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名句
徐志摩
【第1句】:我將于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第2句】: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如此而已。
【第3句】:人生不過是午后到黃昏的距離,茶涼言盡,月上柳梢。
【第4句】: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fēng)的嬌羞。
【第5句】:讓我花掉一整幅青春, 用來尋你。
【第6句】:一切情,不在言語,在心上。
【第7句】:此去清風(fēng)白日,自由道風(fēng)景好。
【第8句】: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在轉(zhuǎn)瞬間消滅了蹤跡。
【第9句】:月光你能否將我的夢魂帶去,放在離她三五尺的玉蘭花枝上。
【第10句】:這心里深處的歡暢,這情緒境界的壯曠,任天堂沉淪,地獄開放,毀不了我內(nèi)府的寶藏。
沈從文
【第1句】: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shù)的云,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dāng)最好年齡的人。
【第2句】:凡事都有偶然的湊巧,結(jié)果卻又如宿命的必然。
【第3句】:我明白你會來,所以我等。
【第4句】:我用手去觸摸你的眼睛。太冷了。倘若你的眼睛這樣冷,有個人的心會結(jié)成冰.
【第5句】: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真性情的人,想法總是與眾不同。
【第6句】:有些路看起來很近走去卻很遠(yuǎn)的,缺少耐心永遠(yuǎn)走不到頭。
【第7句】:我就這樣一面看水一面想你。
【第8句】:一個人記得事情太多真不幸,知道事情太多也不幸,體會到太多事情也不幸。
【第9句】:人事就是這樣子,自己造囚籠,關(guān)著自己。自己也做上帝,自己來崇拜。生存真是一種可憐的事情。
【第10句】:在青山綠水之間,我想牽著你的手,走過這座橋,橋上是綠葉紅花,橋下是流水人家,橋的那頭是青絲,橋的這頭是白發(fā)。
梁啟超
【第1句】:相思樹底說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第2句】:十年飲冰,難涼熱血。
【第3句】:人生須知負(fù)責(zé)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zé)的樂趣。
【第4句】:磊磊落落,獨(dú)往獨(dú)來,大丈夫之志也,大丈夫之行也。
【第5句】:自信與驕傲有異;自信者常沉著,而驕傲者常浮揚(yáng)。
【第6句】:人生須知道有負(fù)責(zé)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zé)任的樂處;責(zé)任是要解除了才沒有,并不是卸了就沒有。
【第7句】:天戴其蒼,地履其黃; 縱有千古,橫有八荒; 前途似海,來日方長。
【第8句】:盡得大的責(zé)任,就得大快樂;盡得小的責(zé)任,就得小快樂。
【第9句】:患難困苦,是磨練人格之最高學(xué)校。
【第10句】:人之生也,其憂患俱來,知其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魯迅
【第1句】:惟沉默是最高的輕蔑。
【第2句】: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qiáng)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
【第3句】:面具戴太久,就會長到臉上,再想揭下來,除非傷筋動骨扒皮。
【第4句】:當(dāng)我沉默的時候,我覺得很充實(shí),當(dāng)我開口說話,就感到了空虛。
【第5句】:友誼是兩顆心真誠相待,而不是一顆心對另一顆心的敲打。
【第6句】: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
【第7句】:其實(shí)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第8句】:墨寫的謊言掩蓋不了血寫的事實(shí)。
【第9句】: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
【第10句】: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胡適
【第1句】:醉過才知酒濃,愛過才知情重。你不能做我的詩,正如我不能做你的夢。
【第2句】:無目的讀書是散步而不是學(xué)習(xí)。
【第3句】:也想不相思,可免相思苦。幾度細(xì)思量,情愿相思苦。
【第4句】:昨日種種,皆成今我,切莫思量,更莫哀,從今往后,怎么收獲,怎么栽。
【第5句】:大膽的假設(shè),小心的求證;認(rèn)真的做事,嚴(yán)肅的做人。
【第6句】:怕什么真理無窮,進(jìn)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第7句】:不愿勾起相思,不敢出門看月;偏偏月進(jìn)窗來,害我相思一夜。
【第8句】:我漸漸明白,世間最可厭惡的事莫如一張生氣的臉;世間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氣的臉擺給旁人看,這比打罵還難受。
【第9句】:做學(xué)問要在不疑處有疑,做人要在有疑處不疑。
【第10句】:偶有幾莖白發(fā),心情微近中年。做了過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
民國算一個朝代嗎
嚴(yán)格意義上講,民國不能算作一個朝代。
所謂朝代,在官方定義為:建立國號的帝王世代相傳的整個統(tǒng)治時代。而民國肯定不符合這個要求。
如果從史學(xué)的角度講,民國只能算是一個時期,或者算是閏朝,比太平天國略強(qiáng),遠(yuǎn)比漢唐明清弱,大概屬于南北朝或者五代這種性質(zhì)。
為什么民國不能稱作一個朝代呢?
