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六朝散文·司馬遷·李將軍列傳》原文鑒賞

雕龍文庫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漢魏六朝散文·司馬遷·李將軍列傳》原文鑒賞

《漢魏六朝散文·司馬遷·李將軍列傳》原文鑒賞

李將軍廣者,隴西成紀人也1。其先曰李信2,秦時為將,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里3,徙成紀。廣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蕭關4,而廣以良家子從軍擊胡5,用善騎射,殺首虜多,為漢中郎6。廣從弟李蔡亦為郎7,皆為武騎常侍8,秩八百石9。嘗從行,有所沖陷折關及格猛獸,而文帝曰10:“惜乎,子不遇時!如令子當高帝時11,萬戶侯豈足道哉12!”

及孝景初立13,廣為隴西都尉14,徙為騎郎將15。吳楚軍時16,廣為驍騎都尉17,從太尉亞夫擊吳楚軍18,取旗,顯功名昌邑下19。以梁王授廣將軍印20,還,賞不行。徙為上谷太守21,匈奴日以合戰(zhàn)。典屬國公孫昆邪為上泣曰22:“李廣才氣,天下無雙,自負其能,數(shù)與虜敵戰(zhàn),恐亡之。”于是乃徙為上郡太守23。后廣轉(zhuǎn)為邊郡太守,徙上郡。嘗為隴西、北地、24、雁門25、代郡26、云中太守27,皆以力戰(zhàn)為名。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貴人從廣勒習兵擊匈奴28。中貴人將騎數(shù)十縱,見匈奴三人,與戰(zhàn)。三人還射,傷中貴人,殺其騎且盡。中貴人走廣。廣曰:“是必射雕者也。”廣乃遂從百騎往馳三人。三人亡馬步行,行數(shù)十里。廣令其騎張左右翼,而廣身自射彼三人者,殺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縛之上馬,望匈奴有數(shù)千騎,見廣,以為誘騎,皆驚,上山陳。廣之百騎皆大恐,欲馳還走。廣曰:“吾去大軍數(shù)十里,今如此以百騎走,匈奴追射我立盡。今我留,匈奴必以我為大軍[之]誘(之),必不敢擊我。”廣令諸騎曰:“前!”前未到匈奴陳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馬解鞍!”其騎曰:“虜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廣曰:“彼虜以我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堅其意。”于是胡騎遂不敢擊。有白馬將出護其兵,李廣上馬與十余騎奔射殺胡白馬將,而復還至其騎中,解鞍,令士皆縱馬臥。是時會暮,胡兵終怪之,不敢擊。夜半時,胡兵亦以為漢有伏軍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廣乃歸其大軍。大軍不知廣所之,故弗從。

居久之,孝景崩,武帝立29,左右以為廣名將也,于是廣以上郡太守為未央衛(wèi)尉30,而程不識亦為長樂衛(wèi)尉31。程不識故與李廣俱以邊太守將軍屯。及出擊胡,而廣行無部伍行陳32,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擊刀斗以自衛(wèi)33,莫府省約文書籍事34,然亦遠斥候35,未嘗遇害。程不識正部曲行伍營陳36,擊刀斗,士吏治軍簿至明37,軍不得休息,然亦未嘗遇害。不識曰:“李廣軍極簡易,然虜卒犯之,無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樂,咸樂為之死。我軍雖煩擾,然虜亦不得犯我。”是時漢邊郡李廣、程不識皆為名將,然匈奴畏李廣之略,士卒亦多樂從李廣而苦程不識。程不識孝景時以數(shù)直諫為太中大夫38。為人廉,謹于文法39

后漢以馬邑城誘單于40,使大軍伏馬邑旁谷,而廣為驍騎將軍,領屬護軍將軍41。是時,單于覺之,去,漢軍皆無功。其后四歲,廣以衛(wèi)尉為將軍,出雁門擊匈奴。匈奴兵多,破敗廣軍,生得廣。單于素聞廣賢,令曰:“得李廣必生致之。”胡騎得廣,廣時傷病,置廣兩馬間,絡而盛臥廣。行十余里,廣詳死,睨其旁有一胡兒騎善馬,廣暫騰而上胡兒馬,因推墮兒,取其弓,鞭馬南馳數(shù)十里,復得其余軍,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騎數(shù)百追之,廣行取胡兒弓,射殺追騎,以故得脫。于是至漢,漢下廣吏。吏當廣所失亡多,為虜所生得,當斬,贖為庶人42

頃之,家居數(shù)歲。廣家與故潁陰侯孫屏野居藍田南山中射獵43。嘗夜從一騎出,從人田間飲。還至霸陵亭44,霸陵尉醉,呵止廣。廣騎曰:“故李將軍。”尉曰:“今將軍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廣宿亭下。居無何,匈奴入殺遼西太守45,敗韓將軍46,后韓將軍徙右北平47。于是天子乃召拜廣為右北平太守。廣即請霸陵尉與俱,至軍而斬之。

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數(shù)歲,不敢入右北平。

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因復更射之,終不能復入石矣。廣所居郡聞有虎,嘗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騰傷廣,廣亦竟射殺之。

廣廉,得賞賜輒分其麾下,飲食與士共之。終廣之身,為二千石四十余年48,家無余財,終不言家產(chǎn)事。廣為人長,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雖其子孫他人學者,莫能及廣。廣訥口少言,與人居則畫地為軍陳,射闊狹以飲。專以射為戲,竟死。廣之將兵,乏絕之處,見水,士卒不盡飲,廣不近水,士卒不盡食,廣不嘗食。寬緩不苛,士以此愛樂為用。其射,見敵急,非在數(shù)十步之內(nèi),度不中不發(fā),發(fā)即應弦而倒。用此,其將兵數(shù)困辱,其射猛獸亦為所傷云。

居頃之,石建卒49,于是上召廣代建為郎中令50。元朔六年51,廣復為后將軍52,從大將軍軍出定襄53,擊匈奴。諸將多中首虜率54,以功為侯者,而廣軍無功。后二歲,廣以郎中令將四千騎出右北平,博望侯張騫將萬騎與廣俱55,異道。行可數(shù)百里,匈奴左賢王將四萬騎圍廣56,廣軍士皆恐,廣乃使其子敢往馳之57。敢獨與數(shù)十騎馳,直貫胡騎,出其左右而還,告廣曰:“胡虜易與耳。”軍士乃安。廣為圜陳外向58,胡急擊之,矢下如雨。漢兵死者過半,漢矢且盡。廣乃令士持滿毋發(fā),而廣身自以大黃射其裨將59,殺數(shù)人,胡虜益解。會日暮,吏士皆無人色,而廣意氣自如,益治軍。軍中自是服其勇也。明日,復力戰(zhàn),而博望侯軍亦至,匈奴軍乃解去。漢軍罷,弗能追。是時廣軍幾沒,罷歸。漢法,博望侯留遲后期,當死,贖為庶人。廣軍功自如,無賞。

