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者重要的好句子好詩詞聚集100條
握好人生的指揮棒的現代散文
鄙人認為,人生的過程就像演奏一首起伏跌宕的交響樂,樂譜中的一個個小節里的音符就是你成長的一個個今天、明天和后天。
一個個小節里面都蘊藏著各種欲望,一個個音符的高低都代表著你的求知欲、名利欲、表現欲、占有欲、成功欲等諸多因素。不論那一種欲望出現貪得無厭都會欲壑難填,在生命的演奏中出現不和諧的噪音。欲望不能沒有控制。思想家老子說過:“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意思是欲望如果不知道適可而止,不加控制自己的欲望,就會什么欲望也滿足不了;如果不懂得知足克制,連已擁有的一切也會保不住。欲壑難填知足者常樂。有警聯道:事到知足心常愜,人至無求品自高。
怎么諧調各種欲望呢?這就需要請出來修養這個指揮家。修養是人生交響樂的一種詮釋和再創作,修養手中的指揮棒就是評判你欲望對錯的朱筆。一個人沒有了欲望就失去了生活的動力和追求,也不會在生命的長河中激起奮進的浪花。欲望要求低了就容易過早地產生滿足感;欲望要求太高了達不到目標就容易產生失落感;欲望要求正好的時候才會有收獲而產生成就感。
據說秦始皇就是一位出色的音樂指揮家,他不僅識五律還能寫樂章。就是這個雄才大略的“指揮家”,指揮著秦國這個強大的“樂隊”,他招納了許多“演奏家”,他是這個樂隊的絕對靈魂人物,他指導整個強大的樂隊演奏出了一個個高潮,他把“多聲部”(戰國七雄)的四分五裂演奏成了一個和諧的大中華。指揮家詹姆士·列文曾說過:“指揮棒也是一種樂器。”看來修養這根指揮棒就是每個人演奏自己命運交響樂運籌帷幄的謀略。
修養這根指揮棒的作用有以下幾點:一是它能時刻提醒演奏者,人生這部生命交響樂不僅規模龐大,而且不會有彩排并且非常漫長,樂譜中的每個音符的高低代表著各種欲望的膨脹,所以在演奏的時候就不可能準確無誤地演奏好樂譜中所有的細節,這時,就需要修養這個指揮在臺上用手勢提示演奏者。二是在演奏過程中,欲望的程度是無法定量的。什么地方欲望漸慢或漸快,到底慢多少,快多少,從哪里開始慢,到哪里回到原來的速度等等,是無法量化在譜面上的,只能看修養指揮臨場的表達,演奏生命交響樂是需要演奏者有激情的,不是不負責任庸庸碌碌地演奏下來就行了。三是人生這部生命交響樂有其表現性,愛和善良可以增強作品的感染力,這一點并不能靠修養指揮與生俱來。
每個人的.修養指揮水平是各不相同的,他們各有各的風格,有的修養指揮看上去沉默,熱情存在了心里和手上,有的修養指揮則表演性很強,在音樂傳達感情的同時,修養指揮自己也在用形體動作給觀眾傳達著自己的情緒。有的修養指揮缺乏高雅素質,在指揮交響樂中不可避免地給觀眾留下了庸俗嘩眾取寵的印象。
看來每個人只有控制好各種欲望,他的生命交響樂就能演奏出精彩和張揚。從古至今看人的命運,有時候確實像老天爺安排好似的,其實每個人的一生并不能一切完美的,對人生有滿足感的人,他是不會去追求不屬于他自己的成就感。少了欲望往往會成就一個人非凡的人生,當然清心寡欲的苛求,也不是平凡人生就能體驗到完美的滿足感。
李太白是盛唐最杰出的詩人,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繼屈原之后又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素有“詩仙”之稱。他經歷為什么坎坷呢?有過供奉翰林的官職,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玄宗皇帝所賞識。