首先,他不世襲
朝代的定義中,帝王世襲這一條,民國首先就不符合。
民國的歷史上,經(jīng)歷了孫中山——袁世凱——北洋軍閥——蔣介石這四個大體時期。
而這四個階段,民國統(tǒng)治者的政治思想,統(tǒng)治當(dāng)時都截然不同。不僅這四個階段的統(tǒng)治者們在血緣上不連貫,在思想上也是不連貫的。
而且這四個時期,歷任的民國元首們經(jīng)常彼此敵對,互相斗爭,這就更加不能算作一個政權(quán)了。
而且在民國歷史上,經(jīng)常有國家元首混亂不清的時候。比如某人名義上是國家元首,但很多地區(qū)不承認(rèn)他是國家元首。如馮國璋、曹坤、張作霖以及稱帝后的袁世凱等等,都面臨過這個問題。總之,民國的政治狀況是一鍋粥,根本無法理清“帝王世系”。
比如民國的國旗,都曾經(jīng)更換過兩次,前期用上面的北洋五色旗,后期用小號的青天白日滿地紅。
其次,它不統(tǒng)一。
一個不統(tǒng)一的政權(quán),是沒有資格被看做一個朝代的。
比如現(xiàn)在我們提起梁唐晉漢周,只會概括為“五代十國”時期,而不會認(rèn)為是“晉朝”、“梁朝”。民國不被認(rèn)為是一個時代,根本原因也是在此。
民國雖然名義上統(tǒng)一過全國,但歷史上民國從來沒有有效統(tǒng)治過全中國,他們和五代十國時期的中原王朝一樣,屬于天下共主的地位。但是你想管住地方軍閥?對不起,做不到。
北洋時期,就有直皖大戰(zhàn),此時還有廣東國民黨,廣西、云南、貴州、四川等地各有軍閥。至于新疆、蒙古、青海、西藏,中央政府更是鞭長莫及。
國民黨北伐結(jié)束后,全國實(shí)現(xiàn)了名義上的統(tǒng)一。但蔣介石的命令也僅僅在東南地區(qū)是真正有效的。山西閻錫山,西北馮玉祥,云南龍?jiān)疲拇▌⑾妫嗪qR步芳,新疆盛世才,廣西李宗仁、白崇禧等,多是陽奉陰違,跟唐朝的藩鎮(zhèn)一樣。而西藏、蒙古等地的統(tǒng)治,也基本跟國民政府沒有什么關(guān)系了。
抗戰(zhàn)之后,蔣介石倒是短暫的當(dāng)了一段時間的全國領(lǐng)袖,可以僅僅一年,隨著解放戰(zhàn)爭的開打,蔣介石的地盤很快縮水,退出大陸了。
最后,它時間短。
雖然從嚴(yán)格意義上講,民國到現(xiàn)在都沒有“亡國”,但是我們一般認(rèn)為,民國的歷史就是1912~1949這短短的37年,跟隋朝的壽命一樣。
由于民國離我們時間比較近,所以我們認(rèn)為民國的存在感很強(qiáng)。但如果放眼中國歷史,民國實(shí)在是太短了。
我們雖然承認(rèn)隋朝是一個朝代,但是提起隋朝卻基本都說一句“隋唐”,把隋朝歸入唐朝的時代。
而且隋朝還是一個穩(wěn)定的全國性政權(quán),民國連全國性政權(quán)都算不上,中間內(nèi)戰(zhàn)外戰(zhàn)還從來沒停過。短短37年的時間里換了九個國家元首,喪城失地,這樣的政權(quán),也配被稱為朝代嗎?
