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論”的成語大全(171個)

20486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含“論”的成語大全(171個)

小編為您整理了論心定罪、齒牙馀論、讜論危言等含“論”的成語171個,其中“論”開頭的22個,“論”結(jié)尾的81個,“論”在中間的68個,及其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論”開頭的成語

【第1句】:論心定罪[lùn xīn dìng zuì]

【解釋】根據(jù)犯罪人的動機和情節(jié)來判定其罪行。

【出處】漢·桓寬《鹽鐵論·刑德》:“故《春秋》之治獄,論心定罪。”

【第2句】:論短道長[lùn duǎn dào cháng]

【解釋】議論別人的是非好壞。同“論長說短”。

【出處】歐陽山《苦斗》:“當著眾人也對她評頭品足,論短道長起來。”

【第3句】:論長說短[lùn cháng shuō duǎn]

【解釋】議論別人的是非好壞。

【出處】清·褚人獲《堅瓠十集·卷堂文》:“算功課論長說短,欲訴無門。”

【示例】則分疆畫界之時,此多彼寡,論長說短,豈能無爭。 ——梁啟超《論今日各國待中國之善法》

【第4句】:論道經(jīng)邦[lùn dào jīng bāng]

【解釋】研究治國之道,以經(jīng)營治理國家。

【出處】《書·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論道經(jīng)邦,燮理陰陽。”孔傳:“此惟三公之任,佐王論道,以經(jīng)緯國事。”

【示例】明公以明聰杰出之資,任館閣清華之地,窮金匱石室之藏,豫論道經(jīng)邦之略。 ——清·劉大櫆《與李侍郎書》

【第5句】:論今說古[lùn jīn shuō gǔ]

【解釋】從今到古無所不談,無不評論。

【出處】元·張可久《端正好·漁樂》:“人間開口笑樵漁,會談今論古。”

【示例】還有一個道士,妙解章令。又能飲宴,論今說古,無有不知,多解多能,人間皆曉。 ——《敦煌變文集·葉凈能詩》

【第6句】:論功行賞[lùn gōng xíng shǎng]

【解釋】論:按照。按功勞的大小給于獎賞。

【出處】《韓非子·八說》:“計功而行賞,程能而授事。”

【示例】這春彩,臣等斷不敢受。請留待他時論功行賞。 ——清·洪昇《長生殿·獻飯》

【第7句】:論長道短[lùn cháng dào duǎn]

【解釋】議論別人的是非好壞。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兩個商議定了,一對兒論長道短。”

【示例】我們不要對別人論長道短。

【第8句】:論黃數(shù)白[lùn huáng shù bái]

【解釋】①指任意評論是非好壞。②點了黃金又數(shù)白銀。極言財富之多。

【出處】明·丘濬《投筆記·投筆空回》:“笑弩駘言不遜,論黃數(shù)白不堪聽。”

【示例】任紆青拖紫,名齊北斗;論黃數(shù)白,富比長淮。 ——清·袁枚《隨園詩話》第二卷

【第9句】:論高寡合[lùn gāo guǎ hé]

【解釋】言論高超,投合者少。

【第10句】:論功行封[lùn gōng xíng fēng]

【解釋】評定功勞之大小給予封賞。

【出處】《史記·蕭相國世家》:“漢五年,既殺項羽,定天下,論功行封。”

【示例】疇乃自盧龍引軍出塞,塹山堙谷五百余里,后論功行封,疇曰:'吾豈賣盧龍塞以圖富貴哉?’ ——明·蔣一葵《長安客話·徐無山》

【第11句】:論辯風生[lùn biàn fēng shēng]

【解釋】議論辯駁,極生動而又風趣。

【出處】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七寶山座》:“惟張九齡論辯風生,升此座,余人不可階也。”

【第12句】:論黃數(shù)黑[lùn huáng shǔ hēi]

【解釋】數(shù):數(shù)落,批評。背后亂加評論,肆意誹謗別人。

【出處】元·楊文奎《兒女團圓》第一折:“你入門來便鬧起,有甚的論黃數(shù)黑。”

【示例】是何方劣相酸丁?混入花叢舉止輕。看論黃數(shù)黑,畫影描形。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40卷

【第13句】:論資排輩[lùn zī pái bèi]

【解釋】論:根據(jù);資:資歷,資格;輩:大小或前后順序。根據(jù)資歷深淺、輩份的大小決定級別、待遇的高低。

【出處】鄧小平《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的實現(xiàn)要考組織路線來保證》:“現(xiàn)在有些地方對選進領導班子的年輕人,還是論資排輩,發(fā)揮不了他們的作用。”

【示例】論資排輩是封建階級、特權制度和宗法等級制度的產(chǎn)物。

【第14句】:論世知人[lùn shì zhī rén]

【解釋】猶言知人論世。指了解一個人并研究他所處的時代。亦泛指鑒別人物,評論世事。

【出處】清·葉廷琯《鷗陂漁話·范石夫朋舊尺牘跋語》:“石夫高尚之情,謹慎之識,俱可見焉。附錄之,亦可以論世知人也。”

【示例】但是窮而在下,權不我操,雖抱著撥亂反正之心,與那論世知人之識,也不過空口說白話,誰來睬我? ——《中國現(xiàn)在記》楔子

【第15句】:論德使能[lùn dé shǐ néng]

【解釋】選拔有道德的人和使用有才能的人。論,通“掄”。

【出處】戰(zhàn)國·趙·荀況《荀子·王霸》:“論德使能而官施之者,圣王之道也,儒之所謹守也。”

【第16句】:論列是非[lùn liè shì fēi]

【解釋】論:評論;列:列舉。羅列事實,評論是非。

【出處】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乃欲卬首信眉,論列是非,不亦輕朝廷,羞當世之士邪。”

【示例】面逍遙河上之耆舊,乃忽仰首伸眉,論列是非,與眾為仇,助賊張目。 ——清·梁啟超《辟復辟論》

【第17句】:論功封賞[lùn gōng fēng shǎng]

【解釋】論:按照。按功勞的大小給于獎賞。

【出處】《晉書·石季龍傳上》:“季龍入遼宮,論功封賞各有差。”

【示例】嗣是駕還燕京,論功封賞,加哈喇哈孫為太傅,答剌罕一作達爾罕。 ——蔡東藩《元史演義》第二十九回

【第18句】:論甘忌辛[lùn gān jì xīn]

【解釋】說到甘甜的就忌諱辛辣的。比喻有所好而偏執(zhí)。

【出處】南朝·梁·江淹《雜體》詩序:“至于世之諸賢,各滯所迷,莫不論甘而忌辛,好丹而非素。”

【示例】今者務反其說,跡適成論甘忌辛之見。 ——章炳麟《文學論略》

【第19句】:論功受賞[lùn gōng shòu shǎng]

【解釋】評定功勞,接受賞賜。

【出處】宋·王禹偁《刻石為丘行恭贊序》:“奮匹夫之命,輕若鴻毛,救萬乘之尊,急于虎口,論功受賞,我無愧焉。”

【示例】本主已死,爾卻論功受賞,我轉(zhuǎn)來取你,何計與主公報仇? ——《前漢書平話》中卷

【第20句】:論議風生[lùn yì fēng shēng]

【解釋】談論得極其生動而又風趣。

【出處】《宋史·陳亮傳》:“亮為人才氣超邁,喜談兵;論議風生,下筆數(shù)千言立就。”

【第21句】:論千論萬[lùn qiān lùn wàn]

【解釋】指成千上萬,數(shù)量極多。

【出處】元·劉君錫《來生債》第二折:“爹家里論千論萬滿箱滿柜無數(shù)的銀子。”

【第22句】:論一增十[lùn yī zēng shí]