后來他逐步控制了自己的名利欲望,不能同流合污容于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他游歷了大中華許多名山大川,缺少了欲望反而寫下了大量贊美祖國大好河山的優美詩篇,借以表達出他那種酷愛自由、渴望自然的情懷。在詩作中描寫奇險山川秀水的同時也把他那叛逆不羈的性格表現的淋漓盡致。他演奏的人生交響樂正如他的兩句詩所說,“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是那么的明朗、活潑、雋永。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膾炙人口的詩句,在中華大地經久不衰流傳了幾千年,不是詩句寫的如何精彩而是人們看好他的人品。因不愿“為五斗米而折腰”,做官僅80多天就辭官回家過起了“躬耕自資”的田園生活,無欲則剛的性格,使他寫出來的詩文兼有平談與爽朗的風格,語言不僅質樸自然,而且又極為精煉。
人的欲望看來是不能太多的,欲望多了會昏頭昏腦找不準人生的方向,正確的欲望還需要勤奮的去耕耘,人的思想境界不同,欲望也是各不相同的,如何演奏好自己生命的交響樂,高雅修養的指揮棒起著決定性作用,請你握好自己人生的指揮棒。
把握五項運動保健康現代散文
我是飛行員出身。在軍校,以“生命在于運動”這句至理名言為座右銘。轉到地方工作以后,“運動”不止,身體一直處在較好的狀態。1999年春退居二線,翌年退休。現在身體依然健壯,聽力、視力仍不見減弱,體力不見降低,每天“運動”不止。但現在的“運動”不再單純理解為體育運動,而是圍繞著生命的質量,全面理解“運”和“動”,有意識地開展“心態”、“體育”、“群體”、“思維”、“環境”等五個方面的建設,或稱之為“運動”。
“心態運動”。從繁忙的工作崗位退下來,由原來在職轉化為無職,由黨政官員轉變為自然人,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轉折。交往由門前車水馬龍轉變為門可羅雀,人的心理由忙而閑、鬧而靜,轉入又一個形態。失落感、寂寞感、失衡感不時地出現,影響人的心態健康。事實上存在一個轉型期。這時的心態建設,心態的運動方向顯得格外重要。我稱此時的心態轉型期為過渡期。
在過渡時間里,重要的是思想認識的“解放”,或稱為轉換,主要有兩點。一則從“地位”中解脫出來。退休,就是從原來崗位上退出來,從原來的地位上退下來,變成普通人,以普通人的心態對待生活,對待社會。我退二線的第一年,每個月填一首《水調歌頭》,強化這種認識。其中第二首寫道“卸職新天地,重塑自然人”,“今天事,新起點,重耕耘”。另則是認識生命規律。退休生活是生命周期的必然階段,是自然現象的表述,要面對現實,直面人生。這個時候常常遇到不在位與在位時截然不同的一些社會現象。德高望重、勢力眼和官本位等三個詞不時地跳動在眼前。面對社會的具體事宜和挑戰,不能不令人思索。這三個詞從不同側面陳述人生,陳述不同階段的不同內涵。退下來要珍重德高望重四個字的價值,也要知道在權勢和拜金主義者眼中其含金量是零;要明確“勢力眼”的流習和“官本位”的眼光都是客觀的存在,千年不變,是“規律”不必要驚訝、憤怒、咒罵。要學會理智的.寬容,豪情的豁達,進入思想境界的新紀元。我寫了一首詩,時時提醒自己。
心底平和自然人,豁達豪情處處春。
寬容大度萬千事,天闊地厚論王孫。
“體育運動”。以增強體質為目標,堅持經常性和多樣性,我又稱之為規范化和多樣化。每天堅持晨練一個小時到一個半小時。如果不外出,上午的中間休息時間堅持半小時室內打拳、跳繩等運動;晚飯后,隨意活動。晨練中,散步、跑步、游泳、跳繩、做自編操、打太極拳、穴位按摩等等多樣運動,以跑步、散步交替為多;以在嫩江江畔活動為多。活動量以不感到疲倦和精神愉快為準。不管風天、雨天,室內或室外,每天必須做深呼吸,吐故納新,更換體內氣體。但深呼吸分3——5次做完。每次以3——5次為準,不一次換氣到底,以適應體內氣體交替的需要。體育運動的多樣性、多元化,保證身體、精神狀態全面處在穩定、最佳境地。我寫了一首詩,以記憶:
