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地棲居是一種青春態度-成長
每當厄運來臨的時候,特別喜歡那種能夠扼住命運喉嚨的青春態度。因為這種態度,仲尼困頓窘迫時寫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司馬遷不因遭受腐刑而自暴自棄,反而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寫就了一部青春勵志史。
人們總是想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但又往往因為現實的不如意而倍感糾結,不論是糾結于物質,還是糾結于精神,其實都是把那種充滿無畏和創造的青春態度湮沒于現實之中。由此,一些年輕人感到的不是詩意而是失意,不是棲居而是蝸居,不是青春而是暮氣,讓本來可以絢麗的青春蒙上了灰。
要想詩意地棲居,一刻也離不開青春的態度。青春態度的關鍵詞有四個:不斷追求,勇于實踐,銳意創造,昭示未來。這四個關鍵詞就好像四根深入大地的木樁,仿佛構成國之四維的“禮、義、廉、恥”一樣,牢牢地鎖定了青春。
無論面臨怎樣的天空,青春的你必須點亮一盞追求的燈。燈的構詞法代表的是一丁點的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學會使用火,就能吃上熟的食物,就能驅走野獸,蛋白質的吸收促進了人類智慧的提升,安全的環境才能促進人類的生息。西方文明史上所講的:Lettherebelight!就是這個道理。燈和火代表著不息的希望,那是江船火獨明的信心,那是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的爛漫。
無論經歷過多少的徘徊,青春的你終該走上一條實踐的路。從說文解字的角度看,路意味著各人走各人的道,也就是每個人都要用自己的腳才能走出屬于自己的成功之路。走上路不難,關鍵是要相信自己走的是正路;一條路走到黑不難,關鍵是在岔路口還能堅持自己的路,而不管他蛇吐綠芒、猿伸長臂。不再茫然于云橫秦嶺家何在的苦水愁腸,溢滿身心的是野渡無人舟自橫的淡定與堅守。
無論享有幾代的財富,青春的你時刻不能忽略一顆創造的心。中國古代唯心者曾認為,心之官則思,這在一定意義上也說明了思想和創意是人的最大財富。現在一些所謂的富家子弟橫行無忌,其實,這只不過是一種Silverspooninthemouth(天生有福)的家族偶遇罷了。缺少了銳意進取的思想,坐吃山空的日子也是指日可待的。很多的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最后都步入了一朝勢落成春夢的境地,落得個凄慘黃泉路走的結局。
無論身處何種的境遇,青春的你時刻不能冷卻理想的血。青春是熱血奔騰的年代,發出光和熱是一切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屬于青春的人們的必然現象。每個人都要相信,會當水擊三千里,直掛云帆濟滄海并不只是個別現象,收取幽燕五十州,尚思為國戍輪臺一直以來都是青春的注腳。所以,人生,特別是在青春的時候,并不只是一支短短的蠟燭,而是一支由我們暫時拿著的火炬,我們一定要把它燃燒得光輝燦爛,然后交給下一代的人們。
岸容待臘將舒柳,天意沖寒欲放梅。在一個新的春天到來的時候,愿所有的人都拿出青春的態度來,堅信、堅守、堅持和堅強,在昨夜江邊春水生的時候,去實現此日中流自在行的詩意棲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