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舌的近義詞
[mark_b]
咋舌的近義詞: 驚嘆、齰舌
[/mark_b]
咋舌的意思:咋舌,出自《后漢書·馬援傳》。咬舌,形容吃驚、害怕。
咋舌的拼音:[ zé shé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咋啦:咋,多音字,zǎ;zé;zhā;zhà。多用于方言,表示疑問,驚訝,“怎么”的意思。
【第2句】:舌鰨:舌鰨(舌鰨科)(Cynoglossidae;tonguesoles)硬骨魚綱舌鰨科魚類的統稱。比目魚的一類。體側扁,不對稱,兩眼均位于頭的左側,體長可達80CM。口下位,吻部下彎如鉤。前鰓蓋骨邊緣不游離。背鰭和臀鰭完全與尾鰭相連;無胸鰭。棲息底層。種類繁多。中國沿海均產。為經濟魚類,供鮮食或制罐。俗名:目魚、鰨米、舌頭、牛舌、鰨目、龍力、海禿、細鱗、塔西魚、狗舌、鰨沙、牛目、鰨板、鞋底魚、牙杈魚、左口。中國常見種類有短吻舌鰨(Cynoglossusabbreviatus)、焦氏舌鰨(C.joyneri)、寬體舌鰨(C.robustus、半滑舌鰨(C.semilaevis)。斑頭舌鰨(C....
【第3句】:舌戰:激烈辯論:一場~。諸葛亮~群儒。
【第4句】:咋唬:咋唬,讀音zhāhǔ,是漢語詞匯,解釋為夸口、炫耀。
【第5句】:齰舌:西蘭花熱拌豆腐是一道菜品,主料是絹豆腐一塊,輔料有西蘭花一個等。
【第6句】:咋個:〈方〉怎;怎么。
【第7句】:舌人:古代的翻譯官。《國語·周語中》:“故坐諸門外,而使舌人體委與之。”韋昭 注:“舌人,能達異方之志,象胥之官也。”明 王志堅《表異錄·地理》:“譯語人曰象胥,又曰舌人。”清 趙翼《同北野潄田觀西洋樂器》詩:“年深習漢語,無煩舌人譯。”
【第8句】:咋了:怎么了。
【第9句】:咋咋:象聲詞。形容呼叫聲、咬牙聲等。
【第10句】:驚嘆:驚嘆,指驚訝感嘆。
【第11句】:咋的:咋,多音字,zǎ;zé;zhā;zhà。多用于方言,表示疑問,驚訝,“怎么”的意思。
【第12句】:咋樣:詢問性質、狀態、方式、方法等,東北地區使用較多。
【第13句】:咋舌:咋舌,出自《后漢書·馬援傳》。咬舌,形容吃驚、害怕。
【第14句】:咋呼:咋呼,拼音zhāhu,意思是吆喝;炫耀。
咋舌造句:
【第1句】:可是接下來讓兩人咋舌的一幕發生了,只見陳東如一尊鐵塔一般,巋然不動,兩人的合力,竟然無法讓陳東挪動半分,讓兩人就像是蜉蝣撼大樹一樣可笑。
【第2句】:但它可能會推遲一些更為令人咋舌的計劃,例如在哥倫比亞北部山區建造一條媲美巴拿馬運河的貨運專線。
【第3句】:很純粹的,一個理所當然的回答,令楚峰瞠目咋舌,不能言語。
【第4句】:令狐倫對這少年小小年紀便能練就踏雪無聲的輕功和如許渾厚霸道的內力暗自咋舌不下,他就像是一塊經年不化的寒冰,讓人不由自主的從心里打幾個冷戰。
【第5句】:他這大手筆,只驚得眾人咋舌不下,均想這些金葉子,必然是西門慶上東京太師府尋門路時,使剩下來的,這一趟東京之行,也不知費去了星主大官人多少金錢,多少心血。
【第6句】:可結果是令人咋舌的,那勇猛的獅頭金獒,還沒等撲倒對方近前,就被那修羅剎鬼一般的邪惡藏獒咬斷了頸動脈。
【第7句】:他們無一不是獨立自主、囊中羞澀,而且能夠忍受種種令人咋舌不已的不便。
【第8句】:眾人看得連連咋舌,均知凱恩由于缺乏臨敵經驗,故此落入下風,此時現炒現賣,已是漸入上風,就能力而言,達瑞克實無必勝把握。
【第9句】:就拿打腰捆來說吧,看拿一束粟草,兩只手一抿,掐捆膝蓋一頂一擰即成,令人咋舌。
【第10句】:連巨狼都只能,暗暗咋舌望塵不及。
【第11句】:M組合中的周覓、飛輪海中的辰亦儒、邵祥,這三位“高富帥”聚合,產生的“粉絲效應”也令人咋舌。
【第12句】:在今晚半即將播出的第二場比賽中,評委之一的牟玄甫多次調侃女選手,令人咋舌。
【第13句】:未曾想竟是真的派了教習嬤嬤來,速度之快,讓她也頗有些瞠目咋舌。
【第14句】:加入一半白糖及肉桂粉,試味。如果嘗起來不夠天,再繼續加糖。加入的糖量會多到讓你咋舌。
【第15句】:讓人咋舌地是,新合同不及去年合同額的零頭。
咋舌的詩句:
【第1句】:磨牙咋舌熊豹面《還陳檢校山谷詩》
【第2句】:咋舌何堪妾一鳴《咋舌》
【第3句】:咋舌噬臍更搖手《病后夏初雜書近況十首》
【第4句】:因知咋舌人《偶作》
【第5句】:咋舌吞聲過十年《即目(一作日)二首》
【第6句】:哆口咋舌稱神仙《登北山真武觀試泉》
【第7句】:咋舌笑愚嗜《秋懷十首》
【第8句】:往非堪咋舌《守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