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筆”與“錦繡堆”

雕龍文庫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凌云筆”與“錦繡堆”

丙申金秋,游學兩湖,先往武漢參加第十二屆國際辭賦學術研討會,我在開幕式致詞時誦小律一章:“黃鶴覓仙蹤,賓朋興味濃。凌云編賦跡,錦繡織芳容。佛郭三千界,巫山十二峰。賡歌神女曲,體物豁心胸。”這次賦會由湖北大學與三峽大學聯辦,且逢第十二屆,故以“巫山十二峰”喻意,或謂詩中之“警策”句,然其用典說賦,則在頷聯。“凌云”即“凌云筆”,指盛漢司馬相如的賦,“錦繡”即“錦繡堆”,指晚唐徐寅的賦,而在文學史上極具形象性與經典性的“凌云”“錦繡”二詞指向作家個人,皆在賦域,耐人尋思;而兩詞形容之差異在賦史上的體現,則尤具深意。

有關“凌云”本事,見載《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相如拜為孝文園令。天子既美子虛之事,相如見上好仙道,因曰:‘上林之事未足美也,尚有靡者。臣嘗為《大人賦》,未就,請具而奏之。’相如以為列仙之傳居山澤間,形容甚臞,此非帝王之仙意也,乃遂就《大人賦》。……天子大悅,飄飄有凌云之氣,似游天地之間意。”唐初相如縣令陳子良撰《祭司馬相如文》用兩句話概括相如一生際遇,即“彈琴而感文君,誦賦而驚漢主”,而相如賦“驚”漢武帝有三次,初以《子虛賦》,繼以“天子游獵之賦”,復以《大人賦》,并成就其“凌云筆”的傳奇。劉勰《文心雕龍·風骨》謂“相如賦仙,氣號凌云,蔚為辭宗,乃其風力遒也”,實以“凌云”標榜相如賦的超俗成就。以致后世延伸其說,廣其域而通謂詩文之才,例如“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筆意縱橫”(杜甫《戲為六絕句》之一)、“閉門教草三千牘,傳來舊物凌云筆”(李新《送吳使君》)、“縱橫自有凌云筆,俯仰隨人亦可憐”(元好問《論詩》)、“未敢竊嘉名,愧彼凌云筆”(袁翼《景德窯硯山筆架歌》)等,均取意寬泛。盡管從接受史的角度看“凌云筆”,釋義有多重取向,如文學稟賦、創作想象、翰墨丹青、神來之筆,甚至政治才情、君臣際會諸端,然其發端于賦才,如謂“賦有凌云之稱”(江淹《別賦》)、“楊意不逢,撫凌云而自惜”(王勃《滕王閣序》)、“相如空有凌云筆,誰解黃金買賦看”(王旭《雨夜同趙君寶賦》)等,皆歸于相如賦。當然,這也可提升于賦體的典范思考,如謂“賦要凌云,文如翻水”(洪希文《踏莎行》),“賦”“文”比較,實明“體”義。

“錦繡堆”原典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謝廷浩,閩人也。大順中頗以辭賦著名,與徐寅不相上下,時號‘錦繡堆’。”謝氏與徐寅皆閩(福建)人,為同時辭賦家,賦風相近,但因謝賦不存,以致在賦史上多以“錦繡堆”擬狀徐寅的賦,其名號亦漸歸之。如浦銑《歷代賦話》卷六引劉后村《徐先輩集序》云:“唐人最重公賦,目為‘錦繡堆’。日本諸國至以金書《人生幾何》《御溝水》《斬蛇劍》等篇為屏幃。”此言徐賦在海外的影響,可證“錦繡堆”喻賦的褒賞之意。然則以“錦繡堆”稱徐賦,又與司馬相如具有遙協的雙重意蘊:一是以“錦繡”說賦,源自《西京雜記》中“相如曰”所謂“合綦組以成文,列錦繡而為質,一經一緯,一宮一商,此賦之跡也”;二是相如“凌云”賦“驚”漢主,有君臣際遇內涵,于是徐寅“錦繡”賦也被涂抹了際遇色彩。如《東坡志林》有則記載:“徐寅,唐末號能賦。謁朱全忠,誤犯其諱。全忠色變……寅欲遁去,恐不得脫,乃作《過太原賦》以獻。其略云:‘千金漢將,感精魄以神交;一眼胡奴,望英風而膽落。’全忠大喜,遺絹五百匹。”賦的前句寫朱全忠,后句“一眼胡奴”指李克用。對此本事,浦銑《歷代賦話》又引述“后村跋語”,以為“徐先輩唐末擢第,不肯仕朱梁(朱全忠即后之梁太祖朱溫),歸死于莆。其墓只書‘唐徐先輩’,與朱文公書‘晉處士陶潛’何異?”由此認為“《志林》語恐不足信”。盡管徐寅獻賦的歷史真實性有質疑,但從宋人的記述,其以賦贖“過”而邀“賞”,實與徐寅賦在當時的影響力有關。據史載,徐寅早年好鄉前輩(福建莆田)歐陽詹、林藻、林蘊詩文,中唐昭宗乾寧二年進士,其賦作因詞藻華美,音韻鏗鏘,以致家家傳書,“長安紙價為高三日”。由此可見,徐寅與相如雖生異代,賦重當時,卻是相同的。只是值得注意,《史記》載相如“凌云”賦使漢主“大悅”,是武帝讀其全篇后的感動與迷狂,而《東坡志林》載徐寅賦令朱溫“大喜”,聚焦點則在賦中某句,這或許正是從賦史視域看“凌云筆”與“錦繡堆”的一大關節。