初,廣之從弟李蔡與廣俱事孝文帝。景帝時,蔡積功勞至二千石。孝武帝時,至代相60。以元朔五年為輕車將軍61,從大將軍擊右賢王,有功中率,封為樂安侯。元狩二年中62,代公孫弘為丞相63。蔡為人在下中,名聲出廣下甚遠,然廣不得爵邑,官不過九卿64,而蔡為列侯65,位至三公66。諸廣之軍吏及士卒或取封侯。廣嘗與望氣王朔燕語67,曰:“自漢擊匈奴而廣未嘗不在其中,而諸部校尉以下68,才能不及中人,然以擊胡軍功取侯者數(shù)十人,而廣不為后人,然無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豈吾相不當侯邪?且固命也?”朔曰:“將軍自念,豈嘗有所恨乎?”廣曰:“吾嘗為隴西守,羌嘗反69,吾誘而降,降者八百余人,吾詐而同日殺之。至今大恨獨此耳。”朔曰:“禍莫大于殺已降,此乃將軍所以不得侯者也。”

后二歲,大將軍、驃騎將軍大出擊匈奴70,廣數(shù)自請行,天子以為老,弗許; 良久乃許之,以為前將軍。是歲,元狩四年也。

廣既從大將軍青擊匈奴,既出塞,青捕虜知單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廣并于右將軍軍71,出東道。東道少回遠,而大軍行水草少,其勢不屯行。廣自請曰:“臣部為前將軍,今大將軍乃徙令臣出東道,且臣結發(fā)而與匈奴戰(zhàn),今乃一得當單于,臣愿居前,先死單于。”大將軍亦陰受上誡,以為李廣老,數(shù)奇,毋令當單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時公孫敖新失侯72,為中將軍從大將軍73,大將軍亦欲使敖與俱當單于,故徙前將軍廣。廣時知之,固自辭于大將軍。大將軍不聽,令長史封書與廣之莫府74,曰:“急詣部,如書。”廣不謝大將軍而起行,意甚慍怒而就部,引兵與右將軍食其合軍出東道。軍亡導,或失道,后大將軍。大將軍與單于接戰(zhàn),單于遁走,弗能得而還。南絕幕,遇前將軍、右將軍。廣已見大將軍,還入軍。大將軍使長史持鎩醪遺廣75,因問廣、食其失道狀、青欲上書報天子軍曲折。廣未對,大將軍使長史急責廣之幕府對簿76。廣曰:“諸校尉無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

至莫府,廣謂其麾下曰:“廣結發(fā)與匈奴大小七十余戰(zhàn),今幸從大將軍出接單于兵,而大將軍又徒廣部行回遠,而又迷失道,豈非天哉!且廣年六十余矣,終不能復對刀筆之吏77。”遂引刀自剄。廣軍士大夫一軍皆哭。百姓聞之,知與不知,無老壯皆為垂涕。而右將軍獨下吏,當死,贖為庶人。

廣子三人,曰當戶、椒、敢,為郎。天子與韓嫣戲78,嫣少不遜,當戶擊嫣,嫣走。于是天子以為勇。當戶早死,拜椒為代郡太守,皆先廣死。當戶有遺腹子名陵79。廣死軍時,敢從驃騎將軍。廣死明年,李蔡以丞相坐侵孝景園嚅地80,當下吏治,蔡亦自殺,不對獄,國除。李敢以校尉從驃騎將軍擊胡左賢王,力戰(zhàn),奪左賢王鼓旗,斬首多,賜爵關內(nèi)侯81,食邑二百戶,代廣為郎中令。頃之,怨大將軍青之恨其父,乃擊傷大將軍,大將軍匿諱之。居無何,敢從上雍82,至甘泉宮獵83。驃騎將軍去病與青有親,射殺敢。去病時方貴幸,上諱云鹿觸殺之。居歲余,去病死。而敢有女為太子中人84,愛幸,敢男禹有寵于太子,然好利,李氏陵遲衰微矣。

李陵既壯,選為建章監(jiān)85,監(jiān)諸騎。善射,愛士卒。天子以為李氏世將,而使將八百騎。嘗深入匈奴二千余里,過居延視地形86,無所見虜而還。拜為騎都尉87,將丹陽楚人五千人88,教射酒泉、張掖以屯衛(wèi)胡89

數(shù)歲,天漢二年秋90,貳師將軍李廣利將三萬騎擊匈奴右賢王于祁連天山91,而使陵將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余里,欲以分匈奴兵,毋令專走貳師也。陵既至期還,而單于以兵八萬圍擊陵軍。陵軍五千人,兵矢既盡,士死者過半,而所殺傷匈奴亦萬余人。且引且戰(zhàn),連斗八日,還未到居延百余里,匈奴遮狹絕道,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虜急擊招降陵。陵曰:“無面目報陛下。”遂降匈奴。其兵盡沒,余亡散得歸漢者四百余人。

單于既得陵,素聞其家聲,及戰(zhàn)又壯,乃以其女妻陵而貴之。漢聞,族陵母妻子。自是之后,李氏名敗,而隴西之士居門下者皆用為恥焉。

太史公曰:《傳》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92。”其李將軍之謂也?余睹李將軍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彼其忠實心誠信于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喻大也。

