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老式自行車子說說匯集三篇
二哥和二哥的老式自行車散文
許多往事,一經回憶就是一段故事。
生活總是在快節奏中一天一天溜走,時代會不斷地淘汰掉許多陳舊的東西,可是每每看到那些當年風光一時的老物件,許多的人和事便會像老電影一樣在記憶的幕布上放映。
今年的寒衣節(農歷十月初一)回家給已逝的親人上墳,打開舊宅銹跡斑斑的鐵皮大門,看到的是院子里肆意地生長著的高高矮矮不知名的雜草,走進家門,屋子里細塵飛揚,一進去便聞到一種潮濕的異味,人去屋空,讓人有一種傷心落淚的感覺,心里很不舒服。再到西偏房,柜子里是我們兄妹當年穿過的有大有小、有棉有單、花花綠綠的舊衣服,整整齊齊地疊放在一塊。墻角立著的是一輛二八老式自行車,這輛車應該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東西了,我把車子上的灰塵用布子擦拭干凈,慢慢地推到外面,太陽的照耀下,自行車更顯得“老態龍鐘”:車架上一層一層裹著的塑料紙大部分已經剝落,一只腳蹬只留下中間一根鐵棍子,原來的橡膠早已不知拋落到哪個歲月的河流里了,另一只腳蹬是用厚墩墩的方形木塊替代做成的,周圍用許多鐵絲擰著,車把上的鈴鐺不見了,前輪的泥瓦和閘皮也都沒有了,老牛皮式的車座高高地翹著,外面用一層一層的布子包裹起來,這樣,騎得時候便不會硌著屁股。我到家鄰居家里借了一個打氣筒試著給輪胎充了氣,跨腿上去,車子竟然還能用,“嘎吱嘎吱”的音符中,我騎著它在院子里轉起了圈子,一股怡然自得的感覺升騰在我的心頭。
蹬著自行車,不由地想起了我那已經逝去九年的二哥。
二哥乳名叫豆豆,說是老二,其實在我們同父同母的兄妹中,他就是老大,被我稱做大哥的,和我們并不是一個姓氏,是母親與前夫所生。二哥1954年出生,整整比我大十歲,在我十六歲升高中時,他已經從學校畢業進入社會許多年了,那時農村還是集體經濟,二哥先是在村里務農,而后到社辦的磚瓦廠上班,再后來又學了獸醫,專門給生產隊的騾馬或者村民自己養的豬羊雞看病,每天肩上背一個醫藥包,手里拿著搟面杖粗細的'注射器東家出、西家進,給牲口看過病的人家,三天兩頭請二哥吃飯喝酒,那時的二哥,在我眼里很神氣。
就在那一年夏季,有一天傍晚,二哥不知從哪里推回一輛半新不舊的自行車,前臉眉心上,是一個由層層白色三角形峰嶺組成的群山,遠山后面是霞光閃爍的背景,很像早年八一電影制片廠攝制的電影片頭的景象。一推門,二哥幾乎用顫抖的聲音喊著:“自行車,自行車,我買下自行車了!”他前腳進門,后腳跟著的是一群街坊鄰居,眼里流露的是清一色的羨慕眼神。那時的自行車屬于家庭三大件之一(另外兩件是手表和縫紉機),在當時人們的眼里,不亞于現在的樓房和汽車。后來我才慢慢弄清,二哥用積攢了三年多的98元錢錢買回的這輛自行車,就是傳說中的名牌產品,產自東北沈陽自行車廠“白山牌”自行車。