所以,后世的史學(xué)家們提起民國,也只能把他們認(rèn)為是一個“時期”吧。
民國,哪個詩人最有名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因?qū)徝懒龊颓槿に讲煌u價大相徑庭。關(guān)鍵在看影響力和流傳之廣度。個人認(rèn)為文史留名須有絕唱之作。如沫若之鳳凰涅槃,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聞一多死水,志摩再別康橋,以及魯迅若干舊體詩等!
李白有哪些名句
李白的名句實(shí)在是太多,在此不一一枚舉,我最欣賞的一句氣勢恢宏、驚心動魄的就是: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謝謝!
誰是民國“陳世美”
我覺得最典型的就是徐志摩,拋棄原配張幼儀
金庸為什么不寫民國武俠
金庸生前曾回答過這個問題:
首先,武俠講究俠氣,而民國整體是比較壓抑的,人活著很難有俠氣。相比之下,宋代是比較富裕的時代,人活著相對任性一些。
其次,離現(xiàn)實(shí)越遠(yuǎn),人們就越覺得好看。這個說法很有道理,金庸寫了很多超現(xiàn)實(shí)的途徑,從天山寫到大漠,這樣的異地風(fēng)情會讓讀者感到好奇。
其三,武俠依靠暴力行走江湖,而民國是已經(jīng)有了現(xiàn)代的警察制度,俠客殺人,警察局很快就會來找,接下來就不好寫了,說俠客好違反法律,說警察好又折損了俠客的威風(fēng)。
基于以上三點(diǎn)理由,金庸不寫民國武俠。但個人認(rèn)為,其中還有更深層的原因。
金庸在寫武俠之前,并沒做很多準(zhǔn)備,屬于急就章,平時他連看現(xiàn)代小說都很少,自己也沒有想過有一天成為小說家,所以他初期的寫作是以模仿為主,比如《連城訣》等。
這些小說模仿的是民國時期武俠,民國武俠主要有兩個大的路徑:
其一,寫反清復(fù)明,因?yàn)槊駠澹y(tǒng)治者比較喜歡看批判清朝的書,武俠作家們追捧天地會等,這對金庸的早期創(chuàng)作也產(chǎn)生了影響。
其二,公案小說。講述武俠從受冤枉到復(fù)仇的過程,這種寫法歷史悠久,有比較廣泛的群眾基礎(chǔ)。
當(dāng)然,民國武俠有眾多流派,但普通作家多是演義以上兩個題材。梁羽生在這兩個題材上也有較多創(chuàng)作,而金庸匆匆上馬,就是為了替代梁羽生,所以他也是從這兩個題材延伸的。
金庸一生的作品中,許多都可以套入以上兩個題材,當(dāng)然,后期的《鹿鼎記》完全不同,金庸對這種寫法自己也沒信心,只是說小說總要求新。由于《鹿鼎記》過于直白、反道德,金庸受到了一定批評,此后就基本擱筆了。
金庸寫作的長處不在于題材選擇,而在于細(xì)節(jié)的營造,他總是盡可能先把人物寫鮮活,特別突出他們性格的兩面性,然后再將他們放入具體情節(jié)中。比如郭靖與黃蓉,兩人先是談情說愛,然后情節(jié)才加速,將二人置于激烈的矛盾中,給人以懸念叢生之感。
這種前慢后快、前邊寫人后邊寫事的方法,其實(shí)是一種特殊的策略,與普通武俠作者力求故事復(fù)雜、節(jié)奏快速相比,雖然看上去似乎老套,但由于對人物的渲染足夠,反而更能動人心魄。可以這樣看,金庸的小說中其實(shí)夾雜了個人史的寫法,所以很好看。有了這樣的寫作訴求,則題材比如就顯得不太重要。
金庸已寫熟了古代,讓他去寫民國,要做許多考證功夫,且未必能給他帶來更多讀者,所以編新不如敘舊。其實(shí)寫民國題材的武俠小說家很多,靠題材本身是寫不出名氣的,沒必要在這個方向上嘗試。
民國大師成名年紀(jì)多大
梁啟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幼年時從師學(xué)習(xí),八歲學(xué)為文,九歲能綴千言,17歲中舉。1895年,康有為、梁啟超等聯(lián)名上書光緒帝愛新覺羅?載湉、反對在甲午戰(zhàn)爭中敗于日本的清政府簽訂喪權(quán)辱國的《馬關(guān)條約》的事件,就是我們常說的維新派的公車上書運(yùn)動,梁啟超自此成名,時年僅22歲。
陳寅恪(18【第90句】:【第7句】:3—19【第69句】:【第10句】:7),字鶴壽,江西修水人。中國現(xiàn)代最負(fù)盛名的集歷史學(xué)家、古典文學(xué)研究家、語言學(xué)家、詩人于一身的百年難見的人物。30歲左右,在他交友的文人圈子里出名,而于學(xué)界真正成名,是在1925年就任清華國學(xué)研究院的教職后,當(dāng)時與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并稱清華四大國學(xué)大師,時年三十有五。
王國維(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國楨,字靜安,亦字伯隅,初號禮堂,晚號觀堂,又號永觀,謚忠愨,是中國近、現(xiàn)代相交時期一位享有國際聲譽(yù)的著名學(xué)者,在教育、哲學(xué)、文學(xué)、戲曲、美學(xué)、史學(xué)、古文學(xué)等方面均有深詣和創(chuàng)新。他稱1898年(時年二十二歲)至1906年三十歲這一時期,自己“兼通世界之學(xué)術(shù)”之“獨(dú)學(xué)”,這一時期發(fā)表了大量譯作,成為《教育世界》的主筆和代主編,在東文學(xué)社、東渡日本留學(xué),還曾任教于南通師范學(xué)校、江蘇師范學(xué)堂等,成名具體年份難考,但大抵于這一時期,也就是二十多歲。
趙元任(18【第92句】:【第11句】:3—19【第82句】:【第2句】:24)是中國現(xiàn)代語言學(xué)先驅(qū),被譽(yù)為“中國現(xiàn)代語言學(xué)之父”,同時也是中國現(xiàn)代音樂學(xué)之先驅(qū),“中國科學(xué)社”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此外,他既是數(shù)學(xué)家,又是物理學(xué)家,對哲學(xué)也有一定造詣。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他創(chuàng)作了鋼琴曲《和平進(jìn)行曲》,該曲是近現(xiàn)代中國作曲家最早創(chuàng)作并發(fā)表的鋼琴曲。1920年,趙元任回國到清華學(xué)校(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xué)”)任教,講授物理學(xué)、數(shù)學(xué)和心理學(xué)。這位天才加通才式的傳奇人物, 20出頭就成名了。
民國銅幣二百文
謝邀!民國銅幣二百文:一枚的話可給廿拾元!數(shù)量太多的話伍至十元一枚!。
民國有哪些知名作家
謝謝,以前我們高中語文老師說,民國作家他就認(rèn)六位:魯郭茅,巴老曹。排名不分先后。九零后及以前出生的人應(yīng)該對他們都不陌生,因?yàn)樗麄兊淖髌坟灤┝宋覀兊男W(xué)到高中。當(dāng)然還有好幾位也不錯,只是我記性不好記不得了隱約記得朱自清,沈從文等人
你喜歡哪些國學(xué)經(jīng)典名句
↑↑ 關(guān)注【文學(xué)名句】溫暖情懷的文學(xué),動人心坎的名句 → 記得點(diǎn)贊 ←
《周易》