【注釋】 1隴西:郡名。今甘肅省東部地區(qū),治所狄道,今甘肅臨洮縣南。成紀:縣名。今甘肅省秦安縣北。2李信:秦始皇時的秦將。曾與王翦率軍滅燕。后在進攻楚國時,曾為楚打敗。3槐里:縣名。今陜西省興平縣東南。4匈奴:古代北方少數(shù)民族。也稱胡。蕭關:當時長安通往塞外的關口。今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固原縣東南。5良家子:指出身正當,家世清白人家的子弟。漢朝的醫(yī)、巫、商賈、百工都不能列入良家。6中郎:官名。皇帝的近侍。7從弟:堂弟。李蔡:其他事跡不詳。郎:官名。漢時光祿勛屬官。議郎、中郎、侍郎、郎中,統(tǒng)稱為郎。主管宿衛(wèi)侍從。8武騎常侍:郎官的加銜。9秩:俸祿的等級。漢朝祿秩為十五等。八百石,約當十五等中的第六、七等。10文帝:即漢孝文帝劉恒。公元前176年至公元前157年在位。11高帝:即漢高祖劉邦,公元前202年稱帝,公元前195年死去。12萬戶侯:封邑是萬戶的侯爵。13景帝:即漢景帝劉啟。公元前156年至公元前141年在位。14都尉:地方官名。原名郡尉,漢景帝時改為都尉。位次于郡的最高長官太守,掌管一郡中的軍事。15騎郎將:官名。統(tǒng)率騎郎護從皇帝車駕的郎官。漢代的郎官,分戶、車、騎等。16吳楚軍時:指吳楚七國之亂。公元前154年,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辟光、葘川王劉賢、膠西王劉卬、膠東王劉雄渠,以“清君側(cè)”為名,起兵叛亂。17驍騎:驍悍之騎兵。18太尉:官名。最高軍事長官,掌全國軍事。與丞相、御史大夫并稱三公。亞夫;即周亞夫(?—前143年),沛縣人。漢初大臣周勃之子。西漢名將。初封條侯,曾任車騎將軍。漢文帝時,匈奴搔擾邊郡,他以河內(nèi)太守為將軍,駐軍細柳(今陜西省咸陽市西南),軍令嚴整。吳楚七國叛亂時,以中尉代行太尉,僅三個月便平定了叛亂,后任丞相,被讒害,入獄,絕食死。19昌邑:縣名。今山東省金鄉(xiāng)縣西北。當時是梁國的要邑。20梁王:指梁孝王劉武,孝文帝次子,景帝的同母弟,封梁王。將軍:謂一軍之統(tǒng)帥。21上谷:郡名。今河北省西北及中部部分地區(qū)。治所在沮陽(今河北省懷來縣東南)。太守:地方官名。一郡之最高長官。22典屬國:官名。掌管附屬國及外族事務的官員。公孫昆邪:人名。姓公孫,名昆邪。其他事跡不詳。上:指皇上,這里指的是漢景帝。23上郡:郡名。今陜西省北部及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西部地區(qū)。治所膚施(今陜西省榆林縣東南)。24北地:郡名。今甘肅省東北部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部分地區(qū)。治所在馬嶺(今甘肅省慶陽縣西北)。25雁門:郡名。今山西省北部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南部地區(qū)。治所善無(今山西省右玉縣南)。26代郡:郡名。今山西省東北部河北省西北部地區(qū)。治所在代縣(今河北省蔚縣東北),漢文帝為代王時,徙都中都(今山西省平遙縣西南)。27云中:郡名。今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東南部。治所在云中(今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托克托縣東北)。28中貴人:宮中被寵幸的宦官。29武帝:即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40年至公元前87年在位。30未央:漢朝宮名。皇帝居處,時稱西宮。在今陜西省西安市西北部。衛(wèi)尉:武官名。掌管宮門警衛(wèi),統(tǒng)率宮廷警衛(wèi)部隊——南軍。31程不識:其他事跡不詳。長樂:漢朝宮名。太后的居處。也稱東宮。在今陜西省西安市西北郊東南隅。32部伍:軍隊的編制。行陳:行列陳勢。33刀斗:刀通“刁”。銅鍋。能盛一斗糧食,白天用以煮飯,夜間敲擊巡羅。34莫府:將帥駐札的大帳幕。將帥官署的代稱。35斥侯:偵察兵。36部曲:部隊編制單位。將軍領軍皆有部曲。大將軍營五部,部有較尉一人,部下有曲,曲有軍侯一人,曲下有屯,屯有屯長一人。37軍簿:軍用文簿。38太中大夫:官名。掌管議論政事。39文法:法制、法令。40馬邑:縣名。今山西省朔縣。單于:匈奴君主稱謂。是“撐犁孤涂單于”的簡稱。匈奴語“掌犁”是天,“孤涂”是子,“單于”是廣大。41護軍:將軍的冠號。不常設,戰(zhàn)時授予,戰(zhàn)罷則免之。42庶人:平民。43潁陰侯:指灌嬰(?-前176年),秦末從劉邦起義,轉(zhuǎn)戰(zhàn)各地。漢朝建立后,任車騎將軍,封潁陰侯。后來又任太尉、丞相。藍田:縣名。今陜西省藍田縣西。44霸陵:漢文帝的陵墓。亭:驛亭。亭長由霸陵縣尉兼任,專門負責守陵。霸陵在今陜西省長安縣東。45遼西:郡名。今河北省東北部遼寧省西部地區(qū)。治所陽樂(今遼寧省義縣西)。46韓將軍:即韓安國(?-前127年)。初為梁孝王中大夫。七國亂時,擊退吳國,由此著名。漢武帝時,先后任御史大夫,衛(wèi)尉,材官將軍,屯兵漁陽,防御匈奴,兵敗,徙屯右北平。47右北平:郡名。治所平剛(今遼寧省凌源縣西南)。48二千石:俸祿數(shù)額。漢代郡守、京兆尹,中尉等官職的俸祿都是二千石。49石建:石奮的長子,以孝謹著稱。漢武帝時任郎中令。石奮與石建兄弟四人都是俸祿二千石的大臣,號稱“萬石君”。50郎中令:官名。皇帝左右的親近官職,掌管守衛(wèi)宮殿門戶。漢武帝時改稱光祿勛(九卿之一)。51元朔:漢武帝年號,自公元前128年至公元前123年,共六年。52后將軍:官名。位次于上卿。53大將軍:最高的軍銜。這里指的是衛(wèi)青(?-前106年),他是漢武帝皇后衛(wèi)子夫的同母弟,曾多次征伐匈奴,封爵長平侯。定襄:郡名。治所成樂(今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和林格爾西北土城子)。轄今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長城以北的卓資、和林格爾、清水河一帶地區(qū)。54律:法律、規(guī)定。55博望侯:張騫的封爵號。張騫(?—公元前114年):漢中成固(今陜西省城固縣)人。漢武帝時奉命出使西域諸國,溝通和加強了漢朝與西域各國的聯(lián)系。因功封博望侯。56左賢王:匈奴官名。單于手下的統(tǒng)帥。當時匈奴設左、右賢王,分領東西兩部。左賢王分領東方,右賢王分領西方。57李敢:李廣之子,其事跡見下文。58圜陳:圓形陳勢。59大黃:弩弓名。又名黃肩弩。因體大色黃故名。射程最遠的弓弩。裨將:副將。協(xié)助主將作戰(zhàn)的校將。60代相:代,郡名。治所在今河北省蔚縣。代曾一度為侯國。相,侯國的最高長官。61輕車將軍:雜號將軍之一。62元狩:漢武帝年號,自公元前124年至公元前120年。63公孫弘(前200—前121年),姓公孫,名弘。葘川(今山東省壽光縣南)人,字季。少為獄吏。以熟悉文法吏治,被漢武帝任命為丞相,封平津侯。64九卿:漢以太常、光祿勛、太仆、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nóng)、少府為九卿。65列侯:爵位名。66三公:漢時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合稱三公。67望氣:望云氣附會人事,占卜吉兇。王朔:其他事跡不詳。68校尉:軍職之稱。69羌:我國古代民族名稱。散居隴西一帶地區(qū)。70驃騎將軍:官名。位僅次于大將軍。這里指霍去病(前140—前117年),西漢名將。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市西南)人。大將軍衛(wèi)青姐姐之子。漢武帝時多次征伐匈奴,屢立戰(zhàn)功,封冠軍侯。71右將軍:指趙食其。其事跡見下文。72公孫敖:姓公孫,名敖。義渠人,與衛(wèi)青友善。曾救衛(wèi)青的性命,隨衛(wèi)青擊匈奴,封合騎侯。元狩二年,擊匈奴,因行軍失約,臨陣怯戰(zhàn),當斬,贖為庶人。73中將軍:其位與前后左右將軍相當。74長史:官名。大將軍之秘書。75醪:指干糧和酒。76對簿:對質(zhì),受審。77刀筆吏:管理文書的官員。78韓嫣:漢武帝的弄臣。后來因激怒了江都王,為太后賜死。79陵:即李陵,其事跡見下文。80孝景:即漢景帝。81關內(nèi)侯:封爵名。82雍:縣名。今陜西省鳳翔縣南。83甘泉宮:宮名。在今陜西省淳化縣甘泉山上。84太子:此指衛(wèi)皇后所生之子劉據(jù)。中人:沒有位號的宮中姬妾。85建章監(jiān):漢武帝所建宮名曰“建章宮”。在未央宮西。建章監(jiān),監(jiān)督羽林騎郎的長官,屬郎中令所管。86居延:今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西額濟納旗境內(nèi)。87騎都尉:官名。掌管羽林軍的高級軍官。88丹陽:郡名。今安徽省皖南江蘇省長江以南偏西的地區(qū)。治所宛陵(今安徽省宣城縣),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地區(qū)。89酒泉:郡名。今甘肅省西北中部。治所在今甘肅省酒泉縣。張掖:郡名。今甘肅省西北中部。治所今甘肅省張掖縣北。90天漢:漢武帝的年號,自公元前100年至公元前97年,共四年。91貳師將軍:雜號將軍之一。李廣利:漢朝將領,是漢武帝李夫人之兄。祁連天山:即祁連山。胡人謂天為“祁連”,故祁連山或稱天山。92此文引《論語·子路》篇。