【解釋】指誹謗或贊美他人,要夸大其辭,使人信服。

【出處】漢·王充《論衡·藝增》:“譽人不增其美,則聞者不快其意,毀人不益其惡,則聽者不愜于心。聞一增以為十,見百益以為千。”

“論”結(jié)尾的成語

【第1句】:齒牙馀論[chǐ yá yú lùn]

【解釋】比喻隨口稱譽的話。

【出處】《南史·謝脁傳》:“士子聲名未立,應共獎成,無惜齒牙馀論。”

【示例】今幸至江東,欲煩先生不惜齒牙馀論,使令弟棄劉備而事東吳。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4回

【第2句】:鑿空立論[záo kōng lì lùn]

【解釋】鑿空:缺乏根據(jù),牽強附會。比喻本來缺乏根據(jù),卻挖空心思穿鑿附會地作出論斷。

【出處】宋·朱熹《朱子全書·學》:“固不可鑿空立論,然讀書有疑有所見,自不容不立論。”

【第3句】:格殺弗論[gé shā fú lùn]

【解釋】指把拒捕、行兇或違反禁令的人當場打死而不以殺人論罪。同“格殺勿論”。

【出處】清·夏燮《中西紀事·粵民義師》:“洋人入其界者,登時格殺弗論。”

【第4句】:直言正論[zhí yán zhèng lùn]

【解釋】正直公道的言論。

【出處】宋·邵伯溫《聞見前錄》:“王荊公始用事,公以直言正論折之,不能勝。”

【第5句】:相提而論[xiāng tí ér lùn]

【解釋】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談論或看待。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相提而論,是自明揚主上之過。”

【第6句】:高譚清論[gāo tán qīng lùn]

【解釋】譚:同“談”。高妙清正而空泛不實的言談。

【出處】《東觀漢記·趙勤傳》:“到葉見霸,不問縣事,但高譚清論,以激勵之。”

【第7句】:持平之論[chí píng zhī lùn]

【解釋】持平:主持公道,沒有偏向。指公正的意見。也指折中、調(diào)和的話。

【出處】《漢書·杜延年傳》:“延年論議持平。”

【示例】此乃做書人持平之論;若是一概抹殺,便不成為恕道了。 ——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三十四回

【第8句】:高談闊論[gāo tán kuò lùn]

【解釋】高:高深;闊:廣闊。多指不著邊際地大發(fā)議論。

【出處】唐·呂巖《徽宗齋會》:“高談闊論若無人,可惜明君不遇真。”

【示例】柴進高談闊論,一片言語,婁敏中大喜,就留柴進在相府管待。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一百十六回

【第9句】:格殺勿論[gé shā wù lùn]

【解釋】格:打;格殺:打死;勿論:不論罪。指把拒捕、行兇或違反禁令的人當場打死而不以殺人論罪。

【出處】《后漢書·劉盆子傳》:“諸卿皆老傭也。今日設君臣之禮,反更殽亂,兒戲尚不如此,皆可格殺。”

【示例】如有白拒捕等事,格殺勿論。 ——《負曝閑談》第三回

【第10句】:危言核論[wēi yán hé lùn]

【解釋】正直而翔實的言論。

【出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郭太傳》:“林宗雖善人倫,而不為危言核論,故宦官擅政而不能傷也。”

【第11句】:讜言嘉論[dǎng yán jiā lùn]

【解釋】公正、正直而有說服力的言論。

【出處】《元史·張孔孫傳》:“孔孫素以文學名,且善琴,工畫山水竹石,而騎射尤精,及其立朝,讜言嘉論,有可觀者,士論服之。”

【第12句】:長篇大論[cháng piān dà lùn]

【解釋】滔滔不絕的言論。多指內(nèi)容煩瑣、詞句重復的長篇發(fā)言或文章。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八回:“原稿在哪里?倒要細細看看,長篇大論,不知說的是什么。”

【示例】詩上所敘閨臣姐姐事跡,長篇大論,倒象替他題了一個小照。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八十九回

【第13句】:危言覈論[wēi yán hé lùn]

【解釋】正直而翔實的言論。

【出處】《后漢書·郭泰傳》:“郭林宗雖善人倫,而不為危言覈論,故宦臣擅政而不能傷也。”

【第14句】:一概而論[yī gài ér lùn]

【解釋】一概:同一標準,一律。指處理事情或問題不分性質(zhì),不加區(qū)別,用同一標準來對待或處理。

【出處】《楚辭·九章·懷沙》:“同糅玉石兮,一而相量。”唐·劉知幾《史通·敘事》:“而作者安可以方古,一概而論得失?”

【示例】我們對具體問題要做具體分析,決不能一概而論。

【第15句】:清談高論[qīng tán gāo lùn]

【解釋】高妙清正而空泛不實的言論。

【出處】《后漢書·鄭太傅傳》:“孔公緒清談高論,噓枯吹生,并無軍旅之才。”

【示例】孔公緒徒清談高論,吹枯噓生,并無甚么韜略,足為公敵。 ——蔡東藩《后漢演義》第六十七回

【第16句】:相提并論[xiāng tí bìng lùn]

【解釋】相提:相對照;并:齊。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談論或看待。

【出處】《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相提并論,是自明揚主上之過。”

【示例】二者相提并論,則陳張兩公之捐軀殉難,均有所迫而然也。 ——清·淮陰百一居士《壺天錄》

【第17句】:齒牙余論[chǐ yá yú lùn]

【解釋】微末的贊揚言辭。比喻不費力的獎勵的話。

【出處】《南史·謝眺傳》:“士子聲名未立,應共獎成,無惜齒牙余論。”

【示例】欲煩先生不惜齒牙余論,使令弟棄劉備而事東吳。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四回

【第18句】:長談闊論[cháng tán kuò lùn]

【解釋】猶高談闊論。

【出處】《紅樓夢》第二二回:“往常間只有寶玉長談闊論,今日賈政在這里便唯唯而已。”

【第19句】:大發(fā)謬論[dà fā miù lùn]

【解釋】指空泛不切合實際的言論。

【示例】發(fā)表意見之前須對事情的真實情況先有所了解,不可一只半解便大發(fā)謬論,否則必將遭人恥笑。

【第20句】:存而不論[cún ér bù lùn]

【解釋】存:保留。指把問題保留下來,暫不討論。

【出處】《莊子·齊物論》:“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論。”

【示例】其源雖出于《洪范》,然既為術數(shù)之學,則治經(jīng)者存而不論可矣。 ——清·陳澧《東塾讀書記·尚書》

【第21句】:又作別論[yòu zuò bié lùn]

【解釋】應當另外作出評價。

【出處】魯迅《朝花夕拾·五猖會》:“他們既然是五猖,便也無法可想,而且自然也就'又作別論’了。”又《無常》:“這自然是專就我的故鄉(xiāng)而言,若是'模范縣’里的人民,那當然又作別論。”

【第22句】:迂談闊論[yū tán kuò lùn]

【解釋】猶言高談闊論。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八十九回:“騶衍等迂談闊論,虛而無實。”

【第23句】:不易之論[bù yì zhī lùn]

【解釋】易:改變。不可更改的言論。形容論斷或意見非常正確。

【出處】宋·惠洪《冷齋夜話》卷一○:“成周三代之際,圣人多生儒中,兩漢以下圣人多生佛中,此不易之論也。”

【示例】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這確是不易之論。

【第24句】:自有公論[zì yǒu gōng lùn]

【解釋】指事情的是非曲直公眾自然會有評論。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捍庾公呴又問:'何者居其右?’王曰:'自有人。’又問:'何者是?’王曰:'噫!其自有公論。’”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回:“朝廷自有公論,汝豈可造次?”