從古人有關評價相如賦與徐寅賦的論述,也可看出些許端倪。如評相如賦謂“文艷用寡,子虛烏有,寓言淫麗,托風終始,多識博物,有可觀采,蔚為辭宗,賦頌之首”(班固《漢書·敘傳》)、“相如《上林》,繁類以成艷”(劉勰《文心雕龍·詮賦》),無論褒貶,均著眼于功用、博物與繁類。而評徐寅賦的創作特點,如《四庫全書總目》錄館臣語謂“句雕字琢,不出當時程式之格,而刻意鍛煉,時多秀句”,李調元《雨村賦話》卷三論賦體偶對時舉徐寅《斬蛇劍賦》“磨霜礪雪兮,熒煌錯落。伊逐鹿之英圣,有斬蛇之鋒鍔”語,評謂“全從字面取巧,乾符、咸通之間,風尚如此,而世運亦靡靡日下矣”,鍛煉秀句與字面取巧,成為其或褒或貶的視點。

回到“凌云”賦的創作及文本,我們可以看到相如三“驚”漢主的系列是由諸侯賦(《子虛》)到天子賦(《天子游獵》)再到游仙賦(《大人》),而其文本也是由自謂“未足觀”(《子虛》)到“推天子”之苑囿(《上林》)之可觀,再到令天子飄若“凌云”的《大人賦》,盡管論家皆有“因以諷諫”說,但其描寫則表現出宏大的氣象。以《大人》為例,正因相如說“列仙之傳居山澤間,形容甚臞”,所以賦中盡力書寫“帝王之仙意”,于是開篇謂“世有大人兮,在于中州。宅彌萬里兮,曾不足以少留”,視域極其宏闊而空靈,而繼謂“大人”(喻帝王)之仙游,陣容豪華,扈蹕如云,其遍歷名山大川,遇仙姝,采靈物,餐飲芳香,隨觀萬象,可謂極盡描繪之能事。如賦中寫“乘絳幡之素蜺兮,載云氣而上游”,“邪絕少陽而登太陰兮,與真人乎相求”,“屯余車其萬乘兮,云蓋而樹華旗”,“遍覽八纮而觀四荒兮,朅渡九江而越五河”,“西望昆侖之軋沕洸忽兮,直徑馳乎三危”,以及賦末之收束所描繪的“下崢嶸而無地兮,上寥廓而無天。視眩眠而無見兮,聽恍惚而無聞。乘虛無而上遐兮,超無有而獨存”,完全從物態的刻畫上升到一種氣象的營構。唐代李德裕《文章論》批評沈約“獨以音韻為切,輕重為難,語雖甚工,旨則未遠”,以倡導為文“鼓氣以壯勢”,移之評析漢大賦(氣壯)與魏晉以后小賦(韻切)的變遷,似可佐證相如賦的“凌云”之意。

如果說“凌云”賦之詞章偏在繁類成艷,才氣重在呈示氣象,則“錦繡”賦的詞章著力點卻在具體的雕鐫,才情更多用于技法。徐寅賦堪稱典型。徐寅賦作雖然也頗具思想性,如對末世政治的諷喻,其《寒賦》仿效宋玉《風賦》,以“戰士之寒”“農者之寒”“儒者之寒”構篇,譏嘲大王的“寡人今日之寒”;又對末世人生的傷感,如李調元《雨村賦話》卷九引《偶雋》謂“晚唐士人作律賦,多以古事為題,寓悲傷之旨,如吳融、徐寅”。但觀其賦作形式,多為律體,論其藝術,其膾炙人口者多為“秀句”。如其名篇《斬蛇劍賦》寫漢史,開篇所言“磨霜礪雪”數語,已“全從字面取巧”(李調元語),其間論理,如謂“得非秦毒之奢,變作長蛇,漢德之儉,化為長劍。奢以儉陷,蛇以劍斬”,對仗工穩,立意警策。又如《御溝水賦》,秀句尤多,如“縈紫閣之千峰,清辭玉洞;瀉銀河之一派,泠入瑰宮”,“涵暮景于瓊殿,倒晴光于絳閣”,“青蕪濯翠兮宵雨霽,紅杏飄英兮春日晚”,“時時而翡翠隨波,飛穿禁柳;往往而鴛鴦逐浪,銜出宮花”,可謂精心雕琢,滿目琳瑯。至于抒發感慨,如《人生幾何賦》寫楚霸王與孟嘗君“七十戰爭如虎豹,竟到烏江;三千賓客若鴛鴻,難尋朱履”,又寫六代風華之凋謝,有云“香閣之羅紈未脫,已別承恩;春風之桃李方開,早聞移主”,其中凄愴情懷則由凄美語詞表現,隱秀趣味也蘊涵于句法營構間。當然,徐賦遣詞造句,多刻意鍛煉,如“儲晶蓄素,刮銀兔之秋光;矗浪凝波,刷金烏之畫形”,“瓊窗而鰲頂均岫,綺棟而壺中借云”,“露洗霜融,涵虛湛空”(《鮫人室賦》),句雕字琢,因匠氣而損匠心。這,正是“錦繡堆”之評的雙面刃,褒貶均存其間。