散步長跑水中游,多元運動競自由。
太極拳出乾坤凈,日積月累覓封侯。
“群體運動”。人具有群體性。退休生活中尤其需要交往,“有事干”,有人群。我除了參加縣里必要的活動以外,經常往來的群體有部分同學、部分老同志、文學愛好者、乒乓球“群體”、游泳“群體”等。還和工作過的黑河、五大連池市同志往來,和省內一批作家、老朋友交流。這些人在一起,每每侃談不止。天南地北,春花秋月,甚或指點江山,為發展說三道四,一吐為快,謀劃未來進言獻策。我每年都要外出到省內外一些地方訪問、講學或旅游,群體相伴。這些交往都異常有益處,精神狀態極佳,感情波瀾不止,情中取樂,樂中有情,融融其間。有些時候舉懷相聚。美酒佳肴的酒文化又把人與人之間距離拉近了,情感迸發出火花,更有一番“抽刀斷水水更流”的退休風情。我也以寫詩記之:
周游“列國”訪談多,【第3句】:五群體立新說。
推懷把盞神仙界,不問權勢不拜佛。
“思維運動”。腦子不能減少運動。勤思、勤想、勤琢磨,永遠處在運動狀態,不停地思維之中。看電視、看書報,不在消磨時間中度過,同可讀、可視人物命運共呼吸,共迭宕,隨其高興而歡樂,隨其悲慘而落淚。更多時間用來填詞作詩寫文章,練練書法。思維處在高度運轉運動之中。退休以后,已經正式出版《情滿天下》、《情融歲月》兩部書,近50萬字,被吸收為黑龍江省作家協會會員,兼黑龍江省散文創作委員會副會長。這段時間里,發表《訪問江東六十四屯》、《綠在漠河》等散文近50篇。發表《農民十二想》等調查報告近30篇。未完稿的長篇記實作品《情伴人生》已經完成60余萬字的寫作。勤思練筆,腦海行舟,提升了生命質量,提升了生命品位和對生命未來的追求。流水不腐。思維不止,認識深化不停,大腦老化的時間被推遲,老化程度被減弱。我為之自得其樂,歸納為:
藝海拾貝情悠悠,吮媒筆下無閑愁。
詩詞文章多問世,腦海浪涌喜行舟。
“環境運動”。有一個良好的周邊關系,良好的生活環境是健康的重要條件。這些年,我的家人同鄰里之間交往密切,相互關照,和諧而協調,沒有任何不愉快讓我傷神、思考或平衡。夫妻之間心照不宣,家庭生活安定、美滿。我有一兒一女,一個孫女,一個孫子,一個外孫。女兒在黑河工作。偶爾回到嫩江小住,極盡愉快之能事。三個孫兒尤其和我相近,每每玩耍而忘掉年齡。孫女、孫子上學前,常常住在爺爺家。陪他們丟手絹、藏貓、跳繩、“踢足球”,演出節目,背誦詩詞、成語,上學以后每周星期五晚間趕過來,下棋、知識“搶答”、“演出節目”、出對聯、背詩詞,陪伴孫女拉手風琴,看孫子拉胡琴,又一番不是天倫之樂的快活。每天清晨,我陪同他們在嫩江畔跑步、走步、深呼吸,完成5公里的“丈量”,或才在藍球場上練藍球,努力鍛煉身體,增強體質。這個時候,我注意力只在他們身上,腦海中只有孫女、孫子的天地,沒有世間鎖事,沒有煩惱和不愉快。不知不覺之中,自己的心態同他們相通了,似乎年齡也變小了,年少了。好的和諧環境對生命健康至關重要。我生活在健康愉快的氛圍之中,快樂而忘我的情感之中,常常忘形,忘掉自己。已經過了花甲之年,卻不知花甲為何年!幾十年的生活讓我知道培植良好的環境,使其在“運動”中與時俱進,對生命的延續無疑是一種難以估量的力量。我嘗到了環境建設、環境運動帶來的益處和甜頭,也十分傾心環境建設和環境運動。對其中的愉悅,寫過一首詩:
陪孫玩耍何時了?對奕演出練長跑。
忘天忘地忘花甲,無為心態年自少。
這就是一生的約定現代散文
一
金秋十月的一天早上,天微亮,在施工區后面一間簡陋的彩板房里,一對中年夫妻,躺在床上聊著。
“哈哈,感激老公,感激老公這幾十年來,對我齊心專心不變的陪伴,你為家庭做出了很多,你真的辛苦了!”