00【第1句】: 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
00【第2句】: 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
00【第3句】: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00【第4句】: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
00【第5句】: 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00【第6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qiáng)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尚書》
00【第7句】: 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
00【第8句】: 滿招損,謙受益。
《左傳》
00【第9句】: 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0【第10句】: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0【第11句】: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0【第12句】: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0【第13句】: 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0【第14句】: 多行不義,必自斃。
0【第15句】: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0【第16句】: 外舉不棄仇,內(nèi)舉不失親。
《國語》
0【第17句】: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0【第18句】: 眾心成城,眾口鑠金。
0【第19句】: 時不至,不可強(qiáng)生;事不究,不可強(qiáng)成。
《戰(zhàn)國策》
0【第20句】: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0【第21句】: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0【第22句】: 亡羊而補(bǔ)牢,猶未遲也。
0【第23句】: 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
0【第24句】: 圖窮而匕首現(xiàn)。
0【第25句】: 爭名者于朝,爭利者于市。
《孫子兵法》
0【第26句】: 攻其不備,出其不意。
0【第27句】: 故兵貴勝,不貴久。
0【第28句】: 知彼知己者,百戰(zhàn)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fù);不知彼,不知己,每戰(zhàn)必殆。
0【第29句】: 故善戰(zhàn)者,立于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dāng)∫病?/p>
0【第30句】: 凡戰(zhàn)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0【第31句】: 兵之形,避實(shí)而擊虛。
0【第32句】: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0【第33句】: 后人發(fā),先人至。
0【第34句】: 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0【第35句】: 故知己知彼,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
0【第36句】: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谷梁傳》
0【第37句】: 言而不信,何以為言。
0【第38句】: 人之所以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為人。
《老子》
0【第39句】: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0【第40句】: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0【第41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0【第42句】: 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
0【第43句】: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0【第44句】: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0【第45句】: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0【第46句】: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禮記》
0【第47句】: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
0【第48句】: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0【第49句】: 好學(xué)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0【第50句】: 博學(xué)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0【第51句】: 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
0【第52句】: 獨(dú)學(xué)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0【第53句】: 凡事預(yù)則立,不預(yù)則廢。
0【第54句】: 學(xué)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0【第55句】: 來而不往,非禮也。
0【第56句】: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0【第57句】: 善學(xué)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xué)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