【示例】雖然是非曲直,自有公論;但是現(xiàn)在的世人,總是人云亦云的居多。 ——清·吳趼人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一百一回

【第25句】:粲花之論[càn huā zhī lùn]

【解釋】粲花:鮮艷的花朵;論:言論。稱贊言論的典雅雋妙。

【出處】五代后周·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粲花之論》:“每與人談論,皆成句讀,如春葩麗藻,粲于齒牙之下,時人號曰:'李白粲花之論。’”

【示例】此自師粲花之舌耳。然默驗人情,實亦為理之所有。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七

【第26句】:違心之論[wéi xīn zhī lùn]

【解釋】與內(nèi)心相違背的話。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一回:“若說過多,不獨太偏,竟是'違心之論’了。”

【示例】我不能夠站到講臺上,滔滔不絕地盡說些違心之論。 ——葉圣陶《英文教授》

【第27句】:耳食目論[ěr shí mù lùn]

【解釋】耳食:輕信聽來的話。像用耳朵吃飯而不知食物味道,像眼睛能看見細毛而不見睫毛。比喻輕信他人的話,缺乏確鑿根據(jù)。

【出處】《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吾不貴其用智之如目,見豪毛而不見其睫也。今王知晉之失計,而不自知越之過,是目論也。”

【示例】此真耳食目論之士也,雖多,奚足貴哉。 ——清·王韜《淞隱漫錄·藥娘》

【第28句】:卑之無甚高論[bēi zhī wú shèn gāo lùn]

【解釋】表示只就淺易的說,沒有什么過高難行的意見。

【出處】《漢書·張釋之傳》:“釋之既朝畢,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論,令今可行也。’”

【示例】卑之無甚高論,嚴絕宋元明,而取法乎唐,亦足自立矣。 ——清·吳喬《答萬季野詩問·七》

【第29句】:高談虛論[gāo tán xū lùn]

【解釋】高妙空洞、不切空際的議論。

【出處】《六韜·上賢》:“不圖大事,貪利而動,以高談虛論,說于人主,王者慎勿使。”

【示例】是知濟弱扶傾術,不屬高談虛論人。 ——唐·周曇《詠史詩·晉六·王夷甫》

【第30句】:面爭庭論[miàn zhēng tíng lùn]

【解釋】指直言敢諫。同“面折庭爭”。

【出處】宋·歐陽修《上范司諫書》:“他日聞有立天子陛下,直辭正色,面爭庭論者,必范君也。”

【第31句】:迂闊之論[yū kuò zhī lùn]

【解釋】迂:迂腐;闊:大加夸張的。不符合實際的,空洞的言論。

【出處】《漢書·王吉傳》:“上以其言迂闊,不甚寵異也。”

【示例】這話又似乎是說書的迂闊之論了。殊不知凡為女子,必須婦德、婦言、婦容、婦工四者兼?zhèn)洌潘愕脗€全人。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二七

【第32句】:六合之外,存而不論[liù hé zhī wài,cún ér bù lùn]

【解釋】六合:指上下和東西南北,泛指天下;存:保留;論:討論。指把問題保留下來,暫不討論。

【出處】《莊子·齊物論》:“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論。”

【第33句】:澀于言論[sè yú yán lùn]

【解釋】形容說話遲鈍。

【出處】《宋書·南郡王義宣傳》:“生而舌短,澀于言論。”

【第34句】:拘儒之論[jū rú zhī lùn]

【解釋】拘儒:迂腐的書生。指平庸無聊的言論或見解。

【出處】漢·桓譚《鹽鐵論·復古》:“故未遑扣扃之義,而錄拘儒之論。”

【第35句】:放言高論[fàng yán gāo lùn]

【解釋】指毫無顧忌地大發(fā)議論。

【出處】宋·蘇軾《荀卿論》:“嘗讀《孔子世家》,觀其言語文章,循循莫不有規(guī)矩,不敢放言高論。”

【示例】見集于都下諸名士,終日惟酒食游戲征逐,放言高論,自負不可一世。 ——清·王韜《淞濱瑣話·李延庚》

【第36句】:一偏之論[yī piān zhī lùn]

【解釋】偏于一面的議論。

【出處】宋·朱熹《答沈叔晦書》:“前日務為學而不觀書,此固一偏之論。”

【示例】陛下厲志復仇,足以對天命;篤于仁愛,足以結(jié)民心;而又仁明,足以照臨群臣一偏之論:此百代之英主也。 ——《宋史·儒林傳六·陳亮》

【第37句】:長篇宏論[cháng piān hóng lùn]

【解釋】滔滔不絕的言論。多指內(nèi)容煩瑣、詞句重復的長篇發(fā)言或文章。

【出處】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3章:“雄辯的馬國雄正在進行他的不知第幾輪發(fā)言,長篇宏論地指責田福軍這幾年所犯的'錯誤路線’。”

【第38句】:無惜齒牙余論[wú xī chǐ yá yú lùn]

【解釋】請人幫忙說好話。

【出處】《南史·謝脁傳》:“士子聲名未立,應共獎成,無惜齒牙余論。”

【第39句】:鑿空之論[záo kōng zhī lùn]

【解釋】鑿空:缺乏根據(jù)。空泛而沒有根據(jù)的言論。

【出處】宋·朱熹《朱子語類·學五》卷十一:“固不可鑿空立論,然讀書有疑有所見,自不容不立論。”

【第40句】:欺人之論[qī rén zhī lù]

【解釋】欺騙人的話。

【出處】明·余繼登《典故繼聞》卷二:“若謂神仙混物,非凡人所能識,此乃欺世之言。”

【示例】列公中有溫柔鄉(xiāng)里的慣家,脂粉場中的老手,一定也曉得這種情形,須不是在下欺人之論。 ——清·張春帆《九尾龜》第三十回

【第41句】:危言高論[wēi yán gāo lùn]

【解釋】正直而不同凡響的言論。

【出處】《漢書·息夫躬傳》:“初,躬待詔,數(shù)危言高論,自恐遭害,著絕命辭。”

【示例】仲容博學,少有盛名,頗任氣使酒,好危言高論,士友以此少之。 ——《南史·庾仲容傳》

【第42句】:姑置勿論[gū zhì wù lùn]

【解釋】姑:姑且;置:放在一邊。姑且放在一邊不去談論。

【出處】宋·陳亮《題喻季直文編》:“九原不可作,歐、蘇姑置勿論;如世所謂六君子者,公將何愧。”

【示例】夫留都自府部科道而下,庸流冗員,姑置勿論。 ——明·歸有光《上總制書》

【第43句】:紛紛議論[fēn fēn yì lùn]

【解釋】紛紛:眾多雜亂的樣子。形容很多人談論的情景。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94回:“這里李紈等紛紛議論,便傳喚看園子的一干人來,叫把園門鎖上。”

【示例】大家就紛紛議論,以為尚未出兵,先就傷人,一定是兇多吉少。 ——方志敏《我從事革命斗爭的略述》

【第44句】:虛談高論[xū tán gāo lùn]

【解釋】高:高超;虛:空。空洞、不切實際的言論。

【出處】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秦太上君寺》:“齊土之民,風俗淺薄,虛談高論,專在榮利。”

【第45句】:格殺無論[gé shā wú lùn]

【解釋】指把拒捕、行兇或違反禁令的人當場打死而不以殺人論罪。同“格殺勿論”。

【出處】郭沫若《中國史稿》第五編第三章第三節(jié):“清政府以'格殺無論’對付人民,人民也以'格殺無論’對待賣國賊。”

【第46句】:大發(fā)議論[dà fā yì lùn]

【解釋】發(fā):表達,傳達。盡情地發(fā)表各種意見和評論。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76回:“文琴便扯天扯地的大談起來,一會兒大發(fā)議論,一會兒又竭力恭維。”

【示例】他總喜歡在別人面前大發(fā)議論。

【第47句】:奇談怪論[qí tán guài lùn]