二哥從供銷社買了許多紅的、綠的塑料布,用剪子剪成細條,間隔著一圈一圈纏繞在自行車架上,用白布蘸上清油把每一根輻條擦洗得明明晃晃,一晚上的辛苦,讓他的這件寶物“花枝招展”,第二天一大早便“叮鈴鈴”一路響著車鈴,出發了。
秋天,我的中考成績出來了,全校第一,很快就接到了成都一所電子通訊中專學校的體檢通知,全家人的那份高興心情,現在想起來,真的難以用適合的文字去描述。可是,二哥騎著他的自行車出發時,陽光燦爛,晚上回家時,卻變得陰雨綿綿,這份興奮只維持了一天便消失了:我的視力不合格,失去了被這所軍工學校錄取的資格。
直至現在,每每回憶往事,二哥當時那種沮喪的表情依然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腦海里。二哥把我送回家里,飯都沒有吃一口,馬不停蹄騎著自行車跑了二十里路找到聯校校長家,詢問下一步該怎么做(當時的條件所限,村里根本沒有電話),校長說:“唯一的出路就是去讀高中,依娃兒的成績,上區重點高中是沒有問題的,但報名時間截止明天,趕緊趕著去辦吧,不能耽擱。”
月暗星稀的夜晚,又饑又渴又累的二哥行走在坑坑洼洼的坡路上,一不留神,連車帶人栽到了溝里,褲子被長滿荊棘的樹枝掛破了,殷紅的鮮血一股一股地流出來,忍著疼痛把車子抬到路上,蹲在路邊歇過一陣,昏頭昏腦地再去騎時,卻怎么也蹬不動,仔細看時才發現,后叉斷了!
二哥是怎樣挪著疼痛的腳步,推著這輛摔壞的自行車走回來的,我真不知道,也想象不出來,因為等到他回到家時,我早已在夢鄉里暢游,我能看到的只是第二天他瘸著腿在院子里修理他的自行車,臉上也有輕微的傷痕。
我順利地上了全區的重點高中,每天不管窗外事,埋頭學習,根本不知道家里為了我每月的九元伙食費,費了多少心,吃了多少苦。父親不顧多年氣喘咳嗽的老毛病,承包了隊里的菜地,每天從天不明干到月升起,二哥則是找人用鋼筋焊了兩個架子,一頭一個掛在自行車后面,里面裝滿各種菜蔬,轉著村子去賣菜,換了的錢幾乎都用在了我上學的書本和伙食費上。
我高中畢業了,我中專畢業了,我參加了工作,我結婚成家了,我的父母卻相繼走了,我的二哥也在2008年的仲夏,留下了兩個未成年的孩子,身患淋巴癌永遠地離開了我們,那年他才55歲。我想他們,我念他們,可是我究竟該做什么?在這個破舊的院落里,雙手推著這輛老式的“白山牌”自行車,我只有潸然淚下,無言無語,獨自走向墳頭,點起紙錢,寄托我的哀思。
一縷青煙
把紙錢和思念送上藍天
我已身穿棉袍
我的親人
你在那邊
是否還末換單
一壺燒酒
跪灑靈前
一個人
抑頭呼喚
我的親人
無論走去多遠
都會把你們掛在心尖
謝二哥的散文
謝二哥原名謝世榮,因為排行第二,大家都叫他謝二哥。
謝二哥的謝家是汪家街幾戶外姓之一。謝二哥的奶奶是我們秦家的姑娘,我喊姑姑。按輩份,謝二哥該喊我表叔。
