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課的近義詞
[mark_b]
對課的相關詞: 對勁、對岸、對啦、對癥、對正、對頭、對座、對照、對簿、對酒
[/mark_b]
對課的意思:舊時學習詞句和準備做詩的一組練習。如:老師說雨,學生對風老師說桃紅,學生對柳綠。
對課的拼音:[ duì kè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對頭:對頭,常用口語。有三種解釋方向。一指正確、正常等;二指敵對、對手之意。前者常在四川地區貴州地區方言中使用。三,一種現代人常用的反語。
【第2句】:對等:對等,是一個詞語,拼音為duìděng,出自梁啟超《論內地雜居與商務關系》。
【第3句】:對勁:對勁,指合適;對頭。語出《紅樓夢》第八四回:“托孫親家那邊有對勁的提一提。”
【第4句】:對比:對比是把兩個相反、相對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對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說明,這種寫作手法叫對比,也叫對照。在文學理論上,對比是抒情話語的基本組合方式之一。它把在感覺特征或寓意上相反的詞句組合在一起,形成對照,強化抒情話語的表現力。運用對比,能把好同壞,善同惡,美同丑這樣的對立揭示出來,給人們以深刻的印象和啟示。
【第5句】:對簿:對簿,指受審問。簿,獄辭的文書,相當于現在的訴狀。古代審訊時,依據狀文核對事實,故稱對簿。
【第6句】:對路:【第1句】:合乎需要。
【第7句】:對酒:【第1句】:面對著酒。
【第8句】:對癥:針對具體病情:~下藥。
【第9句】:對向:對向,讀音為duìxiàng,漢語詞語,意思是:(1).應對趨走;(2).配偶。
【第10句】:對圓:兩軍臨戰前各自列成半圓形陣勢,因相對成圓,故稱。
【第11句】:對口:對口duìkǒu,名詞,有兩嘴相對,極言其對語之近的意思,也有符合;合適等。
【第12句】:對岸:一定水域互相對著的兩岸互稱對岸。在臺灣,對岸也特指大陸。
【第13句】:對嗎:對,dui,從丵(zhuo)從口從寸。一只手拿著點燃的蠟燭,有“向著”的意思。對,對或從士。漢文帝以為責對而為言,多非誠對,故去其口以從士也。(1)(會意。從口,從“丵”(zhuó,即,古“叢”字,象草木叢生。),從寸。寸,法度也。漢文帝以為責對而偽,言多非誠,故去其口,以從土。本義:應答)(2)同本義[answer;reply]
【第14句】:對啦:對,dui,從丵(zhuo)從口從寸。一只手拿著點燃的蠟燭,有“向著”的意思。對,對或從士。漢文帝以為責對而為言,多非誠對,故去其口以從士也。(1)(會意。從口,從“丵”(zhuó,即,古“叢”字,象草木叢生。),從寸。寸,法度也。漢文帝以為責對而偽,言多非誠,故去其口,以從土。本義:應答)(2)同本義[answer;reply]
【第15句】:對照:對照,漢語詞語,即把兩種相差、相反、相關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差、相反、相對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照,使之相反相成,以更鮮明地表現事物特征,也稱對比。
對課造句:
【第1句】:本研究以多角度的評量來探討輔仁大學目前醫學倫理課程之教學成效,尤其著重在學生對課程期待的調查。
【第2句】:基于對課程標準內涵的理解,就課程標準架構、課程標準制定與實施等方面進行了初步的探索。
【第3句】:課堂上,要多了解學生對課文理解,對于言之有理的就應給予表揚,對于理解不當就應當給予點撥,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第4句】:通過對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改革,建立并完善了一套符合地方工科院校實際的應用化學專業人才培養計劃。
【第5句】:新課改對課程理念、教學觀提出重建的要求,為此,以多元智能理論和建構主義學習觀為代表的新理念受到重視。http://www.semjishu.com/
【第6句】:一些有著長期從教經驗的老師說,對課外輔導讀物也要有“選擇”的眼光,要根據孩子實際情況,“挑精揀肥”。
【第7句】:本文首先對課題的總體情況作了描述,簡要的描述了當前物流行業發展的狀況以及托盤式分揀系統當前的技術狀況,指出了該課題研究的必要性以及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第8句】:實驗中學高級教師溫海濤介紹,首先要回歸課本,但不是對課本進行簡單“掃描”,而是要動手動腦,針對在做題和考試過程中的問題,查缺補漏。
【第9句】:操作方式可依據課文內容及對課文內容適當加以延展來實現。
【第10句】:針對課程的特點,引入“任務教學法,”采用“明確任務、嘗試任務、執行任務、鞏固任務、提升任務”五步驟進行教學,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第11句】:結果表明,培智學校教師對課程內容、課程設置、教學效果多方面不滿意,希望課程改革,但又安于現狀。
【第12句】:本文針對當前高等學校考試分數貶值的現象,提出了對課程考試進行相對評分的思想。
【第13句】:該部分同樣依據非言語行為的理論制定觀察表,對課堂錄像和課堂實錄觀察,并對數據加以分析。
【第14句】:有些人對課外辦班有所歧視,我認為那是妒忌。無論如何,我們分擔和減輕了社會的就業壓力;并且或多或少的為國家少年兒童美育素質的發展和傳播做出了貢獻。
【第15句】:她有一頭濃密蓬亂的褐發,長著大板牙,對課本上的內容爛熟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