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至西湖記景物描寫的句子合集70條

網絡整理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初至西湖記景物描寫的句子合集70條

湖心亭看雪初至西湖記閱讀答案

  【甲】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張岱《湖心亭看雪》)

  【乙】

從武林門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層崖中,則已心飛湖上也。午刻入昭慶,茶畢,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溫風如酒,波紋如綾;才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余游西湖始此,時萬歷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凈寺,覓阿賓舊住僧房。取道由六橋、岳墳、石徑塘而歸。草草領略,未及遍賞。次早得陶石簣帖子,至十九日,石簣兄弟同學佛人王靜虛至,湖山好友,一時湊集矣。

(袁宏道《初至西湖記》)

注釋:①昭慶:指西湖北岸的昭慶寺。②東阿王:曹植。③洛神:洛水的女神。曹植《洛神賦》中對洛神之美有極其驚艷的描寫。④凈寺:即西湖南岸的凈慈寺。

【湖心亭看雪,初至西湖記閱讀題目】

【第5句】:解釋下列加粗的詞語。(4分)

(1)上下一白( ) (2)從武林門而西( )

(3)即棹小舟入湖( ) (4)取道……石徑塘而歸( )

【第6句】:下列句中加粗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①湖中人鳥聲俱絕 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B. ①才一舉頭 ②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

C. ①草草領略,未及遍賞 ②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

D. ①次早得陶石簣帖子 ②二者不可得兼

【第7句】: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6分)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3)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

【第8句】:下面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湖中人鳥聲俱絕”中的“絕”字,從聽覺入手,寫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則心已飛湖上也”中的“飛”字,寫出了一個初游西湖者目奪神搖的內心激蕩,遙見塔影凌空,便自心飛神越。

B.寫賞雪,卻寫道湖心亭上金陵人飲酒的場面,只是為了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湖山好友,一時湊集矣”則突出了“山”“湖”“好友”齊聚的喜悅。

C.“癡”字與開頭“獨往湖心亭看雪”相呼應,寫出了作者超然脫俗的性格。“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一句寫出了作者對山水的癡迷。

D.“天與云與山與水”,連用三個“與”字,寫出了天空、云層、山巒、湖水渾然一體,舉目皆白的景象。“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溫風如酒,波紋如綾”連用四個比喻,寥寥數筆,寫出了撲面而來的西湖美景。

【湖心亭看雪,初至西湖記參考答案】

【第5句】:(4分,每詞1分,意思對即可)(1)全(2)往西走(向西去)(3)就,便(立即,馬上)(4)回去(回來)

【第6句】:(3分)D(得到 A.①消失②絕妙的,到極點的` B. ①抬起②發動 C. ①來得及②和)

【第7句】:(6分,每句2分,關鍵詞語解釋正確,句子通順即給分)

(1)湖中哪能還有這樣的人!(想不到湖中還會有這樣的人!)高聳在層層山崖中,可(詩人的)心早已到西湖之上。中午時分到了昭慶,喝完茶,就劃船進入西湖。 山的顏色,就像美人的眉毛;(岸上) 花的美麗,就像少女的面頰;湖上和風,如同酒香一樣醉人;湖中波紋,似白綾一樣起伏。剛一抬頭,已經覺得很好看,全身心都沉醉了。這時候我想用一句話把這種境況描寫出來,竟然不知怎么寫。大約好像《洛神賦》中所說曹植由京都洛陽回封地,路過洛水,精神迷離恍惚時,忽見水邊)

(2)不要說相公您“癡”,還有像您一樣“癡”的人啊!(不要說相公您癡迷,還有像您一樣癡迷于此的人啊!)

(3)這時候想要用一句話描寫(眼前美景)卻無法做到,大概就像是曹植夢中初次遇到洛神時(那種驚艷的感覺吧)。

【第8句】:(3分)B(寫湖心亭上與金陵人同飲,主要表達幸逢知己之樂。)

附譯文:

從杭州城北面偏西的門向西走,望見保叔塔美女,是河洛之神,于是用大量華麗的文字形容洛神的美以及自己愛慕的心情的時候。我游西湖從這一次開始,當時是萬歷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晚上同子公一起坐船來到凈慈寺,找到弟弟小修過去住的僧房。游覽了六橋、岳墳、石徑塘等景點后走回來。很匆忙地領略了這些景致,沒有仔細觀賞。到了十九日,收到了陶石簣的請帖,第二天早上,石簣兄弟偕同佛學居士王靜虛來到了這里,一同游山玩水的好友一時間都聚集到一起了。

湖心亭看雪初至西湖記

導語:《湖心亭看雪》與《初至西湖記》都是中國文學經典之作,展現的都是祖國美麗的景色。下面是小編分享的《湖心亭看雪》與《初至西湖記》,歡迎閱讀!

