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裹的近義詞
[mark_b]
素裹的相關(guān)詞: 素質(zhì)、素知、素弦、素煙、素顏、素飱、素材、素樸、素飽、素柰
[/mark_b]
素裹的意思:素裹是漢語詞匯,拼音sùguǒ,出自沁園春·雪。
素裹的拼音:[ sù guǒ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素柰:【第1句】:亦作“素奈”。白柰。柰即林檎,又名沙果,俗稱花紅。柰有赤柰、白柰兩種。白柰花開時白色而微呈紅暈。
【第2句】:素來:素來,常作書面語,是向來,一向的意思,形容一直保持著不變的事。
【第3句】:素服:素服,主要指居喪或遭到其他兇事時所穿的白色衣服。語出《禮記·郊特牲》:“皮弁素服而祭,素服以送終也。”
【第4句】:素娥:【第1句】:嫦娥的別稱。亦用作月的代稱。
【第5句】:素煙:素煙,讀音是sùyān,詞語,亦作“素煙”,白煙。
【第6句】:素材:作者從社會生活中搜集起來,未經(jīng)集中、提煉和加工的文藝創(chuàng)作的原始材料。
【第7句】:素顏:素顏,詞語,義為:不施脂粉的女子面顏,另指女子白皙的容顏。生活中,泛指不刻意妝點自己的女子,或平凡生活中的女性。
【第8句】:素炒:素炒是一道菜品,主料是山藥、紅羅卜、辣椒、木耳。
【第9句】:素樸:素樸,指樸實;質(zhì)樸無華。語出《莊子·馬蹄》:“同乎無知,其德不離;同乎無欲,是謂素樸;素樸而民性得矣。”
【第10句】:素飽:猶素餐。不做事而能飽食。
【第11句】:素描:素描是人類歷史上最早出現(xiàn)的繪畫形式,也是最古老的藝術(shù)語言。簡單來講,素描是指單一顏色的繪畫。15世紀文藝復(fù)興時期,人們才發(fā)現(xiàn)了其獨特的表現(xiàn)魅力。在這一時期,意大利畫家馬薩丘、達·芬奇、米開朗基羅等人發(fā)明并運用了透視學、解剖學和構(gòu)圖學原理,為素描表現(xiàn)的立體感和空間感提供了科學的依據(jù),逐步完善了素描。從此,素描便作為一種近乎完美的繪畫形式在全世界畫壇獨樹一幟。
【第12句】:素飱:見“素飧”。
【第13句】:素弦:素弦,讀音是sùxián,漢語詞匯,指素琴的弦。
【第14句】:素知:素知,漢語詞匯。拼音:sùzhī釋義:【第1句】:一向了解。【第2句】:平素相知的人。
【第15句】:素俎:古代祭祀時用以載牲的白木制的禮器。
素裹造句:
【第1句】:冬天的大地被雪花點綴的銀裝素裹;冬天的山川被寒冷描繪的冰封千里;冬天的人們被狂風怒號的穿棉裹襖。
【第2句】:昨夜一場大雪,早上出門一看,天晴了,好一派紅裝素裹的絢麗景象!
【第3句】:有人喜歡春的草長鶯飛,有人喜歡秋的天高氣爽,有人喜歡冬的銀裝素裹,而我卻更喜歡夏的蟬鳴蛙噪,那種“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的美景。
【第4句】:一場大雪過后,大地變成了銀裝素裹的世界,各種建筑仿佛是粉妝玉砌,置身在這冰天雪地真的是十分的愜意。
【第5句】:雪后的北國呈現(xiàn)出一片銀裝素裹的迷人景色。
【第6句】:一陣大雪過后,給大地的披上了潔白無垠的地毯,看上去就像席夢思,真想讓人躺上去,在屋頂上面,雪姑娘很大方的給他了一層厚厚的棉被,路上的樹也仿佛換上了銀裝……到處是一派一片銀裝素裹、粉妝玉砌的景象!
【第7句】:北雁南飛,活躍在田間草際的昆蟲都銷聲匿跡了。于是,家鄉(xiāng)又進入了風雪載途的寒冬,潔白的雪花漫天飛舞,大地銀裝素裹,好一派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北國風光,無不讓人產(chǎn)生無限愛戀之情。
【第8句】:春季的雞公山鶯飛草長,幽蘭飄香;夏季的雞公山云霧繚繞,沁涼如水;秋季的雞公山紅葉滿山,萬木霜天;冬季的雞公山瑞雪飄飛,銀裝素裹。
【第9句】:銀裝素裹的群山,登高遠望,就像是大海被狂風卷起的雪浪,蜿蜒起伏,一望無際。
【第10句】:只見天地之間白茫茫的一片,雪花紛紛揚揚地從天上飄落下來,四周像拉起了白色的帳篷,大地立刻變得銀裝素裹起來。
【第11句】:因為雪花,冬天讓大地素裹銀裝;因為寒冷,冬天讓河川冰封千里;因為狂風,冬天讓人們刻骨銘心。
【第12句】:雪后的小鎮(zhèn)是個銀裝素裹的世界美麗極了。
【第13句】:我喜愛春日的溫暖,我喜愛夏日的繁茂,我喜愛秋日的豐收,我喜愛冬日的銀裝素裹。
【第14句】:遠方的山上早已銀裝素裹,好像一碗吃不完的刨冰,伸出舌頭,雪花飄進了嘴巴,涼涼的還帶著歡悅的甜蜜味。
【第15句】:冬天的大地被雪花點綴的銀裝素裹;冬天的山川被寒冷描繪的冰封千里;冬天的人們被狂風怒號的穿棉裹襖。共:一頁。
素裹的詩句:
【第1句】:看紅妝素裹《沁園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