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將擁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軍行。四邊伐鼓雪海涌,三軍大呼陰山動。”全詩意思,原文翻譯,賞析
【詩句】上將擁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軍行。四邊伐鼓雪海涌,三軍大呼陰山動。
【出處】唐·岑參《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意思翻譯】擁帶節(jié)旄的上將領兵出征,天色剛亮就吹響了西行的笛聲。軍旗 招展,鼓聲四起,震天動地,仿佛冰凍的雪海要為之洶涌。三軍大呼, 好象巍巍陰山要為之搖撼。詩人用夸張手法,以“雪海涌”、“陰山動” 極力渲染三軍出征的雄偉氣勢和波瀾壯闊的場面,表現(xiàn)出一種所向無敵 的氣概,預示著此戰(zhàn)必勝。
注: 節(jié)旄 (máo) ,軍權的象征。平明,天亮的時候。
【全詩】
《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唐].岑參.
輪臺城頭夜吹角,輪臺城北旄頭落。
羽書昨夜過渠黎,單于已在金山西。
戍樓西望煙塵黑,漢兵屯在輪臺北。
上將擁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軍行。
四邊伐鼓雪海涌,三軍大呼陰山動。
虜塞兵氣連云屯,戰(zhàn)場白骨纏草根。
劍河風急雪片闊,沙口石凍馬蹄脫。
亞相勤王甘苦辛,誓將報主靜邊塵。
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
【全詩鑒賞】
這是天寶十三載(754)九月岑參作于輪臺(今新疆米泉縣,一說為烏魯木齊烏拉泊古城遺址)的七言古詩,是詩人邊塞詩的代表作。全詩分四層。前六句描寫軍情緊急:“輪臺城頭夜吹角,輪臺城北旄頭落。羽書昨夜過渠黎(今新疆輪臺縣東南),單于已在金山(阿爾泰山)西。戍樓西望煙塵黑,漢兵屯在輪臺北。”一步緊似一步地揭示了“夜吹角”的原因,交待了出師西征的背景。“上將擁旄西出征”以下四句正面描繪唐軍的聲威,用夸張的手法表現(xiàn)正義之師的聲勢,氣勢雄偉而壯闊。“虜塞兵氣連云屯,戰(zhàn)場白骨纏草根”,昭示敵軍力量不容忽視,戰(zhàn)爭將是非常殘酷的; “沙口石凍馬蹄脫”,表明戰(zhàn)爭的條件也異常艱苦,以此反襯唐軍的英勇善戰(zhàn),歌頌將士的奮不顧身。最后四句呼應“送封大夫”的題目,預祝勝利,“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歌頌主帥封常清和參戰(zhàn)的所有將士建立的功勛超過古人。全詩充滿昂揚樂觀的精神,一改過去的愁苦內容; 形式上兩句一換韻,以急促的調子來表達緊急軍情和出征氣氛,內容和形式得到完美結合,標志著岑參具有獨特風格的邊塞詩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