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饒人處且饒人的意思是什么?【100句文案】
一、得饒人處且饒人的意思的說說
1、出自:宋·姚寬《西溪叢語》記載:嘗有道人善棋,凡對局,率饒人一先,后死于褒信,托后事于一村叟,數(shù)年后,叟為改葬,但空棺衣衾而已。道人有詩云:"爛柯真訣妙通神,一局曾經幾度春。自出洞來無敵手,得饒人處且饒人。"
2、做不成朋友,也不必平添一個仇人!朋友一條路、仇人一堵墻!罵了別人,臟了自己的嘴、損了自己的德、寒了別人的心!得不償失!得饒人處且饒人,做人留一線,日后好相見!
3、俗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可俗話又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4、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5、從小父母就教育我們做人要大度,不能斤斤計較或者得理不饒人。即使自己在各方面都在理,也要做到“得饒人處且饒人”。隨著人們的閱歷逐漸豐富,慢慢的知道這句話的真正精髓所在,“饒人處且饒人”也體現(xiàn)了做人的原則。
6、俗話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可俗話又說:老虎屁股摸不得!
7、后兩句詩人從下棋講到為人處事。“自出洞來無敵手”,這7個字是又狂又霸氣,饒人不是因為懦弱,而是一種君子之風。勸人謙遜的詩不少,比如“嚴以律已,寬以待人”等等,但卻都沒有“得饒人處且饒人”寫得這么接地氣,兩個“饒”字的運用全這一句朗朗上口,充滿了感染力。
8、越有錢越有地位越能守禮,這是有教養(yǎng)的表現(xiàn)。一個守禮的人,不會與人搶道,不會動不動用拳頭、刀槍說話。
9、《菜根譚》有言:“徑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嗜。此是涉世一極安樂法?!?/p>
10、劉榮命令一部分兵力埋伏山下,派精兵潛至倭寇停船之處,斷其歸路,并約定一見信號,奮力合擊。待倭寇進入包圍圈,明軍發(fā)出信號,將倭寇圍住,首尾合擊。倭寇不知明軍已有準備,頓時大亂,死傷甚多。殘敵奔逃至望海堝下的櫻桃園空堡。
11、得饒人處且饒人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déráorénchùqiěráorén。指要寬容、體諒別人,盡量寬恕別人;還指做事不要做絕,須留有余地。
12、(隨筆散文)●父親的三顆山核桃|任小剛
13、得饒人處且饒人的典故:
14、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得饒人處且饒人”這句話,這句話聽起來是很通俗簡單,但是現(xiàn)實生活中有多少人可以真正做到對他人寬容寬厚。人與人之間就像很多錯綜復雜的線條,不知道什么時候我們互相之間就會有交集,因此我們要盡可能的給他人留下個好印象。
15、小說:捉賊尋車記
16、古人曾經說過:“冤冤相報何時了”,對于一個本性善良的人而言,做錯的事情如果不給予改過自新的機會,最后會自暴自棄甚至會誤入歧途。所以遇到不順心的事情,要通過辯證的眼光來看待問題,世間萬物有因必有果,放過別人也是放過自己。
17、首先,人和人在數(shù)學方面的能力稟賦是有差異的;其次,一個人在學新知識的時候,他的能力需要慢慢磨練,需要慢慢培養(yǎng);第一上來就要求過高、標準過高,往往容易拔苗助長,制約他能力的培養(yǎng)、能力的發(fā)揮。你看,這樣一想的時候立刻就寬容了、就理解了。
18、既然人家已經認錯了,那就算了吧,俗話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19、明軍再次包圍了櫻桃園。將士要求沖進堡內剿殺,劉榮認為不可。他解釋說:“如沖殺進堡,這些亡命之徒必然拼死頑抗,我方將士會遭受重大傷亡……”
20、"物競與天擇"沒有上句,倒是有下句,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物競天擇,大浪淘沙。物競天擇(拼音):wùjìngtiānzé物競:生物的生存競爭;天擇:自然選擇。生物相互競爭,能適應者生存下來。原指自然界生物優(yōu)勝劣汰的自然規(guī)律,后也用于人類社會的發(fā)展。(來源):清·梁啟超《新中國未來記》第三回:“因為物競天擇的公理,必要順應著那時勢的,才能夠生存?!钡灭埲颂幥茵埲税l(fā)音déráorénchùqiěráorén釋義指做事不要做絕,須留有余地。出處《唾玉集·常談出處》:“蔡州褒信縣有道人式棋,常饒人先,其詩曰:‘自出洞來無敵手,得饒人處且饒人。’”示例,得將就的就省些事吧。(清朝·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九回)。
二、俗話說得饒人處且饒人的意思是什么?