【今譯】 李將軍名廣,是隴西成紀縣人。他的先祖叫李信,秦朝時擔任將軍的職務,曾追獲燕太子姬丹。他的家原來居住在槐里縣,后來遷移到成紀縣。李廣家世代學習射箭。孝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匈奴大舉侵入蕭關,李廣以良家子弟的身份參加抗擊匈奴。因為擅長騎馬射箭,殺死、俘虜?shù)臄橙溯^多,所以被任命為漢朝的中郎。李廣的堂弟李蔡也任中郎的職務,都擔任武騎常侍,俸祿八百石。李廣曾經(jīng)隨皇帝出行,有沖鋒陷陣、突破險阻以及屠殺猛獸的表現(xiàn),文帝說:“可惜啊!你沒有遇到時機,假使你處在高帝的時代,封個萬戶侯那還在話下嗎?”

等到孝景帝剛即帝位,李廣擔任隴西都尉,調(diào)任騎郎將。吳、楚七國起兵叛亂時,李廣擔任驍騎都尉,跟隨太尉周亞夫攻打吳、楚的叛軍,奪取了帥旗,在昌邑城下立功顯名。由于梁孝王私自把將軍印授給李廣,回朝以后沒有得到封賞。調(diào)任上谷太守。匈奴每天都來交戰(zhàn)。典屬國公孫昆邪流著眼淚對皇上說:“李廣的才氣,天下無雙,他自恃有本領,多次與敵人迎面作戰(zhàn),恐怕會失掉這樣的良將”。于是調(diào)任為上郡的太守。以后李廣轉(zhuǎn)任邊境各郡太守,又調(diào)任上郡太守。他曾經(jīng)擔任隴西、北地、雁門、代郡、云中各郡太守,都因為努力作戰(zhàn)而聞名。

匈奴大舉入侵上郡,天子派中貴人隨李廣學習軍事,抗擊匈奴。中貴人帶著幾十名騎兵,縱馬奔馳,遇到三個匈奴人,就與他們交戰(zhàn)。三個匈奴人轉(zhuǎn)身射箭,射傷了中貴人,并把他所帶去的騎兵幾乎殺光。中貴人逃回到李廣那里,李廣說:“這肯定是射雕手。”于是李廣就帶領一百多名騎兵去追趕那三個人。那三個人沒有馬,徒步而行。走了幾十里。李廣命令他的騎兵左右散開,而李廣親自射那三個人,射死二人,活捉一人,果然是匈奴的射雕手。剛捆綁那個人上馬,遠遠望見有匈奴幾千名騎兵,他們看見李廣,以為是誘敵的騎兵,都很吃驚,上山擺好了陣勢。李廣的一百多名騎兵都大為驚恐。想回馬飛奔逃跑。李廣說:“我們離開大軍幾十里,現(xiàn)在僅憑一百多名騎兵逃跑,匈奴軍隊追趕射擊我們,我們立刻會被殺光的。現(xiàn)在我們停留下來,匈奴一定認為我們是大軍的誘敵者,一定不敢來攻擊我們。”于是李廣命令騎兵說:“前進!”進到離匈奴陣地約二里的地方,停了下來,命令道:“都下馬解下馬鞍。”他的騎兵說:“敵人很多,而且距我們很近,倘若出現(xiàn)了緊急情況,怎么辦?”李廣說:“那些敵人認為我們會跑,現(xiàn)在我們都解下馬鞍,用來表示我們不跑。用此策略來堅定他們認為我們是誘敵的想法。”于是匈奴的騎兵終于不敢來攻擊。有一個騎白馬的將領出來監(jiān)護他們的士兵,李廣上馬帶領十幾個騎兵跑過去,射死了匈奴的那個騎白馬的將領,然后又回到他的騎兵當中,解下馬鞍,并且命令士兵都把馬放開,躺下。這時,天色已晚,匈奴軍隊始終感到很奇怪,不敢進擊。半夜時刻,匈奴軍隊也認為漢有埋伏大軍在附近,要乘夜襲擊他們,于是全部撤退了。天亮時,李廣才回到他的大部隊。大部隊不知道李廣所去的地方,所以無法隨其后接應。

