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顏的近義詞
[mark_b]
沮顏的相關詞: 沮滯、沮傷、沮遏、沮汾、沮屈、沮畏、沮氣、沮漆、沮喪、沮恐
[/mark_b]
沮顏的意思:jǔyánㄐㄨˇㄧㄢˊ沮顏(沮顏) 剺面。以刀刻面,為古代某些少數民族的風俗。《文選·王褒》:“編結沮顏,燋齒梟瞯,翦發黥首,文身裸袒之國,靡不奔走貢獻,懽忻來附。”李善注引《漢書音義》:“刀刻其面,蓋沮顏也。”
沮顏的拼音:[ jǔ yán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沮漆:沮水 與 漆水 的并稱。亦指此兩水之間的地區。
【第2句】:顏原:孔子 弟子 顏回 和 原憲 的并稱。
【第3句】:沮汾:沮水 與 汾水 的并稱。亦指 沮 汾 兩水之間的地區。
【第4句】:沮屈:沮屈,讀音jǔqū,漢語詞語,基本意思為謂受挫而收斂。
【第5句】:沮氣:簡介拼音:jǔqì注音:ㄐㄨˇㄑㄧˋ條目:沮氣(沮氣)解釋:喪氣,情緒低落。《隋書·韓洪傳》:“洪四面搏戰,身被重創,將士沮氣。”唐李德裕《幽州紀圣功碑銘》:“當其時也,烽燧迭警,羽書狎至,人心大搖,羣師沮氣。”
【第6句】:沮恐:沮恐,拼音jǔkǒng,注音ㄐㄨˇㄎㄨㄙˇ,意為恐嚇。
【第7句】:顏面:顏面,漢語中的詞語,拼音:yánmiàn主要有容顏和面子的意思。
【第8句】:沮傷:沮傷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jǔshāng,是指挫傷;毀傷。
【第9句】:沮遏:詞目:沮遏釋義:[prevent]遏制;阻止;遏止
【第10句】:顏元:顏元(1635年—1704年),明末清初思想家、教育家,顏李學派創始人。原字易直,更字渾然,號習齋,直隸博野縣北楊村(今保定市博野縣)人。顏元一生以行醫、教學為業,繼承和發揚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主張“習動”、“實學”、“習行”、“致用”幾方面并重,亦即德育、智育、體育三者并重,主張培養文武兼備、經世致用的人才,猛烈抨擊宋明理學家“窮理居敬”、“靜坐冥想”的主張。其主要著述為《四存編》《習齋記余》。
【第11句】:沮喪:《舊五代史·唐書·莊宗紀八》:“是時,李嗣源已入於汴,帝聞諸軍離散,精神沮喪,至萬勝鎮即命旋師。”漢語解釋是灰心,失望,傷心,灰心喪氣。
【第12句】:顏鮑:南朝 宋 顏延之 和 鮑照 的并稱。借指高才之士。
【第13句】:沮洳:解釋:(1).低濕之地。《詩·魏風·汾沮洳》:“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孔穎達疏:“沮洳,潤澤之處。”唐柳宗元《零陵三亭記》:“零陵縣東有山麓,泉出石中,沮洳汚涂。”林紓《記九溪十八澗》:“溪身廣四五尺,淺者沮洳由草中行,其稍深者,雖渟蓄猶見沙石。”
【第14句】:沮畏:jǔwèiㄐㄨˇㄨㄟˋ沮畏 畏懼。《新唐書·逆臣傳下·黃巢》:“巢大沮畏,乃詣天平軍乞降,詔授巢右衛將軍。”宋無名氏《異聞總錄》卷一:“饒氏愈益沮畏。訖子婦死,鬼始謝去。”
【第15句】:沮顏:jǔyánㄐㄨˇㄧㄢˊ沮顏(沮顏) 剺面。以刀刻面,為古代某些少數民族的風俗。《文選·王褒》:“編結沮顏,燋齒梟瞯,翦發黥首,文身裸袒之國,靡不奔走貢獻,懽忻來附。”李善注引《漢書音義》:“刀刻其面,蓋沮顏也。”
沮顏的詩句:
【第1句】:奸回沮顏色《贈故大同府節判魏張公祝入祠七十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