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岳”的成語(20個)
本文整理了岳岳犖犖、三山五岳、山岳崩頹等含“岳”的成語20個,其中“岳”開頭的成語4個,“岳”結尾的成語7個,“岳”在中間的成語9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岳”開頭的成語【第1句】:岳岳犖犖[yuè yuè luò luò]
【出處】梁啟超《論自由》:“吾常見有少年岳岳犖犖之士,志愿才氣,皆可以開拓千古,推倒一時。”
【第2句】:岳鎮淵渟[yuè zhèn yuān tīng]
【解釋】如山岳屹立,如淵水停滯。本用以形容軍隊穩定,不可動搖。后多用以形容人堅定沉著。
【出處】《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爾乃回輿駐罕,岳鎮淵渟。”李善注:“《孫子兵法》曰:'其鎮如山,其渟如淵。’”
【第3句】:岳峙淵渟[yuè zhì yuān tíng]
【解釋】如山岳屹立,如淵水停滯。本用以形容軍隊穩定,不可動搖。后多用以形容人堅定沉著。
【出處】南朝·梁·蕭綸《隱居貞白先生陶君碑》“行仁蹈義,岳峙淵渟。”
【示例】岳峙淵渟真磊落,天心民意要同符。 ——柳亞子《十月六日題毛主席之繪像》詩
【第4句】:岳岳磊磊[yuè yuè lěi lěi]
【解釋】卓立不群。
【出處】陳衍《元詩紀事·青城行》:“其大節岳岳磊磊,在人耳目,雖耕夫販婦,牛童馬走,共能稱道者。”
“岳”結尾的成語【第1句】:三山五岳[sān shān wǔ yuè]
【解釋】五岳:泰山、華山、衡山、嵩山、恒山。泛指名山或各地。
【出處】清·曹寅《舟中望惠山舉酒調培山》:“三山五岳渺何許?云煙汗漫空竛竮。”
【示例】三山五岳的好漢們各引著同宗同派,擺開了陣勢,拚一個你死我活。 ——茅盾《我們這文壇》
【第2句】:恩同山岳[ēn tóng shān yuè]
【解釋】猶恩重如山。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梅女》:“萍水之人,何敢遽以重務浼君子。但泉下搞骸,舌不得縮,索不得除,求斷屋梁而焚之,恩同山岳矣。”
【第3句】:福如山岳[fú rú shān yuè]
【解釋】福:福分;如:象。福分象山一樣高。
【出處】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二十五:“若帝求王道,壽齊三光,千變萬化,坐民立亡;福如山岳,為人重愛,修道之者,白日升天。”
【示例】天道福如山岳。彼善而富貴,爾淫而貧賤,理也。 ——清·鄭燮《雍正十年杭州韜光庵中寄舍弟墨》
【第4句】:搖山振岳[yáo shān zhèn yuè]
【解釋】岳:高大的山。把高山都振動了。形容氣勢很大。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三回:“一直到了寧國府前,只見府門大開,兩邊燈火,照如白晝。亂烘烘人來人往,里面哭聲搖山振岳。”
【第5句】:四山五岳[sì shān wǔ yuè]
【解釋】泛指四面八方各個地區。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63回:“引一千余軍馬,盡是七長八短漢,四山五岳人。”
【示例】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0回:“他從小兒見的世面倒多,跟他父親四山五岳都走遍了。”
【第6句】:責重山岳[zé zhòng shān yuè]
【解釋】指責任之重如山岳。形容責任重大。
【出處】南朝·梁·任昉《為齊明帝讓宣城郡公第一表》:“臣知不愜,物誰謂宜,但命輕鴻毛,責重山岳。”
【第7句】:負山戴岳[fù shān dài yuè]
【解釋】岳:高大的山。背負高大的山岳。比喻擔負重任。
【出處】《周書·晉蕩公護傳》:“一得奉見慈顏,永畢生愿。生死骨肉,豈過今恩,負山戴岳,未足勝苛。”
“岳”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山岳崩頹[shān yuè bēng tuí]
【解釋】山岳:高大的山;崩頹:倒塌。比喻王朝覆亡。
【出處】北周·庾信《哀江南賦》:“山岳崩頹,既覆危亡之運。”
【示例】喑嗚則山岳崩頹,叱咤則風云變色。 ——唐·駱賓王《為徐敬業討武曌檄》
【第2句】:狩岳巡方[shòu yuè xún fāng]
【解釋】指帝王巡狩方岳。
【出處】《梁書·武帝紀中》:“觀風省俗,哲后弘規;狩岳巡方,明王盛軌。”
【第3句】:嵩生岳降[sōng shēng yuè jiàng]
【解釋】嵩:指嵩山;岳:高大的山;降:降生。比喻大人物的出生。
【出處】《詩經·大雅·嵩高》:“嵩高維岳,駿極于天。維岳降神,生甫及申。”
【第4句】:淵渟岳立[yuān tíng yuè lì]
【解釋】喻人品德如淵水深沉,如高山聳立。
【出處】晉·葛洪《抱樸子·名實》:“執經衡門,淵渟岳立,寧潔身以守滯,恥脅肩以茍合。”
【第5句】:海岳高深[hǎi yuè gāo shēn]
【解釋】海:大海;岳:高山。像大海一樣深,像山岳那樣高。
【出處】唐·竇氏《述書賦》上:“由道究千變而得一,乘薄俗而居老,如海岳高深,青分孤島。”
【第6句】:崧生岳降[sōng shēng yuè jiàng]
【解釋】稱出身高貴的大臣,或喻天賦特異者。
【出處】《詩·大雅·崧高》:“崧高維岳,駿極于天,維岳降神,生甫及申。”毛傳:“山大而高曰崧;岳,四岳也……岳降神靈和氣,以生申甫之大功。”申,申伯;甫,甫侯,都是周宣王舅父,周朝重臣,相傳是古四岳后裔。
【第7句】:川渟岳峙[chuān tīng yuè zhì]
【解釋】指水止不流,山高矗立。比喻人的凝重莊嚴。川,本作“淵”,因避唐高祖李淵諱改。
【出處】《晉書·隱逸傳序》:“玉輝冰潔,川渟岳峙,修至樂之道,固無疆之休。”
【示例】且杓司盛年積學,川渟岳峙,人之期許與其所自許者非小。 ——清·錢謙益《梅榴司詩序》
【第8句】:淵渟岳峙[yuān tíng yuè zhì]
【解釋】喻人品德如淵水深沉,如高山聳立。
【出處】晉·石崇《楚妃嘆》詩:“矯矯莊王,淵渟岳峙。”
【第9句】:礪岳盟河[lì yuè méng hé]
【解釋】比喻封爵與國共存,傳之無窮。同“礪帶河山”。
【出處】宋·王禹偁《右衛上將軍贈侍中宋公神道碑》:“夷兇戡難,爾既立于殊庸;礪岳盟河,予豈忘于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