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的人-人生
我不相信人會有所謂的“命運”,但是我相信對于任何人來說,“限度”總是存在的。再聰明再強悍的人,能夠做到的事情也總是有限度的。
《老人與海》中的老人圣地亞哥不是無能之輩,然而,盡管他是最好的漁夫,也不能讓那些魚來上他的鉤。
他遇到他的“限度”了,就像最好的農民遇上了大旱,最好的獵手久久碰不到獵物一般。
每一個人都會遇到這樣的限度,仿佛是命運在向你發出停止前行的命令。
可是老人沒有沮喪,沒有倦怠,他繼續出海,向限度挑戰。他終于釣到了一條魚。
如同那老人是人中的英雄一樣,這條魚也是魚中的英雄。魚把他拖到海上去,把他拖到遠離陸地的地方,在海上與老人決戰。
在這場魚與人的惡戰中,魚也有獲勝的機會。
魚在水下堅持了幾天幾夜,使老人不能休息,窮于應付,它用酷刑來折磨老人,把他弄得血肉模糊。
這時,只要老人割斷釣繩,就能使自己擺脫困境,得到解放,但這也就意味著宣告自己是失敗者。
老人沒有做這樣的選擇,甚至沒有產生過放棄戰斗的念頭。他把那條大馬林魚當作一個可與之交戰的對手,一次又一次地做著限度之外的戰斗,他戰勝了。
老人載著他的魚回家去,鯊魚在路上搶劫他的獵物。他殺死了一條來襲的鯊魚,但是折斷了他的漁叉。于是,他把刀子綁在船槳上做武器。
等到刀子又折斷的時候,似乎這場戰斗已經結束了。他失去了繼續戰斗的武器,他又遇到了他的限度。
這時,他又進行了限度之外的戰斗:當夜幕降臨,更多的鯊魚包圍了他的小船,他甚至用一根從斷了的槳上鋸下來的短棍和鯊魚搏斗……
老人回到岸邊,只帶回了一條大馬林魚的白骨,以及殘破不堪的小船和耗盡了精力的軀體。該怎樣看待這場斗爭呢?
有人說老人圣地亞哥是一個失敗的英雄。盡管他是條硬漢,但還是失敗了。
什么叫失敗?也許可以說,人去做一件事情,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這就是失敗。
但是,那些與命運斗爭的人,那些做接近自己限度的斗爭的人,卻天生地接近這種失敗。
老人到海上去,不能期望天天有魚來咬他的鉤,于是他常常失敗。
一個常常在進行著接近自己限度的斗爭的人總是會常常失敗的,一個想探索自然奧秘的人也常常會失敗。
只有那些安于自己“限度”之內的生活的人才總是“勝利”。這種“勝利者”之所以常勝不敗,只是因為他的對手早已被降伏,或者說,他根本沒有投入斗爭。
在人生的道路上,“失敗”這個詞還有另外的含義,即是指人失去了繼續斗爭的信心,放下了手中的武器。
人類向限度屈服,這才是真正的失敗。而沒有放下手中的武器,還在繼續斗爭,繼續向限度挑戰的人并沒有失敗。
如此看來,老人沒有失敗,老人從未放下武器,只不過是喪失了武器。
老人沒有失去信心,因此不應當說他是“失敗了的英雄”。
那么,什么也沒有得到的老人竟是勝利者嗎?我的確是這樣看的。
我認為,勝利就是戰斗到最后的時刻。老人總懷著無比的勇氣走向莫測的大海,他的信心是不可戰勝的。
他和其他許多人一樣,是強悍的人類的一員。我喜歡這樣的人,也喜歡這樣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