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美學研究·人物語言
文藝美學研究·人物語言
指文學作品中人物的獨白、對話、日記、講演、書信等。是文學語言的基本組成部分之一。
人物語言在敘事類、戲劇類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揭示人物性格,表現人物情感的基本手段。在現實生活中,每一個人物的出身、經歷、教養、職業、年齡、氣質都不相同,必然會帶來他們在語言上的不同特色。因而作家筆下的人物語言必須符合人物的特定的經歷、身份、教養、氣質、心理、作風、習慣等,以達到個性化的要求。個性化是人物語言的基本特點。人物的性格特征,既有基本的主導的方面,又有多側面的特點,既有穩定的一面,又有變化的一面。因而作家筆下的人物語言,應在某種統一的基調上,以特有的色澤確切生動地展現不同側面的性格特征,以顯示人物完整的鮮明個性。特別是對那些性格有較為明顯的變化或者復雜性的人物語言的提煉,既要表現出性格本身和性格變化中特有的復雜性,又要顯示其個性特征的一貫性。
人物語言寫的如何是人物性格刻劃能否成功的因素之一。成功的人物語言創造,不僅能準確、鮮明地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而且,即使是不描寫人物的模樣,卻能使讀者看了對話,便好象目睹了說話的那些人。高爾基十分驚服巴爾扎克小說里對話描寫的精妙: “我在巴爾扎克的《鮫皮》中讀到描寫銀行家宴會的地方,完全嚇住了。差不多有二十個人,鬧轟轟地吵鬧著,同時說話;我好象聽見各式各樣的聲音。而且,最重要的是,巴爾扎克并沒有寫一個聚集在銀行家家中的客人的面影和姿態,可是,我卻覺得不但實際在耳朵中聽見誰怎樣的討論,而且那些人們的眼波、笑容以至一舉一動,都好象歷歷在目。”
文學作品的人物語言,并不是生活中某些人物語言的簡單照搬,而是經過選擇提煉,加工而納入作品的。魯迅強調人物語言的描寫,應該“刪除了不必要之點,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談話來”。這就是要將生活中的人物語言進行篩選、提煉和典型化。從這個意義上講,人物語言也必須具備個性化和概括化統一的特點。這是被人物的典型化原則所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