【解釋】奇怪的不合情理的言論。

【出處】清·錢泳《履園叢話·耆舊·仲子教授》:“乾隆戊申歲,余往汴梁,遇畢秋帆中丞幕中,兩眼若漆,奇談怪論,咸視為異物,無一人與言者。”

【示例】對社會上的一些奇談怪論,我們要有識別能力。

【第48句】:不根之論[bù gēn zhī lùn]

【解釋】根:根據(jù);論:言論。沒有根據(jù)的言論。

【出處】《漢書·嚴助傳》:“朔、皋不根持論,上頗俳優(yōu)畜之。”

【示例】茍足以移科舉骫骳之文,不根之論,是某等之心,而識者豈必以是而盡求公哉。 ——宋·陳亮《鄭景望雜著序》

【第49句】:珠玉之論[zhū yù zhī lùn]

【解釋】形容精當?shù)难哉摚吭降囊娊狻?/p>

【出處】宋·胡繼宗《書言故事·談論類》:“不聆珠玉之論。”

【第50句】:執(zhí)一而論[zhí yī ér lùn]

【解釋】執(zhí):抓住;論:評論。抓住一點或一個方面進行評論。形容看問題片面。

【出處】清·錢泳《履園叢話·水學·三江》:“大凡治事需通觀全局,不可執(zhí)一而論。”

【示例】好是好,壞是壞,不可執(zhí)一而論。(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四十九回)

【第51句】:閎言高論[hóng yán gāo lùn]

【解釋】指博大高遠的議論。

【出處】宋·歐陽修《代人上王樞密求先集序書》:“故其間鉅人碩德閎言高論流鑠前后者,恃其所載之在文也。”

【第52句】:紀綱人論[jì gāng rén lún]

【解釋】紀綱:綱法,制度;人倫: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及行為準則。封建社會中應遵守的法度綱常、行為準則。

【出處】《漢書·武帝紀》:“二千石官長紀綱人倫,將何以佐朕燭幽隱,勸元元,厲蒸庶,崇鄉(xiāng)黨之訓哉?”

【第53句】:上篇上論[shàng piān shàng lùn]

【解釋】指說話引經(jīng)據(jù)典,有根據(jù)。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五回:“老祖宗說句話兒都是上篇上論的,怎么怨得有這么大福氣呢?”

【第54句】:誅心之論[zhū xīn zhī lùn]

【解釋】誅:懲罰。指不問罪行,只根據(jù)其用心以認定罪狀。也指揭穿動機的評論。

【出處】《后漢書·霍谞傳》:“《春秋》之義,原情定過,赦事誅意,故許止雖弒君而不罪,趙盾以縱賊而見書。”

【示例】你那里曉得,那時他雖滿嘴只說未將剪子帶來,其實只想以手代剪。這個“撕”字乃誅心之論,如何不切!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九十回

【第55句】:一家之論[yī jiā zhī lùn]

【解釋】指有獨特見解自成體系的論著。

【出處】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第56句】:格殺不論[gé shā bù lùn]

【解釋】格:打;格殺:打死;不論:不論罪。指把拒捕、行兇或違反禁令的人當場打死而不以殺人論罪。

【出處】《后漢書·劉盆子傳》:“諸卿皆老傭也。今日設君臣之禮,反更殽亂,兒戲尚不如此,皆可格殺。”

【示例】高陽《胡雪巖全傳·紅頂商人》:“王履謙便下令包圍活捉,格殺不論。”

【第57句】:另當別論[lìng dāng bié lùn]

【解釋】另:另外;論:評論。指原來的看法或結(jié)論不能成立而應當另外加以評論。

【示例】穆宗是年方弱冠,不急于此,誰知禍起不測,另當別論。 ——高陽《慈禧全傳》一○六

【第58句】:耳食之論[ěr shí zhī lùn]

【解釋】耳食:以耳吃食,指不加審察,輕信傳聞。指聽來的沒有根據(jù)的話。

【出處】《史記·六國年表序》:“學者牽于所聞,見秦在帝位日淺,不察其始終,因舉而笑之,不敢道,此與以耳食無異。”

【示例】今人動謂新書過舊書遠甚,此耳食之論也。 ——清·趙翼《廿二史札記·舊唐書前半全用實錄國史舊本》

【第59句】:目睫之論[mù jié zhī lùn]

【解釋】比喻膚淺的見解。

【出處】漢·揚雄《法言·太玄經(jīng)》:“雄作《太玄》以擬《周易》,或者比之吳楚僭王,顧非偽乎,此目睫之論也。”

【示例】學者于涑水、新安奉為丹書,獨反唇于于河汾之元經(jīng),則目睫之論也。 ——清·錢謙益《汲古閣毛氏新刻十七史序》

【第60句】:萬世公論[wàn shì gōng lùn]

【解釋】指歷代的公正之論。

【出處】《元史·仁宗紀》:“人言御史臺任重,朕謂國史院尤重;御史臺是一時公論,國史院實萬世公論。”

【示例】則如宋蔣之奇嘗誣奏歐陽修矣,胡纮輩嘗誣奏朱熹矣,未聞以一人私情廢萬世公論也。 ——《明史·何喬新傳》

【第61句】:同日而論[tóng rì ér lùn]

【解釋】猶言相提并論。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談論或看待。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蘇秦列傳》:“夫破人之與破于人也,臣人之與臣于人也,豈可同日而論哉!”

【示例】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李國傳》:“明公踵伯成之高,全不朽之譽,豈與外戚凡輩耽榮好位者同日而論哉!”

【第62句】:浮言虛論[fú yán xū lùn]

【解釋】浮夸的語言,虛飾的言論。指大話、空話。

【出處】宋·葉適《水心集·水集·制科》:“當制舉之盛時,置學立師,以法相授,浮言虛論,披抉不窮。”

【第63句】:置之弗論[zhì zhī fú lùn]

【解釋】之:代詞,它;弗:不。放在一邊,不理不睬。形容毫不關心。

【出處】清·皮錫瑞《經(jīng)學通論》上部:“論古文無師說二十九篇之古方說亦參差不合多不可據(jù)古文尚書之名舊矣,今止以今文二十九篇為斷,古文置之不論,其說似乎駭俗,不知真古文之亡久矣。”

【示例】鬼神之事,難言之矣,只得姑且置之弗論。(魯迅《朝花夕拾·無常》)

【第64句】:高談弘論[gāo tán hóng lùn]

【解釋】弘:大。高深空洞不切實際的談論。

【出處】晉·袁宏《后漢記》第四卷:“嘗疾俗儒高談弘論,不切時務。”

【示例】你最好不要在這樣發(fā)高談弘論。

【第65句】:不刊之論[bù kān zhī lùn]

【解釋】刊:削除,古代把字寫在竹簡上,有錯誤就削去。指正確的、不可修改的言論。

【出處】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議論》:“故中興難于創(chuàng)業(yè),是謂不刊之說”。

【示例】這可以說是不刊之論,我有同感。 ——孫犁《萬國儒<歡樂的離別>小引》

【第66句】:平心而論[píng xīn ér lùn]

【解釋】平心:心情平和,不動感情;論:評論。平心靜氣地給予客觀評價。

【出處】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平心而論,王弻始變舊說,為宋學之萌芽。”

【示例】當前踧落,固是數(shù)之不偶,平心而論,文亦未便登峰。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司文郎》

【第67句】:一定之論[yī dìng zhī lùn]

【解釋】已經(jīng)確定下來不可更改的論斷。

【出處】《淮南子·原道訓》:“士有一定之論,女有不易之行。”

【示例】比來議事之臣,鮮有一定之論,蓋以內(nèi)無所守,故臨事而惑,致有中失,朕將何賴? ——《金史·夾谷衡傳》

【第68句】:不根持論[bù gēn chí lùn]

【解釋】根:根據(jù);持論:提出自己的論點或主張。指毫無根據(jù)地提出個人的論點或主張。

【出處】《漢書·嚴助傳》:“朔、皋不根持論,上頗俳優(yōu)畜之。”

