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繩橋》鑒賞
作者: 李傳申
顧工
在雪山與雪山之間,在滾滾的白浪上面,戰士們拉起了一根細細的繩橋。象是在太空中飄懸著一根蜘蛛的絲;象是在藍天下劃下一橫條淺淺的線……
為了這根繩橋,有多少戰士曾經望著洶涌澎湃的澗水出神;有多少軍官曾經靠在嶙峋的石巖上苦苦地思索;有多少勇士跳進了波濤;有多少英雄用身子貼著石壁爬上了山嶺。
我看戰士們,用手扶著朵朵白云,從繩橋上面過去了;我看見修路用的鋼釬、鐵鍬,小心地搭著戰士的肩,從繩橋上面過去了;我看見擦亮的槍,小型的炮,也挽著戰士的臂,從繩橋上面過去了……
啊!繩橋,這是一條象踩鋼絲似的小道。啊!繩橋,這是一條多么驚險的小道。但是通過這一條條繩橋,邊疆正在出現廣闊的蜿蜒千里的大道;通過這一條條繩橋,邊疆正在出現永不隱沒的彩虹似的鋼橋……
顧工的散文詩《繩橋》寫的是修路架橋的解放軍工程兵指戰員,構造的意境是很美的。這種美首先使我想起雜技之美,即奇險之美。他們要在險要的山嶺架橋,戰士們貼著石壁,爬上山嶺,凌空而扯起一根根繩橋。他們從繩橋上走過,手扶著朵朵白云,這畫面多么驚險,多么壯觀。奇險之美的畫面表現出了戰士們蔑視困難、戰勝困難、改造自然的美如情操和堅貞心靈。借這畫面,詩人把地形的險峻和戰士的心靈之美融合在一起,頗能誘人遐想。
《繩橋》的意境之美還使我想起神話之美,即奇幻之美。看吧,那一條條繩橋將要變成廣闊的千里大道,將要變成彩虹般的鋼橋,這種奇幻的畫面閃耀著理想之美的光采,充分表現了戰士們寬廣的胸懷,崇高的思想境界。
奇險之美和奇幻之美構成這篇散文詩的藝術境界,而這個境界正是“繩橋”拉出來的。俄國大文學家托爾斯泰論寫詩特別提出要有閃光的點,“點”亮了,境界全出。顧工這篇散文詩的構思,正是使“繩橋”這個“點”幻化出了美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