0【第58句】: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dú)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
0【第59句】: 苛政猛于虎也。
《墨子》
0【第60句】: 志不強(qiáng)者智不達(dá),言不信者行不果。
0【第61句】: 貧則見廉,富則見義。
0【第62句】: 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
0【第63句】: 強(qiáng)者不劫弱,貴者不傲賤。
0【第64句】: 儉節(jié)則昌,淫佚則亡。
0【第65句】: 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 若視其身。
0【第66句】: 愛人者必見愛也,而惡人者必見惡也。
0【第67句】: 甘瓜苦蒂,天下物無全美。
《莊子》
0【第68句】: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0【第69句】: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0【第70句】: 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
0【第71句】: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0【第72句】: 人生天地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
0【第73句】: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
0【第74句】: 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管子》
0【第75句】: 不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
0【第76句】: 倉廩實(shí)則知禮節(jié),衣食足則知榮辱。
0【第77句】: 不作無補(bǔ)之功,不為無益之事。
0【第78句】: 福不擇家,禍不索人。
0【第79句】: 得眾而不得其心,則與獨(dú)行者同實(shí)。
0【第80句】: 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
0【第81句】: 擇可言而后言,擇可行而后行。
0【第82句】: 君子使物,不為物使。
0【第83句】: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亂。
0【第84句】: 明大數(shù)者得人,審小計(jì)者失人。
0【第85句】: 善人者,人亦善之。
0【第86句】: 善游者死于梁池,善射者死于中野。
0【第87句】: 勿多言,多言多敗;勿多事,多事多患。
0【第88句】: 言不周密,反傷其身。
0【第89句】: 一年之計(jì),莫如樹谷;十年之計(jì),莫如樹木;終身之計(jì), 莫如樹人。
0【第90句】: 知子莫若父。
0【第91句】: 治國之道,必先富民。
《荀子》
0【第92句】: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0【第93句】: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
0【第94句】: 非我而當(dāng)者,吾師也;是我而當(dāng)者,吾友也;諂諛我者, 吾賊也。
0【第95句】: 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
0【第96句】: 篷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0【第97句】: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xué)問之大也。
0【第98句】: 君子之學(xué)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
0【第99句】: 故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100. 積之而后高,盡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積也。
10【第1句】: 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之言,深于矛戟。
《韓非子》
10【第2句】: 以肉去蟻,蟻愈多;以魚驅(qū)蠅,蠅愈至。
10【第3句】: 事以密成,語以泄敗。
10【第4句】: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10【第5句】: 禍難生于邪心,邪心誘于可欲。
10【第6句】: 思慮熟則得事理,行端直則無禍害。
10【第7句】: 家有常業(yè),雖饑不餓;國有常法,雖危不亡。
10【第8句】: 狡兔盡則良犬烹,敵國滅則謀臣亡。
10【第9句】: 器滿則傾,志滿則覆。
1【第10句】: 遠(yuǎn)水不救近火。
1【第11句】: 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列子》
1【第12句】: 得時者昌,失時者亡。
1【第13句】: 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內(nèi)而忘其外。
1【第14句】: 積于柔,必剛;積于弱,必強(qiáng)。
1【第15句】: 余音繞梁,三日不絕。
1【第16句】: 慎爾言,將有和之;慎爾行,將有隨之。
1【第17句】: 治國之難在于知賢,而不在自賢。
1【第18句】: 吞舟之魚,不游枝流;鴻鵠高飛,不集污池。
《呂氏春秋》
1【第19句】: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1【第20句】: 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
1【第21句】: 得十良馬,不若得一伯樂;得十良劍,不若得一歐冶。
1【第22句】: 井中之無大魚也,新林之無長木也。
1【第23句】: 一引其綱,萬目皆張。
1【第24句】: 欲勝人者,必先自勝。
《離騷》
1【第25句】: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生之多艱。
1【第26句】: 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論語》
1【第27句】: 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第28句】: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第29句】: 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1【第30句】: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第31句】: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第32句】: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1【第33句】: 朝聞道,夕死可矣。