謝二哥在汪家街當了一二十年的隊長。之前是我父親當隊長,后來我父親不愿當了,就推薦謝二哥來當。謝二哥當隊長受我父親影響比較大,他堅持我父親當隊長的原則,凡事不可太較真,針過去得線也過去得。因此他與生產隊的社員能和睦相處,社員們也比較服他管。
謝二哥聲音洪亮。我想他這是練出來的。那時生產隊出工,都是用嘴喊。他每次喊出工都會站在正堂屋,拖長聲調,大聲地喊,喊上三遍,整個隊的人便都能聽到了。
謝二哥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那些年沒搞計劃生育,每家每戶的子女一走出來,就像牽線一樣。謝二哥的大兒子是個“拐子”,走起路來像螃蟹一樣,他的耳朵比一般小孩子的大,又長得胖嘟嘟的。因為家里沒有人帶,那時一般都是哥哥姐姐帶弟弟妹妹,“拐子”是老大,沒哥哥姐姐帶,謝二哥便帶他到干活的地方來。大家都愛逗“拐子”來取樂。那時幾乎沒什么娛樂活動,大家便只得自己想著法子逗樂,不然憋都會把人給憋壞的。大家常常喊“拐子”走路給大家看,或者叫他做些其他動作,不管“拐子”做出的動作可不可笑,大家都會哈哈大笑。
有一天,大家又叫“拐子”走路給大家看。這次“拐子”不只是走路,他還邊走邊拉著大耳朵邊大聲說:“胖胖生了個大耳朵,走啊走不動!”他這稚氣的話音剛落,在場的人都笑翻了,好些人蹲在地里,捂住肚子,直喊“哎喲”,原來他們把肚皮笑痛了。后來,大家一叫“拐子”走路,他就會邊走邊拉邊說,大家就像在看舞臺上演員表演節目一樣,笑得不亦樂乎的。
大家都知道是誰教的“拐子”。想來謝二哥是想讓大家高興高興。
在我的印象里,謝二哥是個樂觀的人。他見到人,總是會笑呵呵地跟你打招呼,好像他心里沒什么憂愁似的。謝二哥見到我時,他不喊我表叔,他會喊我老師。我想,這不是因為他比我年長得多,喊我表叔不好意思。
我的輩份在秦家是很高的,有些七八十歲,兒孫滿堂的人都要喊我老輩子,甚至還有喊我爺爺的。我聽他們這么喊,反倒不好意思,便叫他們不要這么喊,喊名字就行了。他們就會搖頭說,這怎么能行,輩份在那里,應該的,應該的。想來謝二哥當過隊長,知道喊老師更尊重些吧。就像正堂屋我的`那位“滿滿”(我們秦家對父親同輩人的稱呼),他是秀才,大家都喊他“秀才”一樣。
謝二哥愛編些打油詩順口溜之類的四言八句,說出來逗得大家樂嗬嗬的。
謝二哥的家庭條件不怎么好,不過他的這種生活態度我是很佩服的。
前不久,我回去跟大哥祝七十大壽。酒席上,我在代表大哥去向客人敬酒時,令我頗為詫異的是,這些先前我眼里的大人們,他們好像是突然間變得這樣的蒼老了,蒼老得像冬天來臨時坡上的那些枯萎頹敗的草,當我敬他們酒時,他們的神情動作木訥遲鈍。我明白了,活在我記憶中的他們,已不那么的真實,而現在的他們才是真實的。他們就像故鄉山崖上那些風化的巖石,經不住歲月風蝕的。
當我看到謝二哥時,我大吃了一驚。他不但變得老態龍鐘,而且整個人木呆呆的,像個木頭人樣。
我問其他人,謝二哥怎么啦?
