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鑒賞
作者: 王幅明
波德萊爾
——喂!你這位猜不透的人,你說說你最愛誰呢?父親還是母親?姐妹還是兄弟?
——哦……我沒有父親也沒有母親,沒有姐妹也沒有兄弟。
——那朋友呢?
——這……您說出了一個我至今還一無所知的詞兒。
——祖國呢?
——我甚至不知道她坐落在什么方位。
——美呢?
——這我會傾心地愛,美是女神和不朽的……
——金子呢?
——我恨它,就象您恨上帝一樣。
——哎呀!你究竟愛什么呀?你這個不同尋常的陌生人!
——我愛云……過往的浮云……那邊……那邊……美妙的云!
(亞丁 譯)
一篇僅僅只有二三百字的小品。可它顯示出來的讓人回味不已的思想容量,是那些低能作家洋洋萬言都難以盡述的。它寫出了人的極端孤獨和冷漠,讓人體味到人生的苦澀和沉重。可以看出,這正是詩人自己不幸遭遇和凄清心緒的生動寫照。但這種感情是升華了的,不再屬于詩人個人,而帶有普遍的典型意義。
這是一個沒有父母、沒有兄弟姐妹、沒有朋友、甚至連祖國都沒有的天涯游子的自白。他異常孤獨,奇怪的是痛恨金錢,傾心地愛美,愛天邊的浮云!在那樣一個充滿病態的社會里,有多少人痛恨金錢?又有多少人傾心愛美?也許只有天空才能稱為凈界,也許只有天邊的浮云才是自由的。文字雖然不多,字里行間所透出的思緒卻極為復雜。這是一種似醉實醒的超度浪漫,以故作狂言掩飾內心重荷的大孤獨。
波德萊爾在《巴黎的憂郁》的前言中提醒過讀者,讀他的散文詩不能一篇篇割裂開來,“這里所有的篇章都同時是首,是尾,而且每篇都互為首尾。”《陌生人》是《巴黎的憂郁》的首篇,也是實實在在的壓卷之作。詩人為這座精心構筑的美學大廈放置了—塊牢固的基石,它奠定了整座建筑的美學基礎:從腐朽和丑惡中尋找美,發掘惡中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