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全詩意思,原文翻譯,賞析
【詩句】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出處】唐·李白《憶秦娥》。
【意思翻譯】 秦娥從夢中驚覺,耳聞一縷凄涼的簫聲,眼見一輪清 冷的明月。和淚的夢啊清冷的月,幻映出當年傷感的離別。當年折柳送別,如今但見灞陵橋畔的柳樹年年新碧。
【全詩】
《憶秦娥》
.[唐].李白.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
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
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賞析】
這是一篇動人心魄的詞章。詞中的迷朦情調,不在于彌漫平 林的暮靄輕煙,寒山歸鳥,而在于秦樓月色下的幽咽簫音,以及夢 斷秦樓的遐想沉思。
起筆“簫聲咽”句,俞陛云評其“有飄飄凌云之氣”(《唐五代兩 宋詞選釋》)。在那萬籟俱寂的秋夜里,一陣如咽如訴的低沉悲抑 的簫聲飄起,這樂聲,彌漫了夜空,驚醒了秦樓上離人的幽夢,撥動 了離人的心弦。“秦娥夢斷秦樓月”一語,強化了“簫聲咽”所翻動 的感情波濤。秋夜是靜穆的,但簫聲刺碎了離人的夢境之后,全詞 在空間、時間、感情、理性多方面的綰合變化,都循著簫聲的悠揚起 伏而層層展開,構成了這首詞的富有立體感的奇妙意境。
“秦娥”,是詞中的主人公,由簫聲而引出。《列仙傳》載: 簫史 善吹簫,得到秦穆公女名弄玉的熱愛,婚后每日教弄玉作鳳鳴召來 鳳凰,穆公為作鳳臺。數年后,夫妻隨鳳凰飛去。這里的“秦娥”泛 指美貌的女子。秦娥在秋夜中的幽夢被簫聲猝然驚斷;夢斷了,無 情的現實代替了美好的夢境,幽咽的洞簫低奏,凄冷的秦樓月色, 反襯了她夢醒之后的孤獨和冷清,觸動了她無窮的思緒。詞人以 兩個不同場合的時空環境來抒寫夢斷人的感情波動和理性的沉 思,展現了她夢醒后的心理活動。一是從秦樓月色聯想起灞陵柳 色,“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柳色”是離別的象征,“霸陵” 代表送別地點。程大昌《雍錄》載:“漢世凡東出函關,必自灞陵始, 故贈行者于此折柳為別。”“年年”二字,交代了離別時間的長久。 霸陵折柳,一別經年,時序轉移,柳色更新,但離人杳無音訊,本來 希望在夢中團聚,獲得暫時的心靈慰籍,卻被簫聲驚斷了。面對凄 冷的月色,這種刻骨揪心的離情別緒,異常迅捷地襲擊著她的心 頭。二是從秦樓月色聯想樂游原上的秋色。詞的下闕,詞意又從 霸陵折柳傷別的場面向樂游原上的傷別的描寫移動,使兩種不相 互連續的意象互相疊映,互相引接,表面上仿佛是兩種互不相關、 絕然不同的場景,實際上,這樂游原上的聯想,是灞陵傷別的情感 的深化,二者連鎖在一起,這兩個斷片的轉接,把秦樓夢斷人的幽 思遐想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鑒賞2】
《憶秦娥》這里既是詞牌,又是小令的標題,因為此小令內容 就寫秦娥憶。楊憲益《零墨新箋》云:“李白《憶秦娥》應亦是氐人 流行樂調。此由‘秦’字可以看出,因秦隴本是氐族故土。”黃升 《花庵詞選》稱譽此小令與《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為百代 詞曲之祖”,已被好多詞家公認為不易之論。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詞人落筆就寫一個京城女子, 在一個月照高樓的夜晚,被凄涼嗚咽的簫聲驚醒了好夢。“秦 娥”,泛指京城長安的一個美麗的女子;《方言》卷二云:“秦晉之 間,美貌謂之娥。”“夢斷”,謂夢被簫聲所驚醒。這里反用《列仙 傳》所載蕭史與弄玉的故事,因為善吹簫的蕭史被秦穆公的女兒 愛上,終于結為夫妻,一起隨鳳飛去,那該是多么美好;可這位秦 娥呢,單身獨宿,只能在夢中與愛人相聚,偏偏好夢被那凄切簫 聲所打斷,醒來一看空剩清冷的月色,心里又該是多么悲傷! 一 個“咽”字,渲染出境界之凄涼;一個“斷”字,烘托出秦娥內心 的失望。開頭兩句就這樣以流麗之艷語而描寫出哀婉欲絕之 情思。
“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秦娥從夢中驚醒,眼前只有 照著樓臺的月色;借著月色向樓下看,只見楊柳依舊青青,一如 既往,不禁勾起往年在灞橋折柳,送別愛人那種悲傷情景的回 憶。“秦樓月”之反復,本是這個詞調的要求;而在這首小令之中, 不僅起到由月色而見柳色的承上啟下的作用,而且加強了對于 孤獨凄涼的環境氣氛的渲染。至于由“柳色”而跳躍到“傷別”上 去,既是從漢代以來折柳送別這一傳統風尚生發出來的想象,又 是對秦娥懷念遠人心情的進層刻畫。“灞陵”,漢文帝劉恒的陵 墓,在今陜西西安市東,附近有灞橋,為長安人士送別之所。《三 輔黃圖》云:“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 別。”“灞陵”一作“灞橋”。“灞陵傷別”,是由柳色觸發的對當時分 別情景的回憶,它既補明了“夢斷”之“夢”乃是與遠別愛人相聚 的好夢,更為下闋結句的描寫埋下了伏筆。這一“傷別”,本寫秦 娥之離愁別恨,而以年年貫之,則把多少年、多少代人間共有的 悲劇連類道盡,境界頓然闊大起來,賦予了普遍的意義。這三句 連貫而下,層層浮想,句意跳躍,脈絡相承,曲盡秦娥夢斷之后的 所見和所思。
上闋寫秦娥夢也想,醒也想的懷念遠人的傷別心境;下闋寫 秦娥不得愛人音信而懷古傷今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