他們說,你還不曉得啊?他差點兒命都沒有了。
我吃了一驚,看著他們,等著他們繼續往下說。
原來謝二哥的大娃兒——“拐子”,有天一大早拿把刀子跑到謝二哥睡的房間,對睡在床上的謝二哥一陣亂砍。把謝二哥的腳和手都砍斷了。幸好秦建華(謝二哥的妻子)發現了,謝二哥這才撿了一條命。送到醫院去住了好久才出院。
拐子怎么要砍他父親呢?我問道。
他們說,拐子瘋了。只要他一瘋起來,就什么都不曉得了。現在還在精神病院里住起的。
那拐子的妻子和兒女呢?我問。
他的老婆在外面打工,拖起三個小的,負擔重,怪可憐的!謝二哥他們只得幫著帶到這三個娃娃。不然“拐子”這家人就散了。只是這么來,把謝二哥兩口子拖累得夠嗆的了。
現在,我沒能在謝二哥臉上看到那樂呵呵的笑,也沒聽到他用洪亮的聲音喊我“老師”。我在同情謝二哥的同時,感覺到生活就像天空中的云,變化無常的。
秋天里的二哥散文
處暑一過, 和土地打了幾十年交道的二哥便忙活起來了。放置了多日的農具被他早早地收拾出來,容不得半點馬虎。該修的修,該換的換,因為他知道處暑一過,地里的莊稼就開始成熟了,那可是鞋里長草也顧不得薅的要忙了 。
架子車已經被他從偏房早早地搬出,看看哪里不結實,敲敲打打,修換一新。車胎是萬不能沒氣的,幾天前發現有些慢撒氣,他扒下修理了一番,氣已打得足足的。打谷場早早收拾打掃平整。問他這么著急為什么?他對我說:“本來就種的不多,要是秋作物黃了,堆一地,沒處安置,再遇上雨天,那還不把人心焦死”。
到了收秋的時候,二哥天天盼?能有幾天好天氣,最好是不熱的天氣。為這,二哥總是看電視聽天氣預報,如果是好天,二哥就會眉開眼笑,假若遇上連陰雨,往往會著急的三七二十三地胡亂罵。
種了半輩子地,急性子的二哥,到了收獲季節,卻步履從容,像秋天的山野,不動聲色地迎接季節的成熟。 于是,在他和二嫂的忙碌中,田間便多了堆成小山的玉米,碼成垛的糜子、蕎麥等帶著汗味和成熟清香的秋物,成熟的莊稼把秋天點綴得無限美妙。已經被廋身的玉米干癟了身軀,以沉默的方式孤獨地佇立在原野上,低下了高貴謙卑的頭顱 。因為是時間從它們身體里抽走了水分和骨頭 ,這時候就只能看著主人翻曬著金黃耀眼的幸福和?豐收的喜悅 !
現在的農村絕不像過去生產隊那會,莊稼堆在地里三五天沒人敢動。如今農村家家戶戶地都種的少,有的人都不種地了,長年在外打工。以前玉米根本不算什么主糧,現在變了,苞谷可算是稀罕的東西了,所以是萬萬不能過夜的。掰下來后,二哥、二嫂便忘了口干舌燥的辛勞,你推我拉的抓緊往家里運。看著全部弄回家的玉米棒,他們剛舒口了氣,又發現雞呀、狗呀的跟前跟后。二嫂顧不上歇,就忙不迭的去伺候它們去了。喜歡老戲的二哥,打開電視在一曲秦腔牌子曲中,用一杯釅茶,一個鍋盔給自己增加著幸福的營養。嘿,那幸福的滋味,像鄉間的河流般淌過夕陽的`天空,撞擊著季節燦爛之花!又像沉默的大地上,開出一幅動態旑旋的圖景……
忙碌一天的鄉村,這時候才流露出秋的神韻。夜色如水,明月高照,絲絲的潮氣帶著莊稼的清香撲鼻而來,讓人頓生一種妙不可言的舒暢。家家的燈這時都亮了起來,只要有還沒背離土地的人,都會拎著凳子坐在院子里,分享著秋天的收獲。大人們都會放松起來,一邊聽著秦腔,一邊談論著天南海北的大事,到了第二天,家家便會掛出一串串金黃的玉米。那金黃,仿佛在顯耀一秋的豐韻。
收了玉米,二哥還不得輕松,因為玉米稈要放倒,地得騰出來,趕白露前后種麥。松不得半口氣。騰了地,手上的血泡顧不得挑,便趕緊送糞撒化肥。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雖然現在糞少了,但一丁點也得往地里送,錯過了這個時候,堆在院子外,那還不成了累贅?送完糞、施罷肥,得趕緊瞅時間下犁。二哥孩子在外打工,他便東尋西問,打聽到能幫忙的人后,便沒了心事,只等早晚下犁了。沒過幾天,田野里都是平展展的土地,單等下種了。
地整了,二哥雖然心里輕松了,可腦筋還不放松,他合計著看去那里打個短工賺點錢,聽說尿素化肥又漲價了,這地是越喂越饞,不上化肥根本打不了多少糧食,得瞅個空掙點錢。可地里的洋芋還沒有挖,看來只能留給二嫂了。唉!忙了一秋,也不知折騰個啥,只顧忙呢!
