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緱”的詩句大全
【第1句】:笠澤蓴鱸秋向晚,緱山笙鶴月微明。——出自南宋·陸游《散吏》
【第2句】:緱鶴空回首,河牛暗斷魂。——出自南宋·文天祥《七夕》
【第3句】:緱嶺參差殘曉雪,洛波清淺露晴沙。——出自唐·溫庭筠《寄分司元庶子兼呈元處士》
【第4句】:毋令敗群語,緱氏果有余。——出自宋·張镃《雜興》
【第5句】:洛浦淩波矜絕態,緱山騎鶴想前身。——出自南宋·陸游http://www.semjishu.com/《南園觀梅》
【第6句】:漢皋解佩終疑夢,緱嶺吹笙恰是仙。——出自元·元好問《鷓鴣天》
【第7句】:緱山領印知公奏,才稱同時盡不如。——出自唐·張籍《送從弟徹東歸》
【第8句】:緱山住近吹笙廟,湘水行逢鼓瑟祠。——出自唐·許渾《送蕭處士歸緱嶺別業》
【第9句】:緱山雙去羽翰輕,應為仙家好弟兄。——出自唐·趙嘏《山陽盧明府以雙鶴寄遺,白氏以詩回答,因寄和》
【第10句】:中原早晚胡塵靜,緱月嵩云要卜鄰。——出自南宋·陸游《旅次有贈》
【第11句】:緱山明月夜,岑寂隔塵氛。——出自唐·厲玄《緱山月夜聞王子晉吹笙》
【第12句】:緱氏還程促,瀛洲會日長。——出自唐·王績《游仙四首》
【第13句】:緱山杳杳翔寥廓,遼水累累嘆城郭。——出自唐·武三思《仙鶴篇》
【第14句】:洛水行欲盡,緱山看漸微。——出自唐·岑參《楊固店》
【第15句】:緱山七月雖長去,遼水千年會憶歸。——出自唐·武三思《仙鶴篇》
【第16句】:緱峰信所克,濟北余乃遂。——出自唐·王昌齡《緱氏尉沈興宗置酒南溪留贈》
【第17句】:楚客來何補,緱山去莫追。——出自唐·徐鉉《文獻太子挽歌詞五首》百問中文原創
【第18句】:緱嶺獨能征妙曲,嬴臺相共吹清音。——出自唐·羅鄴《題笙》
【第19句】:緱嶺有人今毓粹,飛鳧不日簉嚴宸。——出自宋·趙長卿《浣溪沙》
【第20句】:鼎來行卷十九首,緱山明月聞吹簫。——出自南宋·陸游《簡蘇邵叟》
【第21句】:此夕當復奇,緱山吹玉笙。——出自南宋·陸游《晚步》
【第22句】:葛水霧中龍乍變,緱山煙外鶴初飛。——出自唐·韋莊《放榜日作》
【第23句】:秋陰漠漠秋云輕,緱氏山頭月正明。——出自宋·鄭文寶《題緱氏山王子晉祠》
【第24句】:安得飄然從此逝,緱山風月聽吹笙。——出自南宋·陸游《戲遣老懹》
【第25句】:緱山碧樹青樓月,腸斷春風為玉簫。——出自唐·曹唐《蕭史攜弄玉上升》
【第26句】:緱嶺晴虹斷,龍門宿鳥還。——出自唐·李德裕《憶平泉雜詠·憶晚眺》
【第27句】:緱山遺響昔所聞,廟庭進旅今攸設。——出自唐·孟簡《享惠昭太子廟樂章》
“緱”結尾的詩句【第1句】:帝子傳聞李,巖堂仿像緱。——出自宋·蘇軾《壬寅二月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減決囚禁十三日》
【第2句】:界紙題封事,挑燈看蒯緱。——出自元·王冕《不飲》
【第3句】:棲遲背世同悲魯,瀏亮如笙碎在緱。——出自唐·李煜《秋鶯》
“緱”在中間的詩句【第1句】:可憐緱嶺登仙子,猶自吹笙醉碧桃。——出自唐·許渾《故洛城》
【第2句】:月滿緱山夜,風傳子晉笙。——出自唐·鐘輅《緱山月夜聞王子晉吹笙》
【第3句】:寥寥雙耳更深后,如在緱山明月中。——出自唐·貫休《風琴》
【第4句】:蒼蒼秦樹云,去去緱山鶴。——出自唐·元稹《別李三》
【第5句】:縱到緱山也無益,四方聯絡盡蛙聲。——出自唐·薛能《題后集》
【第6句】:朝登商山采三秀,暮上緱嶺追雙鳧。——出自北宋·黃庭堅《答王晦之見寄》
【第7句】:禮成神既醉,仿佛緱山鶴。——出自唐·裴度《享惠昭太子廟樂章》
【第8句】:因過緱山朝帝廷,夜聞笙簫弭節聽。——出自宋·蘇軾《芙蓉城(并敘)》
【第9句】:孤桐破碎蒯緱脫,坐對夕陽歌慨慷。——出自元·王冕《有感》
【第10句】:蒯緱裝太阿,付騶斬芻秣。——出自北宋·黃庭堅《拘士笑大方》
【第11句】:蘇子得之何所為,蒯緱彈鋏詠新詩。——出自宋·蘇軾《武昌銅劍歌(并敘)》
【第12句】:地閑緱嶺月,窗迥洛城砧。——出自唐·張喬《送韓處士歸少室山》
