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晁錯論

雕龍文庫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唐宋八大家·晁錯論

晁錯論

晁錯論

【原文】

天下之患,最不可為者,名為治平無事,而其實有不測之憂。坐觀其變,而不為之所,則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強[201]為之,則天下狃[202]于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為能出身[203]為天下犯[204]大難,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強期月之間,而茍以求名之所能也。天下治平,無故[205]而發大難之端;吾發之,吾能收之,然后有辭于天下。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使他人任其責,則天下之禍,必集于我。

昔者晁錯盡忠為漢,謀弱山東[206]之諸侯,山東諸侯并起,以誅錯為名[207];而天子不以察,以錯為之說。天下悲錯之以忠而受禍,不知有以取之也。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鑿龍門,決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蓋[208]亦有潰冒沖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當然,事至不懼,而徐為之圖,是以得至于成功。

夫以七國之強,而驟削之,其為變,豈足怪哉?錯不于此時捐其身,為天下當大難之沖,而制吳楚之命,乃為自全之計,欲使天子自將[209]而己居守。且夫發七國之難者,誰乎?己欲求[210]其名,安所逃其患。以自將之至危,與居守至安;己為難首,擇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義士所以憤怨而不平者也。當此之時,雖無袁盎,錯亦未免于禍。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將。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難之矣,而重[211]違其議。是以[212]袁盎之說,得行于其間。使[213]吳楚反,錯已身任其危,日夜淬礪[214],東向[215]而待之,使不至于累其君,則天子將恃[216]之以為無恐,雖有百盎,可得而間哉?

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217]之功,則無務[218]為自全之計。使錯自將而討吳楚,未必無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悅。奸臣得以乘其隙,錯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禍歟!

【注釋】

[201]強:強行。

[202]狃(niǔ):習慣。

[203]出身:挺身而出。

[204]犯:承擔。

[205]故:原因。

[206]山東:指崤山以東。

[207]以…名:借…的名義。

[208]蓋:連接上句或上一級,表示解說原由。

[209]將:統帥,率領。

[210]求:謀求。

[211]重:同“眾”。

[212]是以:所以。

[213]使:假使。

[214]淬礪:鍛煉磨礪。引申為沖鋒陷陣,發憤圖強。

[215]東向:向東。

[216]恃:依靠。

[217]非常:不平凡的。

[218]務:專門。

【譯文】

天下的禍患,最不好辦的是表面上太平無事,但實際上卻有無法預料的隱患。坐在那里看著事情在變化,卻不想辦法去解決,恐怕事情就會發展到不可挽救的地步;但一開始就用強制的手段去處理,那么天下的人由于已經習慣太平安逸,就不會相信我們。只有那些仁人君子般的杰出人物,才能挺身而出為天下的人去承擔大難,以求取得偉大的功業。這當然不是在短時期內由那些只圖求名的人所能做到的。天下太平,無緣無故挑起大難的開頭,我能挑起它,我也要能收拾它,然后才有言辭向天下的人交代。如果事到臨頭,卻想慢慢避開它,讓別人來承擔責任,那么天下的禍患必然集中在自己身上。

從前晁錯竭盡忠心為漢朝出力,謀劃削弱山東諸侯的勢力。山東諸侯聯合起兵,借誅殺晁錯的名義反叛朝廷。但是皇帝不能明察,就殺了晁錯來向諸侯解釋。天下的人都悲嘆晁錯因為盡忠朝廷而遭殺身之禍,卻不知晁錯也有自取其禍的原因。

古時候能夠建立大功業的人,不只具有超出一般的才能,還必須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從前大禹治水,鑿開龍門堤口,疏通大河,讓水流進大海。當他的功業尚未完成的時候,也有堤壩潰決和洪水橫沖直闖的可怕災難。只因為他事先估計到這種必然性,事情來了并不驚慌,而是從容不迫地規劃解決,所以最后獲得了成功。

