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夢想40年:下崗工人制造F1賽車大賺-名人故事
眾所周知,F(xiàn)1賽車是世界上最貴、科技含量最高的車種。這種連許多專業(yè)汽車廠都難以制造的賽車,他為何能在一沒技術、二沒設備、三沒資金的情況下造出來?他堅守夢想40年,在許多人都放棄夢想的時候,他何以守得云開見月明?他瘋狂造車的背后,帶給我們的是怎樣的靈魂震撼呢?
7歲埋下造車夢40歲的下崗工人要造F1賽車
趙秀國是一個追夢狂人!這個河北省唐山市的農(nóng)民,他一波三折的命運,都緣于他那個神奇的造車夢。
趙秀國今年47歲,父親是開灤煤礦的一名司機。在他7歲那年,他就對父親駕駛的那輛大貨車充滿了好奇。每當父親駕車回來,他就會左摸右看,纏著父親東問西問,一心想搞懂這個龐然大物是如何飛駛起來的。看得多了,父親就呵斥他:“看什么看啊!有本事長大后你去造一輛車!”就因為這句話,從此他在心中就埋下了一個造車夢。
趙秀國成為孤兒后,被送往石家莊育紅(孤兒)學校。1981年,他初中畢業(yè),進入唐山市橡膠廠輪胎生產(chǎn)車間工作。后來,他下崗了,就和做過汽車修理工的哥哥趙秀順開了一家摩托車修理鋪。1987年,趙秀國結婚。婚后第二年,他有了一個女兒。這時,他壓抑在心底的造車夢日益膨脹。為了實現(xiàn)這個夢想,他決定先造一輛微型卡丁車試試。
然而,造車不是修理摩托車,由于沒錢又沒經(jīng)驗,造車時,他參閱了大量資料才畫出了圖紙,然后他照貓畫虎地開始了制造。首先,他將暖氣管加工成汽車大梁,然后將摩托車的發(fā)動機作為汽車發(fā)動機,又將快餐店的舊座椅改制成駕駛椅,并用鋁制飯盒改制成燈罩,以摩托車鏈條代替汽車傳動帶……做完一系列工作后,他焊接好汽車底盤,安裝好傳動部分和車輪,經(jīng)過打磨噴漆……終于完成了卡丁車的組裝。
本來,趙秀國以為造車只要裝上4個車輪,安上發(fā)動機和方向盤,車就能跑了。誰知,試車后他才發(fā)現(xiàn),這輛卡丁車因為沒安裝減震器和方向機,他在上面被顛得渾身亂顫。而打方向盤時,他向左邊打,車往右邊跑,他向右邊打,車往左邊跑。更好笑的是,車剛跑起來,他就發(fā)現(xiàn)只有一個車輪能轉(zhuǎn)動,結果一轉(zhuǎn)彎車就翻了,車軸也斷了,自己也被摔得渾身是傷。
趙秀國首次造車失敗后,吸取了教訓的他買來一大堆有關汽車制造的書籍,下大功夫進行研究,這才逐漸搞明白了汽車動力、掛檔、剎車和減震系統(tǒng)等原理。之后,他一邊摸索,一邊制作了減震器和差速器。經(jīng)過組裝、調(diào)整和不斷修改,他終于造出了一輛看起來有些卡通的汽車。當天,為了炫耀自己親手打造的這輛汽車,他駕車上了路,并邊開車、邊按著喇叭,興奮地狂喊:“都來看啊!這是我造的車!我終于能造車了!”可他正高興時,一名交警以他沒有駕照和車牌照扣留了此車。事后經(jīng)過解釋,交警雖然將車還給了他,但警告說:“這種汽車因為不具備上路條件,不能行駛!”
好不容易造出一輛車,卻不能上路行駛,亢奮的趙秀國頓時跌入了冰窖。此后,幾個村民見他造的車不能用,就打趣說:“我以為造出輛什么車呢!原來造的是一個玩具車啊!”趙秀國深受刺激,不禁在心里暗暗發(fā)誓:我一定要造一輛真正的汽車,讓笑話我的人閉嘴。
2004年9月,國際一級方程式賽車落戶上海。當時,主辦方為了配合即將在上海舉行的一級方程式大獎賽,特意舉行了F1賽車展。F1賽車號稱“車中之王”,普通老百姓別說體驗,就是摸一下或與車合張影都是奢望。因此,該展覽一推出就吸引了上萬人觀看。趙秀國從電視中看到這幕盛況后,也瘋狂地愛上了F1賽車。以后,他在電視里觀看F1方程式大獎賽多了,更是被這種以速度著稱的賽車深深吸引,欲罷不能。這時,他心里突然冒出了一個瘋狂想法——自己動手制造一輛F1賽車,然后利用此車去參加汽車展覽,通過這種方式掙錢徹底改變貧窮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