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大學校長開學致辭范文三篇
本文為工作總結之家推薦專題“大學校長致辭”相關內容。在現代社會中,大家都習慣用文字來交流,找一找優秀的范文,是寫好文章的基礎,借鑒優秀范文,可以讓我們更快找到撰寫靈感,你是否還在因為找不到范文而困惑。經過搜索和整理,我們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4大學校長開學致辭范文三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第一篇: 2024大學校長開學致辭
同學們: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學校,對各位同學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祝賀!
作為研究型大學的重要特點之一,我校每年招收研究生的規模已大大超過本科生。今年我校共錄取各類研究生4700余人,包括碩士生近3400人、博士生1300余人,比上周入學的3300多名本科新生多出40%,覆蓋了工學、理學、醫學、哲學等十大學科門類,其中外國留學生和港澳臺學生人數達到500多名。這是我校向著綜合性、研究型、開放式的世界一流大學不斷邁進的生動寫照。
同學們開始研究生學習的時刻,正值我校發展的關鍵時期。再過兩年,清華就將迎來百年華誕,力爭躋身世界一流大學,是全體清華人肩負的光榮使命。近年來,經過全校師生員工的奮發努力,學校各方面工作不斷取得新的進展,整體水平排在全國第一的一級學科數、一級學科中全國重點學科數、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數、科研經費數、獲得國家科技獎勵數、被ei和istp收錄的論文數、sci論文被引用篇數等,連年保持全國高校首位;眾多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和藝術設計項目,也在國內外評比中獲獎或取得顯著的社會影響。在許多重要辦學指標上,我們與世界一流大學的水平逐步縮小,例如與美國研究型大學聯合會(aau)所屬高校相比,清華總體上已經明顯好于其平均水平。值得特別指出的是,全校sci論文中,一半以上的第一作者為研究生;在11屆全國優秀博士論文評選中,我校累計獲獎88篇,總數保持全國高校榜首。廣大研究生為我校培養高質量人才、開展高水平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
今天,在座的每位新同學都已經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將匯入到清華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宏偉事業中來。大家將以怎樣的姿態開始人生新的征程?我想談以下三點與大家共勉。
第一,志向遠大。清華建校近百年來,培養了大批學術大師、興業之士、治國之才,一代代的清華人自覺地承擔起歷史重任,為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做出了應有貢獻。比如在我國23位“兩彈一星”元勛中,就有14人是清華校友,他們抱著“我愿以身許國”的信念,隱姓埋名、勤奮鉆研,在當時十分艱苦的條件下,為我國國防科技和工業的發展創造了奇跡。如今,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時候,我們在世界上仍然面臨著激烈的國力競爭,讓中華民族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21世紀的廣大青年不可推卸的時代責任。作為清華研究生,大家更應當走在時代的前列,像前輩師長那樣,自覺承擔起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有理想、有追求,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和構建和諧社會建功立業。
第二,視野開闊。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是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全球化迅猛發展的時代,是大學與社會更加緊密結合的時代。要在這樣的時代有所作為,必須具備開闊的視野。一方面,要了解和把握科學技術發展的趨勢。就在幾年前,全世界還在談“3o”,即信息(info)、生物(bio)和納米(nano);而現在,能源、環境、氣候變化正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在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如此迅速的情況下,如何抓住更具科學價值的問題?如何把握既有學科發展的方向?如何開拓具有前瞻性的研究領域?這都要求我們不僅要深入做好自己專業的研究,而且要廣泛掌握其他學科和領域的進展,從整個科學技術乃至社會發展的高度來審視和思考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要放眼世界,加強國際交流與學習能力。近些年來,學校從推動學生派出、聯合培養,到引進海外優秀師資、吸引留學生等多個方面,努力構建面向世界的人才培養體系。希望同學們充分利用學校創造的良好條件,積極吸收世界各國高等教育的營養,胸懷天下,服務祖國。