聽著他的嘆息和牢騷,我勸他別在種地了,歲數大了,孩子也大了,該享享福了。二哥看著山川秀美的田野,看著豐收的秋天和空曠的遠方對我說:“廝守田園,注定與永恒的農業相濡以沫,是一個農民的本份,我要用一把鋤頭守著咱們的根據地,讓你和遠方的孩子們覺得這里才是“家”啊!”并讓我回城時多帶些新鮮苞米讓孩子嘗嘗,然后,像一面旗幟似的哼起《周仁回府》,踩著鄉村水泥路上溫柔的秋色向家走去……
唉!這便是愛了一輩子土地,在大地這張紙上描繪?了一輩子的二哥!把一生的情撒落在生他養他的屯字塬,并彈奏著世界上最美的旋律和音符的二哥!這就是和莊稼結了一輩子緣并永遠想著我們的二哥……
關于尤二哥的春天的散文
春天里那百花香,妹妹想哥心慌慌。納雙鞋墊送情郎,一片相思里面藏。
哪個少女不懷春,哪個少男不癡情。同現在所有的年輕人一樣,村里的尤二哥也到了情竇初開·談情說愛的年齡,而他所心儀的對象就是鄰村出落得一表人才漂亮有加的大美人秀麗。
且說這秀麗不但像一朵出水芙蓉似的亭亭玉立,走起路來更像是一位柳腰輕擺的牡丹仙子,而且杏眼圓睜的鵝臉蛋上還有一對迷人的小酒窩,要是她粉唇輕啟再微微一笑,那簡直就是畫里走出來的仙女似的,不但人長得漂亮而且還聰明能干、溫柔賢惠,是方圓左近出了名的大孝女。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聰穎賢惠·多才多藝的秀女子愣是讓尤二哥這傻小子給碰上了,你說還不是他家祖墳上哪輩子燒了高香冒出青煙才修來這么好的福氣那才怪呢 不是。
為此喜的是尤二哥就連上個茅房也都哼哼唱唱的,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聽他娘出來串門子的時候和別人說,有時候他就是半夜睡覺都會從夢中笑著醒來好幾次,哈哈你瞧這小子那點出息,真是小樣樣的,這可把同齡的伙伴們給氣才壞了,這小子你就等著吧!看你洞房花燭夜的時候我們怎么來擺置你喲。
七八十年代那會兒,年輕人談戀愛不像現在這會兒聯絡方便,尤其是在封建落后的農村就更是多有不便,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你看現在的年輕人談戀愛,見面不到三分鐘就敢拉手攔腰抱著走,有的膽大還敢趁機來個蜻蜓點水撞小鹿,雖然互不了解就嘴里寶貝長寶貝短的卿卿你我不離口,誰知轉身屁股一扭就又拉著別人的手兒四處走,完全忘了自尊自愛不知羞,等將來有一天吃虧上當了,這才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后悔莫及,當初自己怎么就那樣匆忙草率傻丟丟。
那時候農村人談戀愛還比較傳統,有的兩個人見面大多互相寒暄問候一下,連手都很少拉更別說渾水摸魚撞小鹿了,看起來頗有點像純潔無私的同志關系一樣。尤二哥和秀麗的戀愛經過也不例外,由于大人看管的比較嚴,生怕年輕人把持不住自己而做出傷風敗俗有辱家門的蠢事來,因此說來一般沒有什么特別的事情,兩個人是很少有機會在一起互訴衷情的。
