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吉鑫宴舞
回味吉鑫宴舞
一些記憶隨著時間的變化或許模糊,淡然無痕,一些影像隨著時間的變化或許深刻,意味猶鮮。回味是悠遠的,記憶是綿長的。
——題記
記得當天游覽完巍峨峭立的石林,我們乘車回到昆明,去世博吉鑫園,品民族大餐,觀吉鑫宴舞,享受國家級的待遇和領略云南特色的餐飲文化。
中國“吉鑫宴舞”是云南旅游的代表品牌。據說是一個民營企業家承辦的我國最高級別的國宴。中國“吉鑫宴舞”,法國“紅磨坊艷舞”和泰國人妖“燕舞”并稱世界三大“YAN”舞。三大“YAN”舞,音同意不同,三個不同的國家、三種不同的文化,衍生出三種不同的歌舞和宴舞表演形式。我們是滿懷期待的心情去感受的,的確也沒讓人失望。
當我們踏入吉鑫園內大廳,就感受到了珠光寶氣的奢華氣派,金色氛圍盡顯王者風范。大廳里各種古玩貼墻而立,根雕是展翅飛翔的老鷹欲飛狀,造型盆景隆重妝點,各種玉石花草把大廳裝點得神奇深邃。棚壁上方古色古香的民族壁畫順排一列;漢白玉般的羅馬柱,毅然威武挺立;墻壁上各種名家裝飾、版畫自成一體,風格迥異,金碧輝煌。踏上樓梯是紅瑪瑙石鋪就的臺階,臺階而上在二樓的宴客廳里,只見滿眼濃郁的“中國紅”和“皇宮金”不期而遇,金紅搭配的主色調,是那樣的璀璨耀眼,一派盛世吉祥富麗堂皇的景象。
這是個可容納兩千多人的會客大廳。面對舞臺中央兩側的代表著中華文化的華表圖騰柱,代表著云南民族文化的孔雀浮雕和代表著佛文化的蓮花基座,三者融聚一堂,正貼合了整臺“吉鑫宴舞”對多元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的極力彰顯。左右側的墻壁上鑲著白玉褶皺鈦金紙造型,層次分明。隔著兩塊褶皺鈦金紙墻造型中間,有金色玉女浮雕托舉著白玉石釣臺花籃,錯落柱處,黃色的花擠在一起,鮮活玲瓏。棚上五彩繽紛,里外三層花邊造型的大燈里面環繞著小燈,變化莫測,光怪琉璃。游客們陸續落座,大廳內來自全國各地乃至國外友人,對這氣派極盡奢華的宮廷式裝修贊不絕口,東張西望,交頭接耳,擾攘喧囂,感慨萬千。
宴舞晚會在6:30分準時開始。吉鑫宴舞是宴與舞的結合,繼承了宮廷宴舞的模式。吉鑫宴舞分為五場演出:“南詔宮宴”“秀色可餐”“花腰風情”“圣潔的祝福”和“七彩云霞”,每一部分,都分別以一個云南少數民族歌舞為代表來展開。隨著舞臺音樂旋律地響起,少數民族的姑娘小伙穿著秀美的服飾華麗上場。
此時餐桌上已經先有服務員端來數碟小料,然后是一個稍大點的小盤子里,疊著幾個切得薄薄的肉片和調料,又有另外一位秀美的服務員,端上一碗煮好的米粉,最后是一大碗熱騰騰的用砂鍋盛的湯。服務員說這是鮮美的熱雞湯,提醒我們小心別燙著。這些小料、米粉和湯,每人一份。
北方人對于過橋米線的傳說略知一二,但是對吃法基本都知之甚淺,面對這些小料、雞湯、肉片和米粉,不知道如何去調試。只能等著大家一起聽從解說。此時舞臺上已經叮叮咚咚響起民族服飾的拍打聲、跳躍聲,還有觀眾的歡呼聲。這邊服務員一旁指點如何享受這道菜,這是吉鑫招牌過橋米線,她說吃的時候先放鮮美的薄肉片,接著放小料,用筷子攪一攪,調下味,然后把米粉倒進盛湯的砂鍋里,然后就可以吃了。我們都新奇地操作著這道招牌菜,然后品嘗,滋味確實不同,鮮鮮的、嫩嫩的,有油珠卻油而不膩,有辣子卻香而不辣。服務員說我們吃的是正宗的過橋米線,他們老總就是靠賣過橋米線起家的。面對著如此講究的美食調料和操作,可別小看了這道菜,但想吃一道正宗的過橋米線是,很不容易的,并且還真是一門學問!
