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勒韋爾,勒內作品分析
【介紹】:
法國詩人、小說家。青年時,他就進行寫作,而且是從詩歌開始的。他發表了不少有影響的詩篇,詩里充滿了潛意識和夢幻。1924年他滿懷熱情地參加超現實主義*運動,用自己的具體實踐在創作上實現超現實主義的主張。從這時期起,他已經成為超現實主義詩歌巨頭之一。
他早期的作品往往以詩歌為主,作品的風格通過夢幻,突出浪漫主義的色彩。從1927年起他的作品以小說為多,作品的內容,主要針對正在興起法西斯主義,反對現存的社會制度,反對傳統的寫作方式,其風格具有諷刺、幽默激揚、自由奔放的特點。
1935年時,國際形勢急劇發展,階級斗爭日益尖銳,超現實主義者在斗爭面前必須作出抉擇,由于走不同的道路,流派內部矛盾加劇了。其中有的退出,有的被開除,而克勒韋爾看到此種局面,內心感到極度痛苦,最后以自殺身亡。
克勒韋爾雖然一生短暫,但卻是超現實主義的骨干。他采取在睡眠狀態通過夢去表達被壓抑的思想,去進行寫作,這樣推動超現實主義運動更深入地發展起了很大作用。
克勒韋爾的主要作品有《迂回》(1924)、《我的肉體和我》(1925)、《巴比倫》(1927)、《你們是狂人嗎?》(1929)、《魯莽》(1933)、《薩爾瓦多·達利或反對蒙昧主義》(193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