過了不久,景帝死,武帝即位,近臣認為李廣是名將,于是李廣以上郡太守的職位調(diào)任未央宮的衛(wèi)尉,程不識也調(diào)任長樂宮的衛(wèi)尉。程不識和李廣都以邊郡太守的職位統(tǒng)帥軍隊,兼管防務。等到出兵攻打匈奴時,李廣行軍沒有嚴格的編制、隊列和陣勢,靠近良好的水源、草地駐扎下來,住下來之后,人人自便,晚上不敲刁斗巡邏來自衛(wèi),軍隊的文書簿籍一律從簡,然而在遠處也設置了偵察崗哨,沒有遭到過危險。而程不識卻對部隊嚴格要求編制、隊列和陣勢,晚上敲刁斗巡邏,軍官們處理軍事文件到天亮,軍隊得不到休息,可是也未遇到過什么危險。程不識說:“李將軍極簡易,然而敵人突然襲擊他,卻無法招架;而他的士卒都很安逸快樂,都樂于為他出死力。我的部隊盡管緊張忙碌,然而敵人也不敢侵犯我們。”這時,漢代的邊郡太守李廣、程不識都是名將,然而匈奴畏懼李廣謀略,士卒們也多數(shù)喜歡跟隨李廣而苦于跟隨程不識。程不識在景帝時因為多次直言勸諫,當上了太中大夫。他為人廉潔,遵守法令。

后來漢朝用馬邑城引誘單于,派大軍在馬邑兩旁的山谷中埋伏。李廣擔任驍騎將領,受護軍將軍韓安國的統(tǒng)領節(jié)制。當時,單于發(fā)覺了漢軍的計謀,離去了,漢軍都沒有功勞。此后四年,李廣由衛(wèi)尉調(diào)任為將軍,出雁門關攻打匈奴。匈奴的兵多,把李廣的軍隊打敗了,并且生擒了李廣。單于平素聽說李廣賢能,下命令說:“俘獲了李廣一定要活著送來。”匈奴騎兵俘獲了李廣,當時李廣受傷而且還生病,就把李廣放在兩匹馬中間,裝在用繩子編的網(wǎng)兜里躺著。走了十多里。李廣裝死,斜眼看到他身旁的一個匈奴少年騎一匹好馬,于是李廣突然一縱身就跳上匈奴少年的馬,趁勢把少年推下去,還奪取了他的弓,打馬向南飛奔數(shù)十里,又收集了他的殘余部隊,就帶領他們進入邊塞。匈奴追捕的騎兵,幾百人追趕他,李廣一邊跑一邊拿起胡兒的弓箭,射殺死了追來的騎兵,因此才得以脫身。于是回到漢朝的京城,漢朝廷把李廣交給法官。法官判決李廣損失傷亡的人馬眾多,自己又被敵人俘虜,應當斬首,李廣用錢贖罪成了平民。

轉(zhuǎn)眼之間,李廣在家閑居數(shù)年。李廣在家與退隱住在藍田縣的前穎陰淮灌嬰的孫子灌強,常到南山中打獵。曾經(jīng)在一天夜里帶領一名騎馬的隨從人員外出,跟別人在鄉(xiāng)間飲酒。回來到了霸陵亭,霸陵的亭尉喝醉了,呵叱李廣。李廣的隨從人員說:“這是前任李將軍。”亭尉說:“現(xiàn)在的將軍尚且不得夜間通行,何況是前任的呢!”扣留李廣住在霸陵亭下。過了不久,匈奴侵入邊地殺死遼西太守。打敗了韓將軍,韓將軍調(diào)任右北平。于是天子就召拜李廣擔任右北平的太守。李廣要求霸陵尉跟他一塊去,霸陵衛(wèi)剛到軍,就殺了他。

李廣駐守在右北平,匈奴聽說后,稱他為“漢朝的飛將軍”。躲避他數(shù)年,不敢侵入右北平。

李廣外出打獵,看見草里的一塊石頭,認為是老虎,就向它射去,射中了石頭,連箭頭都射進去了,走近一看,是塊石頭。接著又射了幾箭,始終再不能射進石頭了。

李廣廉潔,得到賞賜就分給他的部下,跟士兵在一起吃喝。李廣的一生,做二千石俸祿的官有四十多年,家中沒有多余的財產(chǎn),始終不談購置家產(chǎn)的事。李廣身材高大,兩臂像猿猴,他善于射箭乃是天賦。盡管他的子孫以及別人跟他學習射箭。都趕不上李廣。李廣口才笨拙。不多說話,跟別人在一起時就在地上畫軍陣,射箭比賽遠近,輸了便罰喝酒。專門以射箭為游戲,一直到他逝世。李廣領兵,遇到缺水斷糧的時候,士卒不完全喝遍了,他不走近水邊;士兵不全吃遍了,他不嘗飯食。李廣對士兵寬厚不苛刻,士兵為此愛戴他,樂于為他所用。李廣的射箭的方法是,看見敵人逼近,不到幾十步之內(nèi),估計箭不中不發(fā)箭。一發(fā)箭弓弦一響,敵人就應聲而倒。因此他帶領部兵屢次遭圍受辱,他射猛獸時,也被猛獸傷害過。

