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詞句篇哪個版本好
【第1句】:想讀《論語》,哪個版本好
錢穆《論語新解》、《勸讀論語和論語讀法》,南懷瑾《論語別裁》,楊伯俊《論語譯注》,李長之《孔子的故事》等。這些書可以說各有特色,比如錢穆的書體現了他治學的嚴謹,南師的書則會把孔子的思想跟佛法相結合,楊伯俊的書主要是字詞句的古今。
我讀過的上海熙華國學研究院出的《論語熙解》是一本很有新意的書(熙華國學院公益國學班教材用書,作者:文武 ),不但重現了一位講人性關懷和生活情懷的孔子形象,展示了他活潑淳樸的鮮活思想,更是以邏輯結構分解法,把上下篇思想整合起來,從治天下(守成)到創天下(創新)的角度進行解讀,將其思想與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工作和企業家創業創新相結合,融會貫通,為讀者提供接地氣的現實指導。尤其培養了讀者的邏輯思維能力。
在學習《論語熙解》的過程中,同步閱讀其他版本的論語書,可以讓我接觸到不同視角的解讀,可以體會到個人經歷以及社會環境對人們思想的影響。這些解讀很難說孰優孰劣,每一本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每一本都是作者的潛心之作。 在對比學習的過程中,會去思考,同一句話為什么這個人這么說,那個人那樣說,他們思維的邏輯在哪里,根源是什么?而我自己又最認同哪種解讀?抑或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如果哪些話觸動了我,那一定是我生命中缺失的,于是吸收進去,慢慢變成了自己思想的一部分。
“切問而近思”,經過半年多的學習,慢慢養成了思考的習慣,提高了思辨能力。在熙華系統學習《論語》,給我打開了通往國學的大門,在祖先留下的浩瀚知識海洋里,愿意一直探索下去。就像王院長經常講的,我們不應滿足于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學習經典最好的方法,是“以經解經”,就是用原典中的話,或者與原典同時期的其他經典來解讀、印證原典的意,并穿插介紹相關歷史背景故事,這一點《論語熙解》做得非常好。接下來我也準備進一步學習《詩經》和《左傳》,把《論語》還原到它自己的時代,近距離親近古人的智慧。
【第2句】:古漢語字典,哪個版本的好
古漢語字典,這個得看你的具體用途和層次。如果是初學者、入門級zhi別的、層次比較低的讀者,可以用王力的《古漢語常用字字典》,這個也是最便宜的。
高級一點的,可以用《辭源》,這個就是大型工具書了,專門收錄古漢語詞匯的。再高級的用途,那就買《漢語大字典》了。
擴展資料:
這部詞典約有17000個單詞。只有在古代見到的書法、押韻等古書中沒有見到的用字一般不接受。按各部分排列的。相同部首的字,按畫數、筆畫排列。
本詞典所使用的字體以簡體中文總表和第一批不同字符表為準。字體以印刷通用漢字字體表為準。匯總表的簡化漢字簡化的漢字和選定的漢字在第一批不同的漢字排序表作為積極的文章,和相應的繁體字和不同的漢字被添加到單個字符在小粗體顯示,然后包含在索引備查。
單詞具有相同的意義,但不同的形狀,更常見的應當被視為積極的,不常見的作為補充的,如果沒有規定在簡體中文字符的匯總表和第一批異形的字符排列表。
單字拼音用漢語拼音,標音(輕音不標)。原則上,根據《普通話外來詞音標表》,保留少數流行的外來詞發音,舊音用現代音和傳統音的不同注釋,發音用不同的口語音和閱讀音注釋。
釋義力求簡潔準確。一般來說,用書面的普通話解釋。如果有必要,它可以用更表面的方式使用?;玖x、常用義在前,引申義、假義在后。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古漢語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