1、(為你誦讀)●中國象棋|任小剛
2、(結語)錢是老板的,命是自己的。得饒人處且饒人。任何錢財也比不上生命重要。以上這幾點是做人起碼的常識。
3、一般來說,當一個人表現(xiàn)不好的時候,我們往往首先會認為他態(tài)度不行、他態(tài)度不好,這種片面的“態(tài)度歸因”模式,往往會引發(fā)沖突,引發(fā)我們對別人不寬容、不理解。比如說孫悟空一個筋斗云十萬八千里,唐僧讓他回花果山去拿個快遞,很容易他一轉眼就能打個來回,但是如果讓八戒沙僧去,那恐怕就得三天三夜的時間。你看出現(xiàn)這種情況,并不是因為這哥倆兒態(tài)度不端正、磨洋工,而是因為他能力確實有限。
4、(隨筆散文)●神奇的麻子菜|任小剛
5、香港新特首:林鄭月娥
6、出自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上冊:“胡老爺,大人不計小人過,我說錯了話,真正該打?!?/p>
7、出自清朝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二十七回:“我不如你有擔待,你做中堂的是‘宰相肚里好撐船’,我生來就是這個脾氣不好?!?/p>
8、這首詩出自一位道人擅長下棋的道人之手,此人與人下棋時有個習慣,總是愿意讓別人先走一步。據史書說此人很是神秘,死后村人給他改葬時,發(fā)現(xiàn)棺內只有衣服,可見是位高人,這首詩正是這位道人生前留下的唯一詩作。
9、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在超市偷了兩個盒飯,躲到一個角落里吃,結果英勇的超市便衣管理員一定要去抓他。他逃到二樓賣刀具的地方,拿起一把小刀,把沖在最前面的女管理脖子給割了。這個女管理大動脈被割斷,血流如注,幾分鐘之內就死掉了。死掉的管理員林某,27歲,長得很漂亮,據說下個月就要結婚了。
10、俗話說:量小非君子;可俗話又說:無毒不丈夫!
11、爛柯真訣妙通神,一局曾經幾度春。自出洞來無敵手,得饒人處且饒人。
12、別人偷個盒飯,你也要去抓。這種人多半是被老板洗腦洗白了。林某沖在前面,估計是立功心切,急于表現(xiàn)自己,想被老板提拔重用。沒想到一下子送了命。林某之死,也算一個悲劇,但是她自己傻B,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13、得饒人處且饒人,實際指要寬容、體諒別人,盡量寬恕別人還指做事不要做絕,須留有余地。
14、《左氏春秋》濃縮的10句精華,精辟通透,讓你明白好多!
15、俗話說:人往高處走;可俗話又說:爬得高,摔得重!
16、總結一下:當對方“見識不到”、“聽聞不真”、“力量有限”的時候,我們都要多寬容,多理解。以上6條當中我們講了3條,另外3條內容是什么呢,我們要留給明天了。好了,今天內容我們就講到這兒,平講平說,咱們明天接著說。
17、孔子回答:“可以了。但不如雖然貧窮卻有道可樂,雖然有錢卻謙虛好禮?!?/p>
18、人在世上討生活,與人難免發(fā)生利害是非的沖突。這時候,是禮讓化解矛盾,分享利益謀求和諧,還是懟天懟地懟人,完全不顧他人的利益和感受呢?
