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接力-人生
馬拉松比賽中的賀明
“父親,我會將你的名字,你的信仰,你的夢想,帶去我的天地。我會在這片土地上堅強地站立……安歇吧,父親。你的笑容留下了,你的全部都留在我心里,我沒有忘記。”在北京參加中央電視臺《朗讀者》節目直播活動時,30歲的賀帥幾度哽咽,演播廳中的主持人董卿和3位觀察員一樣滿臉熱淚。
父親生前,賀帥很少直白地流露對父親的情感,這一次,他卻怎么也忍不住奪眶而出的淚水。
賀帥的父親是“跑馬抗癌斗士”賀明。4年,61場馬拉松,甚至包括6天6夜的“超級馬拉松”,憑著超人的堅強意志對抗病魔,賀明用奔跑打破了生命只有3個月的“判決”,一次次創造生命的奇跡。而他生前心心念念的跑夠百場馬拉松的夢想,還是成了未盡的遺愿。
2023年10月初,賀帥來到父親最后一次跑馬拉松的城市廈門,參加“3天3夜超級馬拉松嘉年華”。這是他第一次參加線下馬拉松活動,這對他來說是一次意義非凡的跑步,既是對父親的緬懷,也是對父親精神的一種傳承。
賀明是安徽省淮南市的一位普通市民,53歲前,“馬拉松”這個詞離他和他的家庭都很遙遠。2023年4月,賀明被確診為肺癌晚期。大夫說他最多還能活3個月。
從那一刻起,賀明的生命開始倒計時。9個月內做了33次化療,賀明頑強地跟病魔過招。開始的時候,肺部的病灶導致呼吸困難,雙腿也無力行走,那時候的賀明臉是浮腫的,后背全是膿包,晚上經常疼得睡不著覺,上樓梯都要用手搭著妻子的肩膀。
在賀帥眼里,父親一直性格倔強。
帶著康復的渴望,賀明偷偷開始下地活動,從挪動到行走,慢跑,爬山。
賀明在家人眼里一向是“文藝范兒”的,喜歡彈吉他,唱鄧麗君的歌,跟運動卻從來不沾邊。發現病重的賀明一次次從醫院偷偷溜出去到處跑,妻子氣得發瘋,再三告訴他劇烈運動的危險性,可是都不管用。隨著3個月的死亡預言被打破,賀明感到自己的生命力正在運動中復蘇。
2023年10月,賀明瞞著家人完成了人生第一場半程馬拉松,2小時17分完賽,自此正式踏上了馬拉松的征程。
更瘋狂的還在后面。了解到自己的身體狀態相對穩定后,賀明決定在余下的生命里挑戰100場馬拉松,他說正是因為生命進入倒計時,才要做這樣的挑戰,雖然身體累,但精神上很滿足。賀帥也承認,那段時間父親雖然身體逐漸消瘦,但精神狀態確實很好,外人根本看不出他是個病人。
在跑馬拉松的過程中,賀明學會了與病魔共處:“我打不過癌癥,可是癌癥現在也打不過我,我們就這樣相處。”他也掌握了“對付”家人的辦法,告訴他們,跑馬拉松的時候自己感覺不到疼了。
看著困擾賀明多年的血壓有所好轉,血糖也降了下來,家人的態度也逐漸轉變:妻子開始陪他去舜耕山訓練,給他煲湯加強營養,兒子也研究著給他買更輕便的跑鞋。
從淮南、合肥等安徽省內馬拉松賽,到黑龍江漠河、福建廈門等全國大賽,懷著完成100場馬拉松賽事的目標,賀明的奔跑足跡逐漸向全國各省散布。2023年7月,跑完貴陽馬拉松的賀明接受了記者采訪,也許是意識到自己的經歷能夠給他人帶來積極的影響,一向默默奔跑的他決定不再“低調”。
從貴陽回來之后,賀明定做了印著“肺癌晚期、跑馬抗癌,生命不息、運動不止”的小旗,每次參賽時都握在手里;跑步時穿的T恤也印上了這16個字。他想告訴別人:“我一個癌癥病人都能跑起來,為什么健康的人就不能動起來呢?”賀明的堅持,不但讓越來越多的病友變成了“跑友”,甚至鼓勵著醫生、護士在忙碌的工作結束后也去做健身運動。
“撞墻”,是馬拉松比賽中選手因為身體消耗過大,而感覺跑不動的一種狀態。作為一名肺癌晚期病人,賀明挑戰馬拉松的每一步都是在“撞墻”,疼痛、呼吸困難甚至咳血。
肺癌是一種耗竭型的疾病,馬拉松也是一項長時間消耗體力的運動,從醫生的角度看,二者的疊加帶給病人的會是雙倍的打擊,所以賀明確實是一個奇跡。2023年1月,跑廈門馬拉松的時候,身高1。87米的賀明體重只有50公斤多一點兒,幾乎比4年前確診時輕了一半。這一次,癌細胞擴散到腦部,回到淮南,他再次入院。
1月365。83公里、2月345。86公里、3月355。68公里、4月196。68公里,后來看到父親手機里的線上馬拉松里程數,賀帥才發現,盡管身體已經極度透支,父親幾乎每天都還在堅持奔跑。
“多想再跑一次馬拉松,哪怕半程也行。”這是賀明在病重后打字很艱難的情況下,自己發出的一條微信朋友圈。跑不動了,他就堅持每天公益捐步1萬步。2023年4月17日,走也走不動了,那一天,他留下最后的運動記錄,是病榻前的2035步。
賀帥說,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除了跑步,父親還特別堅持的一件事就是捐獻遺體。那時候,轉移的癌細胞已經壓迫到神經,賀明的思維和語言能力變差,他只能一個字一個字地說,很小聲,很模糊。賀帥說,父親離世后的第二天晚上,他的眼角膜完成移植,將有兩個人因為他的捐贈重見光明。
“我原本并不喜歡跑步,加上工作太忙,以前最多只是陪父親在盤山公路上走走,現在想起來挺遺憾,沒想到父親真的這么快就離開了我。”賀帥難過地說。他決定替父親跑完剩下的39場馬拉松,幫父親達成“百馬”的心愿,“家里掛著他的那么多獎牌,總在提醒我,父親還有一個心愿沒完成”。賀明跑馬拉松獲得的獎牌
在舜耕山這條留下父親無數腳印的盤山公路上,賀帥一開始跑上幾百米都會覺得喘。走走跑跑,他從跑1公里到跑5公里,最后可以跑10公里。2023年9月,為了讓離開百天的父親心安,賀帥咬牙完成了自己第一個線上半程馬拉松。賀帥說,每當感覺自己快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就會想到父親。
2023年11月,賀帥成功完賽南京馬拉松,這是他人生第一個線下全程馬拉松。跑到25公里時,他戴著護膝的腿開始疼痛難忍。之后經過每一個醫療服務站,他都要停下來噴鎮痛氣霧劑,就這樣一路堅持到終點。跨線那一刻,賀帥的眼淚也下來了,“帶著疼痛經歷了這一切,才第一次真切感受到父親的強大,當時多希望他能看到我跑完全程,多希望他能和我一起跑”。
和中國大多數家庭里的父子一樣,賀帥在生活中從沒有用“爸爸,我愛你”這種直白的方式表達過感情,就連擁抱似乎都沒有。“唯一主動去抱他是在最后的病床上,我幫他換衣服,那是我唯一一次抱他,也是最后一次。”賀帥遺憾地說。
“我在跑步的時候,總覺得他會陪著我,看著我。”賀帥說,有時候跑完馬拉松,晚上他會夢見父親,父親很開心地看著他,對他說:“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