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之犢不懼虎
初生之犢不懼虎
核心提示: 歡迎訪問古典文學網,古典文學網提供成語初生之犢不懼虎的詳細解釋、讀音以及初生之犢不懼虎的出處、成語典故等。
成語名字: 初生之犢不懼虎 成語發音: chū shēng zhī dú bù jù hǔ 成語解釋: 比喻閱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說敢干,無所畏懼。 成語出處: 《三國演義》第七四回:“俗云:‘初生之犢不懼虎。’父親縱然斬了此人,只是西羌一小卒耳;倘有疏虞,非所以重伯父之托也。” 成語繁體: 初生之犢不懼虎 常用程度: 一般成語 感情色彩: 褒義成語 成語用法: 作賓語、定語、分句;指年輕人 成語結構: 主謂式成語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近義詞: 初生之犢不畏虎  查看更多初生之犢不懼虎的近義詞>> 反義詞: 謹小慎微  查看更多初生之犢不懼虎的反義詞>> 成語例句: 〖示例〗真是初生之犢不懼虎,我劉國棟就是一只虎,哼,連虎也得懼我三分的! ★靳以《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