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楹”的成語(5個)
本文整理了以杙為楹、雕楹碧檻等含“楹”的成語5個,其中“楹”結(jié)尾的成語1個,“楹”在中間的成語4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楹”結(jié)尾的成語【第1句】:以杙為楹[yǐ yì wéi yíng]
【解釋】杙:小木棍;楹:廳堂前部的柱子。把小木棍當(dāng)作大柱子用。比喻誤將小材作大用。
【出處】唐·韓愈《進(jìn)學(xué)解》:“是所謂詰匠氏之不以杙為楹,而訾醫(yī)師以昌陽引年,欲進(jìn)其豨苓也。”
“楹”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雕楹碧檻[diāo yíng bì kǎn]
【解釋】雕鏤彩繪的柱子和碧色欄桿。
【出處】《花月痕》第十一回:“那時船正蕩到柳陰中,遠(yuǎn)望那堤北,彤云閣雕楹碧檻,映著翠蓋紅衣,大有舟行鏡里之概。”
【第2句】:鑿楹納書[záo yíng nà shū]
【解釋】指藏守書籍以傳久遠(yuǎn)。
【出處】《晏子春秋·雜下三十》:“晏子病,將死,鑿楹納書焉。謂其妻曰:'楹語也,子壯而示之。’”
【第3句】:丹楹刻桷[dān yíng kè jué]
【解釋】楹:房屋的柱子;桷:方形的椽子。柱子漆成紅色,椽子雕著花紋。形容建筑精巧華麗。
【出處】《左傳·莊公二十三年》:“丹桓宮楹。”又《左傳·莊公二十四年》:“刻其桷,皆非禮也。”
【示例】園中筑起三層高臺,中間建起一座絳霄樓,畫棟雕梁,丹楹刻桷,四圍朱欄曲檻。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十回
【第4句】:刮楹達(dá)鄉(xiāng)[guā yíng dá xiāng]
【解釋】楹:堂屋前部的柱子;鄉(xiāng):窗戶。用密石磨柱,使精細(xì)有光澤,每室四戶八窗,使光亮通達(dá)。指寬敞華麗的屋子。
【出處】《禮記·明堂位》:“復(fù)廟重檐,刮楹達(dá)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