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逢李龜年》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江南逢李龜年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題解 此詩寫于代宗大歷五年(770年)。杜甫出三峽后,經湖北到湖南,和同樣浪跡天涯的宮廷歌唱家李龜年在長沙意外重逢,遂激起他對當年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頻繁相見和聽歌的美好回憶,思緒激蕩而寫下這首詩。李龜年,開元、天寶年間長安的著名樂師,擅長唱歌,經常為皇親國戚演唱,深得唐玄宗的寵幸而紅極一時。安史之亂后李龜年流落江南,賣藝為生。
簡析 全詩僅僅二十八個字,卻包含了唐代開元、天寶時期的社會劇變,人世滄桑,故被后世譽為杜甫絕句中“最有情韻、最富含蘊”的一首詩。前兩句追憶了當年與李龜年在長安的多次相見,寄寓了詩人對開元盛世的懷念。后兩句則抒發他對國勢衰敗,自己和李龜年顛沛流離的傷感之情。“落花時節”既是相逢的自然季節,更是衰老飄零的人生晚年寫照。詞語平淡自然,內涵卻極其豐富,具有強烈的藝術震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