沒過多久,石建死了。于是皇上召見李廣,讓他接替石建的職務做郎中令。元朔六年(公元前123)李廣又被任命為后將軍,跟隨大將軍衛(wèi)青的軍隊從定襄出塞,征討匈奴。各將領多有殺敵、俘敵達到標準因功封侯的,而李廣部隊沒有功勞。又過了二年,李廣以郎中令的職務,率領四千騎兵從右北平出發(fā),博望侯張騫率領一萬騎兵與李廣同行,分兩條路走。走了大約幾百里,匈奴左賢王率領四萬騎兵包圍了李廣。李廣的士兵都很害怕。李廣就派他的兒子李敢騎馬往匈奴軍中奔馳。李敢獨自帶領幾十名騎兵,直穿匈奴騎兵的包圍圈,又從敵軍的左右兩翼而返回,向李廣報告說:“匈奴敵兵容易對付啊!”兵士這才安定下來。李廣布成圓形的陣勢,向著四外,匈奴猛攻他們,箭如雨下。漢兵死亡已超過一半,漢軍的箭也快用完了。李廣便命令士兵把弓拉開,不要放箭,而他自已卻親自用大黃弩弓射擊敵人的副將,射死了幾個,匈奴的軍隊逐漸松懈。恰巧天色黑下來了,軍官與士兵均面無人色,而李廣卻神態(tài)自然,更加注意整頓軍隊。從此軍中佩服他的勇氣。第二天,更加努力戰(zhàn)斗,博望侯張騫的部隊也到了,匈奴軍隊才解圍退去。漢軍疲憊已極,因此不能追擊。當時李廣的部隊幾乎全軍覆沒,只好收兵罷歸。按照漢朝的法令,博望侯張騫耽誤了預定的時間,應當處死,他出錢贖罪,做為平民。李廣功過相抵,沒有封賞。

當初,李廣的堂弟李蔡同李廣一道,侍奉孝文帝。景帝時李蔡積累功勞達到二千石的官位。孝武帝時,李蔡又做過代相。元朔五年(前121年)間,任輕騎將軍,跟大將軍衛(wèi)青攻打匈奴右賢王沒有軍功,但已達到斬殺敵人首級的規(guī)定,封為樂安侯。元狩二年(公元前121)代公孫弘任丞相。李蔡的才能在下等之中,聲名也比李廣差得極遠,然而李廣得不到封爵和封地,官位沒有超過九卿,可是李蔡卻封列侯,官位也達到了三公。李廣下屬的軍官與士兵們,也有人得到了侯爵的封賞。李廣曾和星象家王朔私下閑談說:“自從漢朝攻打匈奴以來,我沒有一次不參加;然而各部隊校尉以下的軍官,他們的才能趕不上中等人,可是由于攻打匈奴有功績,被封侯的有幾十人。我李廣并不比別人差,可是卻沒有尺寸的功勞去取得封地,這是為什么?難道我的生相不該封侯嗎?還是命里注定的呢?”王朔說:“將軍自己回想一下,難道曾經(jīng)有過值得悔恨的事嗎?”李廣說:“我曾經(jīng)擔任過隴西太守,羌人有次反叛,我誘他們投降,投降的有八百多人,我用欺騙的手段在同一天殺死了他們,直到今天我最大的悔恨,只有這件事。”王朔說:“罪過沒有比殺死已經(jīng)投降的人,更大的了;這就是將軍之所以得不到封侯的原因。”

又過了二年,大將軍衛(wèi)青,驃騎將軍霍去病,率軍大舉出征匈奴,李廣幾次親自請求隨行,天子認為他年紀已老,沒有允許;過了許久才允許他,讓他擔任前將軍。這一年是元狩四年(公元前119)。

李廣決定跟隨大將軍衛(wèi)青出征匈奴,出了邊塞,衛(wèi)青捉得俘虜,知道單于所住的地方,就自己帶領精兵去追逐單干,而命令李廣的部隊和右將軍的隊伍合并,從東路出擊,東路稍微迂回繞遠,而且大軍行進在水草缺少的地方,勢必不能并隊行進。李廣親自請求說:“我是部隊的前將軍,現(xiàn)在大將軍卻改令我從東路出發(fā),況且我年輕時便和匈奴作戰(zhàn),到今天才得到一次與單于對敵的機會,我愿意做前鋒,先和單于決一死戰(zhàn)。”大將軍衛(wèi)青曾暗中得到皇帝的囑咐,認為李廣年老了,多次遭受窘困,不要讓他正面與單于對陣,恐怕不能實現(xiàn)俘獲單于的愿望。那時公孫敖剛剛丟掉了侯爵,任中將軍,隨從大將軍出征,大將軍也想讓公孫敖跟自己一起與單于對陣,故意把前將軍李廣調(diào)開。李廣當時也知道內(nèi)情,所以堅決要求大將軍收回調(diào)令。大將軍不聽從,命令長史下一道文書給李廣的幕府,說道:“趕快到所在的部隊去,照文書所說的辦。”李廣沒有向大將軍告辭,就出發(fā)了,內(nèi)心很惱怒地前往軍部,領兵與右將軍趙食其合兵后,從東路出發(fā)。部隊沒有向?qū)В袝r迷失了道路,落在大將軍的后面。大將軍與單于交戰(zhàn),單于逃跑了。衛(wèi)青沒有取得戰(zhàn)果而回。大軍向南渡沙漠,才遇到前將軍和右將軍。李廣會見大將軍之后,回到自已軍中。大將軍派長史帶著酒和干糧送給李廣,順便向李廣和趙食其詢問迷失道路的情況,衛(wèi)青要給天子上書報告詳細的軍情。李廣沒有回答。大將軍派長史迫令李廣的幕府人員前去聽候?qū)弳枴@顝V說:“各校尉無罪,是我自己迷失了道路,我現(xiàn)在親自到大將軍幕府去受審對質(zhì)。”

到了大將軍幕府,李廣對他的部下說:“我從年輕的時候起,與匈奴作戰(zhàn)大大小小經(jīng)歷了七十多次戰(zhàn)斗,這一次有幸跟隨大將軍迎戰(zhàn)單于的直屬部隊,可是大將軍又調(diào)我的部隊去走迂迥繞遠的路,偏偏又迷失了道路,難道不是天意嗎!況且我已經(jīng)六十多歲了,畢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筆吏的侮辱。”于是就拔出刀來自刎了。李廣部隊所有的將士都哭了,老百姓知道這件事,不論是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不論是年老的還是年輕的,都為他流淚。而右將軍趙食其單獨被送交法官,判處死刑,出錢贖罪,降為平民。