【甲】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張岱《湖心亭看雪》)

【乙】

從武林門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層崖中,則已心飛湖上也。午刻入昭慶,茶畢,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溫風如酒,波紋如綾;才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余游西湖始此,時萬歷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凈寺,覓阿賓舊住僧房。取道由六橋、岳墳、石徑塘而歸。草草領略,未及遍賞。次早得陶石簣帖子,至十九日,石簣兄弟同學佛人王靜虛至,湖山好友,一時湊集矣。

(袁宏道《初至西湖記》)

注釋:①昭慶:指西湖北岸的昭慶寺。②東阿王:曹植。③洛神:洛水的女神。曹植《洛神賦》中對洛神之美有極其驚艷的描寫。④凈寺:即西湖南岸的凈慈寺。

【第5句】: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4分)

(1)上下一白( ) (2)從武林門而西( )

(3)即棹小舟入湖( ) (4)取道……石徑塘而歸( )

【第6句】:下列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①湖中人鳥聲俱絕 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B. ①才一舉頭 ②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

C. ①草草領略,未及遍賞 ②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

D. ①次早得陶石簣帖子 ②二者不可得兼

【第7句】: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6分)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3)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

【第8句】:下面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湖中人鳥聲俱絕”中的“絕”字,從聽覺入手,寫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則心已飛湖上也”中的“飛”字,寫出了一個初游西湖者目奪神搖的內心激蕩,遙見塔影凌空,便自心飛神越。

B.寫賞雪,卻寫道湖心亭上金陵人飲酒的場面,只是為了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湖山好友,一時湊集矣”則突出了“山”“湖”“好友”齊聚的喜悅。

C.“癡”字與開頭“獨往湖心亭看雪”相呼應,寫出了作者超然脫俗的性格。“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一句寫出了作者對山水的癡迷。

D.“天與云與山與水”,連用三個“與”字,寫出了天空、云層、山巒、湖水渾然一體,舉目皆白的景象。“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溫風如酒,波紋如綾”連用四個比喻,寥寥數筆,寫出了撲面而來的西湖美景。

[NextPage]

【第5句】:(4分,每詞1分,意思對即可)(1)全(2)往西走(向西去)(3)就,便(立即,馬上)(4)回去(回來)

【第6句】:(3分)D(得到 A.①消失②絕妙的,到極點的 B. ①抬起②發動 C. ①來得及②和)

【第7句】:(6分,每句2分,關鍵詞語解釋正確,句子通順即給分)

(1)湖中哪能還有這樣的人!(想不到湖中還會有這樣的人!)高聳在層層山崖中,可(詩人的)心早已到西湖之上。中午時分到了昭慶,喝完茶,就劃船進入西湖。 山的顏色,就像美人的眉毛;(岸上) 花的美麗,就像少女的面頰;湖上和風,如同酒香一樣醉人;湖中波紋,似白綾一樣起伏。剛一抬頭,已經覺得很好看,全身心都沉醉了。這時候我想用一句話把這種境況描寫出來,竟然不知怎么寫。大約好像《洛神賦》中所說曹植由京都洛陽回封地,路過洛水,精神迷離恍惚時,忽見水邊)

(2)不要說相公您“癡”,還有像您一樣“癡”的人啊!(不要說相公您癡迷,還有像您一樣癡迷于此的人啊!)

