。故事旨在告訴人們不論辦什么事情,要與精通業務的人去商量、研究,如果被似是而非的錯誤意見所動搖,就會誤事。
醫人和醫國雖然不同,但在聽取專家意見,不胡亂采納紛擾的意見上是一致的。我們行事施政時最忌諱不能果斷決策,而果斷決策的前提就是要聽取最合理的各種建議,如果有正確的、有針對性的建議,那么我們決策起來就比較容易,最可怕的是亂聽建議、聽一些專業不對口、對問題知之不詳的人的胡說八道,那么問題是得不到解決的。專家有專家的資歷和優勢,他們是花了數十年的工夫在一個問題上研究,他們在這一問題上最有發言權??尚Φ氖窃谖覀冎車?,一旦一個人成名了,他就什么都通了。電影明星就應該演電影,但社會上叫他處理國家大事的有之、搞地產開發的有之、教學育人的有之,可見非理性因素在人們處理問題時影響的確很大。
說明要“與知之者謀之”,不要“與不知者敗之”。要按照科學規律辦事,依靠真知灼見,莫聽嘖聲有言。除病與知政都是同一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