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夜的近義詞
[mark_b]
三夜的相關詞: 三【第2句】:三謝、三同、三夜、三原、三種、三遍、三弦、三蕊、三回
[/mark_b]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三到:我國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倡導三到讀書法,即“心到”、“眼到”、“口到”。在中國畫術語中,“三到”即為“理到,氣到,趣到”。
【第2句】:三生:佛家所說的三世轉生,即前生、今生和來生。
【第3句】:三流:舊律,判處流刑者,流放之地,據罪行經重而分為遠近三等,謂之三流。
【第4句】:三略:古兵書名。相傳為 漢 初 黃石公 作,全書分上略、中略、下略。
【第5句】:三二:三二,讀音sānèr,漢語詞語,釋義為約計之詞。常用于表示較少的數量。
【第6句】:三謝:【第1句】:晉謝尚、謝奕、謝安三兄弟的合稱。三人皆以書法知名。
【第7句】:三廢:在工業生產中所產生的廢氣、廢水、廢渣的合稱。
【第8句】:三遍:《三遍》是三山樂隊演唱的一首歌曲,由馮曉榮作詞作曲,收錄于專輯《龍王辿》中。
【第9句】:三原:三次原宥。
【第10句】:三弦:弦樂器,木筒兩面蒙蟒皮,上端有長柄,有三根弦。分大三弦和小三弦兩種,大三弦又叫大鼓三弦,用作大鼓書的伴奏樂器;小三弦又叫曲弦,用作昆曲、彈詞等的伴奏樂器。通稱弦子。
【第11句】:三同:【第1句】:指同年生,同榜及第,同為館職。宋 朱弁《曲洧舊聞》卷五:“章子厚 與 晁 秘監 美叔,同生乙亥年,同榜及第,又同為館職,常以'三同’相呼。元祐 間,子厚 有詩云:'寄語三同 晁秘監’,寄語乃謂此也。”
【第12句】:三玄:魏晉玄學的根本依據就是三玄,三玄指的是《莊子》、《老子》、《周易》。
【第13句】:三場:三場(三場)亦總稱三場。《宋史·選舉志二》:“﹝建炎﹞二年,定詩賦、經義取士,第一場詩賦各一首,習經義者本經義三道,《語》、《孟》義各一道;第二場并論一道;第三場并策三道。”《明史·選舉志二》:“初設科舉時,初場試經義二道,四書義一道;二場論一道;三場策一道。”《西游記》第九回:“不拘軍民人等,但有讀書儒流,文義明暢,三場精通者,前赴長安應試。”
【第14句】:三種:三種,意為指黍、稷、稻。
三夜造句:
【第1句】: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第2句】:彎月,反映這一份快樂心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彎月,體現了一種世間長情,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第3句】: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第4句】:戰士們整整三天三夜沒有合眼了。
【第5句】:祥子,小福子,收生婆,連著守了她三天三夜。
【第6句】:那一嘟嚕一嘟嗡的槐花在枝間輕輕垂下,有的恣肆地展萼吐蕊,有的羞怯地半開半例,有的不解風情地芳心猶抱,還有的像初三夜的月牙兒……更美的是,整片槐樹林都被金色的陽光照耀著、暖暖的風吹拂著,還有辛勤的蜜蜂在茂林間不停地勞作。
【第7句】:等我找到了老婆,我第一時間就是親她三天三夜,我要問問,這些年你死哪里去了?
【第8句】:先生坐在那張高背的皮椅子上,抽著煙斗。他顯得疲憊不堪,軟弱無力,身子坐得那么低,好像要陷進椅子里似的。那樣子,仿佛一連干了三天三夜的重活,撐不住了,癱在了這兒。
【第9句】:最痛苦的時候,壓力最大的時候,腦子里面只有一件事兒的時候,我把全國分公司經理招到荒山腳下北大門那個地方,招待所里面,然后在那個地方閉門開批判會。大家批判我,批判了三天三夜,我覺得那個就很有用。
【第10句】:小王昏迷了三天三夜,今晨終于清醒過來了。
【第11句】:月亮里有無盡的美麗,帶著她那如花的笑靨。于是有了“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有了“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有了“煙籠寒水籠沙,夜泊秦淮酒家”;有了“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第12句】:經過三天三夜的奮戰,我們終于保住了大堤。
【第13句】:經過三天三夜的奮戰,大火終于被撲滅了。
【第14句】:經過三天三夜的奮戰,終于排除了險情。
【第15句】:我是個窮人我沒錢,我是個粗人我不識字,但是我愣是用血汗錢買了個手機,熬了三天三夜學會發短信就是為了讓你能收到我的祝福,國慶快樂。
三夜的詩句:
【第1句】:別腸三夜繞朱弦《次韻答黃安中兼簡林子中》
【第2句】:可憐九月初三夜《暮江吟》
【第3句】:涼月風光三夜好《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夜月色皆佳》
【第4句】:先開三夜《念奴嬌 壽暉東陽丁亥正月十三日生,推命者》
【第5句】:三夜淡云《上林春/一落縈》
【第6句】:三夜書窗同話古《留前人處有感》
【第7句】:月生西海初三夜《小孤山》
【第8句】:玉斧修成三夜景《中秋佳月懷杜安行馮當可二首》
【第9句】:如今才是十三夜《好事近·月未到誠齋》
【第10句】:新如月出初三夜《句》
【第11句】:三夜陰霪敗場圃《文氏外孫入村收麥》
【第12句】:三夜頻夢君《夢李白二首·其二》
【第13句】:正當七月初三夜《越州歌二十首》
【第14句】:三夜語不足《黃州陪子瞻游武昌西山》
【第15句】:惕然三夜夢《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