不過那些聰明能干·淳樸可愛的熱戀少女也有他們自己一套獨有而奇特的愛情傳遞方式,那就是在春暖花開、百花飄香的季節里,利用農閑或陰雨天氣無法下地勞作的空隙,加班加點為自己的心上人趕制一雙雙充滿深情厚誼和滿滿思念的新鞋墊,有些心靈手巧的還在鞋墊上面繡一些鴛鴦戲水,什么百年好合、永結同心之類的圖案或文字,以此來表達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無限憧憬和希望,以及持之永恒、白首不分離的真情和決心。
心靈手巧的秀麗也往往不甘落后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用盡全部的心思一針一線的為心上人納一雙方正漂亮帶繡花的鞋墊子,利用趕廟會或者外出路過的時候趁機偷偷地塞到尤二哥的手里,然后滿臉羞紅還未等人家說聲謝謝呢就一路小跑飛速而去,只留下一個優雅多姿的倩影送給浮想聯翩的尤二哥。
此時此刻的尤二哥往往是意亂情迷半天回不過神來,那滿鞋墊的清香足夠他春風得意的高興上好一陣子,有時候干脆舍不得穿,而是把它藏在一個秘密的地方,趁人不在或者晚上睡覺的時候捧在手心里或放在被窩里枕頭邊,那是看了又看摸了又摸,幾番放下又幾番拿起,往往弄得是心猿意亂、浮想聯翩。
然而就是這樣一雙不起眼的鞋墊成了當時處于熱戀之中的情男少女互訴衷情提升感情的紐帶,同時也把兩人的心緊緊地拴在了一起。
此外如果有時候湊巧兩個人碰面了,也就大不了互相問一句啥子哥啥子妹家里人一切都好吧, 臉紅害羞心速加跳以及小鹿亂蹦那都是少不了的,不過雙方都會極力克制自己的情緒來岔開話題,不讓對方有犯錯 和肌膚之親的機會,為的是把最美好的東西留到洞房花燭夜再展現給最親愛的心上人。
由于雙方父母及親朋好友都看好這門親事 ,所以尤二哥和秀麗兩個青梅竹馬、一見鐘情的初戀情人,經過幾年馬拉松式長跑和苦熬久等終于修成正果喜結連理,在雙方父母的提議下決定在尤二哥二十歲那年冬天的一個黃道吉日把兩個的婚事給辦了,農村人一般結婚受早栽樹來早乘涼的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所以比較早,其實那年秀麗才十八歲還不到結婚的法定年齡,山高皇帝遠法不責眾,農村人都這樣生米做熟飯先斬后奏,一家學一家紛紛效仿等結了婚有了孩子這才想起入戶口領辦結婚證。
凡事有了定數日子就覺得過得飛快,一轉眼的功夫就到了尤二哥結婚的大好日子,那時候誰家要是有了紅白喜事,在村里可是人人關注的頭等大事,到了尤二哥結婚的前兩天,村里凡是能沾上邊說上話的,不管是親戚朋友也好,鄉鄰同伴也好都放下身邊的活計趕過來幫忙。
一時間借桌子的搬板凳的,搭棚子的貼對子的,蒸饅頭妝被子的,殺豬宰羊的挑水做飯的那是人來人往熱鬧非凡,一般來說結婚的頭天晚上還要邀請吹嗩吶的樂器班子來吹樂助興,晚飯過后就有管事的叫人抬來八仙桌子放在新郎家庭院門前的廣場上,擺上煙酒茶水靜候樂隊人員上臺獻藝,那時候 精神文化設施落后缺乏娛樂活動,所以凡是聽說那個村子里有人家辦喜事,方圓左近十里八村的鄉親們都會成群結隊的遠道而來,頓時里三層外三層把舞臺周圍圈的是密不透風·嚴嚴實實。