從文學的創作共性來看,“凌云筆”重在對才情與想象的贊許,“錦繡堆”重在對華麗詞藻的評說,不限于詩文或辭賦,然落實于具體作品,相如《大人賦》的仙游題材與徐寅《斬蛇劍》等賦的歷史題材,卻是兩者不同評價的一大原因。當然,我這里想補充說明的是,以相如賦與徐寅賦為標識,將“凌云”與“錦繡”歸之賦域,顯然又與漢大賦與唐律賦的“體類”差異有關,就其創作方式,則有所呈示:首先,詞章之表達不同。賦是修辭的藝術,這是任何賦體(散體、駢體、律體等)所共有的,然漢大賦的詞章在“繁類成艷”,寄托于全篇的宏大書寫,相如的《子虛》《上林》《大人》無不如此。這也是漢代作為宮廷言語侍從的賦家寫作鋪陳大賦的共同特征,即以詞章構建氣象。隨著社會的變遷,魏晉以降在野文人賦的興起,“置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陸機《文賦》)的秀句、字眼,漸成包括辭賦創作的審美標準,尤其是唐代興起的律賦進入闈場作考功之用,考試官“入眼青”的秀句更加得到賞鑒,如李程《日五色賦》因“德動天鑒,祥開日華”的發端“警策”而得高選,就是典型的例證。賦家秀句的積疊,自然形成了“錦繡堆”。其次,才學的彰顯不同。“賦兼才學”(劉熙載《賦概》),是賦家的秉賦,也是賦體的特性,觀才學也成為賦學批評的一大要點。然比較而言,班固論相如賦的“多識博物,有可觀采”,是對賦呈博物(繁類)而見才學的籠統評述,漢大賦的才學最突出的就是“體國經野,義尚光大”(劉勰語)的書寫。不同的是,唐宋批評家對律賦尤其是闈場律賦之才學的認知,恰恰是在細微的描寫,如趙璘《因話錄》評裴度《鑄劍戟為農器賦》中“驅域中盡歸力穡,示天下不復用兵”數語,以為“晉公以文儒為相”之“異日之事”的先兆“氣概”。又如鄭起潛《聲律關鍵》論宋人闈場律賦的“琢句”,以為“前輩一聯兩句,便見器識”。由此,又能推演而觀漢大賦與唐律賦法式的重點不同,概括而言,“凌云筆”的詞章與才學的展現在于篇法,內涵有物、有序的義法,“錦繡堆”之于詞章與才學,多呈現于句法,側重在宣示技法。

“凌云筆”與“錦繡堆”各有勝義,但把兩者聯系在一起,又多了一層賦史的意味,其間的得失功罪,任人評說,殊無的論。

(作者單位:南京大學文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你懂的国产高清在线播放视频|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精品| 坐公交车弄了2个小时小视频|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 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小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一级毛片在线不卡直接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美女| 18禁美女裸体免费网站|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在线一|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资源| 波多野结衣porn| 91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一区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男女猛视频在线观看 | 男人扒开女人的腿做爽爽视频 | 啪啪免费小视频| 岳双腿间已经湿成一片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 jlzzjlzz亚洲乱熟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午夜视频| 国产美女被爆羞羞视频| 欧美人xxxx| 麻豆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 精品视频在线免费| chinese乱子伦xxxx视频播放|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福利网站| 日韩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美女视频黄的全免费视频网站| 一区二区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奇米色影视 | 拍拍拍无挡视频免费观看1000 | 国产视频一二三| 日韩在线免费播放| 疯狂做受xxxx高潮不断| 青青操免费在线视频| 中国胖女人一级毛片aaaaa| 国产精品日日爱| 欧美激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