【第69句】:一褱而論[yī huái ér lùn]

【解釋】指處理事情或問題不分性質(zhì),不加區(qū)別,用同一標準來對待或處理。同“一概而論”。

【第70句】:置之不論[zhì zhī bù lùn]

【解釋】之:代詞,它。放在一邊,不理不睬。形容毫不關心。

【出處】清·皮錫瑞《經(jīng)學通論》上部:“論古文無師說二十九篇之古方說亦參差不合多不可據(jù)古文尚書之名舊矣,今止以今文二十九篇為斷,古文置之不論,其說似乎駭俗,不知真古文之亡久矣。”

【示例】雖說激將,難道置之不論?帝師不必親臨,只須青白炁丸兒,找取首級來便是。(清·呂熊《女仙外史》第九十回)

【第71句】:忠言讜論[zhōng yán dǎng lùn]

【解釋】讜:正直。出言忠誠,立論正直。

【出處】宋·趙昚宗《經(jīng)進東坡文集序》:“故贈太師謚文忠蘇軾,忠言讜論,立朝大節(jié),一時廷臣無出其右。”

【示例】《元史·趙與票傳》:“朝廷立法多所咨訪,與票忠言讜論,無所顧惜。進直學士,特侍講。”

【第72句】:以快言論[yǐ kuài yán lùn]

【解釋】以:目的連詞;快:使痛快。使言論痛快。

【出處】清·劉開《問說》:“詢天下之異文鄙事以快言論。”

【第73句】:又當別論[yòu dāng bié lùn]

【解釋】應當另外作出評價。

【出處】明·朱國禎《涌幢小品·世蔭不同》:“至孫許之蔭以錦衣,官二品三品,忠臣之后又當別論。”

【示例】到黃金時代的路上,究竟是悲哀,是痛苦,是興奮,是痛快?這都是又當別論,不在亂彈之列。 ——瞿秋白《亂彈·世紀末的悲哀》

【第74句】:虛語高論[xū yǔ gāo lùn]

【解釋】虛:空虛。高妙空洞,不切實際的議論。

【出處】《六韜·文韜·上賢》:“不圖大事得利,而動以高談虛論說于人主,王者慎勿使。”

【第75句】:高談大論[gāo tán dà lùn]

【解釋】指不切實際的言談、議論。

【出處】宋·朱熹《朱子語類》第120卷:“江西學者自以為得陸刪定之學,便高談大論,略無忌憚。”

【示例】我常想著到村里聽莊稼人說兩句愚拙的話語,勝過在都邑里領受那些智者底高談大論。 ——許地山《空山靈雨·鄉(xiāng)曲底狂言》

【第76句】:是非自有公論[shì fēi zì yǒu gōng lùn]

【解釋】事情的是非曲直,公眾自會作出恰當?shù)脑u判。

【出處】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捍庾公呴又問:'何者居其右?’王曰:'自有人。’又問:'何者是?’王曰:'噫!其自有公論。’”

【第77句】:天道寧論[tiān dào níng lùn]

【解釋】指天道福善懲惡之說難以憑信。

【出處】南朝·梁·江淹《恨賦》:“試望平原,蔓草縈骨,拱木斂魂,人生到此,天道寧論。”

【示例】予否運所丁,遭家不造,奸邪構亂,朋黨橫行,大臣冤枉以被誅,少主倉卒而及禍,人自作孽,天道寧論。 ——《舊唐書·太祖紀》

【第78句】:危言竦論[wēi yán sǒng lùn]

【解釋】使人感到驚恐或震動的言論。

【出處】清·彭養(yǎng)鷗《黑籍冤魂》第24回:“滯魄幽魂現(xiàn)形驚異類,危言竦論改過望同胞。”

【第79句】:高談劇論[gāo tán jù lùn]

【解釋】劇:劇烈,激烈。高深空洞的言談,激烈的辯論。

【出處】宋·沈贏《念奴嬌》詞:“相對圍棋看勝負,更聽彈琴一曲。爾汝忘形,高談劇論,莫遣人來促。”

【第80句】:蓋棺定論[gài guān dìng lùn]

【解釋】蓋上棺材蓋,才能下結(jié)論。指人死后對其一生作出評價。

【出處】唐·韓愈《同冠峽》詩:“行矣且無然,蓋棺事乃了。”

【示例】莫道古人多玉碎,蓋棺定論未嫌遲。 ——明·張煌言《甲辰九月獄中感懷三首》其二

【第81句】:危言讜論[wēi yán dǎng lùn]

【解釋】危、讜:正直的意思。正直的言論。

【出處】宋·王安石《答孫元規(guī)大資書》:“伏惟閣下危言讜論,流風善政,簡在天子之心,而諷于士大夫之口,名聲之盛,位勢之尊,不宜以細故茍自貶損。”

“論”在中間的成語

【第1句】:讜論危言[dǎng lùn wēi yán]

【解釋】公正的議論,無畏的直言。

【出處】宋·曾鞏《和酬趙宮保致政言懷》詩:“讜論危言望素隆,獨于聲利性偏慵。”

【第2句】:數(shù)白論黃[shǔ bái lùn huáng]

【解釋】比喻計較金錢。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四折:“那吃敲才怕不口里嚼蛆,那廝待數(shù)黑論黃,惡紫奪朱。”

【示例】數(shù)白論黃,脫不了只多著我!你不如把我打發(fā)了,你老婆還是老婆,漢子還是漢子。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三回

【第3句】:目論淺識[mù lùn qiǎn shí]

【解釋】目論:眼前之論。比喻見識短淺。

【第4句】:不以成敗論英雄[bù yǐ chéng bài lùn yīng xióng]

【解釋】不能因事業(yè)的成功功失敗來判斷是不是英雄。

【第5句】:品頭論足[pǐn tóu lùn zú]

【解釋】指無聊的人隨意議論婦女的容貌體態(tài)。現(xiàn)亦比喻在小節(jié)上一味挑剔。同“品頭題足”。

【出處】郭澄清《大刀記》開篇十二:“他們指手劃腳,品頭論足。”

【示例】我們都應當投身到四化建設中大干一場,不應當站在一邊品頭論足,徘徊觀望。

【第6句】:經(jīng)邦論道[jīng bāng lùn dào]

【解釋】指治理國家,談論治國之道。比喻位居高層。

【出處】《隋書·李穆傳》:“臣日薄桑榆,位高軒冕,經(jīng)邦論道,自顧缺然。”

【示例】今朝喜得登廊廟,佐明君經(jīng)邦論道,這都是辛苦中博來榮耀。 ——《群音類選·<四德記·三元報捷>》

【第7句】:持論公允[chí lùn gōng yǔn]

【解釋】立論公正,不偏袒。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儒林傳》:“仲舒通五經(jīng),能持論,善屬文。”

【示例】某報創(chuàng)刊以來,一向持論公允,所以人人愛讀它。

【第8句】:輿論嘩然[yú lùn huá rán]

【解釋】公眾大表驚訝和不滿。

【示例】這名高級官員在演說中公然侮辱新聞記者,頓時輿論嘩然。

【第9句】:衡短論長[héng duǎn lùn cháng]

【解釋】比較、評定事物的優(yōu)劣。

【出處】清·章學誠《文史通義·申鄭》:“末學膚受,本無定事物的優(yōu)劣。而抑揚其間,妄相擬議,遂與比類纂輯之業(yè)同年而語,而衡短論長,岑樓寸木且有不敵之勢也,豈不誣哉?”

