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石榴情-情感
母親用“人情”傳遞美好和問候。
我老家有一句俗話:天干無露水,老來無人情。意思是人老了,沒有能力投桃報李、禮尚往來,人們不能計較、更不能責怪他們“無情無義”。我母親不然,她對人情往來絲毫也不馬虎。
母親今年87歲。滿頭白發(fā),原有的稍許富態(tài)已被歲月的皺紋取代。彎曲著腰走路時,要吃力地靠拐杖支撐。說話也含糊不清,每講明白一句話都要費三五秒鐘,而且直流口水。但好在耳不聾,眼神不差。
母親是文盲,扁擔倒下來連個“一”字都不認得。當了一輩子家庭婦女,生育了七個子女。做了一輩子雜工。
母親常說,她一輩子最痛恨的是,男尊女卑的舊社會沒讓她讀書識字;最崇拜的是,一筆韜韜(有文化)的人;最羨慕的是,老了有單位發(fā)退休金或養(yǎng)老金的人。
老家院子里的院墻邊,種了一棵石榴樹,掛果已有七八年了。由于周圍的樓房不斷崛起,石榴樹沐浴的陽光越來越少,通風狀況也越來越差。而石榴樹天生喜愛追求陽光,因此鉚足勁兒往上長,只有最高的樹枝上才結果。每年掛果多則二十幾個,少則十來個。
中秋是石榴成熟的季節(jié),也是母親還情、了結心愿的日子。
今年中秋節(jié)和往年一樣,我和妻子回老家同父母團圓。吃罷早飯,母親迫不及待地指著石榴樹對我說:“石榴都熟了,該摘下來了。”她還把我當成小伙子,完全忘記了我也是六十歲的人。不過我已經習慣了,自從石榴樹掛果以來,每年中秋回老家,這是我必須干的活,也以滿足母親惦記的石榴情為榮。
今年的中秋天氣很熱。我和妻子架上木梯,妻子在地面扶梯子,我穿著一件短袖T恤衫,手拿母親的彎把拐棍,爬到梯子的最高處,小心翼翼地把每一個石榴摘下來,生怕掉在地上摔爛了。因為我知道,每一個石榴都承載著母親一份厚重的情意。
我一會兒站在梯子上,一會兒站在院墻上,搖搖晃晃,戰(zhàn)戰(zhàn)兢兢,夠不著的還要用彎把拐棍把樹枝拉近來摘。不一會,我憋了一身汗,衣服都濕透了。兩只手臂被樹枝上的小刺劃滿了道道血痕。
收獲不錯,一共26個石榴,大的一個有七八兩,小的也有半斤。我們把石榴悉數(shù)交給了母親。
母親用瘦小的手,仔細反復地摩挲著每一個石榴,完全無視她的六十歲兒子手臂上的道道血痕。她把大的、看相好的都挑選出來放在一邊,把小的、有些腐爛的放在一邊。邊挑邊說,這些不好的留著自己吃,自己吃了算不了么事。送人的一定要是最好的,那是我的一個心思(一片心意)。
挑選好后,她聚精會神地掰著手指頭算要給哪些人送情,生怕漏掉一個。然后叮囑說,今年我們兩老到武漢過春節(jié),你們樓上的某某、某某某,樓下的某某某、某某都帶著人事(禮物)來看過我們;你們隔壁左右的都帶著孩子給我們拜過年,我也沒有送人家孩子壓歲錢。你們代表我一家送幾個,請他們嘗一嘗,算是我的一個心思(一片心意)。剩下的,我要送幾個后面住的、你表姐的外孫,孩子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常年不回家,爺爺奶奶在照護,怪可憐的,見了我總是喊我太姑婆。還要送幾個前面住的小明,他媽媽是老師,教育的好,六歲的伢,不曉得幾懂事,只要看到我在外面走,就連忙跑過來牽著我的手,生怕我摔倒了。
分配完了,母親如釋重負,長嘆了一口氣,笑著說:“今年的人情算是還了,了了一樁心愿,我的心也透亮。”樸實的母親把石榴當作吉祥物,送石榴,就等于捎去一份份的美好、一句句的問候。
在我的記憶中,母親每年都要在適當?shù)臅r候,以各種方式還別人的人情。她常說,人一輩子一定要記住別人對你的好。我深深地感到,母親到現(xiàn)在似乎還在用實際行動為我們示范,因為在她眼里,我們永遠是沒有長大甚至還不懂事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