人們是一邊如癡如醉的盡情欣賞,一邊津津樂道品頭論足,而臺上的演員也是卯足了勁兒又吹又唱,往往累的是上氣不接下氣,為的是留下一個好名聲,以便將來誰家有了事情能夠輕而易舉的攬下更多的活兒,讓自己的腰包和名利雙雙大豐收,彼此樂意皆大歡喜。
樂隊表演那天,往往是到了夜里十二點人們還都還意味猶盡,不斷高呼好好好,再來一段再來一段,弄得樂隊人員那是叫苦不迭、疲于應付,由于第二天去女方家迎親也是重頭戲,所以這時候幫助主家前來跑腿的辦事人就會上臺來為樂隊人員打圓場,一邊給前來捧場的眾人敬煙撒糖,一邊笑瞇瞇的連聲說道:“散了,散了,明天還要起早到新娘家的村子里好好表現呢,要是吹不好出了洋相,被人攔下耽誤了時辰那多不好呀。'
這時候人們才極不情愿的起身,嘴里一邊嘮嘮叨叨的說還沒過癮呢,一邊文案笑笑的抽身而去。 等吃過夜宵梳洗完畢睡覺躺在床上的時候往往就是夜里一兩點了,睡不了幾個小時,天還未亮門外咚咚咚的炮聲就又把睡意未消的人們從床上拉起來了。
那時候不像現在這會兒有八響雷禮炮什么的,娶親用的'是鳥銃,里面裝上獵人自制的黑火藥,一支鳥銃可以連裝六發,放炮的人用曬干的艾葉做燃繩,需要放炮的時候嘴巴對著燃燒的艾繩用力一吹,然后瞄準引線一點,咚的一聲就像雷鳴一樣地動山搖,要是在開闊地帶十里八村的人都能聽到,所以那時候放炮的人在人們心中的位置那可都是非常神圣的。
當時迎娶新娘的工具都是八個人抬的轎子,所以又叫八抬大轎,由于步行比較慢況且又怕一個村里有兩家人辦喜事給人家搶了先,所以凡是當天與娶親有關聯的人都起得比較早,出行迎親的路線也都是早就和新娘家的人是想商量好的,一切都是為了博個好兆頭,以期讓新郎新娘將來能過上錦上添花、富貴有余的好日子。
等迎親隊伍到了新娘家的庭院門前,樂隊也要吹上好一陣子,因為按照農村的風俗習慣還有好多禮節走完新娘才能上轎子,一時間鼓樂齊鳴炮聲四起,這時候新娘子往往盛妝淡抹,穩坐閨房一副哭啼啼的樣子,這叫哭嫁,一方面是就要離開家人遠行有點舍不得和放不下,另一方面是為了報答家人含辛茹苦的養育之恩。不過哭歸哭,摸一把眼淚也就是裝裝樣子而已,等上了轎子就立馬轉怒為喜破涕而笑,呵呵呵!心里那是巴不得早點飛到新郎身邊撒嬌獻媚卿卿你我呢。
等一切禮節舉行完畢花轎上路的時候,凡是遇到有村落和行人的地方,樂隊還要不停地吹奏,讓過路的人都知道又有一對新人喜結連理百年好合了,要是有人用板凳攔住不讓過,這時候不但樂隊要奮力演奏,而且迎親的人還要笑臉相迎、慌不忙跌的給眾人敬煙撒糖,以求對方高抬貴手讓路通行,遇到路口的大樹,領路迎親加氈的人還要在樹上貼上喜帖以求喜氣,七吹八停的一路走下來回到新郎家里的時候也就差不多十點多左右,開始新一輪新婚儀式,等到酒席開桌往往都是十一二點往后了。
尤二哥結婚那天由于天氣晴好再加上又是鄰村,所以十點鐘就到家了,轎子還未停穩幾個身強力壯身手敏捷的小伙子就趕緊點燃手中的干草和鞭炮,圍著轎子正三圈倒三圈的來回跑,有時候如果哪個人配合不好跟不上步伐或者走錯方向的話,往往是幾個人擠在一塊,弄得是手忙腳亂不知所措,讓周圍看熱鬧的人指手畫腳的哄笑一番。