第三,學風嚴謹。長期以來,清華的學風狀況總體上始終是比較好的,絕大多數教師和學生自覺地堅持“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學風,形成了優良傳統。但近年來也出現了幾起事件,如個別教師的履歷中學術經歷不實,如在人名翻譯過程中出現常識性錯誤,再如有的研究生發表論文部分涉嫌抄襲等,雖然是非常個別的現象,但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事實上,很多老學長、老校友的優良學風給我們樹立了很好的典范。不久前過世的季羨林學長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精通梵文的學者,但每當有人請他題寫梵文時,他都要人家把要求先留下來,自己核對字典后再題寫,他曾對學生說:“對待學問,要嚴謹,不能出一點紕漏,不能給后人的研究帶來麻煩、障礙。”我校著名水利學家張光斗院士,在80多歲高齡時還堅持登上三峽大壩幾十米高的腳手架,一絲不茍地檢查工程質量。我們要學習他們這種嚴肅認真、深入細致的作風,切忌馬馬虎虎、粗枝大葉;學習他們這種腳踏實地、求真求實的態度,切忌投機取巧,急功近利。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才能有真正獨立和科學的思考,才能有真正的創新,才能做出真正的學問。
同學們,今天我們在雨中召開開學典禮,你們挺拔的身姿和紅綠藍紫的雨衣顏色,構成了清華園一幅新的靚麗風景,而你們正是在這風景中開始新的征途!我衷心希望大家在未來學習和生活的道路上,無論有再大的風雨,都始終堅持真理,追求學問,弘揚清華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積極參與學校的建設發展,以優異的成績向百年校慶獻禮,為清華躋身世界一流大學、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更大的貢獻!
謝謝大家!
第二篇: 2024大學校長開學致辭
各位尊敬的老師、尊敬的學生家長、親愛的新同學們:
大家好!
在這美好的季節里,我們滿懷豪情地迎來了新學年,同時也迎來了又一批朝氣蓬勃的青年學子。首先,我代表華僑大學全體師生員工,向全體新同學表示誠摯的祝賀和熱烈的歡迎!對前來出席開學典禮的`新生家長及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對一所大學而言,每年新生入學的日子都是具有永久紀念意義的一天,華僑大學也是如此。因為就在這一天,我們迎來了來自全球28個國家和地區的6280名本科生和1033名碩士、博士研究生。正是你們的到來,給華僑大學注入了新的生命和活力!華僑大學歡迎你們,感謝你們!
人的一生中,真正具有永久紀念意義的時刻并不多。但我敢肯定,對在座的每一位新同學來說,今天是你們這種為數不多的具有永久紀念意義的時刻之一,因為它是你們人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刻。從今天起,你們將是大學的一份子,由此開始人生一個嶄新的起點,踏上人生旅途新的征程。
在這個特殊的時刻,當你踏入華僑大學的校園,站在人生一個嶄新的起點上,你可曾想過這意味著什么?我想,你應該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大學”以及“大學的意義”,也就是要明白“大學之道”。
“大學”的產生與發展是人類歷史近一千年中最偉大的創舉、最偉大的事業之一。它創造了一個延續整個世界文明的場所,培養了大量全面了解世界、掌握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智者。博洛尼亞大學、巴黎大學以及牛津大學成為引領文藝復興運動的奇葩;柏林大學幫助德意志在戰爭的廢墟上挺立起一個自信的民族;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在宗教紛爭的文化環境中開辟出一片科學的沃土;西南聯合大學在中國戰火紛飛的年代“內樹學術自由之規模,外獲民主堡壘之稱號,違千夫之諾諾,作一士之諤諤”,成為中國培養學界精英和民主斗士的殿堂;北京大學以科學、民主、自由為旗幟,成為“五四”運動的發源地,推動著中國的思想解放和民族大業的復興。
由此可見,大學是人類智慧的發源地,是助推世界發展的原動力,是醞釀、培育現代文明的搖籃,是科學、民主、自由的學術殿堂,是播撒智慧、傳承文明、塑造人格、陶冶靈魂的育人圣地。總之,大學引領人的成長與發展;大學引領社會的前進方向。
當我們明白了“什么是大學”以及“大學的意義”之后,我想,我們也應該明白了“讀大學的意義”,明白了“大學之道”。中國古人有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這就告訴我們,作為大學生就應該秉承大學之道,志存高遠,錘煉品格,普度大眾,追求卓越。
大學時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同學們進入大學,意味著新的人生的開始,站在新的起跑線上,只有志向遠大,富有理想,全面發展,鍥而不舍,才能抓住機遇,乘風揚帆,實現人生嶄新的蛻變和無盡的升華。
