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黨(dǎng)》姓起源
291 黨(dǎng)
291 黨(dǎng)
【尋根溯源】
黨姓主要有三種來源。一是源自姬姓。春秋時晉國有公族大夫封邑于黨,其子孫以邑為氏。二是源自任姓。春秋時魯國有黃帝支子禺陽的后裔受封于黨邑,其子孫也稱黨氏。三是來自黨項羌人的姓氏。黨項羌族是我國古代西北的少數民族。黨姓本來是西北黨項羌姓,后來改為黨姓的。
【變遷分布】
早期在山西和山東兩個中心分布。漢唐時期,向西發展,在馮翊郡(今陜西大荔縣)形成望族,即在今關中地區形成黨氏的新的中心。宋代以來,在今陜西神木、大荔、富平、三原、寶雞,山西絳縣、朔縣以及河南北部均有分布。
【名人薈萃】
黨進:北宋初年軍事將領。朔州馬邑(今山西朔縣)人。后周時為鐵騎都虞侯。宋太祖乾德五年,領彰信軍節度兼侍衛步軍都指揮使。他身形魁梧,忠心老實。開寶中,從征太原有功。太宗太平興國二年,被任命為忠武軍節度使。
黨懷英:金代文學家。原籍馮翊(今陜西省大荔)人。他能詩文,也精于書法,官至翰林學士,曾擔任《遼史》刊修官。
黨湛:清朝名士,同州(今陜西省渭南市大荔縣)人。常言:“人生須做天地間第一等事,為天地間第一等人。”所以號為“兩一”。
黨蒙:清代大臣。生于韓城黨家村(今屬陜西),家境貧寒,12歲前不曾穿過襪子。幼年隨父到甘肅古浪縣學官署讀書。光緒二年(1876),只身赴京趕考,連中三元,入翰林院。后經考試入刑部,任主事、外郎、郎中等。1900年,八國聯軍侵占北京,慈禧太后挾光緒帝奔陜。黨蒙隨諸臣往潼關迎駕,受到賞識,委任為云南臨安知府。黨蒙為官正直、盡力盡職,是一位受人愛戴的清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