19、事實上,對他人寬容大度其實就是對自己寬厚大度,是對自己有益的事兒,假如一個人在平時生活中總是斤斤計較、咄咄逼人或者很喜歡記仇,試問有誰愿意和這樣的人打交道?自然而然這種人的人際圈子就會十分狹小,同時這種人也會活得很辛苦。
20、逐年下來,下棋所贏的銀子,使他成了富翁,年紀也逐漸老了,深悔過去下棋過于認真,損傷了很多人的面子。因此,他寫了首詩,最后兩句是:“自出門來無敵手,得饒人處且饒人!”此后下棋便心存容讓,有意給人家留點面子,不讓別人輸?shù)锰珔柡Γ驳昧藗€“國手”的稱號。
三、得饒人處且饒人的句子
1、遇方便時行方便,得饒人處且饒人。
2、二月龍?zhí)ь^,龍不抬頭我抬頭!
3、俗話說:金錢不是萬能的;可俗話又說:有錢能使鬼推磨!
4、冤家宜解不宜結,各自回頭看后頭。
5、放手就是及時放棄的意思。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的東西,但是很多時候事情總不能向理想一面發(fā)展。常言道魚和熊掌不能兼得,經過勤奮努力之后,當自己的理想唾手可得之際,可能會遇到人生的岔路口,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就要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6、古人曾經說過:冤冤相報何時了,對于一個本性善良的人而言,做錯的事情如果不給予改過自新的機會,最后會自暴自棄甚至會誤入歧途。所以遇到不順心的事情,要通過辯證的眼光來看待問題,世間萬物有因必有果,放過別人也是放過自己。
7、閑聊記:羅玉鳳,沒有飛不上枝頭賽鳳凰的麻雀
8、?有些同學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9、俗話說:書到用時方恨少;可俗話又說:百無一用是書生!
10、這群頑主壓根兒就沒有得饒人處且饒人的雅量,倒是一貫認真貫徹落實偉大領袖“宜將剩勇追窮寇”。
11、《唾玉集·常談出處》:“蔡州褒信縣有道人式棋,常饒人先,其詩曰:‘自出洞來無敵手,得饒人處且饒人?!?/p>
12、俗話說: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可俗話又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13、謝謝邀請,表達不好,但可以說說心得。人生苦短,好好說話,好好做人,好好做事。就這些在我們短暫的人生里都需要很多的時光,用心去做,去感受。人無完人,金無足赤,誰都不是完美無缺的人。如果一但他做錯了,我們就無休的指責,謾罵。那不就是把他推向了極端,問題沒有解決,反而給社會帶來了嘛煩。我們要耐心勸解,用心溫暖,挽救又一個美好的心靈。
14、得饒人處且饒人,人無完人!不管是原則問題還是非原則問題,大家放得下就可以給彼此一次機會,放不下那就長痛不如短痛!施主;緣分天注定,既來之則安之!
15、俗話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可俗話又說:開弓沒有回頭箭!
16、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可俗話又說:靠人不如靠己!
17、讀到這一節(jié)文字,想起了下面兩個故事。
18、俗話說:宰相肚里能撐船;可俗話又說:有仇不報非君子!
19、(英烈公館)●邂逅止園|任小剛
20、得饒人處且饒人。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凡事不要鉆牛角尖兒??刂坪米约旱那榫w。對人友善。
四、形容得饒人處且饒人的說說
1、?懷里抱的,身下壓的,只想是你。
2、得饒人處且饒人是一種境界,該原諒的事情就應該大度原諒,要知道,原諒別人就是在善待自己,"饒人"就是放過自己。人生在世多忘記些仇恨,多牢記些恩惠,生活從此就會少一些仇恨,多一些歡笑,何樂而不為呢?
3、拾得云:“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p>
4、農林衛(wèi)視:乾縣已由陜西蘋果大縣跨越成為中國蘋果強縣!
5、人與人之間本沒有多大的仇恨,當我們直面仇恨時,我們不妨想想下面這段對話。
6、幾年后,這個老頭遵照囑托為道士改葬,打開墳墓見到的只是空空的棺材和衣服罷了。當年道士曾經有詩說:“爛柯真訣妙通神,一局曾經幾度春。自出洞來無敵手,得饒人處且饒人?!?/p>
7、與人相處,最難的是適可而止,得理饒人,給別人留些余地,讓其有改過自新的機會。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我們自己犯錯時,不是也希望別人手下留情嗎?