大學時期要完成人生的蛻變和升華,就需要有科學而符合個人實際的人生規劃。“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你們在大學里需要通過各種途徑學會規劃人生,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同時還要知道自己為了實現既定的目標可以忍受什么,可以承受什么。不能忍受孤獨,不能忍受沒有網游的日子,不能忍受課本的枯燥,不能承受哪怕是一點點兒的委屈和批評,不能承受任何挫折或困難等等,那都將是你人生失敗的開始。要培養自己的意志力和執行力。有了好的人生規劃和目標,只有將執行變成一種意志和習慣,你才有可能實現自己的生涯規劃和目標。如果你沒有任何規劃和目標,沒有絲毫的意志力和執行力,只是一天一天地游戲人生,那么,人生將會游戲你一輩子,最終你將一生不得快樂,一生將無任何成就和收獲。
朱熹有言:“大學為大人之學。” 所謂“大人之學”指的就是大人修身之學,是使人成為道德完善之人的學問。新同學進入大學就意味著自己已經成人。盡管你們沒有像古人那樣行“成人禮”,但是實際上進入大學已經表明你們已經成人,通過大學的學習和錘煉應該成為道德完善之人,也就是應該成為能夠獨立承擔社會道德與法律責任的“大人”,能夠為自己的行為獨立負責。因此,我希望各位“大人”在大學學習階段一定要致力于提高自身修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培養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遵紀守法的思想意識,嚴于律己,誠信待人,學人之長,補己之短,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從今天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在學校老師的指導與幫助下,在一點一滴中積累,在一言一行中培養,規范自身的行為,努力使自己成為品格高尚、志向遠大、胸懷寬廣的新一代大學生。
大學擔負著引導社會文明和社會進步的責任。大學曾經是精英教育,但大學教育的大眾化是世界大學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然而,無論是精英教育還是大眾教育,大學都是培養智慧而卓越的人,而不是培養平庸無能之輩。所以,我希望你們在大學學習深造時期要有一種強烈的意識和愿望,那就是一定要仰望星空,追求先進,追求完美,追求卓越。為了實現這一目的,你們不僅要仰望星空,更需要腳踏實地,從點點滴滴做起。
大學是對真理的探索,需要對真理探索的執著和犧牲,需要堅持真理的超越和創新。亞里士多德曾說:“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我希望廣大同學在大學學習期間要崇尚學術,尊重老師,尊重學術,但一定要學會獨立思考,勇于探索,敢于批判,大膽質疑,努力創新,追求真理,堅持真理。學校鼓勵同學們質疑教材,質疑教師,甚至質疑權威、質疑校長!
如果沒有與時俱進、分秒必爭的學習精神,如果沒有孜孜不倦、堅忍不拔的學習態度,如果沒有敢于質疑、勇于批判的學術膽略,如果沒有堅實的專業基礎、淵博的文化知識和熟練的專業技能,你注定要與真理擦肩而過。大學是知識和智慧的殿堂,但是大學不可能為同學們提供終其一生的知識,而是為同學們提供一種終其一生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和中學相比,大學的學習方法、學習內容、學習環境有了很大的不同。同學們要盡快調整好自己,以適應新的學習和生活環境,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學習專業理論知識、提高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增長社會實踐才干上來。希望大家學會自主地、自律地、創造性地快樂學習,為將來的人生事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歷經五十多年風雨的華僑大學,形成了“會通中外,并育德才”的辦學理念和“為僑服務,傳播中華文化”的辦學宗旨,它孕育著一代又一代的華大人,使得這片神圣的土地上和空氣中都彌漫著智慧,一草一木都富有靈氣。我希望廣大新同學們在“一元主導,多元交融”的校園文化氛圍里,繼承和發揚華大優秀傳統,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開放包容,培養國際化視野,提升綜合素質,積極參與學校提供的國際交流平臺,使自己成為胸懷世界、有志向有能力馳騁于世界的優秀的世界公民。
生逢盛世,歲在英年。同學們,從今天起,你們就是華僑大學新的主人。在華僑大學這塊廣闊的天地里,你們可以盡情施展自己的才華,追求成功的喜悅;可以舞動青春的旋律,譜寫人生最美的篇章;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創造更加燦爛美好的明天。學校將為你們的健康成長、成功成才,創造良好的條件和環境。希望你們數年后畢業離開母校的時候,回首華大的短暫時光,只有美好的回味和記憶,只有收獲與成功的喜悅和快樂,而不會留下的都是遺憾和愧悔。
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共同攜手,為人類的文明與進步,為世界的繁榮、穩定與發展,為中華民族的昌盛與振興,為華僑大學明天更美好,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最后,祝愿全體新同學學業進步,生活愉快,身體健康,心想事成!
