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兒詩·李商隱》原文與賞析
李商隱
兗師我驕兒, 美秀乃無匹。文葆未周晬, 固已知六七。四歲知姓名, 眼不視梨栗。交朋頗窺觀, 謂是丹穴物。前朝尚器貌, 流品方第一。不然神仙姿,不爾燕鶴骨。安得此相謂?欲慰衰朽質(zhì)。青春妍和月,朋戲渾甥侄。繞堂復(fù)穿林, 沸若金鼎溢。門有長者來,造次請先出。客前問所須, 含意不吐實。 歸來學(xué)客面, 闈敗秉爺笏。或謔張飛胡,或笑鄧艾吃。豪鷹毛崱屴,猛馬氣佶傈。截得青筼筜,騎走恣唐突。忽復(fù)學(xué)參軍,按聲喚蒼鶻。又復(fù)紗燈旁,稽首禮夜佛。仰鞭罥蛛網(wǎng),俯首飲花蜜。欲爭蛺蝶輕,未謝柳絮疾。階前逢阿姊,六甲頗輸失。凝走弄香奩,拔脫金屈戍。抱持多反倒,威怒不可律。曲躬牽窗網(wǎng),衉唾拭琴漆。有時看臨書,挺立不動膝。古錦請裁衣,玉軸亦欲乞。請爺書春勝,春勝宜春日。芭蕉斜卷箋,辛夷低過筆。爺昔好讀書,懇苦自著述。憔悴欲四十,無肉畏蚤虱。兒慎勿學(xué)爺,讀書求甲乙。穰苴司馬法,張良黃石術(shù)。便為帝王師,不假更纖悉。況今西與北,羌戎正狂悖。誅赦兩未成,將養(yǎng)如痼疾。兒當(dāng)速長大,探雛入虎穴。 當(dāng)為萬戶侯,勿守一經(jīng)帙。
全詩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總寫驕兒的外貌內(nèi)質(zhì),外人夸,家人喜。第二部分寫驕兒的各種天真活潑的情態(tài)。第三部分抒寫因驕兒引起的感慨和對驕兒的期望。
第一部分從開頭到“欲慰衰朽質(zhì)”。“兗師我驕兒,美秀乃無匹”,總起下文,也是對兗師的總寫。說他的外美內(nèi)秀,世上無雙,從而歸結(jié)為“驕”。小兒驕敏, 自己也引為驕傲。這孩子沒有滿周歲的時候,就能識得六和七的數(shù),到了四歲時也就懂得自己的姓名了,而且不象一般的小孩子,只知道覓求梨栗等食品。接著從親朋的夸贊,側(cè)面烘托其美秀。親朋夸獎兗師器宇不凡,說他有神仙之姿,貴人之相,是第一流的人品。詩人雖然說親朋們的夸說是“欲慰衰朽質(zhì)”,藉以安慰我這衰朽無用的人,可是這也正是他要聽的話。在這貌似自謙的口吻中,流露著有這樣愛子的驕傲。以上是從靜的角度寫驕兒,下面則從動的方面敘寫。
第二部分從“青春妍和月”,到“辛夷低過筆”。兗師和朋友嬉戲,在那月光皎潔的春晚,和堂兄弟、表兄弟戲鬧,繞著堂屋追,穿過樹林找,吵嚷之聲就如鍋中的水煮沸了一般。兒童追逐叫嚷情態(tài),躍然紙面。詩人選取典型細(xì)節(jié)表現(xiàn)兗師的天真和聰慧。來了客人,他搶著去迎接。當(dāng)著客人的面問他要什么時,他卻羞澀地不講要什么。迎客,表現(xiàn)了他的好奇、好客、好動, 已懂得不能當(dāng)著客人的面要梨與栗之類,“含意”說明他有這方面的愿望,“不吐實”,則懂得羞澀與謙讓。小孩子的有趣,還在于摹仿大人的樣子。