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讓你變聰明的科學概念-視野
亞自我,道格拉斯·T·肯里克,心理學家
50年前,認知科學家科林·馬丁戴爾第一次提出這個概念,認為我們每人都有不同的“亞自我”,各自負責不同的功能,比如尋找伴侶、與朋友相處、在職場奮斗、照顧后代,而不是一個統一的“自我”在控制你的大腦。這個概念能幫我們理解人類行為中的某些不一致和非理性,比如一個人可以對朋友言聽計從,卻對父母粗暴無禮。
實驗法,羅杰·尚克,心理學家
科學家最基本的一種思維方式是,如果你想知道些什么,就得動手做實驗、分析數據、歸納結果。如果將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事務,如參與政治、撫養孩子、處理人際關系等都視為一種“實驗”,會給我們的人生打開一個新的視野。
折中原則,梅爾斯,生物學家
“折中原則”是科學的基本原則之一,是理解人類從何而來,萬物如何運轉的入口,但對于普通人來說,卻是很難把握的一個概念。折中原則的基本意思是,你并無特殊之處,人類并無特殊之處,地球也無特殊之處,世上發生的絕大部分事情只是自然的、普遍法則的結果——這種法則適用于任何地方、任何事情。至于如何理解這些規則,則是科學的基本目標。
集體智商,馬特·雷德利,科普作家
人類社會的進步,是通過社會分工,每個人各司其職,交換、分享和結合成果,最終完成一些他們自己都無法理解的事情。就像經濟學家雷納德·里德在《我,鉛筆》一書中所觀察到的,現代社會中沒有一個人知道怎么制造一支鉛筆,它的知識散落在成千上萬個石墨礦工、木材工人、設計師和工廠工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