1【第34句】: 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1【第35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第36句】: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1【第37句】: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粨衿渖普叨鴱闹洳簧普叨闹?/p>
1【第38句】: 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
1【第39句】: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1【第40句】: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1【第41句】: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1【第42句】: 言必行,行必果。
1【第43句】: 欲速則不達(dá),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1【第44句】: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
1【第45句】: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1【第46句】: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仁以為己任,不亦重 乎?死而后己,不亦遠(yuǎn)乎?
1【第47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第48句】: 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
1【第49句】: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1【第50句】: 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
1【第51句】: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1【第52句】: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1【第53句】: 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1【第54句】: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xué)也。
1【第55句】: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1【第56句】: 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孟子》
1【第57句】: 達(dá)則兼濟(jì)天下,窮則獨(dú)善其身。
1【第58句】: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1【第59句】: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1【第60句】: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1【第61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第62句】: 獨(dú)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1【第63句】: 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1【第64句】: 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
1【第65句】: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第66句】: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1【第67句】: 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第68句】: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
1【第69句】: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1【第70句】: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1【第71句】: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第72句】: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第73句】: 當(dāng)今之世,舍我其誰。
1【第74句】: 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1【第75句】: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詩經(jīng)》
1【第76句】: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第77句】: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第78句】: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1【第79句】: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1【第80句】: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逝將去女, 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1【第81句】: 我東曰歸,我心西悲。
1【第82句】: 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1【第83句】: 風(fēng)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云胡不喜?