8、生活中我們總會面對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選擇,有時候面對有些選擇是真的很難做出抉擇,因為我們選擇了一個就得放棄另一個或者更多的東西。但人生就是這樣,永遠是在不斷的選擇。
9、自出洞來無敵手,得饒人處且饒人。
10、?學霸們差不多得了,別考的太脫離群眾。
11、童年時代學象棋的時候學到了一句口訣,“自出洞來無敵手,得饒人處且饒人。”確實在下棋過程中要懂得適可而止,及時收兵,很多時候糾纏不清反而會讓自己摔跟頭。后來在《西游記》當中也看到一句類似的話,“遇方便時行方便,得饒人處且饒人?!碑敃r就想,你看取真經跟下象棋這思路居然也是一致的,一定要有胸懷,有境界,懂得寬容大度。
12、俗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可俗話又說: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
13、得饒人處且饒人,德恩廣被虎亦親。勸君留得三分面,一朝用得自寬心。
14、俗話說:得饒人處且饒人;可俗話又說:縱虎歸山,后患無窮!
15、需要寬容饒恕人的時候姑且寬恕人。《西洋記》四十回:“王神姑哭哭啼啼道:‘得饒人處且饒人?!贿@一句話不至緊,早已打動了國師老爺?shù)拇缺酱纭!币嘧?得放手時須放手,得饒人處且饒人)元關漢卿《竇娥冤》二折:“既然有了藥,且饒你吧。正是得放手時須放手,得饒人處且饒人。”
16、得饒人處且饒人,德恩廣被虎亦親。
17、公眾平臺請搜索:zhonghuaguji
18、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可俗話又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19、另一個故事——《絕纓會》,源自《列國演義》,則與上一個故事恰恰相反。
20、良心并不是什么抽象的東西,當人類感覺到明顯不公平的時候,他們自然就會反抗。一個人沒有良心,他這一生中死于非命的幾率就會大大增加。所以我奉勸大家還是要講點良心。
五、形容得饒人處且饒人
1、俗話說:小不忍則亂大謀;可俗話又說:不蒸饅頭蒸(爭)口氣!
2、待人處事“得理”固然重要,但絕對不可以“不饒人”。留一點余地給得罪你的人,不但不會吃虧,反而還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和感動。每個人的價值觀、生活背景都不同,因此,生活中出現(xiàn)分歧在所難免。大部分人一旦身陷斗爭的漩渦,便不由自主地焦躁起來。一方面為了面子,一方面為了利益,因此一旦得了“理”便不饒人,非逼得對方鳴金收兵或投降不可。然而“得理不饒人”雖然讓你吹響了勝利的號角,但這卻也是下一次爭斗的前奏。因為對方雖然“戰(zhàn)敗”了,但為了面子或利益,他自然也要“討”回來。
3、殺人不過頭點地,得饒人處且饒人。
4、得饒人處且饒人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déráorénchùqiěráorén。指要寬容、體諒別人,盡量寬恕別人;還指做事不要做絕,須留有余地。出自《唾玉集·常談出處》。
5、政府對窮人的苦難無動于衷,民間對窮人的苦難也無動于衷。傳統(tǒng)中國是一個宗族社會,中國人關系的親疏是按親戚關系的遠近來劃分的。傳統(tǒng)中國人只救助自己的親戚或熟人,而對其它人的生死一向漠不關心。你們如果不相信可以做個實驗,你假裝生病,突然倒在街頭,你看看有沒有人來救你。除非你碰到了熟人,否則根本沒人會理你。在中國,一個乞丐想要讓別人施舍一頓飯,那是非常困難的。大部分中國人寧可把食物拿去喂狗,也不愿意救助那些饑餓的人。
6、俗話說:有緣千里來相會;可俗話又說:不是冤家不聚頭!