(3)這時候想要用一句話描寫(眼前美景)卻無法做到,大概就像是曹植夢中初次遇到洛神時(那種驚艷的感覺吧)。

【第8句】:(3分)B(寫湖心亭上與金陵人同飲,主要表達幸逢知己之樂。)

附:

初至西湖記譯文

從杭州城北面偏西的門向西走,望見保叔塔美女,是河洛之神,于是用大量華麗的文字形容洛神的美以及自己愛慕的心情的時候。我游西湖從這一次開始,當時是萬歷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晚上同子公一起坐船來到凈慈寺,找到弟弟小修過去住的僧房。游覽了六橋、岳墳、石徑塘等景點后走回來。很匆忙地領略了這些景致,沒有仔細觀賞。到了十九日,收到了陶石簣的請帖,第二天早上,石簣兄弟偕同佛學居士王靜虛來到了這里,一同游山玩水的好友一時間都聚集到一起了。

湖心亭看雪譯文

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邊。大雪接連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飛鳥的聲音都消失了。這一天晚上八點左右,我撐著一葉小舟,穿著毛皮衣,帶著火爐,獨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彌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皚皚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長堤的痕跡,一點湖心亭的.輪廓,和我的一葉小舟,舟中的兩三粒人影罷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見有兩個人鋪好氈子,相對而坐,一個小孩正把酒爐(里的酒)燒得滾沸。(他們)看見我,非常高興地說:“想不到在湖中還會有您這樣的人!”(他們)拉著我一同飲酒。我盡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們道別。(我)問他們的姓氏,(得知他們)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時候,船夫喃喃地說:“不要說相公您癡,還有像相公您一樣癡的人啊!”

湖心亭看雪注釋

【第1句】: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崇禎,是明思宗朱由檢的年號(1628-1644)。

【第2句】:俱:都。

【第3句】:絕:消失。

【第4句】:是日更(gēng)定:是,代詞,這。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點左右。定,開始。

【第5句】:余:第一人稱代詞,我 。

【第6句】:拏:通“橈”,撐(船)。

【第7句】:擁毳(cuì)衣爐火:穿著細毛皮衣,帶著火爐。毳衣:細毛皮衣。毳:鳥獸的細毛。

【第8句】:霧凇沆碭:冰花一片彌漫。霧,從天上下罩湖面的云氣。凇,從湖面蒸發的水汽。沆碭,白氣彌漫的樣子。曾鞏《冬夜即事詩》自注:“齊寒甚,夜氣如霧,凝于水上,旦視如雪,日出飄滿階庭,齊人謂之霧凇。

【第9句】:上下一白:上上下下全白。一白,全白。一,全或都,一概。

【第10句】:惟:只有。

【第11句】:長堤一痕:形容西湖長堤在雪中只隱隱露出一道痕跡。堤,沿河或沿海的防水建筑物。這里指蘇堤。一,數詞。痕,痕跡。

【第12句】:一芥:一棵小草。芥,小草,比喻輕微纖細的事物;(像小草一樣微小)。

【第13句】:而已:罷了。

【第14句】:氈:毛毯。

【第15句】:焉得更有此人:意思是:想不到還會有這樣的人。焉得,哪能。更,還。

【第16句】:拉:邀請。

【第17句】:強(qiǎng)飲:盡情喝。強,盡力,勉力,竭力。一說,高興地,興奮地。

【第18句】:大白:大酒杯。白;古人罰酒時用的酒杯,也泛指一般的酒杯,這里的意思是三杯酒。

【第19句】:客此:客,做客,名詞作動詞。在此地客居。

【第20句】:及:等到。

【第21句】:舟子:船夫。

【第22句】:喃喃:低聲嘟噥。

【第23句】:莫:不要。

《湖心亭看雪》與《初至西湖記》的比較閱讀

都是屬于寫景的文章,《湖心亭看雪》與《初至西湖記》有什么不同呢?請閱讀下面兩篇文章并回答問題。

張岱《湖心亭看雪》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袁宏道《初至西湖記》

從武林門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層崖中,則已心飛湖上也。午刻入昭慶,茶畢,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溫風如酒,波紋如綾;才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余游西湖始此,時萬歷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凈寺,覓阿賓舊住僧房。取道由六橋、岳墳、石徑塘而歸。草草領略,未及遍賞。次早得陶石簣帖子,至十九日,石簣兄弟同學佛人王靜虛至,湖山好友,一時湊集矣。

注釋:①昭慶:指西湖北岸的昭慶寺。②東阿王:曹植。③洛神:洛水的女神。曹植《洛神賦》中對洛神之美有極其驚艷的描寫。④凈寺:即西湖南岸的凈慈寺。

【第1句】: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1)上下一白( ) (2)從武林門而西( )

