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獨立戰爭
1775-1783年間,英屬北美十三州人民進行革命戰爭,推翻了英國殖民統治,掃除了北美資本主義發展障礙,建立了美利堅合眾國,史稱美國獨立戰爭。在1607-1733年間,英國殖民者先后在北美大西洋沿岸,通過屠殺、驅趕印第安人,建立了英屬十三州殖民地。在這個過程中,有大批歐洲移民涌入,除大多數為英國人外,還有德國人、法國人、荷蘭人、瑞典人等。這些歐洲移民在共同開發北美經濟的過程中,逐漸融合為一個新的美利堅民族,有著共同的經濟利益和共同的政治要求??墒?,英國殖民者對北美十三州人民實行殘酷的政治統治,大肆掠奪那里的財富,使剛剛形成的民族和初步獲得的民族經濟受到極大的壓抑和摧殘。英國政府規定,北美殖民地的農產品,必須由英國船只運往英國,然后再轉銷其它國家;北美殖民地人民所需工業品必須由英國輸入;殖民地不得從英國進口新式機器設備,不得從英國聘請技術專家,不得向西移居、開墾新地。特別是在七年戰爭后,英國政府企圖把巨大的戰爭耗費轉嫁給殖民地人民,頒發了各種稅令,使苛捐雜稅多如牛毛。1774年,又頒布五項高壓令,封鎖波士頓港口,禁止人民集會,增派駐軍,占用民房。從而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強烈反對。除少數同英國殖民者有密切聯系的大種植園主和大商人站在英國一邊,形成“效忠派”以外,十三州各階層人民廣泛聯合起來,驅除稅吏,抵制英貨,掀起了反英浪潮。各地先后出現了“自由之子社”等反英組織,有的地方還成立了“一分鐘人”民兵組織,他們籌集槍支彈藥,準備同殖民當局展開武裝斗爭。1775年4月19日凌晨,為了阻擊英軍偷襲波士頓附近的民兵彈藥庫,民兵們在列克星頓打響了獨立戰爭的第一槍。
美國獨立戰爭是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開始的。但是,民族獨立的正義事業激勵著十三州人民同仇敵愾,英勇奮戰。特別是在1776年7月4日第二屆大陸會議中的革命派戰勝效忠派,通過了《獨立宣言》之后,十三州人民為了捍衛自己的美利堅合眾國,紛紛參加大陸軍。在總司令華盛頓領導下,克服重重困難,付出巨大的流血犧牲,經過六年的艱苦奮戰,終于在國際進步勢力的支援和贊助下,由弱變強,戰勝了當時世界上的頭號強國英國。1777年10月17日的薩拉托加戰役,重創英軍,扭轉了戰局。1781年10月19日,英軍在約克鎮投降,武裝斗爭結束。1783年9月3日,英國同美國簽訂巴黎和約,承認美國獨立。長期的經濟聯系和共同的反英斗爭使北美十三州殖民地更加緊密地結成一體。在獨立戰爭中起領導作用的北方資產階級和南方種植園主,為了鞏固既得利益,于1781年批準了“聯邦條例”,設立聯邦議會取代大陸會議,行使中央政府的權力。1787年制定了“聯邦憲法”,1789年成立了聯邦政府,華盛頓就任美國第一任總統。美國從此走上了迅速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