“五十歲的人生,不算年邁卻也不算年青,我們一路走過,所經歷的酸甜世事,照樣有蠻多的哦!”
“嗯,嗯嗯,那確切,時光過得好快,昔時,你在我們定親后的第五天,就到單位上參加了工作,而我,則只能在家里等著你的鴻雁傳書。”
“就是,就是,只有經歷了的人,才會更懂得,只有測驗測驗過的人,才會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我們和衷共濟,兩心相印,已經走過整整的三十年了。”
每次,放影的時光,都是在村平易近們吃過晚飯,大年夜大年夜約七八點往后才開端,因為,那時刻的農村,都是屬于分娩隊的情勢,只假如有勞動才能的社員,都要出集體工,工作的時光從來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比及大年夜大年夜家停工吃飯后,當然就到了滿天星斗的時刻。
“是的,是的,掐指一算,合營走過還真的是有足足三十年了,為了組建這個雖不充裕卻不缺溫馨的家庭,我倆走得不隨便馬虎,確切很辛苦!”
“昨天照樣陰雨蒙蒙的氣候,今早的東邊,就升出了一輪大年夜大年夜大年夜大年夜的'太陽,呵呵,老天爺也知道,我老婆愛陽光,所以,老天爺也會善解人意,總會在我老婆的出身之日,賜賚明媚陽光,我老婆的福澤真好,我祝老婆誕辰快活!”
“嗯,嗯嗯,你還記得,我倆當初是怎么熟悉的嗎?你還記得,你當初給我的那個商定嗎?為了守護這個一諾令媛的商定,我們可說是付出了,也收成了。”
夫妻兩個一會兒你一言我一語地回想了起來……
二
八十年代初,那時刻的農村老庶平易近,日子過得都很貧窮,戶口假寓不流動,農村人多半都不知道什么叫醉生夢去世的生活。假如家里沒有住在城市的親朋石友,那么肯定一輩子都莫想看到地球上的高樓大年夜大年夜廈,更不會知道那些藍眼睛黑皮膚的奇怪樣子。乏味的生活,過得懶惰又沒朝氣,鄉親們坐在一路,茶余飯后要想說上一些熱點話題,很多時刻都是在談論,村落里的那些年青后生和年青妹子。
大年夜大年夜大年夜大年夜的村落里,假如有上那么幾個思惟比較前輩的人,想要知道一些國度政策或者國度大年夜大年夜事什么的,那就只能是靠爭著搶著去看——村落每周才有一份報紙的頭版消息。哪里像如今一樣,就算是天上的工作和海底里的動態,都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并且還可以享受著,此時產生的工作,就在同一時刻可以看到所產生的現場直播。
曾記得,村落里也有極個其余人家,買回了一臺比書簿子大年夜大年夜不了很多若干的詬誶電視機,主人都邑把它像保護祖宗神位一樣地去保護,有時將電視機開一下,還要把握好時光,說什么,電視機開多了,會影響電視機的壽命,大年夜大年夜瑰寶可不是隨便地就能讓人摸碰的,我想,那時刻的人們,買回個電視機,不想打開看節目,究其目標是為什么,估計都是為了,夸耀一下自家有錢,讓別人來自家愛慕一下的成本。