【第10句】:爭斤論兩[zhēng jīn lùn liǎng]

【解釋】指在細枝末節(jié)上與人相爭理論。

【出處】你不要過分~。

【示例】你不要過分爭斤論兩

【第11句】:篤論高言[dǔ lùn gāo yán]

【解釋】確切高明的言論。

【出處】清·王悔生《祭海峰先生文》:“篤論高言,諄諄訓誡,沃我心靈,開我眉瞆。”

【第12句】:議論蜂起[yì lùn fēng qǐ]

【解釋】議論很多,像一窩蜂飛起一樣。形容意見不一致,有很多種說法。

【出處】宋·陳亮《又乙巳春書之一》:“秘書與叔昌子約書,乃言'諸賢死后,議論蜂起’,有獨力不能支之意。”

【示例】且六萬之眾,千里襲人,一舉失利,議論蜂起,烏能待三? ——《明史·翁萬達傳》

【第13句】:無論如何[wú lùn rú hé]

【解釋】不管怎樣。表示不管條件怎樣變化,其結(jié)果始終不變。

【出處】魯迅《書信集·致宋崇義》:“要之,中國一切舊物,無論如何,定必崩潰。”

【示例】可是她知道有你在,便推托身子不好,無論如何不肯來了。 ——茅盾《色盲》

【第14句】:評頭論腳[píng tóu lùn jiǎo]

【解釋】原指輕浮地議論婦女的容貌。現(xiàn)也比喻任意挑剔。同“評頭品足”。

【出處】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她們的眼睛老瞅著新娘,有時也看看新郎,她們肩挨著肩,手拉著手,評頭論腳,嘰嘰嘈嘈地小聲地吵嚷個不休。”

【第15句】:成敗論人[chéng bài lùn rén]

【解釋】論:評論,衡量。以成功和失敗作為評論人物的標準。

【出處】宋·蘇軾《孔北海贊序》:“世以成敗論人物,故操得在英雄之列。”

【示例】成敗論人,固是庸人之見;但本朝大事,你我做臣子的,說話須要謹慎。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

【第16句】:崇論吰議[chóng lùn hóng yì]

【解釋】指高明卓越的議論。同“崇論閎議”。

【第17句】:講古論今[jiǎng gǔ lùn jīn]

【解釋】從古到今無所不談,無不評論。形容話題廣泛。

【出處】元·石子章《竹塢聽琴》第二折:“只待要說古談今,尋山問水,傍柳穿花;那里也修身正己,利民潤物,治國齊家。”

【示例】錢青云見那先生學問平常,故意談天說地,講古論今,驚得先生一字俱無。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七

【第18句】:略跡論心[lüè jì lùn xīn]

【解釋】撇開表面的事實而評論其用心。

【出處】清·黃宗羲《子劉子行狀上》:“以于立玉、于元薦為亂天下者,亦豈遂為定論乎?略跡而論心,二臣皆皎然不欺其志,有國士之風。”

【示例】我們看待一個人的為人要略跡論心,不要光看表面現(xiàn)象

【第19句】:爭短論長[zhēng duǎn lùn cháng]

【解釋】猶爭長競短。

【出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當下一邊是落難之際,一邊是富厚之家,并不消爭短論長,已自一說一中。”

【示例】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五章:“盡管孫傳庭這個人鋒芒太露,有時他也爭短論長,但是他總是從大處著眼,對一些不愉快的事一笑置之。”

【第20句】:半部論語治天下[bàn bù lún yǔ zhì tiān xià]

【解釋】舊時用來強調(diào)學習儒家經(jīng)典的重要。

【出處】典出宋·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趙普,人言所讀僅只《論語》而已。太宗趙匡義因此問他。他說:“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趙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

【示例】每決大事,啟文觀書,乃《論語》也,此時稱小官以半部論語治天下。 ——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三折

【第21句】:議論紛紛[yì lùn fēn fēn]

【解釋】形容意見不一,議論很多。

【出處】語出《后漢書·袁紹傳》:“是以遠近狐疑,議論紛錯者也。”

【示例】他倆現(xiàn)在越發(fā)脫離群眾,每天下午跑到寶塔下談天,群眾議論紛紛。 ——劉紹棠《西苑草》

【第22句】:不知有漢,何論魏晉[bù zhī yǒu hàn,hé lùn wèi jìn]

【解釋】不知道有漢朝,三國魏及晉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長期脫離現(xiàn)實,對社會狀況特別是新鮮事物一無所知。也形容知識貧乏,學問淺薄。

【出處】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漢,何論魏晉。”

【第23句】:半部論語[bàn bù lún yǔ]

【解釋】舊時對儒學經(jīng)典之一《論語》的夸贊之辭,掌握半部《論語》,人的能力就會提高,就能治理國家。

【出處】參見“半部論語治天下”。

【示例】況且從前古人以半部論語治天下,就是半部亦何妨。 ——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六十四回

【第24句】:爭長論短[zhēng cháng lùn duǎn]

【解釋】長、短:指是與非。爭論誰是誰非。多指在不大重要的事情上過于計較。

【出處】宋·陳亮《謝張侍御啟》:“競短爭長,無復此夢。”

【示例】那礦師本來還想同柳知府爭長論短,聽見金委員如此一說,也就罷手。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五回

【第25句】:篤而論之[dǔ ér lùn zhī]

【解釋】篤:切實。確切地論述。

【出處】晉·裴啟《語林》:“林公云:'文度著膩顏,挾《左傳》,逐鄭康成,自為高足弟子;篤而論之,不離塵垢囊也!’”

【示例】追觀光武二十八將,下及馬援之徒,忠貞智勇無所不有,篤而論之,非減曩時。 ——南朝·梁·元帝《金樓子·立言下》

【第26句】:舐皮論骨[shì pí lùn gǔ]

【解釋】舐:舔。比喻只看到一點表面現(xiàn)象就妄加評論。

【出處】魯迅《華蓋集續(xù)編的續(xù)編·海上通信》:“至于《野草》,此后做不做很難說,大約是不見得再做了,省得人來謬托知己,舐皮論骨。”

【示例】愛吹牛的人都有舐皮論骨的毛病。

【第27句】:尊酒論文[zūn jiǔ lùn wén]

【解釋】尊:同“樽’,古代酒器。一邊喝酒,一邊言論文章。

【出處】明·無名氏《渭塘奇遇》第一折:“每常四方賢客,有往來者,我常會于宅第,尊酒論文。”

【第28句】:就事論事[jiù shì lùn shì]

【解釋】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質(zhì)來評定是非得失。現(xiàn)常指僅從事物的表面現(xiàn)象孤立、靜止、片面地議論。

【出處】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詞臣論劾首揆》:“奪情大事,有關綱常,且就事論事,未嘗旁及云。”

【示例】世間有所謂“就事論事”的辦法,現(xiàn)在就詩論詩,或者也可以說是無礙的罷。 ——魯迅《且介亭集文二集·“題未定”草》

【第29句】:物論沸騰[wù lùn fèi téng]

【解釋】物論:眾人的議論。指輿論強烈。

【出處】《資治通鑒·唐紀·憲宗長慶元年》:“播纖邪,物論沸騰,不可以污臺司。”

【示例】今者物論沸騰,怨讟交至,公議所在,亦知之矣。 ——《宋史·蘇軾傳》

【第30句】:說長論短[shuō cháng lùn duǎn]

【解釋】說長處,講短處。形容議論別人的好壞是非。

【出處】漢·崔瑗《座佑銘》:“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

【示例】她的性格有一面很像我的一個妹妹,就是心直口快,對什么都沒有顧忌,也不怕別人說長論短。 ——巴金《談〈秋〉》

【第31句】:議論風生[yì lùn fēng shēng]

【解釋】形容談論廣泛、生動而又風趣。

【出處】宋王暐《道山清話》:“韓持國為人凝嚴方重,每兄弟聚話,玉汝、子華議論風生,持國未嘗有一言。”

【示例】伊和女伴商量裝飾,議論風生,足以使大家心折。 ——葉圣陶《一個朋友》

【第32句】:評頭論足[píng tóu lùn zú]

