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假的近義詞
[mark_b]
通假的相關詞: 通刺、通共、通貢、通便、通吃、通同、通節、通款、通報、通明
[/mark_b]
通假的意思:通假,指漢字中的互相通用及假借的用法;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來代替本字。古代通假字很多。當代網絡用語里為了趣味化、有意為之而出現一些通假做法如“偶滴歌神啊”,不同于認識錯誤或打字錯誤而出現的錯寫。
通假的拼音:[ tōng jiǎ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通吃:賭博時莊家贏了其他各家。
【第2句】:通衢:通衢,漢語詞匯,出自《東征賦》,釋義為四通八達、寬敞平坦的道路。
【第3句】:通節:謂崇尚節操。 漢 徐干 《中論·夭壽》:“且夫賢人之道者,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或見危而授命,或望善而遐舉……通節之士,實關斯事,其審之云耳。”
【第4句】:通動:猶通洞。
【第5句】:通車:通車,漢語拼音tōngchēㄊㄨㄙㄔㄜ,鐵路或公路修筑完成。
【第6句】:通便:通便,治療便秘,使大便通暢;中醫用于某些實證的治法之一。
【第7句】:通款:【第1句】:亦作“通欵”。謂與敵方通和言好。《晉書·陽裕載記》:“愿兩追前失,通款如初,使國家有 太山 之安,蒼生蒙息肩之惠。”《二刻拍案驚奇》卷六:“士誠 原沒有統一之志,只此局面已自滿足,也要休兵。因遂通款 元 朝。”清 馮桂芬《南韶鎮總兵桐城程忠烈公小傳》:“咸豐 十一年四月,曾公 國荃 圍 安慶,公密通欵,曾公 許之。”郭沫若《孔雀膽》附錄《孔雀膽的故事》:“明太祖 以為他們的父親 段寶,曾經通款,不忍廢絕他的后代。”
【第8句】:通貢:通貢,讀音tōnggòng,是漢語詞匯,解釋為進貢。
【第9句】:通同:串通:~舞弊。
【第10句】:通牽:通牽是漢語詞匯,拼音是tōngqiān,指猶通扯。
【第11句】:通刺:通刺,讀音是tōngcì,是一個漢語詞匯,解釋為出示名片以求延見。
【第12句】:通明:通明,讀音tōngmíng,漢語詞語,形容開通而賢明。
【第13句】:通條:通條,指前端可裝擦槍布、銅刷、或其他配件,用以清理槍膛的細桿。最好選擇材質較軟的通槍條(如黃銅),以避免傷害到槍膛。現在有些通槍條外加了一層塑膠被覆,也是為了保護槍膛。
【第14句】:通年:一年到頭;整年。
【第15句】:通街:《武道狂之詩》作者是喬靖夫Jozev所著的小說,香港版由天行者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發行,臺灣版由蓋亞文化出版發行。香港版小說封面及插圖者為門小雷。臺灣版小說封面及插圖者為HIROSHI。內地版小說封面及插圖者為雨谷。本書從經典武俠原點再出發,以獨特視角與筆法,創造出凌厲狠勁,強悍而不孤的濃厚「狼派」風味,讀之實在令人熱血奔騰、欲罷不能!作者描寫比拚過程給人緊張刺激、腎上腺素激增之感,描寫大俠間的堅固情誼、為求武術最高境界的執著讀來更讓人熱淚盈眶、忍不住為其搖旗吶喊,錯過武道狂,絕對可惜!
通假造句:
【第1句】:二字通假,其后人“遠本胡公,近取毋邑。
【第2句】:話音未落,便繼續看自己手中的書,剛巧有個生僻的通假字忘了怎么念,轉頭看向同桌藍蘭:“藍蘭,你看這個字念什么?”。
【第3句】:真是最令人費解的一件事,本該正經的時候大家通通不正經,結局已經注定,終于可以名正言順不正經了,大家又通通假裝正經,如果能將這假裝的正經維持到最后一刻,也算可歌可泣,但大家明顯沒有做到。
【第4句】:十道選擇題,每題四個選項,答案是開放性的,題目中也沒有繁體字通假字生僻字,通篇的白話文,總之來說就是很簡單,識字的都會做。
【第5句】:使用最普通假縫是不間斷的均勻針跡。
【第6句】:前后呼應,通假字運用得當,新穎。
【第7句】:曹睿又寫作曹叡,睿和叡通假了,方便打字范立就寫曹睿了。
【第8句】:敦煌變文中有一種特殊通假,即用“以”、“亦”、“意”等字替代“一”字,這種異乎尋常的通假,表明了一種特殊的語音變化,而這種變化又與語法功能有著一定的聯系。
【第9句】:什么清規戒律,四大皆空,都是心性不定的假和尚自律之說,小僧看來通通假的緊。
【第10句】:西貝二字合在一起就是個賈字,賈通假,人們對假貨或冒牌貨很痛惡,所以稱之為西貝貨,也就是假貨的意思。
【第11句】:中新社香港電涉內地團在旅游巴士過夜事件的“世通假期”,被香港旅游業議會拒絕退會申請。
【第12句】:蔣大勇忙不迭的握著王中平的手說了一大通假大空的廢話,無非只有一個中心思想,你王中平放手去干,身后有他們在后面支援。
【第13句】:作為文字學意義上的異文,主要是指通假字和異體字。
【第14句】:中山王銅器銘文中有大量同源詞、諧聲詞、通假字和方言詞,是研究上古音有價值的材料。
【第15句】:俺從不寫錯字,但俺寫通假字。
通假的詩句:
【第1句】:鄰里通假借《離黃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