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竟”的成語(12個)
本文整理了竟達空函、未竟之志等含“竟”的成語12個,其中“竟”開頭的成語1個,“竟”在中間的成語11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竟”開頭的成語【第1句】:竟達空函[jìng dá kōng hán]
【解釋】竟:最后,終于;達:送去;函:信件。最后寄出去的卻是一封空信。比喻做事過分小心反而會出錯。
【出處】《晉書·殷浩傳》:“浩欣然許焉,將答書,慮有謬誤,開閉者數(shù),竟達空函。”
【示例】李克讓竟達空函,劉元普雙生貴子。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
“竟”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未竟之志[wèi jìng zhī zhì]
【解釋】沒有完成的志向。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5回:“今日之下,退守山林,卻深望這個兒子,完我未竟之志。”
【示例】我希望能夠?qū)崿F(xiàn)他的未竟之志。
【第2句】:有志竟成[yǒu zhì jìng chéng]
【解釋】竟:終于。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事情終究會成功。
【出處】《后漢書·耿弇傳》:“將軍前在南陽,建此大策,常以為落落難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示例】改日須醵公分,暢談一日,以賀素兄有志竟成也。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一百四十六回
【第3句】:未竟之業(yè)[wèi jìng zhī yè]
【解釋】竟:完成。還沒有完成的事業(yè)。
【示例】粵省匪氛未靖,尤在厲行軍政,務(wù)使內(nèi)地一律肅清,繼續(xù)陳前都督所未竟之業(yè)。 ——丁中江《北洋軍閥史話》四十二
【第4句】:有志者事竟成[yǒu zhì zhě shì jìng chéng]
【解釋】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事情終究會成功。
【出處】《后漢書·耿弇傳》:“將軍前在南陽,建此大策,常以為落落難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示例】周老夫妻見了媳婦一表人物,兩心快樂。方信國能起初不肯娶妻,畢竟尋出好姻緣來,所謂有志者事竟成也。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
【第5句】:連里竟街[lián lǐ jìng jiē]
【解釋】形容屋舍毗連不絕。
【出處】《后漢書·楊震傳》:“伏見詔書為阿母興起津城門內(nèi)第舍,合兩為一,連里竟街,雕修繕飾,窮極巧伎。”
【示例】宅大曰連里竟街。 ——明·王志堅《表異錄·宮殿》
【第6句】:入竟問禁[rù jìng wèn jìn]
【解釋】竟:境的古字;禁:禁忌。進入一個國家或地區(qū),先要問清楚那里有什么禁令,以免觸犯。
【出處】西漢·戴圣《禮記·曲禮上》:“入竟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孔穎達疏:“入竟而問禁者……竟,界首也。禁謂國中政教所忌。凡至竟界,當(dāng)先訪問主國何所禁也。”
【第7句】:芳蘭竟體[fāng lán jìng tǐ]
【解釋】芳蘭:蘭草的香氣;竟體:滿身。香氣滿身。比喻舉止閑雅,風(fēng)采極佳。
【出處】《南史·謝覽傳》:“意氣閑雅,視瞻聰明,武帝目送良久,謂徐勉曰:'覺此生芳蘭竟體。’”
【示例】這兩人,面如傅粉,唇若涂朱;舉止風(fēng)流,芳蘭竟體。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
【第8句】:窮原竟委[qióng yuán jìng wěi]
【解釋】比喻深入探求事物的始末。
【出處】西漢·戴圣《禮記·學(xué)記》:“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wù)本。”
【示例】別人亦只能略舉大凡,不能窮原竟委。 ——《負曝閑談》
【第9句】:窮源竟委[qióng yuán jìng wěi]
【解釋】窮、竟:徹底推求;源:水流的源頭;委:水的下流。比喻徹底搞清楚事情的始末。
【出處】《禮記·學(xué)記》:“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wù)本。”
【示例】又遍歷諸河,窮源竟委,將大行疏濬。 ——《明史·徐貞明傳》
【第10句】:溯端竟委[sù duān jìng wěi]
【解釋】指尋求事情從頭到尾的經(jīng)過。
【出處】梁啟超《格致學(xué)沿革考略》導(dǎo)言:“故欲語一學(xué)問之沿革,不可不上下千古,溯端竟委,觀前此萌達之跡,為將來進步之階。”
【第11句】:有志事竟成[yǒu zhì shì jìng chéng]
【解釋】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事情終究會成功。
【出處】《后漢書·耿弇傳》:“將軍前在南陽,建此大策,常以為落落難合,有志者事竟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