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秧歌動律短句集錦60條
秧歌的詞語造句
秧歌拼音
【注音】: yang ge
秧歌解釋
【意思】:<輕>主要流行于北方廣大農村的一種民間舞蹈,用鑼鼓伴奏,有的地區也表演故事,跟小歌舞劇相似。跳這種舞叫扭秧歌或鬧秧歌。
秧歌造句:
【第1句】:目前,定州秧歌發展日漸式微,搶救、保護和傳承迫在眉睫。
【第2句】:結果表明,原生態秧歌面臨“類發展困境”,需要實現現代化;
【第3句】:秧歌是一種民間舞蹈,有節奏感很強的音樂相伴。它在中國北方許多地區很流行。
【第4句】:秧歌鍛煉群體屬于“普通獲益者群體”或“利益相對受損群體”;
【第5句】:定州秧歌在語言、唱腔、調式、劇目等方面有其獨有的特色。
【第6句】:另外一種著名的民間舞蹈是秧歌,常在節日慶典時上演。
【第7句】: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秧歌的意義也正在于此。
【第8句】:秧歌的歷史源遠流長,但千百年來一直受著封建勢力的壓制。
【第9句】:著名社會科學家李景漢搜集出版的《定縣秧歌選》,收入了劇目近百個。
【第10句】:以東北秧歌的審美屬性為基點,通過藝術形式的視覺感受和聽覺感受,對這種民間藝術進行審美層面的解讀;
【第11句】:另一種著名的民間舞蹈是秧歌。
【第12句】:“秧歌”是漢民族所特有的民間舞蹈。
【第13句】:對秧歌鍛煉群體應采取必要的社會控制。
【第14句】:通過共同情感與群體意識的凝聚,東北秧歌及其所包含的文化意蘊被傳承下來。
【第15句】:祁太秧歌是民間小戲在山西晉中的典型代表。
【第16句】:如今秧歌已成為東北地區最受歡迎的娛樂形式。
【第17句】:定州秧歌又名定縣大秧歌,是流行在華北平原中西部的一個古老戲曲劇種,因發源地在定州而得名。
【第18句】:膠州秧歌是動律最復雜、韻律最濃郁、表現人物情感最豐沛的傳統民間舞蹈。
【第19句】:她們在跳秧歌,一種傳統的中國舞蹈。
【第20句】:昨天我還在娘家,村里的會頭《操辦秧歌的人》打來電話,要我趕緊回家辦個角色。
【第21句】:一聽這個,我的心就激動起來了,恨不得一時就把年拜完了,好去看秧歌。
【第22句】:運用文獻資料調研、質的研究、問卷調查和數理統計等方法,對秧歌文化、秧歌鍛煉群體及其社會控制進行調研分析。
【第23句】:秧歌的存在增加了年味和豐富了人們的生活。
【第24句】:昌黎地秧歌從形式到內容,都有其明顯個性。
【第25句】:昌黎地秧歌是昌黎縣境內普遍開展的一種自娛性較強的民間舞蹈藝術,源于百姓的`日常生活,流傳至今已有千余年的歷史。
【第26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秧歌舞是中國革命性質的象征,因此我才在此不惜筆墨加以描述。
【第27句】:其中有一首秧歌唱道:上川的鼓子下川的扭,西首里出的是民歌手,縣城里集中了些好傘頭,要聽吹手到磧口。
【第28句】:扭秧歌無需特定的舞伴,只要繞著圈,或是組成類似康茄舞的隊形就可以扭起來。小學生們放學后,也常常一路扭著秧歌回家。
【第29句】:秧歌具有悠久的歷史,是一種傳統民俗。
【第30句】:作為一種具有藝術性和地域性的民間藝術,東北秧歌將東北的文化內涵和精神意蘊融合在這種文化載體上,得以延續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