(3)即棹小舟入湖( ) (4)取道……石徑塘而歸( )

【第2句】:下列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①湖中人鳥聲俱絕 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B. ①才一舉頭 ②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

C. ①草草領略,未及遍賞 ②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

D. ①次早得陶石簣帖子 ②二者不可得兼

【第3句】: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3)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

【第4句】:下面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湖中人鳥聲俱絕”中的“絕”字,從聽覺入手,寫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則心已飛湖上也”中的“飛”字,寫出了一個初游西湖者目奪神搖的內心激蕩,遙見塔影凌空,便自心飛神越。

B.寫賞雪,卻寫道湖心亭上金陵人飲酒的場面,只是為了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湖山好友,一時湊集矣”則突出了“山”“湖”“好友”齊聚的'喜悅。

C.“癡”字與開頭“獨往湖心亭看雪”相呼應,寫出了作者超然脫俗的性格。“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一句寫出了作者對山水的癡迷。

D.“天與云與山與水”,連用三個“與”字,寫出了天空、云層、山巒、湖水渾然一體,舉目皆白的景象。“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溫風如酒,波紋如綾”連用四個比喻,寥寥數筆,寫出了撲面而來的西湖美景。

答案

【第1句】:(1)全(2)往西走(向西去)(3)就,便(立即,馬上)(4)回去(回來)

【第2句】:D(得到 A.①消失②絕妙的,到極點的 B. ①抬起②發動 C. ①來得及②和)

【第3句】:(1)湖中哪能還有這樣的人!(想不到湖中還會有這樣的人!)高聳在層層山崖中,可(詩人的)心早已到西湖之上。中午時分到了昭慶,喝完茶,就劃船進入西湖。 山的顏色,就像美人的眉毛;(岸上) 花的美麗,就像少女的面頰;湖上和風,如同酒香一樣醉人;湖中波紋,似白綾一樣起伏。剛一抬頭,已經覺得很好看,全身心都沉醉了。這時候我想用一句話把這種境況描寫出來,竟然不知怎么寫。大約好像《洛神賦》中所說曹植由京都洛陽回封地,路過洛水,精神迷離恍惚時,忽見水邊)

(2)不要說相公您“癡”,還有像您一樣“癡”的人啊!(不要說相公您癡迷,還有像您一樣癡迷于此的人啊!)

(3)這時候想要用一句話描寫(眼前美景)卻無法做到,大概就像是曹植夢中初次遇到洛神時(那種驚艷的感覺吧)。

【第4句】:B(寫湖心亭上與金陵人同飲,主要表達幸逢知己之樂。)

附譯文:

從杭州城北面偏西的門向西走,望見保叔塔美女,是河洛之神,于是用大量華麗的文字形容洛神的美以及自己愛慕的心情的時候。我游西湖從這一次開始,當時是萬歷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晚上同子公一起坐船來到凈慈寺,找到弟弟小修過去住的僧房。游覽了六橋、岳墳、石徑塘等景點后走回來。很匆忙地領略了這些景致,沒有仔細觀賞。到了十九日,收到了陶石簣的請帖,第二天早上,石簣兄弟偕同佛學居士王靜虛來到了這里,一同游山玩水的好友一時間都聚集到一起了

《湖心亭看雪》-《初至西湖記》對比閱讀

【甲】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張岱《湖心亭看雪》)

【乙】

從武林門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層崖中,則已心飛湖上也。午刻入昭慶,茶畢,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溫風如酒,波紋如綾;才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余游西湖始此,時萬歷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凈寺,覓阿賓舊住僧房。取道由六橋、岳墳、石徑塘而歸。草草領略,未及遍賞。次早得陶石簣帖子,至十九日,石簣兄弟同學佛人王靜虛至,湖山好友,一時湊集矣。

(袁宏道《初至西湖記》)

注釋:①昭慶:指西湖北岸的昭慶寺。②東阿王:曹植。③洛神:洛水的女神。曹植《洛神賦》中對洛神之美有極其驚艷的描寫。④凈寺:即西湖南岸的凈慈寺。

5.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4分)

(1)上下一白( ) (2)從武林門而西( )

(3)即棹小舟入湖( ) (4)取道……石徑塘而歸( )