7、“得放手時須放手,得饒人處且饒人”見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這兩句大意是:該放手的時候就要放開手,不要揪住不放;能饒人的地方姑且饒了人,不要糾纏不休。這兩句在劇中原是無賴張驢兒引的兩句俗語。張驢兒向賽盧醫(yī)討毒藥,陰謀毒死蔡婆婆霸占竇娥為妻。賽盧醫(yī)不肯賣給張驢兒毒藥,卻被張驢兒認出是前日謀害蔡婆婆之人,硬要拉去見官。賽盧醫(yī)不得已給了張驢兒毒藥,?是張驢兒拿到毒藥放開賽盧醫(yī)時的兩句道白,充分表現(xiàn)出一副無賴嘴臉。撇開這兩句在原劇中的特定意義,可借以說明對人對事應當寬厚容忍,有點靈活性,不可過于苛刻,老是揪住人家不放。
8、凡事都需要付出代價,有得就會有失,正如古人所言:“動輒得咎,所以說,該放手舍棄的時候還是要放手的?!闭驗檫@句俗語蘊含著發(fā)人深省的警世道理,所以千百年來人們口口相傳,直到現(xiàn)在仍在傳播。
9、古代流傳下來的民間俗語一般都分為上下兩句,就像我們平時說的諺語一樣。這兩句話意思相似有的相近也有的相反,但是都說明了一個道理?!暗灭埲颂幥茵埲恕边@句民間俗語的上半句就是“得放手時須放手”。關漢卿的《竇娥冤》中就有“得放手時須放手,得饒人處且饒人”的記錄。
10、無論我是感冒發(fā)燒,還是累了一天,只要我牙疼,真的,只要牙疼,我就一點也不累也不難受了,滿腦子只有牙疼,這是真的很疼,疼到想要放飛自我??!我想拔了算了,我怕以后這個位置空缺,沒感覺了,算了得饒人處且饒人,暫且原諒這顆牙了。牙齦的風采,看不見的戰(zhàn)爭!委屈自己一下,看看戰(zhàn)爭結果!離我遠點當心你牙齒也上火!
11、曾經有個道士擅長下棋,凡是與別人下棋,總是讓人家先走一步,這個道士后來死在褒信縣,死時對一個村里的老頭托付死后的事情。幾年后,這個老頭遵照囑托為道士改葬,打開墳墓見到的只是空空的棺材和衣服罷了。當年道士曾經有詩說:“爛柯真訣妙通神,一局曾經幾度春。自出洞來無敵手,得饒人處且饒人?!?/p>
12、勸君留得三分面,一朝用得自寬心。
13、CCTV百家講壇主講人
14、那么很多人就因為只看到了當下的利益,沒有去往長遠了看,導致最后吃虧的就是自己,而這句話還有個下半句更加經典,只不過知道的人卻很少,這句話就是得放手時須放手,大多數(shù)人在感情這一方面,很少能真正地做到去釋懷不去想念的,因此就會陷入其中,難以自拔。
15、有一天,有客人來訪,父親吩咐兒子進城買肉,等了許久不見回來。父親就出門去找,發(fā)現(xiàn)兒子提著一塊肉,在城門口與一個人面對面怒目相視,誰也不肯讓路。父親就對兒子說:“你先帶肉回家陪客人,我在這里和他耗著,看誰耗得過誰!”
16、一是“或彼識見有不到處”,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當對方的知識或者見解達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你要懂得去寬容他。我記得有一次開設古代管理思想的講座,在場外聽到一個年輕人在嘟囔:切,都是陳詞濫調,故弄玄虛,古人懂什么管理啊。
17、任何事情在其發(fā)展變化的過程中,都表現(xiàn)出兩面性,因此遇到不如意之事,不要做太多爭辯。所謂“做人留一線,日后好相見”。面對對方犯下的錯誤趕盡殺絕,并非是君子所為。人生在世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和不同的人,沒有人永遠是正確的。
18、寬容是金,生活中出現(xiàn)摩擦、不快和委屈也是常有的事,這時,我們不能以針尖對麥芒,因為怨恨就像是一只氣球,越吹越大,最后會膨脹到無法控制的地步。面對怨恨。我們應該不念舊惡,不計新仇,能寬容時就寬容,得饒人處且饒人。
19、人無完人,金無足赤。
20、宋代俞文豹《常談出處》則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