七國諸侯那樣強盛,卻要一下子削弱它們,他們起來叛亂有什么奇怪的呢?晁錯不在這個時候獻出自己的全部身心,替天下人做抵擋大難的先鋒,控制吳、楚等國的命運,卻為保全自己著想,想使皇帝親自帶兵出征,自己在后方防守。那么試問,挑動七國叛亂的是誰呢?自己想求得名譽,又怎能逃避禍患呢?因為親自帶兵出征極為危險,留守后方十分安全,你自己是挑起大難的罪魁禍首,卻選擇十分安全的事情來做,把極為危險的事情留給皇上去擔當,這是忠臣義士憤恨不平的原因哪。在這個時候,就算沒有袁盎(與晁錯為政敵)進言,晁錯也未必能免除殺身之禍,為什么這樣說呢?自己想留在后方防守,卻讓皇帝親自出征。按照常理上說,皇帝已經很難于忍受了,又加上很多人不同意他的建議,所以袁盎的話就能在這中間發生作用。假使吳、楚反叛,晁錯挺身而出承擔危險,日夜操勞,率兵向東去阻擊他們,不至于使自己的君王受牽累,那么皇上將依靠他而無所畏懼,即使有一百個袁盎,可以離間得了嗎?

唉!世上的君子,想要建立不平凡的功業,就不要專門去考慮保全自己的計策。假使晁錯自己帶兵去討伐吳、楚,不一定沒有成效。只因為他想保全自己,就使得皇上不高興,奸臣能夠乘機進言。晁錯用來保全自己的計策,不就是用來自己害自己的么?

【解析】

《晁錯論》是蘇軾的一篇翻案文章。評論對象為西漢初年景帝時期的政治改革家晁錯,作者通過對晁錯改革失敗的嘆惋,表達出自己愿意為國效力但有志難展的抑郁心情。

晁錯(前200—前154),西漢政治家。景帝時為御史大夫,曾提出“削藩”建議,后被漢景帝所殺。“晁錯之死,人多嘆息”,蘇軾卻翻空出奇,以獨特的視角,闡述了晁錯受禍原因,提出了仁人君子、豪杰之士應“出身為天下犯大難,以求成功”的主張。見解新穎,不落窠臼,雄辯滔滔,筆勢縱橫,顯示出作者超人氣魄。

文章第一段以理為主,圍繞“患”字,從“坐”、“起”兩方面分說,虛實相生,未言晁錯,句句含“錯”,使下文的議論高屋建瓴;第二段由理入事,后代之人大多悲嘆晁錯的盡忠蒙害,但蘇軾卻別出機杼,一反傳統老調,認為晁錯獲罪是“有以取之也”;第三段緊扣史實,先從晁錯身上引申出欲成大事者應該具備的品格“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然后宕開一筆,旁征博引,舉大禹“鑿龍門”、“決江河”之例進行論證,指出“事至而不懼”、“徐為之圖”,才能使大事成功,暗責晁錯的臨危而逃;第四段由理收束,蘇軾觀點由隱而顯,由暗而明,文勢跌宕,境界深遠;最后一段,感嘆歷史,再次指出臨危而逃,自固其身是晁錯取禍之原因,一意到底,題旨厚重。

蘇軾散文以新奇、善變著稱。本文議論縱橫,雄辯滔滔,或理論,或事實,或正面,或反面,或引申。無中生有,死中求活,變幻不羈,曲盡操縱之妙筆,令人拍案叫絕。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91综合国产91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 在线播放黄色片|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app| 欧美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观看|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黄桃| 91精品国产9l久久久久| 成都4片p高清视频| 亚洲三级在线播放| 狠狠色欧美亚洲狠狠色www| 国产做受视频激情播放| 4408私人影院| 学霸c了我一节课| 久久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牛牛| 永久黄网站色视频免费直播|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 亚洲香蕉在线观看| 大学生情侣酒店疯狂做| 中文字幕第23页|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中文高清| 亚洲精品电影天堂网| 美国免费高清一级毛片| 国产婷婷综合在线视频中| 91福利精品老师国产自产在线| 很黄很污的视频网站| 久久久本网站受美利坚法律保护| 色婷婷中文字幕| 国产狂喷潮在线观看|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aⅴ|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九九全国免费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网站| 人人澡人人澡人人看添av| 精品视频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女人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1024手机基地在线看手机| 夜来香高清在线观看| 一二三四在线视频社区8|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老妇 | 中国凸偷窥XXXX自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