臺上翩翩曼舞,各個服飾彰顯著少數民族的特色風情,展現在眼前的也都是各個少數民族的歌舞精髓,各族的舞蹈風采各異,其中有溫柔曼妙、有粗獷狂野、有大氣婉約、有典雅風趣林林總總的熱烈和豪情,我們猶如走進了神話般的南詔國宴席上,民族風情舞蹈風味,讓我們如癡如醉,如夢如幻,如慶祝太平盛世歌舞升平,如同我們享受著君臣同等的最高禮遇。
一邊觀賞舞蹈一邊享受美食,第一道菜,“彝族麒麟寶劍肉”,是由臺上的演員邊舞邊跳跪送到您面前的,讓您感受最尊貴的待遇。實際上這道菜就是一個噴火的菠蘿上插著幾根鐵釬子大肉串,每人一串,等我拍照回來都被大家分光了,只剩下留給我的一串,因此也沒拍照。舞臺上依然光影迷離,舞蹈熱烈,接著端上來的是“野菌山珍愛窩窩”,就是一玻璃碗的菌類蘑菇和一盤黃色窩窩頭,將窩窩頭里放上野菌山珍包著或蘸著吃,滋味還好,主要是很有特色,名字叫得也很溫馨可愛。
旅友們都在推杯換盞,談笑風生,臺上載歌載舞,臺下品美味佳肴,看歌舞興致勃勃。陸續地上來第二道菜,“哈尼雞蛋拴著賣”,這是云南十八怪之一,用稻草把雞蛋裹在里面,十個一串,便于攜帶。紅蛋皮顏色深深的,剝開就像茶雞蛋一樣,味道也差不多。還有“白族夾沙乳扇卷”,乳扇是云南大理的特色小吃,是用本地乳牛的奶制成的。這個是白族的特色,放在盤子里白色像透明絮狀的奶皮很好看,里面夾的是豆沙,咬一口是熱的,柔軟香甜的口感蠻好吃。在歌舞民族服飾的更替中上來第三道菜,“瑤族風味菠蘿鴨”,兩片菠蘿中夾著一片鴨肉,做的長方形,邊上有個紫洋蔥做的一朵花點綴,造型精美顏色誘人。盤中還有“彩椒銀芽虎掌菌”,一種類似涼拌菜,包裝很有特點,別具一格,但忘記了它的味道。
吉鑫宴舞現場,有讓你口嘗五味的同時,還讓你眼觀五色、耳聽五音,可謂人生一大樂事。這就叫作秀色可餐吧!陸續端上來第四道菜,“傣味包燒九節蝦”,就是粽葉包著蝦,呈三角狀。這個宴席吃的眼忙,看舞蹈忙,手忙,攝影忙,也就沒時間“扒蝦”了,另外剝著怪費勁的,所以也沒吃,不知道什么味道。白白浪費了那紅紅的大蝦啊!同時端上來的還有“明火竹筒香烤飯”,像粽子一樣的東西,圓柱形,蘸著蜜很好吃,旁邊點綴著夾心的小蛋糕,在燭光的襯托下好看也蠻精致的。第五道菜是“土鍋通洞蒸雞賣”,這也是云南十八怪之一,就是有名的汽鍋雞,這個是御膳加藥膳,說是營養價值高,雞沒吃,喝一口湯確實美味。最后這個“什錦皂仁水果羹”,就跟我們的什錦罐頭似的,甜甜的,涼涼的,爽口,可以當飲品。晚宴吃得美味色香味俱全,雕工造型典雅上乘;歌舞看得心影搖曳,余音裊裊興致盎然。
再上來最后一道菜的時候,臺上的歌舞也快接近了尾聲,大家就在邊吃邊看的過程中體驗歌舞帶來的震撼,美食帶來的享受。臺上群星璀璨,大廳里華麗大氣,服務員都是經過特別培訓的,各個笑逐顏開,溫婉可人。在這場宴會上,每一個人嘴巴都動起來,耳朵豎起來,目光熱起來,心情飛起來,如此美女、美舞、美食在這里得到了完美的詮釋。這是一次最開心,最放松,最美味,最奢侈的晚餐。
我們坐在除主桌以外的貴賓位,冬季折扣價格是286元每位。雖然是小貴了點,但是我們都很開懷,作為普通的老百姓,一生中也不會有幾次這樣的奢侈,偶爾來享受一下國家級別的晚宴,還是可以承擔的。因此也算物有所值,這一餐中,大家都忙著拍照攝影,因此,剩了許多美味,真是浪費了這些好東西。但那氣場卻是永遠記憶猶新。
世界上沒有不散的宴席,世界上沒有不停止的歌舞。酒酣人散,游客們爭先和美女們合影留念,就這樣在意猶未盡的歡樂氛圍中退場。在行走中去尋找另一場遇見。
一些記憶隨著時間的變化或許模糊,淡然無痕,一些影像隨著時間的變化或許深刻,意味猶鮮。此時,翻弄著去云南時拍的照片,感受著沿途的欣喜,并且把這次體驗寫成文字,再一次陶醉在吉鑫宴舞的浪漫里,歡呼、驚喜、感嘆、珍惜!
就這樣在一個悠閑的午后,放一曲音樂,泡一杯熱茶,拾撿一份心情,把吉鑫宴舞的晚宴活脫脫地呈現在字里行間,就這樣簡單的念想,足夠把整個日子過得快樂溫馨,源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