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乏”的成語(22個)
本文整理了乏善足陳、家道消乏、索莫乏氣等含“乏”的成語22個,其中“乏”開頭的成語1個,“乏”結尾的成語10個,“乏”在中間的成語11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乏”開頭的成語【第1句】:乏善足陳[fá shàn zú chén]
【解釋】善:指進德修業上成績良好;陳:陳述,告訴。沒有什么德業上的增益足以告訴對方。自謙語。
【出處】茅盾《追求》六:“正所謂賤體粗安,乏善足陳。”
“乏”結尾的成語【第1句】:家道消乏[jiā dào xiāo fá]
【解釋】家道:家境,家庭經濟情況。消乏:貧困,空乏。家境貧寒,經濟空乏。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二十三卷:“近因家道消乏,移在錢塘門外居住,開個雜色貨鋪子,人都重他的家世,稱他[樂美善]為樂大爺?!?/p>
【示例】到了家里,促膝而坐,說連年水旱,家道消乏,要出門營運,路上難走,要求老兄同行,賺來東西平分。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二十一回
【第2句】:攝官承乏[shè guān chéng fá]
【解釋】攝:代理;承乏:指官位空著無人出任,暫且由自己承擔。舊時常用作官場自謙語。
【出處】《左傳·文公二年》:“敢告不敏,攝官承乏。”
【示例】章炳麟《為辛亥同志俱樂部糾正段祺瑞廢止法統令通電》:“雖攝官承乏,亦應權宜,而毀法亂常,遂成習慣?!?/p>
【第3句】:周急繼乏[zhōu jí jì fá]
【解釋】周:接濟。繼:幫助。救濟幫助有急難和貧乏的人。亦作“周急濟貧”、“周貧濟老”。
【出處】《三國志·魏書·任峻傳》:“于饑荒之際,收恤朋友孤遺,中外貧宗,周急繼乏,信義見稱。”
【示例】晉·陳壽《三國志·魏志·任峻傳》:“于饑荒之際,收恤朋友孤遺,中外貧宗,周急繼乏,信義見稱?!?/p>
【第4句】:力困筋乏[lì kùn jīn fá]
【解釋】用盡了全身力氣,已經筋疲力盡。
【出處】元·賈仲名《開仙夢》第三折:“如今容顏瘦,倒不如受辛勤還家罷,我如今力困筋乏?!?/p>
【第5句】:賑貧濟乏[zhèn pín jì fá]
【解釋】賑:救濟。救濟和幫助窮困的人
【出處】《舊唐書·李軌傳》:“李軌字處則,武威姑臧人也。有機辯,頗窺書籍,家富于財,賑貧濟乏,人亦稱之?!?/p>
【第6句】:春困秋乏[chūn kùn qiū fá]
【解釋】困:困倦;乏:疲勞。春秋季節天氣容易使人感到困倦疲乏。
【第7句】:人困馬乏[rén kùn mǎ fá]
【解釋】人馬都很疲乏。形容旅途勞累。
【出處】元·黃元吉《流星馬》第三折:“俺這兩口兒三日不曾吃飲食,人困馬乏?!?/p>
【示例】馬步三軍沒了氣力,人困馬乏。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七十七回
【第8句】:賑貧貸乏[zhèn pín dài fá]
【解釋】救濟窮人。
【出處】《新唐書·劉仁軌傳》:“賑貧貸乏,勸課耕種,為立官社,民皆安其所?!?/p>
【第9句】:振貧濟乏[zhèn pín jì fá]
【解釋】接濟貧窮的人和沒有依靠的人。亦作“振窮恤寡”、“振窮恤貧”。
【出處】晉·魯褒《錢神論》:“達窮開塞,振貧濟乏,天不如錢。”
【第10句】:賑窮濟乏[zhèn qióng jì fá]
【解釋】賑求和幫助窮困的人。
【出處】《舊唐書·李軌傳》:“有機辯,頗窺書籍,家富于財,賑窮濟乏,人亦稱之。”
“乏”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索莫乏氣[suǒ mò fá qì]