謝謝大家!
第三篇: 2024大學校長開學致辭
各位老領導、老同志們:
在這春暖花開、生機勃發的大好時節,咱們__鎮老年大學20xx學年開始了。各位老校友、老朋友如期返校,大家歡聚一堂,其樂融融。在這里我代表鎮老年大學校委會,對各位學員,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親切的問候!
在新的一年中,咱們老年大學繼續貫徹“增長知識、豐富生活、陶冶情操、促進健康、服務社會”的辦學宗旨和“學、樂、為”相結合的辦學原則,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為了在新的一年里我們老年大學辦學內容更有針對性,我們校委會高度重視、多方協調,積極征求老干部意見,對今年的課程設置進行了仔細的安排。借此機會我對學員們提幾點希望和建議:
一、希望同志們在這學習好
老年大學是一所特殊的學校,是黨和政府為老干部搭建的終身教育平臺。實踐證明,老年大學已成為老干部更新知識的課堂、文化娛樂的場所、延年益壽的樂園,而且也成為黨和政府與老同志聯系溝通的橋梁和紐帶,成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窗口。我們當中很多同志年輕時沒有機會上過大學,感到很遺憾,但在退休之后,能進入老年大學習,也算圓了大學夢,彌補了缺憾。雖然我們的條件沒有象縣里哪樣好,但我相信隨著我鎮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財政收入穩步增加,我們的條件一定會改善,課程會越來越豐富,只有大家有興趣。因此也希望大家,既然來了就要安下心來當學員,靜下心學點有用的知識,增長見識、陶冶情操、提高素質、發展友誼,有利于身心健康,有利于發揮余熱,為我鎮的經濟社會發展再作貢獻,實行人的的新價值。
二、希望同志們在這生活好
很多老同志退休后,生活、工作規律發生很大改變,人際交往少了,生活圈子小了,容易產生失落感、孤獨感。老年大學不僅是學習的場所,更應是老年同志的美好家園。廣大退休老同志在這里不但更新觀念,振奮精神;學到知識,提高身心素質;陶冶情操,充實生活情趣;還要廣交朋友,密切親情、友情,促進家庭的和睦和社會的穩定。即豐富了“老有所養”的內容;獲得了“老有所醫”的知識;增強了“老有所為”的本領;提高了“老有所樂”的情趣,從而也為健康老齡化和老干部參與社會發展注入了生命和活力。老年大學是我們自己共同的家園,建設一個溫馨、和諧、文明、繁榮的家園是我們共同的心愿。
三、希望同志們繼續發揮作用
俗話說:“學以致用”,我們每一位老年大學的學員在不斷豐富自己文化生活的同時,我們還要考慮把自己所學的東西回饋、奉獻于社會,讓更多的人在你的影響和帶動下為他人、為社會做貢獻。今年1月23日,國務院正式批復《浙___群島新區發展規劃》,3月27__群島新區黨工委管委會正式掛牌成立,我們__“打造現代化港口物流強鎮”的目標更近了。為了這一目標的實現,不僅要靠我們全鎮在職黨員干部的不懈努力,同樣也需要我們在座的每一位老干部盡心盡力、出謀劃策。所以,我們每一位學員要認清形勢,珍惜現在這來之不易大好局面,愛我__、發展__,把建設__作為我們自己的事情,想問題、辦事情都要以促進__經濟的發展、維護__的形象為出發點,繼續當好維護團結的表率、當好參政議政的表率,當好奉獻余熱的表率。
同志們,在新的歷史時期對于我們辦好老年大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深感任務艱巨,責任重大。希望我們廣大學員同志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希望老同志們繼續發揚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共同把我們的老年大學辦成我們自己幸福快樂的精神家園。
最后,衷心祝愿各位老同志在新的一年里身體健康,學有所獲,家庭幸福,萬事如意!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