然而,想要讓村落里沉著的生活增長點氛圍,大年夜大年夜戶小戶的群眾,根本上都是等著盼著去看每月一次的露天輪回片子。那時刻,片子的內容大年夜大年夜多都是戰斗片,打日本鬼子,故事很簡短,一個片子從頭到尾就個把小時,片子一停止大年夜大年夜家都邑記得住,村落里有些俏皮搞怪的人,有時也還會學著片子里的人物,擺著他們的動作,哼著他們的聲調做娛樂。
三
初夏的傍晚,幾聲蟬鳴和蛙叫,讓一個荒僻罕有的小山村,顯得不是那么安靜,成群結隊的人,有男的有女的,熟年編大年夜大年夜的熟年紀小的,從四面八方走在不平坦的門路上,高一腳淺一腳地來到同一個地點。大年夜大年夜家都是趕來不雅不雅看這場盼了又盼,等了再等的片子。
“誰說不是呢,我倆在分分合合、忙勞碌碌的體驗中,吃過了若干苦,滴下了若干相思淚,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得,只有測驗測驗過的人,才清楚。”
每次片子的不雅不雅看,一般都須要等個把月才有,因為一個公社才一臺放映機,一臺放映機要干事十幾個村落親睦幾個企業部分,就算是每晚一貫地上映,一個月也弗成能在同一個村落跨越放兩次,所以,看片子的人就異常的多,放影的場地,就必須是選擇一個寬敞的場子。
開好人生的這趟車散文
最近我開始學車,雖是駕車的新手,可在自己的人生之路卻是早已起步,并且還在持續加速行進中。在這次學車過程中領悟了不少人生道理,令我不禁感嘆,自己的人生之路是否已經走彎,或者出界了呢?
記得練車的第一天,師傅教我們掛檔。學過車的朋友們都知道,這是最基本的.。可是因為是新手,對是否掛到正確檔位我常常很是擔心。這時師傅在旁邊說:“要相信自己,步驟對了,就一定會掛正確。要對自己有信心,我覺得你平時做事肯定不自信。”
本來我覺得信心這東西,只有在擅長的領域才會聚集,可是卻忘記了,其實往往是先有信心,才會把事情做好,事情也自然成了我們擅長的事。
良性循環與惡性循環,我們在起始點就被自己迷惑了雙眼。
我們練習倒樁時,師傅說:“倒樁的時候,不要一直想我最后要順利,要成功,很多事情,不要想結果。只要踏踏實實的把過程做好,把每個點踩好,結果一定會好。”
或許,我們常常計較結果,卻忽視過程的重要性,又或者功利性目的性太強,結果往往事與愿違。
新手上路,對道路往往有一種恐懼心理。可是其實明白自己不熟悉道路,應該多加練習,但又因為害怕出事故,對練車這回事,變得躲躲閃閃。可是同期的另一個學員,卻這么對我說:“我們練得比較少,最后找教練讓我們多練幾把吧。”
而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變得害怕正視困難,害怕主動迎接挑戰。拖延、混日子的想法漸漸在頭腦里根深蒂固,總是缺少一個驅動力。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并不知道現在的自己處于什么位置,也不知道未來會走向何方。但我明白,如果沒有控制好自己的人生之車,我將越來越偏離主干道,導致我出界出局,終將到不了夢想的彼岸。
開好人生這趟車,其實不難。給自己一個定位,與一切困難面對面,相信自己,那我就是這輛車的主宰,是我人生的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