【解釋】索莫:消沉的樣子;乏:缺少;氣:生氣。指枯寂而毫無生氣的樣子。
【出處】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風骨》:“思不不周,索莫乏氣。”
【第2句】:后繼乏人[hòu jì fá rén]
【解釋】繼:繼承;乏:缺少。沒有后人來繼承前人的事業。
【示例】任何一個學科都不可后繼乏人。
【第3句】:才乏兼人[cái fá jiān rén]
【解釋】才:才能;兼人:一個人抵得上兩個人;乏:缺少。缺少一個能抵得上兩個人才能的人。指沒有特殊的才能。多用作自謙語。
【出處】宋·李昉《太平廣記·吳保字》引《紀聞》:“保安寓書于郭仲翔曰:保安幼而嗜學,長而專經,才乏兼人,官從一尉,僻在劍外。”
【第4句】:枯燥乏味[kū zào fá wèi]
【解釋】枯燥:單調無趣。指單調缺乏情趣興味。
【出處】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8章:“一個人開車真是枯燥乏味。如果潤生在旁邊坐著,他們還能說點什么?!?/p>
【第5句】:中饋乏人[zhōng kuì fá rén]
【解釋】中饋:古時指婦女在家中主持飲食等事,引申指妻室;乏:缺少。指沒有妻子。
【出處】《周易·家人》:“無攸遂,在中饋?!?/p>
【示例】不瞞娘子說,小人內幃失助,中饋乏人,鰥居已久,子息全無。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十七回
【第6句】:返魂乏術[fǎn hún fá shù]
【解釋】返魂:還魂,有起死回生之意;乏術:缺少方法。想使人起死回生卻缺少方法。比喻人死無法救活,不能死而復生。
【第7句】:回天乏術[huí tiān fá shù]
【解釋】回天:比喻力量大,能移轉極難挽回的時勢;乏術:缺少方法。比喻局勢或病情嚴重,已無法挽救。
【出處】清·馮起鳳《昔柳摭談·秋風自悼》:“后探得的耗,萬箭攢心,臟腑欲裂。但木已成舟,回天乏術?!?/p>
【示例】占元保境有責,回天乏術,請查照前電,任命蕭耀南為湖北督軍,或可挽回危局。 ——蔡東藩、許厪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一百二十五回
【第8句】:不乏其人[bù fá qí rén]
【解釋】乏:缺少;其:那,那些。那樣的人并不少。
【出處】清·呂留良《與陳執齋書》:“然則如今之篯侯,遠近不乏其人?!?/p>
【示例】但這種意見,恐怕是懷抱者不乏其人,而且由來已久的,不過大抵不敢毅然刪改,筆之于書。 ——魯迅《朝花夕拾·后記》
【第9句】:不乏先例[bù fá xiān lì]
【解釋】有不少從前的事可以作為例子。
【出處】姚雪垠《李自成》第四卷第十四章:“明末起義首領中一向重視養子,而且以養子繼承皇位的事在五代不乏先例。”
【示例】這樣的事情在古代已經不乏先例了。
【第10句】:點金乏術[diǎn jīn fá shù]
【解釋】術:法術,方法。沒有點鐵成金的法術。比喻沒有最好的方法籌集錢財,解決貧困。
【出處】清·張集馨《道咸宦海見聞錄·朋僚函札·王有齡來函之二》:“民困滋深,餉源已竭,點金乏術,憂心如焚?!?/p>
【示例】點金乏術欲何之,澤被蒼生彼一時。 ——高增《新游仙》詩
【第11句】:疲乏不堪[pí fá bù kān]
【解釋】不堪: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疲乏。
【出處】劉操南《武松演義》第十回:“犯人一上梃棍,坐臥不得,只是局局促促地擠做一團,弄得疲憊不堪。”
【示例】我已經疲乏不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