好不容易等新娘子下了轎子往家里跑的時候,這時候又有調皮搗蛋的同齡人從背后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墨汁或漿糊什么的用力往新娘的臉上或衣服上抹去,嚇得新娘子是大驚失色落荒而逃。
等到了禮堂拜過高堂行過夫妻對拜禮以后,新娘有伴娘攙扶進入洞房以后就暫時安全,不會受到一幫同齡人的惡作劇了,當然有的娘家送親人還會陪在新娘身邊生怕自己的親人再次遭到別人戲弄。
按照我們當地的風俗習慣 ,晚上鬧洞房也是一出不折不扣的重頭戲,尤二哥結婚那天晚上一大群同齡伙伴早早的吃過晚飯就來到尤家準備大鬧一番,尤二哥他媽怕眾人年輕不懂事鬧過了頭,就趕緊請人做了幾桌好酒好菜在上房客廳招待大伙兒,新娘秀麗也是處處提防生怕自己出了洋相又吃虧。
酒過三巡大伙折騰了一陣子又在尤二娘的勸說下紛紛離場回家休息了,此時心急如焚忍了一整天的小兩口,趕緊關門進屋那是完全忘了昔日的嬌羞和羞澀,兩個人是干柴遇烈火,不一會兒就狂風暴雨騰云駕霧攪到一塊去了,正當兩人卿卿你我忘乎所以的時候,忽然聽見咔嚓一聲發出巨響,我的乖乖喲,原來是興風作浪的時候用力過猛把四條腿的木床給壓垮散架了,緊接著就聽見一陣鬼哭狼嚎,好像下面還有人似的,這可把剛才還嬌喘吁吁的兩個人給嚇壞了,兩個人立馬穿好衣翻身下床定眼一瞧頓時傻眼了,原來兩個人只顧高興,竟全然不知兒時的伙伴牛三什么時候趁人不備鉆到床底下去了。
此時的牛三疼的是呲牙咧嘴哭爹叫娘的,頭上還被劃了個大口子鮮血直流,院里還未來得及休息 的親朋好友聽見呼聲,呼啦啦的就圍上來連忙問道:”咋回事,咋回事?發生什么事情了?“等眾人跑到跟前一看,大伙一下子全明白了,望著大呼小叫鮮血冒泡的牛三也來不及責怪他了,眾人七手八腳的趕緊把牛三送到村衛生所里,讓醫生包扎上藥頭上還給縫了四五針這才離去。
事后人們才知道,原來那天牛三喝多了酒,趁秀麗內急陪小姑子上廁所的機會,竟醉意濃濃的跑到人家洞房花燭夜的婚床底下睡覺去了,由于人多大伙也沒有在意,還以為他提前回家去了呢。誰知道他竟躲在人家床底下聽墻根去了,然而誰也沒有想到白天有幾個調皮搗蛋的孬家伙趁人不備在小兩口的婚床上做了小手腳,等兩個人猶如無人之境肆意折騰的時候床卻被壓垮了,讓他們更沒有想到的是兩個人只顧一個勁兒的熱乎,一時大意忘了觀察周圍環境,讓這小子鉆了空子藏在床底下卻渾然不知,要不是床榻壓破牛三的頭誰知道他還要藏到啥時候呢。
后來當牛三走在街上的時候,人們就會忍不住的逗他到:”三兒,那晚是不是故意藏在人家床下聽悄悄話和觀賞人家表演節目的,快說出來也讓大家跟著樂呵樂呵唄。“而這時的牛三往往滿臉通紅搖頭擺手一副討饒狀的樣子說道:”不提,不提,羞死我了。“一邊后退幾步快速而去。
而尤二哥和秀麗也因此事好一陣子在村里見人就躲羞得抬不起頭來,時間一長人們慢慢淡忘了一切又恢復如初,鄉親們的小日子又像東流水似的日復一日平淡無奇的繼續上演著!······ ·
本文作者:漫舞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