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的近義詞
[mark_b]
地籍的相關詞: 地錦、地板、地壇、地基、地線、地鋪、地網、地點、地峽、地格
[/mark_b]
地籍的意思:記載土地的位置、界址、面積、質量、權屬和用途等基本狀況的簿冊。
地籍的拼音:[ dì jí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地峽:夾在兩個海洋之間,連接兩塊陸地的狹窄陸地。如南、北美洲之間的巴拿馬地峽和馬來半島上的克拉地峽。
【第2句】:地角:【第1句】:遼遠偏僻的地方;地的盡頭。
【第3句】:地壇:皇帝祭地的壇。又稱“方澤”、“方丘”。今 北京市 安定門 外有 明 清 地壇,明 嘉靖 九年建,清 重加修治。方形,周圍約五十丈,廣八九丈,中有方壇。《清會典·工部》:“紫禁城之南,左太廟,右社稷。設壇於四郊:都城之巳為天壇,丑為地壇,卯為日壇,酉為月壇,未為先農壇,三壇附焉。”
【第4句】:地德:【第1句】:大地的本性;大地的德化恩澤。
【第5句】:地界:【詞目】地界【拼音】dìjiè基本解釋(1)[abuttals;theboundaryofapieceofland]∶兩塊土地之間的分界線例:這里是北京地界。(2)[buttsandbounds]∶房地產的界址(3)[dependency]∶地方
【第6句】:地點:漢語詞匯,讀音dìdiǎn,意思是所在的地方。繁體為地點。詞目:地點拼音:dìdiǎn英文:place;site;locale;locus;situs;近義詞:場所、所在、地方、處所、住址、位置、地址。
【第7句】:地主:地主指家庭擁有土地,其成員不參加勞動的人。封建社會里最大的地主為皇帝,擁有全國土地,其它的根據級別之類的劃分。從大地主下劃到小地主,最后劃到級別最低的農民手里。低級別的向上級定期交稅。沒土地的雇傭農工直接受地主使喚,為他們干活。解放后的土地改革:1950年6月30日開始,中國開始了全國范圍的農村階級成分的劃分。即根據當時中國的土改現狀和需要,將農村階級劃分成了“地主、富農、中農、貧農、工人”。土改、文革期間,地主們被紛紛打倒,土地也被沒收,改革開放后,地主們平反,但土地已經全面收歸農民(當然也包括仍然在世并在農村務農的原是地主成分的人們及其后代)集體所有。
【第8句】:地網:【第1句】:地上的網羅。比喻危難兇險的境地。
【第9句】:地基: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承基礎的土體或巖體。作為建筑地基的土層分為巖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地基有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復合地基)兩類。天然地基是不需要人加固的天然土層。人工地基需要人加固處理,常見有石屑墊層、砂墊層、混合灰土回填再夯實等。
【第10句】:地鋪:把鋪蓋鋪在地上做成的鋪位:打~。睡~。
【第11句】:地線:【第1句】:為了保證人身和 設備的安全,將電力和電子設備上的一點(通常在外殼上)同大地相連接的導線。
【第12句】:地板:地板,即房屋地面或樓面的表面層。由木料或其他材料做成。地板的分類有很多,按結構分類有:實木地板、強化復合木地板、三層實木復合地板、竹木地板、防腐地板、軟木地板以及目前最流行的多層實木復合地板等;按用途分類有:家用,商業用,防靜電地板,戶外地板,舞臺舞蹈專用地板,運動館場內專用地板,田徑專用地板等;按環保等級分類有:E0級地板、E1級地板、F4級別地板,JAS星級標準的F4星地板等等。
【第13句】:地錦:【第1句】:中草藥名。又稱“斑地錦”、“奶漿草”。全草入藥,有利尿、通乳汁、止血等功效。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九·地錦》。
【第14句】:地漏:實驗室、廚房、浴室、廁所等地面上設置的排水孔,和下水道相通。
【第15句】:地格:見“地閣”。