【解釋】原指輕浮地議論婦女的容貌。現(xiàn)也比喻任意挑剔。

【出處】清·黃小配《大馬扁》第四回:“那全副精神又注在各妓,那個好顏色,那個好太度,評頭品足,少不免要亂哦幾句詩出來了。”

【示例】你應該多干點實事,不要總評頭論足。

【第33句】:樽酒論文[zūn jiǔ lùn wén]

【解釋】一邊喝酒,一邊議論文章。

【出處】唐·杜甫《春日憶李白》詩:“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示例】連年客里度初度,樽酒論文第一遭。 ——陳世宜《上巳社集是日值余初度》詩

【第34句】:議論英發(fā)[yì lùn yīng fā]

【解釋】指崇論弘議,才華橫溢。

【出處】《續(xù)傳燈錄·洪英禪師》:“時會下龍象雜遝,而師議論英發(fā),常傾四座,聲名藉甚。”

【示例】大學士李賢曰:“高廟看書,議論英發(fā),每儒臣進講,必有辯說。” ——明黃佐《翰林記·御前講論經(jīng)文》

【第35句】:議論風發(fā)[yì lùn fēng fā]

【解釋】形容談論廣泛、生動而又風趣。

【出處】元戴良《申屠先生墓志銘》序:“平居議論風發(fā),品藻古今人物,亹亹不能休,座客聞之,率為之奪氣。”

【示例】群居酒次,貽上議論風發(fā),而先生獨恂恂不妄措一詞。 ——清汪琬《節(jié)孝王先生傳》

【第36句】:要而論之[yào ér lùn zhī]

【解釋】猶言要而言之。概括地說,簡單地說。

【出處】《天討·豕韋之裔〈普告漢人〉》:“要而論之,滿人之人中國也,據(jù)其土地山河,竊棋子女玉帛……固古人所謂倒行逆施者矣。”

【示例】要而論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變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啟超《論不變法之害》

【第37句】:坐而論道[zuò ér lùn dào]

【解釋】坐著空談大道理。指口頭說說,不見行動。

【出處】《抱樸子·用刑》:“通人揚子云亦以為肉刑宜復也,但廢之來久矣,坐而論道者,未以為急耳。”

【示例】有些人只會坐而論道,而不辦實事。

【第38句】:談古論今[tán gǔ lùn jīn]

【解釋】從古到今無所不談,無不評論。

【出處】元·張可久《端正好·漁樂》:“人間開口笑樵漁,會談今論古。”

【示例】連知識也說不上,哪里還有資格談古論今。 ——巴金《談我的散文》

【第39句】:虛論浮談[xū lùn fú tán]

【解釋】虛飾的言論,浮夸的語言。指大話、空話。

【出處】宋·劉顏《輔弼名對序》:“又有虛論浮談,讒言輕議,雖輔弼之士,亦不取焉。”

【第40句】:虛論高議[xū lùn gāo yì]

【解釋】不切實際,高妙空洞的議論。亦作“高談虛論”。

【出處】《六韜·上賢》:“博聞辯辭,虛論高議以為容美,窮居靜處而誹時俗,此奸人也。”

【第41句】:崇論閎議[chóng lùn hóng yì]

【解釋】崇:高;閎:宏大。指高明卓越的議論。

【出處】《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必將崇論閎議,創(chuàng)業(yè)垂統(tǒng),為萬世規(guī)。”

【示例】崇論閎議雖多,總擋不住堅船大炮的猛。 ——清·曾樸《孽海花》第六回

【第42句】:談今論古[tán jīn lùn gǔ]

【解釋】從今到古無所不談,無不評論。

【出處】《敦煌變文集·葉凈能詩》:“還有一個道士,妙解章令。又能飲宴,論今說古,無有不知,多解多能,人間皆曉。”

【示例】人間開口笑樵漁,會談今論古。 ——元·張可久《端正好·漁樂》

【第43句】:峭論鯁議[qiào lùn gěng yì]

【解釋】指議論嚴正剛直。

【出處】宋李綱《論節(jié)義》:“[顏真卿]其后歸朝,峭論鯁議,為奸臣所擠,殞于賊手。”

【第44句】:談論風生[tán lùn fēng shēng]

【解釋】風生:談話時興致很高,氣氛活躍。形容談話活躍而有趣。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青鳳》:“生素豪,談論風生,孝兒亦倜儻。”

【示例】我們在一起談論風生,十分投合。

【第45句】:數(shù)黑論白[shǔ hēi lùn bái]

【解釋】背后亂加評論,肆意誹謗別人。同“數(shù)黑論黃”。

【出處】明·康海《中山狼》第二折:“非是俺巧言令色,索與您數(shù)黑論白。這囊呵,有圖書萬卷收,只青氈一片來。”

【第46句】:崇論谹議[chóng lùn hóng yì]

【解釋】指高明卓越的議論。同“崇論閎議”。

【第47句】:成千論萬[chéng qiān lùn wàn]

【解釋】猶言成千成萬。形容數(shù)量極多。

【出處】《鏡花緣》第七一回:“你到女兒國酒樓戲館去看,只怕異姓姐妹聚在一處的,還成千論萬哩。”

【第48句】:說短論長[shuō duǎn lùn cháng]

【解釋】議論別人的好壞是非。

【出處】漢·崔瑗《座佑銘》:“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

【示例】休那里說短論長語話頻。 ——元·無名氏《馮玉蘭》第一折

【第49句】:崇論宏議[chóng lùn hóng yì]

【解釋】崇:高;宏:大。指高明宏大越的議論或見解。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司馬相如傳》:“必將崇論閎議,創(chuàng)業(yè)垂統(tǒng),為萬世規(guī)。”

【示例】但高老夫子卻不很能發(fā)表什么崇論宏議。 ——魯迅《彷徨·高老夫子》

【第50句】:法有定論,兵無常形[fǎ yǒu dìng lùn,bīng wú cháng xíng]

【解釋】法:兵法;論:論斷;形:方法。兵法上雖有確定的論斷,然而用兵作戰(zhàn)卻沒有固定不變的方法。比喻做事要根據(jù)實際采取靈活的措施。

【出處】宋·何去非《何博士備論·霍去病論》:“法有定論,而兵無常形,一旦之內(nèi),一陣之間,離合取舍,其變無窮。”

【第51句】:數(shù)短論長[shǔ duǎn lùn cháng]

【解釋】猶言說長道短,說三道四。

【出處】漢·崔瑗《座佑銘》:“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

【示例】我當初梁山要強,受不的閑言剩語,數(shù)短論長。 ——明·無名氏《九宮八卦陣》第三折

【第52句】:較武論文[jiào wǔ lùn wén]

【解釋】較:比較,評論。評論武藝,談論文章。

【出處】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七回:“此書講道學,籌經(jīng)濟談天測地,較武論文,無不原原本本,窮極要妙,此其本領之大也。”

【第53句】:言論風生[yán lùn fēng shēng]

【解釋】形容言談議論時興致很高,氣氛活躍。

【出處】清·袁枚《新齊諧·趙李二生》:“[書生]邀入坐,言論風生。”

【第54句】:就實論虛[jiù shí lùn xū]

【解釋】實:指具體工作。就實際工作或具體事情來看政治、方向、路線、人的立場和人生觀。

【示例】近年來常聽到說“要務虛”、“也要務實”、“以虛帶實”、“就實論虛”等等。 ——馬南邨《燕山夜話·觀點和材料》

【第55句】:談天論地[tán tiān lùn dì]

【解釋】談論天文地理。形容博學多識。

【出處】元·鄭德輝《王粲登樓》第二折:“說地談天口若開,伏虎降龍志不改。”

【第56句】:訪論稽古[fǎng lùn jī gǔ]