6.下列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①湖中人鳥聲俱絕 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B. ①才一舉頭 ②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

C. ①草草領略,未及遍賞 ②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

D. ①次早得陶石簣帖子 ②二者不可得兼

【第7句】: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6分)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3)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

【第8句】:下面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湖中人鳥聲俱絕”中的“絕”字,從聽覺入手,寫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則心已飛湖上也”中的“飛”字,寫出了一個初游西湖者目奪神搖的內心激蕩,遙見塔影凌空,便自心飛神越。

B.寫賞雪,卻寫道湖心亭上金陵人飲酒的場面,只是為了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湖山好友,一時湊集矣”則突出了“山”“湖”“好友”齊聚的喜悅。

C.“癡”字與開頭“獨往湖心亭看雪”相呼應,寫出了作者超然脫俗的性格。“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一句寫出了作者對山水的癡迷。

D.“天與云與山與水”,連用三個“與”字,寫出了天空、云層、山巒、湖水渾然一體,舉目皆白的景象。“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溫風如酒,波紋如綾”連用四個比喻,寥寥數筆,寫出了撲面而來的西湖美景。

答案:

【第5句】:(4分,每詞1分,意思對即可)(1)全(2)往西走(向西去)(3)就,便(立即,馬上)(4)回去(回來)

【第6句】:(3分)D(得到 A.①消失②絕妙的,到極點的 B. ①抬起②發動 C. ①來得及②和)

【第7句】:(6分,每句2分,關鍵詞語解釋正確,句子通順即給分)

(1)湖中哪能還有這樣的人!(想不到湖中還會有這樣的人!)高聳在層層山崖中,可(詩人的)心早已到西湖之上。中午時分到了昭慶,喝完茶,就劃船進入西湖。 山的顏色,就像美人的眉毛;(岸上) 花的美麗,就像少女的面頰;湖上和風,如同酒香一樣醉人;湖中波紋,似白綾一樣起伏。剛一抬頭,已經覺得很好看,全身心都沉醉了。這時候我想用一句話把這種境況描寫出來,竟然不知怎么寫。大約好像《洛神賦》中所說曹植由京都洛陽回封地,路過洛水,精神迷離恍惚時,忽見水邊)

(2)不要說相公您“癡”,還有像您一樣“癡”的人啊!(不要說相公您癡迷,還有像您一樣癡迷于此的人啊!)

(3)這時候想要用一句話描寫(眼前美景)卻無法做到,大概就像是曹植夢中初次遇到洛神時(那種驚艷的感覺吧)。

【第8句】:(3分)B(寫湖心亭上與金陵人同飲,主要表達幸逢知己之樂。)

附譯文:

從杭州城北面偏西的門向西走,望見保叔塔美女,是河洛之神,于是用大量華麗的文字形容洛神的美以及自己愛慕的心情的時候。我游西湖從這一次開始,當時是萬歷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晚上同子公一起坐船來到凈慈寺,找到弟弟小修過去住的僧房。游覽了六橋、岳墳、石徑塘等景點后走回來。很匆忙地領略了這些景致,沒有仔細觀賞。到了十九日,收到了陶石簣的請帖,第二天早上,石簣兄弟偕同佛學居士王靜虛來到了這里,一同游山玩水的好友一時間都聚集到一起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人妻人人爽人人澡欧美一区| 成人字幕网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第九页|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 | 亚洲免费人成在线视频观看| 99在线观看视频免费精品9| 男和女一起怼怼怼30分钟|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色午夜无码专区日韩| www.久久.com| 狠狠躁夜夜躁av网站中文字幕| 天天综合视频网| 亚洲色四在线视频观看| 97国产在线视频公开免费|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亚洲欧洲日韩在线电影| 18女人腿打开无遮掩| 欧洲精品99毛片免费高清观看|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www|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视频| 中文字幕一级片| 疯狂的欧美乱大交|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87|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ww在线观视频免费观看| 东北女人下面痒大叫|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图片 | a级黄色片视频| 污污视频在线观看黄| 国产精品亚洲va在线观看| 么公的又大又深又硬想要| 豪妇荡乳1一5白玉兰免费下载| 成年午夜无码av片在线观看| 内射白浆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97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欧美亚洲国产视频|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三上悠亚在线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