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人捕孔雀文言文翻譯注釋、道理
《南人捕孔雀》是古代的一篇文言文寓言故事。以下是南人捕孔雀文言文翻譯注釋、道理,歡迎閱讀。
南人捕孔雀文言文
羅州山中多孔雀,群飛者數十為偶。雌者尾短無金翠。雄者生三年有小尾,五年成大尾,始春而生,三四月后復雕,與花萼相榮衰,然自喜其尾而甚妒。凡欲山棲,必先擇有置尾之地,然后止焉。南人生捕者,候甚雨往禽之,尾沾而重,不能高翔;人至,且愛其尾,恐所傷,不復翔也。
南人捕孔雀文言文注釋
(1)羅州:古州名。
(2)偶:一群,一隊。
(3)金翠:金黃色和翠綠色。
(4)方:剛到(正當)。
(5)雕:同“凋”,凋落。
(6)花萼:花的托片。
(7)置:放置。
(8)焉:于之,在那里。
(9)生捕:活捉。 生:活。
(10)沾:沾上雨水。
南人捕孔雀文言文翻譯
羅州的山中有很多孔雀,幾十只為一群在一起飛翔。雌孔雀尾巴短,也沒有金黃色和翠綠色,雄孔雀出生三年,開始長出小尾巴,五年長成大尾,立春時尾羽開始生長,三四個月后又凋落了,和花的托片同時繁榮和凋謝;然而孔雀喜愛自己的尾羽并且非常忌妒。凡是想在山林里休息,一定要先選擇好放置尾巴的地方,然后才在那里棲息。南方人要捕捉活孔雀,等到下大雨的時候前去捕捉它,這時孔雀的尾巴上沾上雨水變得很沉重,不能高飛。雖然有人走近,但是因為它太愛自己的尾巴,恐怕被損壞,就不再飛翔了。
南人捕孔雀文言文道理
《南人捕孔雀》這篇文言文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對自己的優點不能看得太重,不然很容易滋長自己的驕傲情緒,甚至愛物受傷,因小失大,好事也會變成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