他捧著父親的手版摹仿客人匆匆進(jìn)門的樣子,摹仿莽張飛的架勢和鄧艾口吃的神態(tài),摹仿豪鷹展翅和駿馬飛奔,摹仿參軍戲里參軍和蒼鶻的表演,摹仿大人在紗燈旁拜佛。凡是他于生活中見到覺得有趣的行為,都模擬了做。由此不僅可見出他接觸的廣泛,興致的濃烈,也看出一個淘飛的男孩特有的粗放、縱逸的器質(zhì)。他到戶外活動,舉鞭牽取蛛網(wǎng),俯首吮吸花蜜,奔跑起來就和蛺蝶一樣輕盈、快速。更為有趣的是寫他和姊姊“賽六甲”的一場鬧劇。“六甲”,一說是比賽書寫六十甲子,一說是“雙陸”。明明是比賽輸了,卻要打贏仗,就去翻弄姊姊的梳妝盒,以為報復(fù),甚至拗脫了盒上的鉸鏈。當(dāng)阿姊要抱開他時,他拼力掙扎,索性賴在地上,就是對他施威發(fā)怒也不能制止。這一段寫小孩子的恃幼驕縱,可謂維妙維肖。最后寫兗師進(jìn)入書房后的活動,他順手拉過窗紗,吐口唾沫拭琴,全神貫注地注視著父親臨帖,要求用錦緞裁作書包的內(nèi)衣,用玉軸作書軸,遞過紙筆請父親在“春勝”上寫字。這一段又寫他十分文靜,展示了兗師聰明好學(xué),回應(yīng)“謂是丹穴物”的評說。
以上寫驕兒的頑皮可愛,或?qū)懰覂?nèi)活動或?qū)懰彝怄矣?或?qū)懞匣锿嫠#驅(qū)懰麊为毿袆?或?qū)懰麑W(xué)人行為,或?qū)懰詾榕e止;或?qū)懰邶X伶俐,或?qū)懰麆幼髅艚?或?qū)懰虮蛴卸Y,或?qū)懰U纏胡攪;或?qū)懰奈撵o,或?qū)懰膭◆[,總之信筆恣寫,一個活潑天真的男孩形象,呼之欲出。同時筆墨之間,也處處流漾著慈父的愛子之心。
第三部分也是詩的最后一段。這一段中分三層來寫。第一層,慨嘆自己勤苦讀書著述,卻落得失意潦倒的境地。這首詩寫于大中三年(849)春天,這一年他三十八歲,就其整數(shù)說“憔悴欲四十”。他雖然從開成二年就登進(jìn)士第,可是仕途不順,屢遭挫折,仍然屈居縣尉、府曹一類卑職,落得“無肉畏蚤虱”的地步。詩人曾寫過一篇《虱賦》,其中說:“汝職惟嚙,而不善嚙。回臭而多,跖香而絕。”無肉畏蚤虱,固然說明自己窮瘦,同時也寓含著對當(dāng)時社會中那些小人的揶揄。第二層告誡兒子不要走自己讀書求仕的路,要學(xué)點兵書,掌握輔佐帝王的真本領(lǐng)。最后一層,進(jìn)而聯(lián)系國家面臨嚴(yán)重邊患的現(xiàn)實,希望兒子迅速長大,為國出力,建功立業(yè)。這一部分的感慨,反映了詩人對自己坎坷遭遇的感嘆,也有著對社會動亂的憂慮。
李商隱的《驕兒詩》雖然深受左思《嬌女詩》的影響,但比左詩有所發(fā)展,不僅寫小兒的神態(tài)更為生動形象,而且由一般的父愛子擴(kuò)而為憤世憂國。最后一部分的感慨,已超出了家庭內(nèi)的親子之愛的關(guān)系,升華為對年輕一代的希望。這種希望,飽含著自身的切膚感受,憂憤沉痛,因而使詩具有了更豐富、更高層的社會內(nèi)容。
詩中寫驕兒, 目的在“卒章顯志”,作為發(fā)抒感慨的依據(jù)。可是因了以含情之筆白描兒童行為與心態(tài),纖毫不爽,情韻盎然,稚趣橫生,也使它成為寫兒童的名篇佳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