【解釋】訪:查訪;稽:查對。討論考究古代的事情。

【出處】漢·趙歧《孟子題辭》:“矜我劬瘁,睠我皓首,訪論稽古,慰以大道。”

【示例】考古工作者經(jīng)常訪論稽古。

【第57句】:議論紛紜[yì lùn fēn yún]

【解釋】形容意見不一,議論很多。

【出處】語出《后漢書·袁紹傳》:“是以遠近狐疑,議論紛錯者也。”

【示例】東漢之末,禮樂蕭條,雖東觀石渠議論紛紜,無濟于事。 ——《通志樂府總序》

【第58句】:道長論短[dào cháng lùn duǎn]

【解釋】指評論好壞是非。

【出處】丁玲《三日雜記》:“車子轉(zhuǎn)動的聲音擾成一片,人們在周圍道長論短,娃娃們跑來跑去,喊著媽,哄笑著,鬧成一片。”

【示例】他像女人一樣愛道長論短。

【第59句】:議論紛錯[yì lùn fēn cuò]

【解釋】形容意見不一,議論很多。

【出處】《后漢書·袁紹傳》:“是以遠近狐疑,議論紛錯者也。”

【第60句】:蓋棺論定[gài guān lùn dìng]

【解釋】論定:下結(jié)論。蓋上棺材蓋,才能下結(jié)論。人死后對其一生作出評價。

【出處】唐·韓愈《同冠峽》詩:“行矣且無然,蓋棺事乃了。”

【示例】在過去說來,她這個小命運已是被蓋棺論定了,然而在今天,這一切都要重新估計。 ——茹志娟《在果樹園里》

【第61句】:讜論侃侃[dǎng lùn kǎn kǎn]

【解釋】讜論:公正、正直的言論。對上敢于直言,談論理直氣壯,從容不迫。

【出處】宋·蘇舜欽《祭滕子京文》:“往往諫列,讜論侃侃;屢觸權要,卒就貶竄。”

【第62句】:數(shù)黑論黃[shǔ hēi lùn huáng]

【解釋】數(shù):數(shù)落,批評。背后亂加評論,肆意誹謗別人。

【出處】元·楊文奎《兒女團圓》第一折:“你入門來便鬧起,有甚的論黃數(shù)黑。”

【示例】那喫敲才怕不口里嚼蛆,那廝待數(shù)黑論黃,惡紫奪珠。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四折

【第63句】:撥萬論千[bō wàn lùn qiān]

【解釋】形容財產(chǎn)眾多,花錢以萬千計。

【出處】元·鄭廷玉《忍字記》條二折:“謝兄弟肯留納,我將那撥萬論千這回罷,深山中將一個養(yǎng)家心來按捺。”

【示例】感承此間一個大官人愛,收錄小弟在家中做個主管,每日撥萬論千,盡托付杜興身上。 ——《水滸傳》第四七回

【第64句】:闊論高談[kuò lùn gāo tán]

【解釋】闊:廣闊;高:高深。多指不著邊際地大發(fā)議論。

【出處】唐·呂巖《徽宗齋會》:“高談闊論若無人,可惜明君不遇真。”

【示例】想才郎豐鑒,貌堂堂闊論高談。 ——元·曾瑞《醉花陰·懷離》

【第65句】:卑論儕俗[bēi lùn chái sú]

【解釋】儕俗:指俗人之流。降低言論的格調(diào)、情趣以混同于一般俗人。指降低對自己的要求,遷就流俗。

【出處】《史記·游俠列傳》:“今拘學或抱咫尺之義,久孤于世,豈若卑論儕俗,與世沉浮而取榮名哉。”

【第66句】:爭多論少[zhēng duō lùn shǎo]

【解釋】為得到的多少而爭吵。形容斤斤計較。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三十五:“昔日公公原分付莫要分開,還是二位伯伯總管在那里,扶持小兒女大了,但憑胡亂分些便罷,決不敢爭多競少。”

【第67句】:知人論世[zhī rén lùn shì]

【解釋】原指了解一個人并研究他所處的時代背景。現(xiàn)也指鑒別人物的好壞,議論世事的得失。

【出處】《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

【示例】不過倘要研究文學或某一作家,所謂“知人論世”,那么,足以應用的選本就很難得。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題未定”草》

【第68句】:拔劍論功[bá jiàn lùn gōng]

【解釋】指爭論功勞激烈到幾乎動武。

【出處】語出《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高帝悉去秦苛儀法,為簡易。群臣飲酒爭功,醉或妄呼,拔劍擊柱,高帝患之。”

【示例】當時拔劍論功者,矢口何人說紀生。 ——金·元好問《讀紀信傳》詩

信息流廣告 競價托管 招生通 周易 易經(jīng) 代理招生 二手車 劇本網(wǎng) 網(wǎng)絡推廣 自學教程 招生代理 旅游攻略 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河北信息網(wǎng) 石家莊人才網(wǎng) 買車咨詢 河北人才網(wǎng) 精雕圖 戲曲下載 河北生活網(wǎng) 好書推薦 工作計劃 游戲攻略 心理測試 石家莊網(wǎng)絡推廣 石家莊招聘 石家莊網(wǎng)絡營銷 培訓網(wǎng) 好做題 游戲攻略 考研真題 代理招生 心理咨詢 游戲攻略 興趣愛好 網(wǎng)絡知識 品牌營銷 商標交易 游戲攻略 短視頻代運營 張家口人才網(wǎng) 秦皇島人才網(wǎng) PS修圖 寶寶起名 零基礎學習電腦 電商設計 職業(yè)培訓 免費發(fā)布信息 服裝服飾 律師咨詢 搜救犬 Chat GPT中文版 語料庫 范文網(wǎng) 工作總結(jié) 二手車估價 短視頻剪輯 情侶網(wǎng)名 愛采購代運營 保定招聘 情感文案 吊車 古詩詞 邯鄲人才網(wǎng) 鐵皮房 衡水人才網(wǎng) 石家莊點痣 微信運營 養(yǎng)花 名酒回收 石家莊代理記賬 女士發(fā)型 搜搜作文 石家莊人才網(wǎng) 銅雕 關鍵詞優(yōu)化 圍棋 chatGPT 讀后感 玄機派 企業(yè)服務 法律咨詢 chatGPT國內(nèi)版 chatGPT官網(wǎng) 勵志名言 兒童文學 河北代理記賬公司 狗狗百科 教育培訓 游戲推薦 抖音代運營 朋友圈文案 男士發(fā)型 培訓招生 文玩 大可如意 保定人才網(wǎng) 滄州人才網(wǎng) 黃金回收 承德人才網(wǎng) 石家莊人才網(wǎng) 模型機 高度酒 沐盛有禮 公司注冊 十畝地 造紙術 唐山人才網(wǎng) 沐盛傳媒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免费小视频| 婷婷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男人第一av网站| 韩国精品一区视频在线播放| 女人18毛片a级毛片|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不卡| 热99这里有精品综合久久| 国产乱妇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91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成人狠狠色综合| 亚洲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男人j放进女人p动态图视频| 国产在线2021| 24小时日本电影免费看| 成人性开放大片| 五月天婷婷亚洲| 毛片网站在线观看|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精品免费| 你懂的网址免费国产| 女性自慰aⅴ片高清免费| 久久亚洲精品11p| 欧美成人免费一区二区| 北条麻妃74部作品在线观看| 国产浮力影院第一页| 在线成年人网站| 三年片免费高清版| 日韩不卡手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春色在线观看| 男生和女生在一起差差的很痛 | 无码国模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国产| 狠狠综合久久久久综合小说网| 国产av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a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网站| aaaaaa级特色特黄的毛片| 成人免费漫画在线播放| 久久久国产99久久国产久|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视频| 亚洲欧洲精品久久| 狠狠97人人婷婷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