1【第84句】: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1【第85句】: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1【第86句】: 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1【第87句】: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1【第88句】: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1【第89句】: 巧言如簧,顏之厚矣。
1【第90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第91句】: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1【第92句】: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1【第93句】: 殷鑒不遠(yuǎn),在夏后之世。
1【第94句】: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1【第95句】: 螓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1【第96句】: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1【第97句】: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1【第98句】: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1【第99句】: 死生契闊,與子相悅。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200.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你喜歡哪些名句?留言說一說。
關(guān)注【文學(xué)名句】遇見動人語言是美妙的緣,總有貼心文字溫暖著你我
↓↓ 記得點(diǎn)贊,喜歡就分享和收藏 ↓↓
魯迅先生的名句你記得多少
魯迅妙語名言
【第1句】: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
【第2句】: 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血。
【第3句】:其實(shí)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第4句】:哪里有天才,我只不過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工作上了。
【第5句】: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fā)揚(yáng)起來,中國才有真進(jìn)步。
【第6句】:愈艱難,就愈要做。改革,是向來沒有一帆風(fēng)順的。
【第7句】:必須敢于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dāng)。
?
【第8句】:曾經(jīng)闊氣的要復(fù)古,正在闊氣的要保持現(xiàn)狀,未曾闊氣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第9句】:人類總不會寂寞,因?yàn)樯沁M(jìn)步的,是天生的。
【第10句】:事實(shí)是毫無情面的東西,它能將空言打得粉碎。
【第11句】:貪安穩(wěn)就沒有自由,要自由就要?dú)v些危險。只有這兩條路。
【第12句】:假使做事要面面顧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第13句】:時間就是性命。無端地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shí)是無異于謀財(cái)害命的。
【第14句】:做一件事,無論大小,倘無恒心,是很不好的。
?
【第15句】: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正死掉了。
【第16句】:改造自己,總比禁止別人來的難。
【第17句】:死亡的生命已經(jīng)朽腐。我對于這朽腐有大歡喜,因?yàn)槲医璐酥浪€非空虛。
【第18句】:但我坦然,欣然。我將大笑,我將歌唱。
【第19句】: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
【第20句】: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
?
【第21句】:懷疑并不是缺點(diǎn)。總是疑,而并不下斷語,這才是缺點(diǎn)。
【第22句】:糾纏如毒蛇,執(zhí)著如冤鬼。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頹廢的快。
【第23句】:巨大的建筑,總是一木一石疊起來,我們何嘗做做這一木一石呢?我時常做些零碎事,就是為此。
【第24句】:寧可與敵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第25句】:明言著輕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輕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輕蔑------最高的輕蔑是無言,而且連眼珠也不轉(zhuǎn)過去。
【第26句】:唯獨(dú)革命家,無論他生或死,都能給大家以幸福。
【第27句】:凡事總需研究,才會明白。
【第28句】: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會被生活所累。
【第29句】:使一個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長了人的生命。
【第30句】: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無情地解剖我自己。
?
【第31句】:走上人生的路途吧。前途很遠(yuǎn),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第32句】:人生最苦痛的是夢醒了無路可走。
【第33句】:謙以待人,虛以接物。
【第34句】:自由固不是錢所買到的,但能夠?yàn)殄X而賣掉。
【第35句】: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第36句】: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
【第37句】:偉大的心胸,應(yīng)該表現(xiàn)出這樣的氣概——用笑臉來迎接悲慘的厄運(yùn),用百倍的勇氣來應(yīng)付一切的不幸。
【第38句】: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jié)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yōu)點(diǎn)。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
【第39句】:中國雖發(fā)明火藥,卻只會用來放煙花炮竹;發(fā)明羅盤,也是用來看風(fēng)水。
【第40句】:即使艱難,也還要做;愈艱難,就愈要做。改革,是向來沒有一帆風(fēng)順的,冷笑家的贊成,是在見了成功之后……
【第41句】:我們中國人對于不是自己的東西,或者將不為自己所有的東西,總要破壞了才快活的。
【第42句】:在要求天才的產(chǎn)生之前,應(yīng)該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長的民眾。——譬如想有喬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沒有土,便沒有花木了;所以土實(shí)在較花木還重要。
【第43句】:以人為鑒,明白非常,是使人能夠反省的妙法。
【第44句】:友誼是兩顆心的真誠相待,而不是一顆心對另一顆心的敲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