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政之道
【3249】為政之道
(曾仕強著,臺海出版社,22.6萬字,2016年8月第1版,49元)
△分理論篇、實踐篇。大學之三綱領、之八條目。讀書明理,勤于學習;持經達變,肩挑責任;修德為先,問心無愧;以身作則,為民服務;親民為本,養民教民;行有所止,合理為道;兼收并蓄,講究“三方”;小處著手,大處著眼;分期漸進,品質為要;決策透明,不徇私情;選賢選能,后繼有人;心安理得,力求善終。
○為政之道,從“明德、親民、止于至善”的目標確定,到“格致誠正、修齊治平”的具體落實;從“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以修身為本”的踐行,到“知止有定,靜安慮得”的成功。所謂為政之道也就是君子之學。君子有切磋琢磨的修養,君子有不憂不懼的坦蕩,有憂樂天下的情懷,有任重道遠的擔當。君子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在今天,君子就是有公共責任的知識分子,憑良心,為人民服務,就是君子的為政之道。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財物恒足矣。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
○“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為政”。
○學有三要點:慎選所學;學而必思;融會貫通。
學好《論語》《易經》《大學》三本書。
學而優則仕:有本事、守本分、知本末。
○三大綱領: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憑良心是根本。
○修德要修三方面:修大小、修高低、修是非。
○要達到止于至善的合理點,要做到:憑良心、立公心、先力行。
○換了屁股就應該換腦袋,這才叫作合理的調整。
○任何事情,先人后己,你一定成功;先己后人,最后都是失敗的。
○民意合理則需順應,民意不合理則不能順應。
○親民要有一種功夫,叫作格物,也就是說要了解老百姓內心的希望。親民要養民教民。為政之道,在于導正老百姓,即教化,但為人民服務不是全部滿足老百姓的要求。
○要止于至善,先要做到以下三點:凡事求合理;要隨時調整;要使民以時。
○方向要正確;方法要有效;方式要適宜。
○在中國社會,我們最在乎的,就是你心中有沒有我。
○溝通的第一條要領,就是看胳膊向誰彎。
○做事必須要整體規劃,但一定要隨時調整。
做整體規劃,要堅守三個原則:堅持地方特色;整體均衡發展;宏觀適時調整。
○從政施政的原則:無欲速;不見小利。
○接班人要具備三個條件:①能夠貫徹前任的理想;②要有較大彈性,懂得隨機應變;③要明白自己的責任。要親自培養接班人。如何培養接班人?①人人有機會,個個沒希望;②我不要相信我的眼睛;③最要緊的,就是在職培養。
○心安理得才算善終。先要慎始,方能善終。時時為公,力求善終。
(2017年10月21日中午閱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