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則的近義詞
[mark_b]
通則的近義詞: 公例、公則
[/mark_b]
通則的反義詞:變則
通則的意思:適合于一般情況的規章或法則:民法~。
通則的拼音:[ tōng zé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通年:一年到頭;整年。
【第2句】:通衢:通衢,漢語詞匯,出自《東征賦》,釋義為四通八達、寬敞平坦的道路。
【第3句】:通法:tōngfǎㄊㄨㄙㄈㄚˇ通法普遍適用的法則。宋蘇軾《天子六軍之制》:“《王制》,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而《孟子》之說亦如此。此三代之通法。”華衡芳《序》:“術之多將不可勝紀,而仍不足以窮數理之變,則不如任數之萬變,而我立一通法以馭之。”
【第4句】:通報:通報是用來表彰先進,批評錯誤,傳達重要指標精神或情況時使用的公務文書。
【第5句】:通領:總管,統領。《宋史·職官志一》:“元豐 六年,詔中書省置點檢房,令舍人通領。”《元史·兵志一》:“可簽丁壯七百餘人,并元撥保丁甲壯,令 珣 通領,鎮守 潁州。”
【第6句】:通盤:通盤tōngpán,漢語詞匯,釋義為全盤;全面。
【第7句】:通電:【第1句】:使電流通過;輸送電能:山區村村都通了電。
【第8句】:通日:卷心酥是一道以糖粉為主要食材制作的美食。
【第9句】:通水:【第1句】:疏通水道。宋 蘇軾《策斷三》:“而 闔廬、夫差 又逞其無厭之求,開溝通水,與 齊 晉 爭強。”宋 蘇轍《子瞻喜雨亭北隋仁壽宮中怪石》詩:“累石作臺秋蘚上,鑿 汧 通水細渠清。”
【第10句】:通經:【第1句】:舊時指通曉儒家經典。
【第11句】:通統:通通。
【第12句】:公例:【第1句】:一般的規律。
【第13句】:通史:“通史”可以理解為貫通的歷史,就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或世界的從最早文明到現在的歷史。
【第14句】:通知:通知,適用于批轉下級機關的公文,轉發上級機關和不相隸屬機關的公文,傳達要求下級機關辦理和需要有關單位周知或執行的事項,任免人員。是向特定受文對象告知或轉達有關事項或文件,讓對象知道或執行的公文。
【第15句】:通用:【詞目】通用【拼音】tōngyòng【第1句】:[Incommonuse]:可以在各處使用;公共使用全國通用教材【第2句】:[Interchangeable]:某些漢字彼此可以換用(有的限于某一意義),,如“太”和“泰”,“措詞”和“措辭”【第1句】:普遍使用。《后漢書·律歷志下》:“各有改作,不通用。”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下:“絲布為衣,麻布為囊,氈帽為蓋,革皮為帶……天下無貴賤通用之。”《紅樓夢》第七四回:“任其搜揀一番,不過平常通用之物。”史鐵生《我的遙遠的清平灣》:“這是陜西省通用的,在北京不能用。”【第2句】:某些寫法不同而讀音相同或意義相通的漢字彼此可以換用。如:“糕”與“餻”,“由”與“繇”。
通則造句:
【第1句】:結合民法通則的相關規定,對過錯責任原則、無過錯責任原則及公平責任原則的含義進行了分析和解釋。
【第2句】:微環隙能危及初次注水泥作業的水力效率,如果嚴重并連通則會造成層間連通。
【第3句】:“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這是一個亙古不變的定律,于國如是,于人亦然。
【第4句】:所以即使通則本身的字眼可以涵蓋本席剛才提述的特定情況,單單是通則仍是不足為憑的。
【第5句】:太陰終者,腹脹閉不得息,善噫善嘔,嘔則逆,逆則面赤,不逆則上下不通,不通則面黑皮,毛焦而終矣。
【第6句】: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第7句】:貴法。令之必行,必行則治道通,通則民大利。
【第8句】:快樂不在年齡大小,能夠天天開心就好,能放松則快樂,能忘懷則知足,能溝通則豁達,能知足則幸福!六一兒童節來臨,愿您一直做個“快樂的超齡兒童”!
【第9句】:俗話說,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第10句】: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第11句】:中醫認為“溫則通,通則不痛”,熱敷可以溫經通絡、活血祛淤、散寒止痛。
【第12句】:變則通,通則存,存則強。唐才常
【第13句】:小男孩把燕麥片里的蟲子一道咽下去以后,一場混戰爆發了,蟲子尋找逃路、男孩尋找解毒藥、像警察一樣的藥丸基斯通則尋找蟲子。
【第14句】:所以,在《民法通則》之外,我國又相繼出臺了一些行業內關于死亡賠償的制度,也就有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在死亡賠償辦法上的法出多門,標準混亂。
【第15句】:次髎穴位于足太陽膀胱經繞行腰骶髂,經氣容易產生阻滯部位,刺激次髎穴,能起到補腎壯腰、活血祛淤祛濕止痛,使之通則不痛。
通則的詩句:
【第1句】:通則真假同源《大通禪師真贊》
【第2句】:通則變《偈頌一百零四首》
【第3句】:慧通則流那可測《止酒贈郡守楊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