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特,華爾特·赫拉蒂奧作品分析
【介紹】:
英國小說家、文藝批評家,唯美主義*文學運動的理論家。生于倫敦。在牛津大學畢業并獲得學位后,任牛津大學教授,并曾游歷歐洲。1867年開始為《威斯敏斯特評論》撰稿。1873年他把發表在各雜志上的文章匯集成冊,題名為《文藝復興史研究》出版。《文藝復興史研究》給作者帶來很大聲譽,它的結論部分,被認為唯美主義文學運動的宣言。
佩特的文藝觀是:藝術美是脫離社會現實的,孤立的,獨特的;藝術批評的主要任務是探討藝術表達方式;藝術欣賞是對藝術品的剎那間的美感;人生的意義就在于充實這種剎那間的美感;藝術的生命開始于感覺、印象的生動與豐富,歸結為無關現實的形式美或純美。
佩特的其他論著還有:《幻想的肖像》(1887)、《鑒賞集》(1889)、《柏拉圖和柏拉圖主義》(1893)、《希臘研究》(1895)。他還有哲理小說《享樂主義者馬里烏斯》(1885),自傳性作品《家里的孩子》(1894)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