李廣有三個兒子,叫李當戶、李椒、李敢均擔任郎官。一次天子與韓嫣戲耍,韓嫣稍有不禮貌,李當戶就打韓嫣,韓嫣逃跑了,為此天子認為李當戶很勇敢。李當戶死得早,李椒被任命為代郡太守。二人都比李廣先死。李當戶有一遺腹子叫李陵。李廣死于軍中時,李敢正跟隨驃騎將軍霍去病。李廣死后第二年,李蔡以丞相之位侵占景帝陵園前大道兩旁的空地,因而獲罪,應該送交法吏查辦,李蔡自殺了,不愿受審對質(zhì)。他的封國被廢除。李敢以校尉的官職,跟隨驃騎將軍出擊匈奴左賢王,奮力作戰(zhàn),奪得左賢王的戰(zhàn)鼓與軍旗,斬殺敵人的首級多,因而封賜了關內(nèi)侯的爵位,封給食邑二百戶,接替李廣為郎中令。不久,李敢怨恨大將軍衛(wèi)青使得他父親含恨而死,便打傷了大將軍,大將軍隱瞞了這件事。過了不久,李敢跟隨皇帝到雍州甘泉宮去打獵,驃騎將軍霍去病和衛(wèi)青有親戚關系,就把李敢射死了。當時霍去病正在顯貴并且受寵愛,皇上就隱瞞了真相,說李敢是被鹿撞死的。又過了一年多,霍去病死了。李敢有個女兒是太子侍妾,受到寵愛,李敢的兒子李禹也受太子寵愛,但他貪財好利,李氏家族就逐漸敗落衰微了。

李陵到了壯年以后,被選任為建章宮監(jiān),監(jiān)管所有騎郎。善于射箭,熱愛士卒。天子認為李家世代為將,因此讓李陵率領八百騎兵,曾經(jīng)深入匈奴二千里,穿過居延海,觀察地形,沒有遇見敵人就回來了。后來被封為騎都尉,就率領丹陽的楚兵五千人,在酒泉、張掖教練射箭,屯駐在那里防備匈奴。

過了幾年,天漢二年(公元前99)秋天,貳師將軍李廣利率領二萬騎兵在祈連山進攻匈奴右賢王,武帝派李陵率領他的步兵射手,出兵到居延海以北大約一千里的地方,想用此辦法分散敵人的兵力,不讓他們專門對付貳師將軍。李陵已到預定的期限就要回師了,可是單于卻調(diào)集八萬軍隊包圍截擊李陵的軍隊。李陵軍五千人箭已用完,士兵死了過半,而所殺傷的匈奴兵竟多達一萬余人。一邊戰(zhàn)斗一邊撤退,連續(xù)戰(zhàn)斗了八天,往回走到距居延海還有一百多里的地方,匈奴軍隊攔住狹窄的道路。李陵的部隊糧食缺乏,而救兵卻遲遲不到,匈奴軍加緊進攻,并且勸李陵投降。李陵說:“我沒有臉面回去回報皇上了。”于是就投降了匈奴。他的部隊全軍覆沒,余下逃散能回到漢朝的只有四百多人。

單于得到了李陵,因平素聽說過李陵家的名聲,打仗時又很勇敢,為此就把自己的女兒嫁給李陵,使他顯貴。漢朝聽到了,殺了李陵的母親、妻子、兒女。從此以后,李家的名聲敗落了。而隴西郡的士大夫依托李氏門下的,都以為這是恥辱。

太史公說:《論語》中說:“在上位的人自身行為端正,不下命令事情也能實行;自身行為不端正,即便發(fā)下命令也沒有聽人從。”這就是說的李將軍吧!我所看到的李將軍,誠誠懇懇很像個質(zhì)樸的鄉(xiāng)里人,口不善于講話,可是在他死的時候,天下人無論認識他或不認識他的,都為他極盡哀痛。他那忠實的品格,確實得到士大夫們的信任。諺語說:“桃樹李樹不會說話,樹下卻自然地被人踩了一條小路。”這話雖然淺近,但可以用來比喻大道理啊!

【集評】 金·王若虛《滹南遺老集》卷十五《史記辨惑》:“李廣‘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因復更射之,終不能復入石矣’。凡多三‘石’字,當云‘以為虎而射之,沒鏃,既知其石,因復更射,終不能入’。或云‘嘗見草中有虎,射之,沒鏃,視之石也’亦可。又云:‘其射,見敵急,非在數(shù)十步內(nèi),度不中不發(fā)。”“度不中”三字重疊,若此句存,則上句宜去也。又言:廣‘自剄,軍士大夫一軍皆哭’。但云‘一軍’足矣,或去此二字亦可。”

宋·黃震《黃氏日鈔》卷四十七:“看《衛(wèi)霍傳》須合《李廣》看。衛(wèi)霍深入二千里,聲振夷夏,今看其傳,不值一錢。李廣每戰(zhàn)輒北,因躓終身,今看其傳,英風如在。史公抑揚予奪之妙,豈常手可望哉?”

明·茅坤《史記鈔》曰:“李將軍于漢,為最名將,而卒無功,故太史公極意摹寫淋漓,悲咽可涕。”

宋·何去非《史記評林》:“李廣之為將軍,其才氣超絕,漢之邊將無出其右者,自漢師之加匈奴,廣未嘗不任其事,而廣每至敗??廢罪,無尺寸之功以取封爵,卒以失律自裁(者),由其治軍不用紀律。……廣之治軍,欲其人人自安利也,至于部曲頓舍,警嚴管攝,一切弛略,以便其私而專為恩,所謂軍之紀律者,未嘗用也,故當時稱其寬緩不苛,士皆愛樂,然敵卒犯之,無以禁也。”

又曰:“李廣李陵,皆山西之英將也。材武善戰(zhàn),能得士死力;然輕暴易敵,可以屬人,難以專將,世主者茍能因其材而任之,使奮勵氣節(jié),霆擊鷙搏,則前無堅敵,而功烈可期矣。漢武皆乖其所任,二人者終憤蹙而不濟,身辱名敗,可不惜哉!”

明·王夫之《讀通鑒論》:“太史公言匈奴畏李廣之略,士卒亦樂從廣而苦程不識。司馬溫公則曰:“效不識,雖無功,猶不敗;效李廣,鮮不覆亡。二者皆一偏之論也。以武定天下者,有將兵,有將將;為將者有攻有守,有將眾,有將寡。不識之正行伍,擊刁斗,治軍簿,守兵之將也。廣之簡易,人人自便,攻兵之將也。束伍嚴整,斥堠詳密,將眾之道也;刁斗不警,文書省約,將寡之道也。嚴謹以攻,則敵窺見其進止而無功;簡易以守,則敵背乘其罅隙而相薄。將眾而簡易則指發(fā)臂不相使而易潰,將寡以嚴謹,則拘牽自困而取敗,故廣與不識,各得其一長,而在乎將將者爾。將兵者不一術,將將者兼用之,非可一律也。太史公之右廣而左程不識,為漢王出塞擊匈奴言也;溫公之論,其猶坐堂皇,持文墨,以遙制閫外之見與!”

