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圍集
【3823】突圍集
(周其仁著,中信出版社,19.8萬字,2017年7月第1版,58元)
△共6章:①改革下一程;②經濟看大勢;③城鄉瓶頸;④創新的邏輯;⑤網約車之辯;⑥師友情。
○中國經濟在高速增長后面臨比較成本優勢的新挑戰。改革突圍、創新突圍是躲不過去的事情。
○改革目標要清晰簡單;對改革決定和改革目標的各式解讀,能減則減,能少則少;多交流改革的實踐經驗;在關鍵區位形成新體制;去掉一些硬障礙。
○國家能力就是國家將自己的意志、目標轉化為現實的能力,具體體現為國家的汲取能力、調控能力、合法化能力,以及強制能力。
○讓更多人在改革中受益。
○直面飛來之石。
○轉折不可避免。“水落石出”無可避免。未來有三個突圍方向:一是對外投資帶動對外貿易,開拓全球化新邊疆;二是已成形的中國制造繼續尋找比較優勢,啟動產品和產業的技術升級;三是以深化改革掃除資源在更大范圍內流動、集聚的障礙,進一步釋放城市化潛力。
○中國奇跡之奧秘:①長期貧窮且勞動力數量極其巨大,在封閉條件下是負擔,但開門則成為一種顯見的生產成本的優勢;②改革開放大幅度降低國民經濟的組織成本和體制運行成本;③中國人肯學習,家庭、地方和國家都注意投資人力資本,提升學習曲線。
○體制成本決定經濟未來。
○英雄不問出處,錢財要有來路。
○四項關鍵改革:①開展農村土地確權;②發育城鄉土地市場;③在土地用途管制中引入“耕地保護補償”與“位置交易”機制;④處理歷史遺留問題。
○土地制度、城鄉公共服務、城市管理體制之改革。
○權力被濫用,才更需要產改。
○善用城市消費力、智力、地力。
○不可能處處創新。以色列也無非就是集聚起那幾個大學和研究所、一批創新產業園、一批創投基金和一批創新公司。
○難做之事易成。
○好奇、財富、恐懼、人生意義,四大動力,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