【第13句】:玉具拄頤誰復許,蒯緱彈鋏老猶窮。——出自南宋·陸游《甲午十一月十三夜夢右臂踴出一小劍長八九寸》
【第14句】:梨花新折東風軟,猶在緱山樂笑聲。——出自唐·曹唐《小游仙詩九十八首》
【第15句】:月明曾聽吹笙否,我亦未見緱山鳧。——出自北宋·黃庭堅《戲贈王晦之》
【第16句】:惟應蒯緱劍,日夕同歸來。——出自宋·敖陶孫《前感興一首》
【第17句】:辭鄉遠隔華亭水,逐我來棲緱嶺云。——出自唐·白居易《有雙鶴留在洛中忽見劉郎中依然鳴顧劉因為鶴嘆…答之》
【第18句】:此日升緱嶺,何因到寢門。——出自唐·徐鉉《文獻太子挽歌詞五首》百問中文原創
【第19句】:因思往事成惆悵,不得緱山和一聲。——出自唐·卓英英《理笙》
【第20句】:遠源過晉史,甲族本緱笙。——出自唐·薛能《送浙東王大夫》
【第21句】:攜去湘江聞鼓瑟,袖來緱嶺伴吹笙。——出自唐·齊己《謝王先輩湘中回惠示卷軸》
【第22句】:明日緱山東畔路,野夫懷抱若為寬。——出自金·元好問《別程女》
【第23句】:舊居緱山下,偏識緱山云。——出自唐·岑參《過緱山王處士黑石谷隱居》
【第24句】:欲首函關路,來披緱嶺云。——出自唐·裴度《劉二十八自汝赴左馮,涂經洛中相見聯句》
【第25句】:蕭然王郎子,來自緱山陰。——出自宋·蘇軾《張安道見示近詩》
【第26句】:逶遲轘轅側,仰望緱山際。——出自唐·吳筠《緱山廟》
【第27句】:鶴駕迎緱嶺,星橋下蜀川。——出自唐·皎然《詠數探得七》
【第28句】:綠云紫氣向函關,訪道應尋緱氏山。——出自唐·李白《鳳吹笙曲》
【第29句】:玉笙無遺音,悵望緱嶺云。——出自唐·劉駕《別道者》
【第30句】:左右瀍澗水,門庭緱氏山。——出自唐·孟浩然《題李十四莊,兼贈綦毋校書》
【第31句】:不須浪作緱山意,湘瑟秦簫自有情。——出自唐·李商隱《銀河吹笙》
【第32句】:弈棋樵客腐柯還,吹笙仙子下緱山。——出自北宋·黃庭堅《觀崇德墨竹歌》
【第33句】:王子緱山石殿明,白家詩句詠吹笙。——出自唐·徐凝《和川守侍郎緱山題仙廟》
【第34句】:峭如謝檜虬蟠活,清似緱山鳳路孤。——出自唐·殷文圭《覽陸龜蒙舊集》
【第35句】:仙侶緱生留福地,湘娥帝子寄哀弦。——出自唐·麻溫其《登岳陽樓》
【第36句】:定知別后宮中伴,應聽緱山半夜鐘。——出自唐·于鵠《送宮人入道歸山》
【第37句】:何年緱嶺上,一謝洛陽城。——出自唐·崔湜《寄天臺司馬先生》
【第38句】:又聞緱山好泉眼,傍市穿林瀉冰玉。——出自宋·蘇軾《別子由三首(兼別遲)》
【第39句】:還似緱山駕,飄飄向碧虛。——出自唐·權德輿《贈文敬太子挽歌詞二首》
【第40句】:嵩云緱月本閑人,誤落塵中白發新。——出自南宋·陸游《初寒書懷》
【第41句】:樓中仙人睨物表,瑤笙引鶴緱芻頭。——出自元·楊維楨《夢游滄海歌》
【第42句】:元禮去歸緱氏學,江充來見犬臺宮。——出自唐·杜牧《李給事中敏二首》
【第43句】:羨他緱嶺吹簫客,閑訪云頭看俗塵。——出自唐·羅隱《北邙山》
【第44句】:前堂吹參差,不作緱山聲。——出自唐·劉駕《勵志》
【第45句】:秋風湘浦紉蘭佩,夜月緱山聽玉笙。——出自南宋·陸游《狂吟》
【第46句】:朝朝緱氏鶴,長向洛城飛。——出自唐·崔融1《和梁王眾傳張光祿是王子晉后身》
【第47句】:瑣窗朱檻同仙界,半夜緱山有鶴聲。——出自唐·劉滄《登龍門敬善寺閣》
【第48句】:南望緱氏嶺,山居共澗陰。——出自唐·徐仁友《古意贈孫翃》
【第49句】:吹笙緱嶺登山后,東注清流豈有窮。——出自唐·徐夤《山陰故事》
【第50句】:再看緱山云,重酌嵩陽水。——出自唐·皮日休《七愛詩·盧征君》
【第51句】:蒯緱玉具皆外物,視草草玄無等差。——出自宋·蘇軾《張近幾仲有龍尾子石硯以銅劍易之》
【第52句】:爐氣朝成緱嶺云,銀燈夜作華亭月。——出自唐·錢起《畫鶴篇》
【第53句】:畢景至緱嶺,嶺上煙霞生。——出自唐·宋之問《奉使嵩山途經緱嶺》
【第54句】:休詫鵲橋仙,說甚緱山侶。——出自宋·無名氏《卜算子》
【第55句】:湖中冶師緱長弓,有如漢代陶安公。——出自元·楊維楨《冶師行》
本文為百問中文站長整理而成,轉載請標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