清·牛運震《史記評注》:“傳目不曰李廣,而曰李將軍,以廣為漢名將,匈奴號之曰飛將軍,所謂不愧將軍之名者也。只一標題,有無限景仰愛重。

一篇精神在射法一事,以廣所長在射也。開端廣家世世受射,便挈一傳之綱領,以后敘射匈奴,射雕,射白馬將,射追騎,射獵南山中,射石,射虎,射闊狹以飲,射猛獸,射裨將,皆敘廣善射之事實。‘廣為人長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云云,又‘其射見敵急,非在數(shù)十步之內(nèi),度不中不發(fā)’云云,正寫廣善射神骨。末附李陵善射、教射,正與篇首“世世受射”句收應,此以廣射法為線索貫串者也。

一篇感慨悲憤,全在李廣數(shù)奇不遇時一事。篇首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時’云云,已伏‘數(shù)奇’二字,便立一篇之根。后敘廣擊吳楚,還,賞不行,此一數(shù)奇也;馬邑誘單于,漢軍皆無功,此又一數(shù)奇也;為虜生得當斬,贖為庶人,又一數(shù)奇也;出定襄而廣軍無功,又一數(shù)奇也;出右北平而廣軍功自如,無賞,又一數(shù)奇也;出東道而失道,后大將軍,遂引刀自頸,乃以數(shù)奇終焉。至‘初廣之從弟李蔡’云云,以客形為主,及廣與望氣侯語,實敘不得封侯之故,皆著意抒發(fā)數(shù)奇本末。‘上以為李廣老,數(shù)奇’云云,則明點數(shù)奇眼目。傳末敘當戶早死,李陵生降曰:“李氏陵遲衰微矣’又曰:‘李氏名敗’云云,總為數(shù)奇不遇,余文低徊凄感,此又一篇之主宰,而太史公操筆謀篇時,所為激昂不平者也。”

清·柏伯桐《史記蠡測》:“史公善言人性情,《董仲舒?zhèn)鳌穭t曰‘仲舒為人廉,至卒,終不治產(chǎn)業(yè),《李將軍列傳》則曰‘廣廉,終不言家事’。蓋名儒名將各有本性,不必以心為物役,史公不虛美也。”

【總案】 《太史公自序》云“勇于當敵,仁愛士卒,號令不煩,師徒向之,作《李將軍列傳》。”本文即圍繞作為漢代名將,他為人廉潔、作戰(zhàn)勇敢,熱愛士卒,治軍簡易,不貪錢財,善于射箭等這六個面進行描寫的。特別是善射方面,作者所用筆墨頗多。全文開頭便點出“廣家世世受射”,以后便敘寫射匈奴、射雕、射白馬將、射追騎、射獵南山中、射石、射虎、射闊狹以飲、射猛獸、射裨將等,都是具體描寫李廣的善射。另外作者對李廣一生不遇,特別是他整個家族的悲慘結局,表現(xiàn)出無限的同情與惋惜。尤其是對于李陵事件的描寫評述,筆鋒直指當時的漢武帝;批評武帝的殘暴寡恩,處事不公,這是一般歷史家要謹慎從事的。

信息流廣告 競價托管 招生通 周易 易經(jīng) 代理招生 二手車 劇本網(wǎng) 網(wǎng)絡推廣 自學教程 招生代理 旅游攻略 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河北信息網(wǎng) 石家莊人才網(wǎng) 買車咨詢 河北人才網(wǎng) 精雕圖 戲曲下載 河北生活網(wǎng) 好書推薦 工作計劃 游戲攻略 心理測試 石家莊網(wǎng)絡推廣 石家莊招聘 石家莊網(wǎng)絡營銷 培訓網(wǎng) 好做題 游戲攻略 考研真題 代理招生 心理咨詢 游戲攻略 興趣愛好 網(wǎng)絡知識 品牌營銷 商標交易 游戲攻略 短視頻代運營 張家口人才網(wǎng) 秦皇島人才網(wǎng) PS修圖 寶寶起名 零基礎學習電腦 電商設計 職業(yè)培訓 免費發(fā)布信息 服裝服飾 律師咨詢 搜救犬 Chat GPT中文版 語料庫 范文網(wǎng) 工作總結 二手車估價 短視頻剪輯 情侶網(wǎng)名 愛采購代運營 保定招聘 情感文案 吊車 古詩詞 邯鄲人才網(wǎng) 鐵皮房 衡水人才網(wǎng) 石家莊點痣 微信運營 養(yǎng)花 名酒回收 石家莊代理記賬 女士發(fā)型 搜搜作文 石家莊人才網(wǎng) 銅雕 關鍵詞優(yōu)化 圍棋 chatGPT 讀后感 玄機派 企業(yè)服務 法律咨詢 chatGPT國內(nèi)版 chatGPT官網(wǎng) 勵志名言 兒童文學 河北代理記賬公司 狗狗百科 教育培訓 游戲推薦 抖音代運營 朋友圈文案 男士發(fā)型 培訓招生 文玩 大可如意 保定人才網(wǎng) 滄州人才網(wǎng) 黃金回收 承德人才網(wǎng) 石家莊人才網(wǎng) 模型機 高度酒 沐盛有禮 公司注冊 十畝地 造紙術 唐山人才網(wǎng) 沐盛傳媒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堂中文在线资源| 日本道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国产香蕉|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 亚洲三级在线视频| 欧美浮力第一页| 日韩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99久久九九精品无码| www.狠狠干| 欧美在线一级视频| 国产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三级黄色小视频| 水蜜桃亚洲一二三四在线|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视频| 亚洲男女性高爱潮网站| 日本色图在线观看| 操美女视频免费网站|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图片二区| 777精品视频| 成年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小说区| 久久久久777777人人人视频|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vr | 全彩无翼口工漫画大全3d| 97国产在线公开免费观看|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免费| 啊灬啊灬啊灬深灬快用力| 99久久免费国产精精品| 日韩欧美久久一区二区| 北条麻妃在线视频| 最新黄色免费网站|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国产三级日本三级韩国三级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女| 男女午夜性爽快免费视频不卡 | 双手扶在浴缸边迎合着h| 91视频国产91久久久| 日本乱人伦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黄色中文字幕| 青娱乐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